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智慧化建設與大學生網絡參與關系研究

2022-08-23 06:11朱海龍丁小洋徐煥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校園智慧大學生

朱海龍,丁小洋,徐煥

人類社會經歷了農業(yè)時代到工業(yè)時代再到信息時代的一系列轉變。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新技術的發(fā)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的智能化程度,但是不能讓教育變得更加智慧。當前我國高校雖然在逐步實現由傳統校園向智慧校園的轉變,但也因網絡的介入,高校的形態(tài)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使得大學生的網絡參與行為充滿了張力與不確定性。2008年11月,IBM首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隨后,智慧教育、智慧校園概念的涌現開始引起教育界的關注。2010年,國務院發(fā)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強調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同年,浙江大學在信息化“十二五”規(guī)劃中,提出建設“智慧校園”,開啟了中國高校信息化的位階由“網絡化”向“智慧化”演進的進程。各地高校紛紛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商務等新興科技手段,結合各自大學教育的方式特點,對校園進行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嵌入和復合,讓人和人、物與物的交流更智能、更便捷。此后,國家陸續(xù)出臺相應的教育信息化政策,從發(fā)展目標、頂層設計、方向路徑等方面入手,逐漸明晰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具體要求,高校智慧化建設開始進入深度化階段。這表明高校智慧化建設將進一步改變高校校園形態(tài)、學校教學形式以及提升高校教學質量,還將在更深的層次上對高校的方方面面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尤其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網絡參與行為。大學生作為國家振興與民族復興的希望,其網絡參與行為是當代大學生文明素養(yǎng)的重要表征,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新生活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加以重視。但是,由于各種限制因素,我國高校智慧化建設的進程還存在程度與水平上的差異,這是否會對大學生網絡參與產生影響?此種影響又將表現在哪些方面呢?這些影響會帶來哪些更深層次的后果?本研究希望通過對高校智慧化建設與大學生網絡參與的深入研究,來了解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對大學生網絡參與所帶來的影響。這對于“通過縮短高校智慧化建設之間的區(qū)域差異,從而更好地把握高校層面‘公共教育均等化’的未來發(fā)展方向”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一、研究文獻回顧

網絡參與是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而逐漸形成的?;ヂ摼W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形成一股重要的力量參與到社會治理的過程當中。這一系列的變動引起了國外學者的高度關注,一些學者關于網絡參與的內涵、形式、機制、影響因素、意義等研究成果開始不斷涌現,甚至還有荷蘭學者狄杰克提出了網絡社會等相關概念。當前,國外關于青年網絡參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年網絡參與條件、參與方式、參與內容和參與結果4個方面。首先是關于青年網絡參與條件的研究。青年網絡政治參與的條件有2個方面:一是互聯網的普及,這是青年通過網絡參與政治的前提條件;二是網絡言論與新聞的特征,這主要表現在網絡有著更廣泛的新聞與言論自由。其次是關于青年網絡政治參與方式的研究。Banaji等學者認為青年參與政治的網絡類型主要包括政府組織、激進組織、慈善組織、非政府組織和民族團體等的網站[1]。Kann等學者發(fā)現網絡政治參與能夠增強青年人通過發(fā)展政治興趣、參與公共事件、競選投票、服務社區(qū)等方式來為公共利益做出貢獻的潛力[2]。再次是關于青年網絡政治參與內容的研究。Gureeva等學者經過研究發(fā)現俄羅斯青年的網絡政治參與包含人權、公民權利、就業(yè)、生活水平、科學教育和全球性問題等多元化的內容[3]。Henn等人提出英國青年人在網絡政治參與中主要關注的是歐洲發(fā)展、教育、軍國主義、畫家、社會、經濟、公民權利、健康、交通等內容[4]。最后是關于青年網絡政治參與結果的研究。英國的“公共連接調查”發(fā)現,通過網絡動員青年參與政治,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政治參與度。Kim等研究發(fā)現,網站已經成為青年人進行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平臺,還將促使青年人進入更深層次的政治參與之中,并允許青年人進一步發(fā)揮其政治影響力[5]。

1994年,中國第一個BBS網站的開通,開創(chuàng)了我國網絡參與的先河。青年人尤其是大學生群體對互聯網有著天然的親緣性,在互聯網產生、應用與擴展的過程中,大學生群體都是其中最活躍的主力軍,最初的網絡參與研究也是基于網絡政治參與研究的理論框架,主要針對大學生群體進行相關研究。國內學者關于大學生網絡參與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大學生網絡參與的內涵、參與特征、參與領域與影響因素4個方面,并認為網絡參與主要由參與主體、參與客體和參與途徑3個要素構成。盧家銀通過研究發(fā)現大學生網絡參與越積極,其線上線下的政治參與度就會越高[6]。玄錚認為大學生網絡參與呈現出不同于其他群體的3個特征,即大學生網絡參與是理性意見表達和認知性焦慮的結合、過去經歷的帶入與個體感受的統一以及自我價值實現和自我認同需求的結合[7]。在大學生網絡參與的領域研究中,學者們普遍認為大學生網絡參與包括網絡政治參與[8]、公共政策中的網絡參與[9]和電子政務中的網絡參與[10]。關于大學生網絡參與的影響因素研究中,王法碩認為大學生的網絡政治參與主要受性別、學歷層次、政治面貌、家庭收入等客觀因素和網絡政治參與效能感、責任意識、參與興趣等主觀因素的影響[11]。黃少華等認為網絡為公民參與提供全新的平臺,拓展了大學生公民參與的空間,他認為互聯網的發(fā)展促進了大學生的網絡參與[12]。周恩毅等認為網絡參與的主體具有廣泛性、隱蔽性、批判性與積極性等特征[13],網絡不僅作為公民參與的工具,還將改變公民參與的內涵與外延以及公民本身及其關心的議題[14]。綜上所述,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大學生民主參與的形態(tài),不僅能夠強化其責任意識,還能創(chuàng)新其民主參與途徑。大學生已然成為當前網絡空間的重要主體,其網絡參與也更應當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現象。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發(fā)展的不斷深入,大學生網絡參與在高校智慧化建設的背景下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征,而已有學者的相關研究并不能完全適應社會情形的變化,也不能真實反映大學生在現有社會情形、校園智慧化環(huán)境所表征的網絡參與狀況以及涌現出的新問題,尤其是沒有關注到信息化本身的建設狀況將會對當代大學生網絡參與帶來何種影響及其將會帶來何種深刻的社會后果。實質上,當今中國大學校園的信息化建設正在發(fā)生著迭代式變化,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高校智慧化建設是否出現了區(qū)域化的差異?如果出現區(qū)域化差異,這種差異是否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網絡參與?在不同智慧化建設水平高校中的大學生,其網絡參與又會有什么不同?高校智慧化水平與大學生網絡參與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關系?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差異,是否會成為一種新形式的教育不平衡與區(qū)域分化的表征?本文將試圖回答以上幾個問題。

二、研究方法與樣本概況

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與研究結論,本研究通過進一步控制人口學變量以及大學生政治面貌、學科性質與上網時長等其他變量,以大學生網絡參與為預測變量,以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為自變量,來探討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對大學生網絡參與的影響。針對此次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與大學生網絡參與的相關性研究主題,本文主要采用了分類分階段隨機抽樣調查法。

第一階段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各省份經濟、政治、教育等發(fā)展狀況,將抽樣范圍確定為東、中、西部地區(qū),并從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A市、B市和C市為抽樣調查基地。A市位于我國華東沿海地區(qū),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有著國家級高科技園區(qū)以及三大國家級基地,未來將重點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在教育方面,A市作為全國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基地,共有普通高校64所,高等教育資源十分豐富。B市是中國中部地區(qū)的中心城市,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末,B市擁有18.27萬名研究生,110.56萬名本??拼髮W生。該市還擁有科技研究機構99個,中國科學院院士3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2人,有著良好的教育條件和科學研究基礎。C市是西南地區(qū)中心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國家級大數據產業(yè)發(fā)展集聚區(qū)、大數據交易中心,有眾多的科研院所和豐富的科技人才儲備。綜合來看,各城市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教育實力與其經濟發(fā)展水平關系密切,由于東、中、西部地區(qū)3所城市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并不均衡,這導致各城市信息技術建設進程和教育發(fā)展水平存在著區(qū)域差異性(見表1)[15]。

表1 各地區(qū)智慧化建設基本情況

第二階段根據中國教育統計年鑒中各省區(qū)市高校數量和高校發(fā)展水平,在選取的3個城市中各抽取1所高校,分別為A市a大學、B市b大學和C市c大學。a大學從2011年展開智慧化建設,是國內首批智慧校園建設的五所高校之一。它在1999年成立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2003年成立信息化辦公室,2011年開始正式進行智慧化建設,2015年4月智慧校園正式運行。當前a大學出口總寬帶為3250 Mbps,教學科研區(qū)、學生公寓區(qū)有線網絡覆蓋率為100%,已經實現基礎數據統一共享。a大學經過數十年的智慧化探索和建設,已經在智慧化教學與科研、智慧化管理、智慧化信息宣傳與服務、運用學校智慧化技術優(yōu)勢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b大學在2017年正式啟動智慧校園——智慧b大學建設,并于2017年10月正式上線。目前,“b大學微校園”受到師生的廣泛認可與好評,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取校園信息和享受校園服務,其智慧化程度已經達到較為先進的水準。c大學于2016年開始展開高校智慧化建設,雖然c大學因為各方面的限制,其智慧化建設仍停留在數字校園階段;但當前c大學已經與騰訊微校開展合作,一同攜手打造智慧校園,可以預見的是,未來c大學的高校智慧化建設進程也會逐漸加快。

但是,3所高校在智慧化建設方面呈現的區(qū)域差異性,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3所高校所在地的城市為加快高校智慧化建設,均出臺了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制定了相應的方案和對策,但東部地區(qū)在制度的推進與落實等方面明顯快于中、西部地區(qū)。二是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東、中部地區(qū)的兩所高校已經實現網絡全覆蓋,但是c大學尚未完全覆蓋。此外,東部地區(qū)高校在網絡效率和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明顯優(yōu)于中部和西部地區(qū)高校。三是智慧校園智能終端平臺建設,3所高校分別處于不同階段。四是高校智慧化建設師資力量和專業(yè)化技術人員實力存在差異,主要表現為由東部地區(qū)向西部地區(qū)呈遞減的態(tài)勢發(fā)展。五是智慧化建設管理機制方面,東部地區(qū)的a大學已經開始探索并制定智慧化建設標準和管理制度,b大學處于借鑒制定階段,c大學處于智慧化硬件設施建設階段,相關軟件建設、制度制定尚不完善(見表2)。

表2 各高校智慧化建設基本情況

第三階段根據2017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中的3所高校大學生數量,確定各高校的調查對象數量,根據隨機抽樣原則在3所高校分別抽取500名大學生展開調查。調查員采用訪談法和網絡問卷的方式接觸受訪者,完成調查。2017年中國教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596所,在校大學生總人數為2695.8萬人,男女比例為27.8∶25.0。本次調查共發(fā)放1500份問卷,最終收回有效問卷1369份,有效率為91.3%。在調查對象中,男女比例為23.7∶26.3,他們的政治面貌主要包括中共黨員(預備黨員)、共青團員和群眾;選取大一到大四年級的大學生為調查樣本;樣本中學科性質以文科、理科和工科為主(見表3)?;ヂ摼W時代,大學生是網絡普及率最高的群體,CNNIC第49次《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 12月,大專以上學歷人群上網比例已經接近飽和。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互聯網利用率達到100%。其中,47.9%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長達到6小時以上,這說明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表3 大學生樣本基本情況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高校智慧化建設是加快推進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必然要求,也是緊密結合教育改革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但在高校智慧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國東、中、西部地區(qū)的高校智慧化建設呈現出明顯的區(qū)域差異性,主要表現為階段性、分層次的發(fā)展特征。相應地,在不同階段的高校智慧化建設影響下,大學生的網絡參與也呈現出顯著的變化。

(一)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對大學生網絡參與意識有顯著影響

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將會影響其行為方式,進而產生某種社會效果。因此,必須先行分析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關于“您認為網絡參與是大學生的一項基本權利和義務嗎?”這一問題,3所高校均有60%以上的大學生給予肯定回答,認為自己應該履行網絡參與的責任與義務,并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參與到網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活動中去。當前大學生網絡參與意識普遍增強,但在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不同的背景下,3所高校的大學生對網絡信息和網絡事件有著不同程度的反應。a校有38.2%的學生對網絡信息和網絡事件做出積極的反應,愿意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35.7%的大學生會偶爾對此做出響應;9.4%的大學生對網絡事件基本沒有反應;只有4.6%的學生表示完全不關注網絡信息,對網絡事件沒有做出過任何響應。總體看來,a校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較為積極主動,但仍有待提高。在同一問題調查中,b校只有21.6%的大學生會主動關注網絡信息,并對網絡事件積極表態(tài),29.1%的大學生偶爾做出響應;23.1%左右的大學生對網絡事件基本沒有反應或完全不做任何響應。總體來看,b校學生整體網絡參與積極度稍弱于a校。與a、b兩所大學相比較,c校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最低。調查發(fā)現,c校只有10.3%的學生會積極關注網絡事件,并對網絡事件表明自己立場(見表4)。

表4 不同高校大學生對于網絡信息和網絡事件的參與程度 %

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網絡參與意愿越來越高,并不否認或者抗拒自身網絡參與的責任與義務。東部a校大學生以主動、日常參與為主,中部b大學和西部c大學以被動、即興參與為主。由此可見,相較于中部b大學和西部c大學,東部a大學的受訪學生表現出更高的網絡參與意愿。其主要原因是a校網絡基礎條件完善,智能終端平臺在大學生網絡參與方面運用有效,a校大學生在網絡參與過程中受到正確的規(guī)范和保護,使大學生主動參與網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相關活動的積極性更高。對于智慧化建設相對落后的中部b大學、西部c大學來說,大學生同樣表現出渴望網絡參與意愿,但行動上又顯得消極被動。通過進一步訪談調查得知,盡管大學生擁有較高的覺悟,并在主觀意愿上也希望能夠對網絡事件進行積極響應,但是基本網絡條件、智能終端平臺、受重視程度等各方面因素阻礙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因此,雖然大學生的網絡參與已經成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生長點,但是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差異,對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與意愿有著顯著的影響,這將進一步影響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社會主義民主生活的進步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展。在今后大學生網絡參與引導與改革的過程中,如何發(fā)揮高校智慧化建設的作用,重視網絡參與平臺的開發(fā)和利用,加強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教育,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愿和主動性,這也是本文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內容。

(二)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對大學生網絡參與方式有顯著作用

隨著高校智慧化建設的推進,當前大學生網絡參與的載體主要分為3類:一是社會網絡,主要有政府官網、社交網站、微博、搜索引擎等;二是社交軟件,以微信、QQ、電子郵件等為主;三是高校網絡,例如高校紅色網站、校園網絡論壇、校園App/BBS、高校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校園移動應用資源池等。高校智能終端平臺的開發(fā)利用,為大學生網絡參與提供了新載體,不斷拓寬了大學生的網絡參與空間。大學生網絡參與方式的豐富與拓展,是否能說明當代大學生網絡參與積極性的提高和參與行為更加規(guī)范化?研究顯示,在“您通常通過哪種方式參與網絡事務”主觀意愿的調查中,最受歡迎的方式是通過新聞平臺參與網絡事務,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則是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通過貼吧、論壇和校園App等方式參與網絡事務的所占比重較小,這表明大學生對社會網站的依賴性較大,對高校提供的專業(yè)平臺利用率較低[17]。

在對校園網絡平臺的利用上,3所高校的大學生在網絡參與方式的選擇上還存在一些細微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a校大學生對校園論壇或貼吧、校園移動應用資源池的利用度明顯高于其他兩所學校,a校30%以上的大學生都會通過校園論壇或貼吧、校園移動應用資源池參與網絡事務。b校對于這兩種校園網絡平臺的利用率分別只有18.5%和15.1%。c校大學生對這兩種平臺的利用率更低,尤其是對于校園移動應用資源池的利用,只有5.7%的大學生會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網絡參與(見表5)。

表5 不同高校大學生網絡參與方式 %

3所高校的學生更喜歡通過社會網絡參與網絡事務,對本校的校園網絡平臺卻呈現出不同的利用態(tài)度。通過進一步的訪問探究我們發(fā)現:3所高校關于網絡參與方式所呈現的差異性選擇,與高校自身智慧化建設水平有很大的相關性。西部c大學為本校學生提供的校園網絡參與方式有限,該校學生在學校范圍內網絡參與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轉向依賴于新聞平臺和微博等方式;中部b大學雖然智慧化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果,基本網絡全覆蓋已經實現,但仍存在網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活動參與的智能平臺開發(fā)不足、相關網站平臺管理不健全、平臺信息更新緩慢等問題,從而使大學生就社會事件與社會問題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得不到反饋,導致該校學生對本校提供的網絡參與方式利用率低。東部a大學智慧化建設起步早,為本校學生開發(fā)了功能更加完善的智能平臺,從而降低了本校學生對微博等其他校外網絡渠道的依賴性。

追根究底,3所高校的學生在主觀意愿上都更偏向于選擇社會網絡渠道,這是因為通過社會網絡渠道往往能夠獲得更大數量、更加準確的信息。但由于當今網絡環(huán)境帶有虛擬性和自由性等特征,網絡上充斥的各類虛假信息以及非理性的網絡言論,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一定的沖擊,從而引導其產生非積極性的網絡參與行為[18]。校園網絡參與渠道不僅能為大學生提供健康科學的信息,創(chuàng)造更安全清潔的網絡環(huán)境,還有利于規(guī)范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方式,并進一步使其產生正確的行為導向。因此,加強高校與社會網絡渠道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智慧化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大學生的網絡參與需求,依托社會網絡渠道,開發(fā)網絡參與校園App,引導大學生積極運用網絡平臺和網絡基礎設施等,從而規(guī)范其網絡參與行為。

(三)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影響大學生網絡參與層次

當前大學生網絡參與涵蓋兩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次是與自我密切相關的學校政策和制度、學校新聞與實踐活動、學習活動與要求、生活事件與規(guī)范等;第二層次是以社會關切為主的國際國內局勢、時事政治、社會民生、國家政策、人物歷史等許多方面。由此,大學生網絡參與又可以分為初級層次網絡參與和高級層次網絡參與。初級層次網絡參與是以自我為導向的網絡參與,高級層次網絡參與是以社會為導向的網絡參與。大學生的網絡參與層次會隨著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的提升,逐漸實現由初級層次向高級層次的轉變。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較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們就會轉向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大學生會在以自我為導向的網絡參與需求得到滿足后,轉而追求對社會的關注與參與。

通過調查發(fā)現,當前大學生網絡參與深度隨著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的提升呈現階梯狀的發(fā)展趨勢,即智慧化建設水平越高,大學生網絡參與越有深度。關于“閱讀完網絡新聞事件之后的態(tài)度”的調查中,3所高校的大學生呈現出不同的網絡參與態(tài)度。a校37.4%的大學生會持續(xù)關注事件的發(fā)展并積極發(fā)表個人觀點,36.5%的大學生表示會針對發(fā)生的網絡事件進行深入討論,只有11.3%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往往只關注信息而不評論。b校38.2%的大學生不會參與事件評論,35.6%的大學生表示會進行持續(xù)關注并發(fā)表評論,只有極少數的大學生會展開討論甚至提出自己的建議。c校有49.2%的大學生還是停留在簡單關注網絡事件的層面,33.1%的大學生會發(fā)表個人觀點,僅有14.4%的大學生愿意就網絡事件展開討論并進行深入的關注??傮w看來,在本次調查的3所高校中,針對網絡事件愿意提出建議的大學生只占少數,a大學有過網上對話經歷的學生最多,占到總數的14.8%,b、c大學的學生在這一層次的網絡參與中沒有a大學的學生積極性高??梢钥闯觯琣、b、c這3所高校的受訪大學生在網絡參與深度上呈現出由深到淺的態(tài)勢(見表6)。

表6 不同高校大學生對網絡事件的參與深度 %

在進一步的訪談探究中發(fā)現,雖然大部分學生普遍會對網絡事件進行持續(xù)關注,但基于網絡的虛擬性和隱蔽性特征,部分學生對網絡仍持有懷疑態(tài)度,擔心自身的公開言論受到各方匿名攻擊[19]。a校大學生網絡參與有深度的主要原因是:a校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該校教師發(fā)揮了其引導的職責,專業(yè)技術人員則過濾了平臺上的不當言論,為a校大學生營造了一個安全、自由的網絡參與空間。

由此可以推斷,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越高,大學生獲取的信息內容越豐富且越真實,網絡參與也越有深度。大學生網絡參與層次越高,就越有可能具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感,其社會行為選擇也就更趨向于符合社會正義與國家理想。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背景下,出于構建網絡民主參與體系的需求,國家對大學生網絡參與的重視度不斷提高。相對應的是,隨著“90后”“00后”這批網絡原住民的成長,其對于網絡參與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因此,與這兩個群體需求相關聯的高校智慧化建設需要逐漸加快步伐,滿足大學生合理的表達與社會參與訴求,才能有效發(fā)揮大學生群體的網絡參與作用。

(四)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導致大學生網絡參與效能不同

大學生網絡參與效能是指大學生網絡參與的效率、效果與效益。目前大學生網絡參與效能感普遍不高,這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網絡參與行為。本研究以學校為背景進行對比分析時,發(fā)現不同高校間的大學生網絡參與效能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網絡參與效能隨著其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的提升而提高。從“大學生關于自己的網絡參與對國家發(fā)展作用的態(tài)度”的調查中發(fā)現:a校只有12.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對國家政策制定非常有作用,認為自己的意見比較有作用和作用一般的大學生分別占30%以上,只有2.4%的大學生態(tài)度消極,認為自己的意見完全沒有作用,這表明a校大學生對自己網絡參與效能的認知較為正向。b校將近3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對于國家發(fā)展基本沒有作用,還有13.0%的大學生認為完全沒有作用。c校大學生網絡參與效能在3所高校中最低,超過5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意見對國家發(fā)展并沒有作用,這也導致網絡參與意識薄弱,網絡參與行為消極??梢钥闯?,a、b、c這3所高校的大學生對自己網絡參與效能的心理預期呈現由高到低的狀況(見表7)。

表7 不同高校大學生關于自己網絡參與對國家發(fā)展作用的態(tài)度 %

進一步了解得知,a校校方十分重視在校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活動,為學生營造了濃郁的網絡參與氛圍。該校學生的網絡參與認知較為正向,不僅會長期關注相關信息,還會主動參與討論,積極發(fā)表意見。這是因為a校大學生在網絡參與過程中的合理性行為能夠得到認可,其網絡參與效能較為明顯。當然,這一效能感實現需要a校的高校智慧化建設為他們創(chuàng)造有利的環(huán)境和條件[20]。不同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不一,導致大學生網絡參與的各方面條件不同。在網絡參與認知、網絡參與意愿、網絡參與方式、網絡參與實際行動、網絡參與話語、網絡參與環(huán)境以及地方政府和高校對大學生網絡參與重視程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不同高校大學生對自己網絡參與效能有著不同的認知,其網絡參與需求被滿足的程度也截然不同。

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的提升將會提高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效能。以上研究表明,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越高,大學生網絡參與效能感越強,越能實際地參與到網絡活動中。當高校學生長期感受不到自身網絡參與所帶來的實際效用時,會逐漸對網絡參與采取漠視態(tài)度,甚至產生非理性行為。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善于利用網絡技術參與國家建設事業(yè)。但是由于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存在區(qū)域差異,大學生發(fā)展又呈現區(qū)域非均衡化的趨勢,進而影響大學生網絡參與意識和效能。大學生是網絡參與的重要主體,應當重視他們的網絡參與效能,通過智慧化建設來化解高校學生網絡參與效能感低的問題。追根究底,就是高校要提供完善的智慧化網絡參與平臺,實現政府、校方與大學生的智慧互動,及時反映大學生針對網絡社會現象所反饋的問題和意見,進一步維護和擴大大學生群體的網絡參與權利,提高他們的網絡參與效能,從根本上保證大學生公平的網絡參與權利,進而實現教育的均衡與發(fā)展。

四、研究結論與展望

高校智慧化建設的推進,極大地激發(fā)了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推動了大學生網絡參與方式與內容的轉變,增強了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效能感。但本文在研究中發(fā)現,高校智慧化建設的區(qū)域差異會對大學生網絡參與帶來顯著的影響,還會從根本上影響其網絡參與的意識、行為與效能等,從而帶來一定的社會效果。研究發(fā)現:大學生的人口學特征、政治面貌、學科性質等要素已經不是影響他們網絡參與的基本原因,反而是網絡參與所需具備的基本網絡條件、網絡渠道等硬件設施,成為影響其網絡參與行為的關鍵因素。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縮小區(qū)域間高校智慧化建設水平的差距,實現大學生網絡參與和智慧化建設緊密結合以及積極互動,從而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日趨成為新時代促進教育公平與正義的重大命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新時代推進大學生有序網絡參與,需要重視其外部智慧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尤其是信息社會條件下,由于智慧化區(qū)域發(fā)展程度的差異性導致的網絡參與等廣義學校教育分化的問題。

首先,高校智慧化建設為大學生網絡參與提供了一定的現實基礎,極大地激發(fā)了大學生的網絡參與意識。高校的網絡硬件基礎設施越完善,網絡參與渠道越便捷,越有助于大學生關注網絡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內容,使得大學生獲得網絡參與效能,從而激發(fā)其長久性的網絡參與意識。其次,智能終端平臺的開發(fā)和應用為大學生網絡參與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參與渠道,有助于規(guī)范大學生的網絡參與行為。再次,專業(yè)化、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大學生網絡參與的重要引導者。教師對大學生網絡參與的適當引導不僅可以提高大學生網絡參與意識、規(guī)范大學生網絡參與行為、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網絡參與動機,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校園智能終端平臺的利用率和普及率。最后,科學完善的網絡監(jiān)督、管理機制是保證大學生網絡參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大學生由于受到校園管理機制的保護和支持,更愿意分享自己關于某一問題的觀點,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在平臺上展開討論,跟帖轉發(fā)相關內容,并有序參與到網絡活動中去,最終提高自身的網絡參與效能。高校智慧化建設與大學生網絡參與之間有著正相關,盡管研究也表明大學生在網絡參與活動中普遍存在參與意識不高、功利主義色彩嚴重、參與效能低等問題,但是高校智慧化建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從而引導大學生網絡參與的有序實現。基于這樣的一項全國性的分階段典型抽樣調查,我們可以發(fā)現新時代大學生的網絡參與已經開始衍生出新的地區(qū)分化的問題: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qū)經濟基礎、網絡條件、師資隊伍和管理機制的差距,使高校智慧化建設呈現出梯次性/區(qū)隔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這種發(fā)展態(tài)勢將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教育區(qū)域失衡化的表現形式,甚至還可能還會成為推進教育公平進程上的新障礙。

針對高校智慧化區(qū)域建設的差異所帶來的教育非均衡發(fā)展的現狀,教育部于2018年4月印發(fā)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直接提出要充分激發(fā)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發(fā)展智慧教育,為大學生網絡參與創(chuàng)造智慧化平臺,在切實維護大學生網絡參與權益的同時促進教育公平。此后,國家有關部門相繼發(fā)布了《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guī)劃》和《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等諸多文件,要求不同地區(qū)的高校加快智慧化建設。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在大數據時代,數字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領域帶來了諸多顛覆性的變革,其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都將被重塑[21]。但是在此“打破舊體制、建立新體制”的過程中,又會涌現出新的社會風險,就像高校智慧建設差距將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教育非均等化的緣由。所以我們更應未雨綢繆,警惕在各高校間產生新的數字鴻溝,進而降低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平等性、普惠性。未來,我們應當從廣義的學校教育公平視角出發(fā),深入貫徹網絡強國戰(zhàn)略,借助數字技術推動教育領域的全方位變革,以推進高校智慧化建設作為首要突破點,打破校際與區(qū)域間的束縛,從而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促進中國高等教育邁入以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的高質量發(fā)展新階段。

猜你喜歡
校園智慧大學生
第十六屆大學生年度人物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六旬老婦“養(yǎng)出”了個大學生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博兴县| 阿尔山市| 呈贡县| 吴忠市| 江安县| 太湖县| 南投县| 永修县| 青龙| 吉林市| 张家界市| 西乌珠穆沁旗| 和政县| 宁波市| 遂宁市| 金平| 鄂托克前旗| 宜城市| 舞钢市| 光山县| 固始县| 乐清市| 敦化市| 五河县| 怀远县| 遵化市| 班戈县| 卢氏县| 绥芬河市| 宜章县| 大兴区| 浮梁县| 黄龙县| 石台县| 安宁市| 竹北市| 深州市| 沁水县| 巴里| 香河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