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遵義會議到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領導核心地位的確立與鞏固

2022-08-15 00:48:27劉喜發(fā)
唯實 2022年12期
關鍵詞:張聞天遵義會議共產國際

劉喜發(fā) 王 兵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1938年9月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統(tǒng)一了全黨的思想和步調”。[1]可見,毛澤東在全黨領導核心地位的確立和鞏固經歷了一個歷史過程,其起點是遵義會議,而進一步鞏固是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大致經歷了三年多的時間。弄清這一歷史過程的來龍去脈,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對確立毛澤東在全黨領導核心地位的研究。

一、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

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核心地位。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意義極為重大。雖然無論是黨的工作還是軍事工作,毛澤東均非主要負責人,政治局常委分工是由洛甫(張聞天)代替博古(秦邦憲)負總責,周恩來為“黨內委托的對于軍事指揮上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毛澤東“為周恩來在軍事上的幫助者”[2],但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對“左”傾軍事錯誤路線的批評得到了張聞天等多數政治局委員和與會紅軍高級將領的支持,因此毛澤東在這次會議上被增選為政治局常委并由此進入中央最高領導核心。對此,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0月21日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和2021年2月5日在貴州考察調研時的講話中都指出,遵義會議開始,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逐步獲得中央紅軍的軍事指揮權。1935年3月茍壩會議后,為適應復雜多變的戰(zhàn)爭形勢,在毛澤東的提議下,中共中央決定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三人組成軍事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全軍的軍事行動。由于擁有豐富的軍事工作經驗特別是在中央紅軍中具有崇高威望,毛澤東實質上在三人軍事指揮小組中起著核心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的成立,標志著毛澤東實際上取得了對中央紅軍的指揮權。然而,此時的毛澤東指揮紅軍作戰(zhàn)并非一帆風順:在遵義會議后由他指揮的第一仗——土城之戰(zhàn)就失利,而后被迫西渡赤水;之后又率領紅軍回師再戰(zhàn)遵義,雖進攻桐梓、婁山關取得勝利但勝利來之不易,紅軍傷亡慘重且紅三軍團鄧萍參謀長在戰(zhàn)斗中犧牲;攻打魯班場之戰(zhàn)也遭敗績,中央紅軍只得再次西渡赤水河。在這種形勢下,對毛澤東軍事指揮才能的懷疑在紅軍內部增加,部分高級將領在會理會議上甚至提出了撤換軍事領導的提議。張聞天和周恩來出于對毛澤東的信任以及對毛澤東軍事領導才能的充分肯定,堅決否決了撤換軍事領導的提議,維護了毛澤東在紅軍中的領導地位。而在隨后的長征途中,在毛澤東等人指揮下,蔣介石的圍追堵截被中央紅軍徹底粉碎。在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后,在毛澤東領導下黨中央戰(zhàn)勝了張國燾分裂主義,并于1935年10月19日順利抵達陜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zhèn)。歷經千辛萬苦,中央紅軍取得長征勝利,不僅鞏固了毛澤東在黨內的軍事領導地位,而且提高了毛澤東在全黨和全軍的威信。

1935年10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確定由毛澤東負責軍事工作。11月初,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并由毛澤東擔任主席,周恩來和彭德懷擔任副主席,同時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毛澤東在黨內的軍事領導地位得以進一步加強。但需要注意的是,12月17—25日在瓦窯堡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仍由張聞天主持,張聞天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關于政治形勢和黨的策略路線的主報告。此次會議上,張聞天還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此后一段時間,中央和各地電報往來都署名“洛(洛甫,即張聞天)、毛(毛澤東)”,由此可見,此時黨的主要負責人還是張聞天。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作為政治局常委,自然參與中央一切重大政治決策。從遵義會議到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國內政治局勢瞬息萬變,黨的工作涉及面廣、要求高,其中軍事工作與統(tǒng)戰(zhàn)工作尤為重要。在軍事工作方面,中共中央將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戰(zhàn)略方針能否實現,最重要的是取決于紅軍對陜甘根據地的保衛(wèi)和擴展,所以后來才先后有了“東征”“西征”戰(zhàn)役。張聞天對軍事工作不太熟悉,因此毛澤東在軍事指揮和戰(zhàn)略部署方面起著主要作用。在統(tǒng)戰(zhàn)工作方面,1936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毛澤東負責領導與東北軍乃至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整體聯(lián)絡。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靜寧地區(qū)會師。為適應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的新態(tài)勢,從組織上保障紅軍的統(tǒng)一指揮,中央軍委于12月7日重新改組,改組后由23人共同組成中央軍委,由毛澤東任主席。至此,毛澤東成為黨的最高軍事領導人。

在與王明右傾錯誤進行堅定不移的斗爭過程中,逐步鞏固了毛澤東在黨內的最高領袖地位。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軍事工作成為黨的全部工作的重點,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并開赴山西作戰(zhàn)前線,毛澤東中共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地位日益鞏固。1936年8月22—25日,中央政治局在陜北洛川召開了擴大會議。洛川會議的會議議程包括:(一)政治任務問題;(二)軍事問題;(三)國共兩黨關系問題。毛澤東在會上作了軍事問題和國共兩黨關系問題的報告并作結論,標志著毛澤東逐步樹立了黨內最高領導地位。但1937年11月29日,長期擔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的王明從蘇聯(lián)回到延安,并儼然以共產國際代言人的身份對中共中央洛川會議提出批評意見,特別是指責洛川會議過分強調解決民主、民生和獨立自主問題。王明強調抗日高于其他一切,并提出“一切服從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片面結論,實質上完全忽視了黨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獨立自主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由于王明打著斯大林和共產國際的旗號,而當時共產國際在黨內享有很高威望。因此,王明的觀點迷惑了黨內的許多同志。同年12月和次年3月召開的兩次政治局會議,均由王明作政治報告,王明的右傾主張占了上風。1937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委員會,由毛澤東任主席,增補王明、陳云、康生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并由王明、周恩來、博古、葉劍英組成中共代表團負責同國民黨進行談判。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這次會議削弱了毛澤東在黨內的領導地位。

1938年3月,中共中央派遣任弼時前往莫斯科,向共產國際介紹抗戰(zhàn)以來中國國內的形勢和變化、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基本狀況、黨內實際狀況,以及八路軍作戰(zhàn)狀況、國共合作的基本特點和遇到的困難。共產國際十分重視任弼時的報告,并經過認真討論后于6月11日作出了《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主席團關于中共代表報告的決議案》。該決議案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在復雜和困難條件之下,靈活地轉到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策之結果,已建立起國共兩黨的新的合作,團結起民族的力量,去反對日本的侵略?!痹谠泄柴v共產國際代表王稼祥啟程回國前夕,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總書記季米特洛夫同任弼時、王稼祥進行了單獨約談。在談到中共黨內的情況時,季米特洛夫明確指出:“中共一年來建立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共在復雜的環(huán)境和困難的條件下真正運用了馬列主義。中共中央領導機關要以毛澤東為首解決統(tǒng)一領導問題,領導機關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边@次談話表明,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了共產國際的信任和支持。[3]

二、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包括中央委員17人、各戰(zhàn)略區(qū)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38人,這是1928年黨的六大以來到會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央全會,在黨的百年歷史上意義重大。毛澤東曾說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有兩個重要會議,一次是1935年的遵義會議,一次是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而“六中全會是決定中國之命運的”??梢哉f,遵義會議在黨處于極端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并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六屆六中全會則明確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命題,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的領導核心地位。

從會議議程安排看。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于9月29日開幕、11月6日閉幕,前后開了一個多月。此次會議的開幕、政治報告、結論均由毛澤東主持或作出。毛澤東代表中央政治局作《抗日民族戰(zhàn)爭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展的新階段》的政治報告,王稼祥傳達共產國際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見,張聞天作《關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與黨的組織問題》的報告,周恩來作中央代表團工作報告,朱德作八路軍工作報告,項英作新四軍工作報告,陳云作青年工作報告,劉少奇作關于黨規(guī)黨法的報告。從六屆六中全會的會議議程安排來看,毛澤東在同王明右傾主張的斗爭中占據了明顯優(yōu)勢地位。

從王稼祥傳達的共產國際指示看。在六屆六中全會上,王稼祥傳達了共產國際的指示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見。共產國際充分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治路線的正確性,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中的地位與作用,指出毛澤東作為中共領導人是革命斗爭具體實踐的必然結果,并正確地運用了馬克思主義,由此肯定了毛澤東作為中共領導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由于中共和共產國際的關系特別是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和高級干部中有大批留蘇歸來的干部,在一定意義上說,共產國際的指示對于黨克服王明右傾主義錯誤、鞏固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會議作出的一系列決定與會后分工看。六屆六中全會根據毛澤東所作的《抗日民族戰(zhàn)爭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展的新階段》報告通過了《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并根據張聞天和劉少奇的報告通過了《關于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等文件,確定了“鞏固華北、發(fā)展華中”的戰(zhàn)略方針,重申要把黨的工作重心放在戰(zhàn)區(qū)和敵后。全會決定撤銷長江局、設立中原局(劉少奇為書記)和南方局(周恩來為書記),并將東南分局升格為東南局(項英為書記)。此次全會批準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線,進一步推動了黨的事業(yè)的發(fā)展。[4]《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政治決議案》指出:“全會聽了毛澤東同志關于中央政治局自五中全會到六中全會之間的工作以及關于目前抗戰(zhàn)形勢及中華民族當前緊急任務的報告以后,完全同意政治局在這一時期的政治路線和具體工作?!保?]會后,中央書記處調整分工,張聞天主動將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交由毛澤東主持,毛澤東開始對中共中央各項事務負總責,張聞天則負責干部教育和宣傳工作。六屆六中全會后,毛澤東相繼發(fā)表了《戰(zhàn)爭和戰(zhàn)略問題》《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系列文章,深刻分析了近代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揭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前途、領導者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中國革命基本問題,闡述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總結概括了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至此,毛澤東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進一步鞏固。

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機構調整及精減的決定》,推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決定中央書記處由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組成并由毛澤東任主席,規(guī)定:“書記處會議所討論的問題,主席有最后決定權。”[6]至此,毛澤東無論在實際上還是形式上都成為中共中央最主要負責人,其全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猜你喜歡
張聞天遵義會議共產國際
張聞天陳列館
世紀風采(2023年10期)2023-10-14 00:52:10
張聞天《神府調查經驗談》
20世紀30年代 共產國際眼中的毛澤東
朱德在遵義會議前后
文史春秋(2019年12期)2019-04-13 13:49:42
遵義會議前后的周恩來
文史春秋(2017年9期)2017-12-19 12:32:13
中共中央黨校創(chuàng)辦與共產國際
孫中山創(chuàng)立革命軍隊中的共產國際因素
軍事歷史(2001年5期)2001-08-21 02:51:50
張聞天功著遵義會議
軍事歷史(1996年4期)1996-08-20 07:23:46
共產國際和蘇聯(lián)對北伐戰(zhàn)爭的援助
軍事歷史(1995年6期)1995-08-21 05:58:20
張聞天的軍事活動
軍事歷史(1992年4期)1992-08-15 06:20:36
咸丰县| 岐山县| 于田县| 托里县| 武宣县| 肃北| 洪湖市| 古浪县| 乐陵市| 罗平县| 漳州市| 兴仁县| 深圳市| 新兴县| 乐业县| 青川县| 南部县| 海丰县| 栾川县| 铜陵市| 当阳市| 南城县| 清流县| 高碑店市| 东乡族自治县| 紫阳县| 桂平市| 铁岭县| 贵阳市| 九台市| 陕西省| 确山县| 新竹市| 宜都市| 清水县| 陵水| 灵丘县| 东港市| 白城市| 贵溪市| 三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