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大同師范高等??茖W校 山西 大同 037039)
對于演奏者而言,鋼琴演奏的主要意義就是二度創(chuàng)作,鋼琴演奏者完全可以通過對同一作品進行不同風格的演奏來達到不同的演奏效果,但我國大部分鋼琴演奏者認為,對音樂作品,只能利用鋼琴演奏技巧或者是自身的聲線來進行表達。在整個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應該通過認真分析音樂作品,將自身對音樂作品的認知以及情緒融入到鋼琴演奏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再結合各種技巧才能夠理解曲目本身的含義。如果演奏者只是單純地利用技巧,沒有投入感情,那么這樣的鋼琴演奏作品是沒有自身情感表達的。演奏者只有對音樂作品進行充分分析和了解,才能夠達到更高層次的鋼琴演奏境界。
在音樂作品的分析過程中,演奏者不僅要把曲目本身、曲目背景以及曲目作家三個方面作為研究對象,還要注意充分利用音樂作品的理論知識,以及音樂作品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綜合數(shù)據(jù)來進行整體分析。音樂作品分析包括文學意義以及作品技巧、曲式等,演奏者在演奏之前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對音樂作品的相關方面進行準確分析,進而達到了解和認識音樂作品的目的。音樂作品分析的主要意義在于可以加強演奏者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這樣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就可以將自身的情感和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文學意義或者其他內涵結合在一起,從而提高演奏效果。對音樂作品進行文學技巧分析,可以幫助演奏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音樂作品的含義。除了文學含義外,音樂作品中還包含其他的研究要素,例如部分音樂作品會涉及作曲背景。有效的分析可以讓演奏者更好地體會作者作曲時的情感,也可以從根本上加深演奏者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鋼琴演奏整體可以稱為一次二度創(chuàng)作,而如何演奏出觀眾心目中的鋼琴作品,這就需要演奏者對音樂作品進行細致分析整理,將鋼琴演奏作為一個載體實現(xiàn)演奏者和聽眾之間的精神交流。
音樂作品是鋼琴演奏者演奏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可以幫助演奏者理解整體演奏內容、融合演奏技巧。在音樂作品分析的過程中,演奏者主要可以從文學和技巧兩方面來進行分析。關于文學方面的分析是指了解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人的生平,創(chuàng)作人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在理解了這些內涵以后,演奏者就可以將其和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結合起來,讓聽眾通過音樂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音樂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在技巧方面的分析是指演奏者可以對音樂作品中所涉及的聲線、旋律、音響等一系列內容進行廣泛研究,從而掌握音樂作品的技巧運用。對音樂作品的分析不能只停留于文學方面,演奏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演奏者只有明白了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運用了怎樣的技巧,自己在演奏過程中才能夠充分理解該作品的含義。同樣演奏者也不能只分析技巧而不分析文學背景,因為空有技巧的鋼琴演奏是沒有任何含義的,也不符合演奏者和聽眾對于鋼琴樂曲的精神追求。所以說在分析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演奏者只有通過將文學背景和技巧背景結合起來分析,并且將之都運用到演奏中,才能夠將音樂作品以鋼琴演奏的形式更好地表達出來。
音樂作品分析在鋼琴演奏中的應用,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在鋼琴演奏題材以及主題方面的應用。因為不同的鋼琴作品所涉及的題材也不一樣,演奏者只有正確地理解鋼琴作品的題材以及鋼琴作品的內在表達內容,才能夠對整體的研究情況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例如《十月秋之歌》的演奏就不同于《幻想進行曲》以及《即興曲》,因為前者更加注重的是描繪內心活動,而后者卻有一種比較隨性、自由的感覺。
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如果演奏者想要演奏出一首好的音樂作品,那么所依靠的并不只是演奏者的基礎技巧,在演奏的過程中還要了解并且明確音樂作品中所表達的內容以及音樂作品的真正意圖。在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很多作曲家都會選擇一個比較有意義的主題,然后在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中通過專業(yè)知識以及其他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去豐富作品主題,讓這個主題在演奏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豐滿,主題形象更加突出。因為不同的音樂作品題材能夠體現(xiàn)出不同的音樂作品風格,而不同的音樂作品風格又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音樂視聽享受,所以說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不論是針對哪一部音樂作品,都要盡可能地體現(xiàn)出作者原本的音樂風格。演奏者在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通過對其題材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作品具體屬于哪一類風格,例如在對一分鐘圓舞曲的分析中,通??梢苑譃槿?,第一段就是利用短音來營造出一種旋轉的音樂氛圍,第二段中運用了很多的連音,給予作品更強的感染力,而第三段中的轉音又與第二段相呼應,完美地體現(xiàn)出了一分鐘圓舞曲的主題內涵。
對音樂作品的分析可以幫助演奏者了解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且深入了解音樂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因為在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時會不可避免地涉及作曲家的背景,而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起步過程中,一定是根據(jù)當時的實際情況,或者由某一個故事有感而發(fā),將自己對這一故事的理解以及在這一故事中融入的思想感情,通過音樂曲譜中體現(xiàn)出來。這樣研究者在分析過程中,通過對于音樂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就可以進一步分析和把握作者的音樂作品。演奏者將所理解的情感深深融入進自己的鋼琴演奏中,從而達到非常好的鋼琴演奏效果,而且就鋼琴演奏本身而言,在演奏過程中也需要融入一定的情感,這一情感可以是演奏者對于曲譜的情感,也可以是創(chuàng)作者在曲譜中所表達的情感。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若能將這兩種情感結合到一起,那么就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鋼琴演奏的意義。
音樂作品分析在鋼琴演奏中的第二部分應用就是創(chuàng)作背景的應用,通過對創(chuàng)作背景的分析,演奏者可以進一步地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內涵。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并不局限于音樂創(chuàng)作的時代,大的創(chuàng)作背景還包括作曲家的背景以及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在對音樂作品背景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演奏者一定要對音樂作品的各種關系以及音樂作品的人文資料進行明確分析和整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演奏者自身準確分析出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所表達的情感,然后才能夠進一步將其運用到鋼琴演奏中。以莫扎特為例,莫扎特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鋼琴演奏家,他一生對鋼琴都有著非常強烈的熱愛,而且也寫下了很多的優(yōu)秀作品。雖然莫扎特的演奏作品種類非常多,但是只有30首鋼琴協(xié)奏曲貫穿了這位著名鋼琴演奏家的一生,所以說演奏者在分析莫扎特的一首音樂作品時,對于同一時期他所創(chuàng)作的其他作品也要進行適當分析,而這些其他的作品就屬于演奏者所要演奏的音樂作品背后的人文背景。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同一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在思想情感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聯(lián)系,因此貫穿莫扎特人生的這30 首鋼琴協(xié)奏曲,不僅給人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享受,而且也記錄下了莫扎特這位偉大的鋼琴家對于音樂的探索以及對于音樂的熱愛。通過了解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每一首樂曲的幕后情景來解讀莫扎特關于他的這些音樂作品特殊的感情,演奏者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
但既然“創(chuàng)新”首先是一種否定性含義——與既有經驗存在著差異,那么似乎只要避免了重復就可以算作“新”,而“隨機性”就有機會滿足這個弱化了的否定性要求。如果一個藝術AI在創(chuàng)作時加進隨機參數(shù),似乎就有可能得到超出既有經驗范圍的藝術作品。單純從第三人稱視角判斷,我們不能否認這種可能??梢韵胂?,藝術AI給出的一件作品很可能被認為比一些普通藝術作品更加出色,或像文章開頭提到的AI作品那樣,至少不亞于普通人類藝術家作品。
音樂作品分析對于鋼琴演奏第三部分的重要應用就是曲譜分析的作用。曲譜分析是指演奏者通過把曲譜當中所反映出來的信息融入進自身對于樂曲的理解,并將其運用到演奏過程中。曲譜分析主要可以分為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踏板,第二部分是調性,第三部分是連線,第四部分是力度、拍號、指法等等一系列內容。鋼琴演奏者對這些內容的掌握程度,從根本上影響了演奏者的整體水平,并且也關系著演奏者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是否能夠表現(xiàn)出作品真正的內涵。
尤其是對于大多數(shù)中等水平的鋼琴演奏者而言,很多音樂作品的曲譜中都包含著非常復雜、非常繁瑣的曲譜內容,這就需要演奏者進行細致分析。不同的曲譜中的標記速度是不一樣的,以《幻想曲》為例,《幻想曲》中的第二速度標記是小快板,一共出現(xiàn)了5 次不同的曲調速度,先是由快變慢,然后再漸漸變慢,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變慢過程,所以說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些變化的位置,提前做好演奏準備。從整體上來看,《幻想曲》這首曲子的變化力度也非常多樣化,在某一部分中有兩小節(jié)會出現(xiàn)緩慢減弱的狀態(tài),但是在后續(xù)的過程中又突然轉換到中強,然后再緩慢減弱。針對這些變化,演奏者在腦海中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在落手之前將演奏速度的情況確定好。
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一定要先分析好音樂作品自身所表達的感情和含義,然后再結合自己所擅長的演奏技術對音樂作品進行演奏。演奏者首先要分析音樂作品的內容和含義,然后在演奏的過程中要充分理解音樂作品分析對鋼琴演奏的意義,它不僅可以幫助演奏者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深入理解情感,而且還可以幫助演奏者熟悉曲譜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