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國宏
凡是熟悉《三國演義》或看過相關影視作品的人,都會對“木牛流馬”印象深刻。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對這種由諸葛亮研制的古代運輸工具感到好奇,盡管后來不斷有復制、揭秘者,但始終無法解答人們心頭的疑惑:“木牛流馬”到底是何“神器”?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這種東西?
在《三國演義》中,“木牛流馬”讓人叫絕,“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嶺,各盡其便”,上臺階,走棧道,如履平地。不僅如此,“木牛流馬”還充滿機巧,將其舌頭扭轉(zhuǎn)一下,它便不能動了,再扭過來,就又行走如常,非常神奇!因此,后世才對“木牛流馬”的真實性產(chǎn)生了疑問。尤其是始終“聞之于書”,而未見其相關實物和圖畫,令后人對其機巧更是好奇。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有文學演繹的成分。不過,《三國志》《宋史》《南史》等史書中,也有關于“木牛流馬”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如《三國志》中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jù)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于渭南?!薄傲列蚤L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睋?jù)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過程中,曾3次用“木牛流馬”,走過250公里的棧道?!度龂尽芬吨T葛亮集》中甚至描繪出了“木牛流馬”的制作方法:“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于腹……流馬尺寸之數(shù),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后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讖街腥_杠,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睋?jù)此推斷,“木牛流馬”應是牛馬形狀的獨輪推車類運具。
目前對“木牛流馬”的猜測大致有以下四種:
一是認為這就是現(xiàn)在常見的獨輪推車?!端问贰贰逗笊絽舱劇贰栋奘奉惥帯分杏涊d,漢代稱木質(zhì)獨輪小車為“鹿車”,諸葛亮加以改進,將其稱作“木牛流馬”。這種車在全國各地名稱不一,除“手推車”外,還稱“二把手”“雞公車”“獨輪車”等。
二是認為“木牛”“流馬”分別是四輪車和獨輪車?!妒挛锛o原》中載:“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民間謂之江州車子?!?/p>
三是認為“木牛流馬”是一種神奇的自動機械?!赌淆R書》《太平御覽》《辭源》等都記載“木牛流馬”是一種運用齒輪原理的自動機械?!赌淆R書·祖沖之傳》中甚至載文:“以諸葛亮有木牛流馬,乃造一器,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币源送浦?,祖沖之曾目睹“木牛流馬”。
四是認為“木牛流馬”只是一種含糊的記載,不能明確指什么。比如《中國史稿》(郭沫若主編)和《辭?!分校椭换\統(tǒng)地將其解釋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chuàng)制的運輸器具?!?/p>
“劍關險峻驅(qū)流馬,斜谷崎嶇駕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輸將安得使人愁?”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對“木牛流馬”到底是何神器而爭論不休,癡迷猜想之余,無不希望有人能早日揭開謎底,使之造福于當代。
(源自《語言文字報》)責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