馬彥濤,杜征宇,王 旭,黃種買
(1.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71;2. 武漢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近幾十年來,河流水體受到的污染越來越嚴重[1],逐漸威脅到我們的生活,而底泥作為河流水體中污染物最大的“匯”與最大的“源”,其危害巨大。美國的大湖地區(qū)、德國的漢堡港、萊茵河流域以及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港口等地區(qū)的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2],并且該污染為二次污染,不僅威脅水體中的植物和動物,甚至會危害人類健康[2?4]。隨著國家對水體污染的治理越來越重視,河流水體環(huán)境得到改善,但底泥中大量的污染物仍是一個巨大的隱患[5]?,F(xiàn)階段有越來越多針對河流底泥污染物治理的措施與方法,如傳統(tǒng)底泥污染治理方法中的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及生物生態(tài)方法等,這些方法有一定的適用性,但成本較高??紤]到目前能源危機不斷凸顯,更加節(jié)能、有效、適用的治理方法成為底泥污染治理的研究熱點。
沉積型微生物燃料電池(SMFC)是將陽極置于厭氧的底泥中,陰極懸在底泥上方的好氧水體中,通過陽極表面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得底泥中的有機物發(fā)生厭氧降解,產(chǎn)生電子和質(zhì)子,電子通過外接導線傳遞給陰極附近水體中的氧化性物質(zhì)。同時,產(chǎn)生的質(zhì)子通過底泥和上覆水體傳遞到陰極,陰極附近的氧化性污染物得到電子后會與質(zhì)子反應,從而有效去除底泥及上覆水體中污染物。由于陰陽極之間形成了閉合回路,因此SMFC 還可以產(chǎn)生電能用于其他方面,節(jié)約成本[6?8]。
SMFC 作為近十幾年發(fā)展的技術,特殊的結(jié)構使其在河流湖泊底泥原位修復上有較大的潛力。Han et al 用SMFC 實現(xiàn)了上覆水體中硝酸鹽和Cr(Ⅵ)的同步去除[9]用SMFC 實現(xiàn)了上覆水體中硝酸鹽和Cr(Ⅵ)的同步去除。目前的研究還集中在利用SMFC 去除各類重金屬,關于優(yōu)化SMFC 參數(shù)去除Cr(Ⅵ)的研究內(nèi)容較少?;诖?,本文通過探討鹽酸預處理后的SMFC 在不同陰極材料、不同外接電阻下對Cr(Ⅵ)去除的影響,以期望得到底泥中Cr(Ⅵ)的去除機制。
實驗材料:PAN 基碳氈、碳刷、電阻、污泥(取自武漢東湖底泥)等。
試劑:鹽酸、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氯化銨、重鉻酸鉀等。
主要儀器:電化學工作站(CHI604e);數(shù)據(jù)采集儀(2700);生化培養(yǎng)箱(SPX-250BⅢ);原子吸收光譜儀(contrAA700);X 射線電子能譜儀(ESCALAB 250Xi);掃描式電子顯微鏡(QUANTA)。
將鈦絲來回穿插所需要的碳材料,用ABS 塑料棒固定好陰陽極,使得陽極在下方,陰極在上方,陽極與ABS 塑料棒近端的距離為1 cm,將陰陽極之間的間距設為6 cm,中間接入1 000 Ω 電阻。將制作好的SMFC 骨架放置到1 L 燒杯中,加入底泥和PBS 緩沖液,使SMFC 的陽極被底泥完全淹沒,構建厭氧環(huán)境,其中底泥厚度為4 cm,緩沖液液面距燒杯上沿1 cm。
實驗首先利用鹽酸對碳氈、碳刷預處理。鹽酸處理可顯著提高碳氈、碳刷表面的N 含量、比表面積、孔徑體積以及輸出功率,減少啟動時間[10]。
本實驗設置6 組對照,見表1。
表1 對照試驗各參數(shù)
碳氈直徑為7.5 cm,厚度為0.5 cm,碳刷長度為3 cm,半徑1.5 cm。鑒于所取的東湖底泥Cr 含量較低,加入140 mg Cr/(kg 干污泥)重鉻酸鉀溶液,攪拌均勻后放置一天,測得底泥中Cr 的含量為182.4 mg Cr/(kg 干污泥)。將處理后東湖底泥與PBS 緩沖液加入燒杯中,PBS 緩沖液的成分為11.55 g/L Na2HPO4·12H2O, 2.77 g/L NaH2PO4·2H2O,0.31 g/L NH4Cl,0.13 g/L KCl。將組裝好的SMFC 裝置置于25 ℃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運行60 d,每天加入純水以補償蒸發(fā)的水量。在SMFC 啟動過程中,3、4、5、6 組所接電阻均為1 000 Ω,待SMFC 啟動后,再將5、6 組外接電阻換成100 Ω。
SMFC 運行中輸出電壓以標準Ag/AgCl 電極為參比采用keithley2700 實時監(jiān)測;各電極電勢采用電化學工作站CHI604e 監(jiān)測;底泥與上覆水體總鉻濃度分別采用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標準HJ 491—2009、HJ 757—2015 中方法測定。
極化曲線獲取方法:將SMFC 開路5 h,使外接電阻依次為開路狀態(tài),2 000、1 000 、500、200、100、50 和20 Ω,每種電阻保持30 min 后測得電阻兩端電壓,依據(jù)所接電阻大小,測得電流密度和功率密度,得到極化曲線和功率密度曲線[11?12]。
取SMFC 一部分陽極材料經(jīng)脫水后進行掃描電鏡能譜分析;利用X 射線電子能譜儀測定陰極上Cr 的價態(tài);底泥有機質(zhì)采用燒失量測定,見式(1):式中:LOI為燒失量,%;cw105為底泥在105 ℃下烘干并冷卻至室溫后的恒重,g;cw550為底泥在550oC下煅燒后冷卻至室溫的恒重,g。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取SMFC 部分陽極材料, 用 MIO-BIO PowerSoil DNA Isolation Kit(MOBIO Laboratories, Carlsbad, CA, USA)進行DNA 抽提。選擇特異引物序列為細菌16S rRNA上V4-V5 區(qū) 域 的515F(5′-GTGCCAGCMGCCG CGGTAA-3 ′ ) 和926R ( 5 ′-CCGTCAATTCMTTT GAGTTT-3′)[13?15]。采用兩步PCR 擴增的方法構建文庫。待二次PCR 擴增后,將PCR 擴增產(chǎn)物于2%瓊脂糖凝膠電泳切膠回收?;厥詹捎肁xyPrepDNA凝膠回收試劑盒(AXYGEN),回收產(chǎn)物在FTC-3000TM real-time PCR 儀上進行定量,均一化混勻后文庫制備結(jié)束。
3-6 號SMFC 在第32 d 均啟動,各陽極電勢穩(wěn)定在?0.35 V 以下。其中4 號陰極電勢較低,位于?0.15 V 左右,其他SMFC 的陰極電勢穩(wěn)定在0.1 V左右,見圖1。SMFC 電能的輸出會受限于陰極電勢[16],從而使4 號SMFC 輸出電壓較低,見圖2。
圖1 各SMFC 啟動期間陰陽極電勢分布
圖2 各SMFC 輸出電壓分布
觀察各SMFC 在整個運行期間輸出電壓分布情況,待SMFC 啟動后,3 號與6 號SMFC 的輸出電壓均穩(wěn)定在0.4 V 以上,5 號SMFC 的輸出電壓穩(wěn)定在0.5 V 左右,4 號SMFC 的輸出電壓則穩(wěn)定在0.3V 左右,這是由于其陰極電勢較低導致。在第34 d 將5 號與6 號SMFC 的外接電阻從1 000 Ω換成100 Ω,其輸出電壓快速下降,最后穩(wěn)定在0.05 V 左右。
在第32 d 測定各個SMFC 的極化曲線,此時各個SMFC 均已啟動,外阻為1000 Ω,可通過比較各個SMFC 的極化曲線,來反映其電化學性能的優(yōu)劣。各SMFC 開路電壓均分布在0.8 V 左右,其中4 號SMFC 的電壓隨電流密度增加時下降較快,導致其輸出功率密度較小。6 號SMFC 的輸出功率密度最大,其最大輸出功率密度為34 mW/m2,其次是3 號SMFC,最大輸出功率密度為32 mW/m2。4 號由于啟動時陰極電勢較低,整體電化學性能較差。對比6 號、3 號與5 號SMFC,6 號SMFC 的最大輸出功率密度最大,但差距較小,這可能是因為電極經(jīng)鹽酸處理,各個SMFC 電化學性能得到一定提升,使陰極材料不同帶來的差距減小,見圖3。
圖3 各SMFC 極化曲線和功率密度曲線
SMFC 上覆水體為PBS 緩沖液,初始不含重金屬Cr,經(jīng)實驗后上覆水體中Cr 濃度均小于15 μg/L,濃度變化較小,故本文不考慮上覆水體中Cr 濃度。
經(jīng)SMFC 作用后,底泥中Cr 的濃度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見圖4。
圖4 底泥中重金屬Cr 濃度變化
圖4 可知,4 號SMFC 中Cr 的去除率最大為27.4%,1 號SMCF 中Cr 去除率最低,為2.1%。對比不同陰極材料的SMFC 重金屬Cr 的去除率,可知陰極為碳刷的SMFC 更有利于Cr 的去除。這是因為碳刷中碳纖維束比較分散,導致其比表面積大,更有利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利于Cr 的去除[16]。對比3 號與5 號以及4 號與6 號SMFC 中Cr 的去除率,發(fā)現(xiàn)采用相同的陰陽極材料時,外電阻為1000 Ω 相對于100 Ω 更有利于Cr 的去除,這可能是因為SMFC 在外接電阻為1000 Ω 時的輸出電壓大于外接電阻為100 Ω 時的輸出電壓,從而驅(qū)動更多的Cr 從陽極遷移到陰極上,進而被去除。4 號SMFC 中重金屬Cr 的去除率最高,但其電化學性能最差,說明SMFC 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
SMFC 陽極上C、O、Al、Si、Au 元素含量較高,見圖5。
圖5 各SMFC 陽極掃描電鏡能譜圖
C、O 元素來自碳氈;Al、Si 元素來自附著于碳氈的底泥;Au 元素來自掃描電鏡能譜分析前鍍金;Cr 含量較少,這部分Cr 可能是電極材料對底泥中Cr 的吸附所產(chǎn)生的,相較于底泥中Cr 含量,電極材料吸附的量可以忽略不計,表明Cr 的去除不發(fā)生在陽極上。
對SMFC 陰極進行X 射線能譜分析,觀察Cr 的價態(tài),判斷Cr 的去除機制,見圖6。
圖6 各SMFC 陰極X 射線能譜
結(jié)合能為576.9 eV 與579 eV 處的峰分別為Cr(Ⅲ)、Cr(Ⅵ)的典型峰[17]。3-6 號SMFC 的X 射線能譜圖上均可觀察到Cr(Ⅲ)、Cr(Ⅵ) 的典型峰,表明4 個SMFC 陰極上同時存在Cr(Ⅵ) 與Cr(Ⅲ)?;诖耍啄嘀械腃r(Ⅵ)從陽極遷移到陰極后接受電子從而被還原成Cr(Ⅲ),Cr(Ⅲ)易沉淀進而被去除[17]。
通過底泥燒失量的變化情況可反映底泥中有機質(zhì)的消耗情況,見圖7。
圖7 底泥燒失量變化
實驗前底泥燒失量為7.26%,經(jīng)處理后,各底泥中燒失量均有所下降,表明底泥中有機質(zhì)被消耗。分別對比3 號與5 號、4 號與6 號SMFC 中底泥有機質(zhì)去除率,發(fā)現(xiàn)外接電阻為1000 Ω 時SMFC 底泥有機質(zhì)去除量較多,這與一些研究的結(jié)論相悖[18?20],具體原因需進一步研究。將閉路與開路的SMFC 中底泥有機質(zhì)去除率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在SMFC 中形成閉路,更有利于陽極有機質(zhì)的消耗,這是由于閉路發(fā)生電子傳遞轉(zhuǎn)移。
SMFC 陽極生物膜中變形菌門含量(Proteobacteria)超過30%、綠彎菌門(Chloroflexi)約20%,兩者含量最多,見圖8。將1 號與其他SMFC 對比,發(fā)現(xiàn)連有外阻的SMFC 陽極上變形菌門的含量增多,這是由于閉路的SMFC 能夠產(chǎn)電,有利于此類產(chǎn)電菌繁殖。從綱水平對變形菌門進行 細 分, 發(fā) 現(xiàn)1 號SMFC 上Y- 變 形 菌 綱(Gammaproteobacteria)含量最多,為12.3%,其次是δ-變形菌綱(Deltaproteobacteria),為12.0%。在3-6 號SMFC 上δ-變 形 菌 綱 含 量 最 高,分 別為15.5%、13.5%、18.0%以及22.3%,一些研究認為δ-變形rong 菌綱為SMFC 陽極上的優(yōu)勢菌[21?22],這與文章結(jié)果一致,表明陽極上優(yōu)勢產(chǎn)電菌的生長繁殖有利于SMFC 穩(wěn)定運行。3 號與4 號,5 號與6 號SMFC 對比結(jié)果表明不同陰極材料不會顯著影響陽極上微生物的群落分布。對比3 號與5 號,4 號與6 號SMFC,觀察到外電阻的不同對陽極上微生物的群落分布影響較小,這可能是由于啟動期間外接電阻相同,啟動后各SMFC 陽極上的微生物群落趨于穩(wěn)定,更換電阻對陽極微生物群落的影響較小。
圖8 基于門水平與綱水平的陽極微生物群落分布
對陰極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群落進行分析,見圖9。
圖9 基于門水平的陰極微生物群落分布
基于門水平上分析,各個樣品中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含量最多,分別為51.1%、49.5%、46.4%、68.7% 與44.7% 。 其 次 為 擬 桿 菌 門(Bacteroidetes),分 別 為11.1%、13.4%、37.2%、16.0%與13.2%,這與安眾一[23]研究結(jié)果相似。本實驗中Cr 的去除率較低可能與陰極生物膜上厚壁菌門(Firmicutes)含量較低有關,說明厚壁菌門(Firmicutes)等與Cr(Ⅵ)還原相關的菌類含量越高越有利于陰極上Cr(Ⅵ)的還原[24]。
(1)底泥中的Cr(Ⅵ) 主要是在陰極上被去除,陽極材料會對底泥中的Cr(Ⅵ)產(chǎn)生吸附作用,但吸附量較小。
(2)碳刷相較碳氈更有利于Cr(Ⅵ)的去除。外接電阻為1 000 Ω 時,整個SMFC 的輸出電壓較高,相較于外接電阻為100 Ω 時,可產(chǎn)生更大的電驅(qū)動力,驅(qū)使更多的Cr(Ⅵ)從底泥中遷移到上覆水體中,有利于Cr(Ⅵ)的去除。
(3)SMFC 在陰極去除Cr(Ⅵ)的同時可在陽極去除底泥中的有機質(zhì)。外接電阻為1 000 Ω 時,SMFC 可去除底泥中更多的有機質(zhì)。
(4)SMFC 陽極生物膜上部分產(chǎn)電菌含量較高,利于SMFC 穩(wěn)定運行。陰極區(qū)域由于營養(yǎng)物質(zhì)缺乏,導致陰極微生物膜上部分與Cr(Ⅵ)還原相關的菌類,如厚壁菌門(Firmicutes)含量較低,不利于Cr(Ⅵ)的還原,使陽極底泥中Cr(Ⅵ)去除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