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素芬 乙常青(江蘇連云港市東??h橫溝中學)
詩人們妙筆生花,巧用一個“喚”字,“喚”出了不同凡響的藝術(shù)效果,讓人回味無窮,過目難忘。
白居易“喚”——“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保ā杜眯小罚┙?jīng)過再三邀請呼喚,她才勉強走出來;出來時,還抱著琵琶,半遮著臉兒。一方面是急急以求,一方面是默默以待;一方面是頻頻呼喚,一方面是遲遲而出。這種強烈的對比,鮮明地表現(xiàn)了雙方的心情和個性。詩人抓住這一點,逼真地描繪了琵琶女的出場之態(tài)。盡管用語平實,但欲露還藏的情態(tài),已經(jīng)入木三分?!扒Ш羧f喚始出來”,并非孤傲忤慢,而是因為自有志趣,不露才揚己;更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淪落的難言之恨,不便說明,也不愿見人。這種拘謹、靦腆而又穩(wěn)重的樣子,也恰恰是萍水相逢時一個女子應有的情態(tài)?!蔼q抱琵琶半遮面”曲折細膩揭示了琵琶女復雜的內(nèi)心活動。
王建“喚”——“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保ā队赀^山村》)婆媳相互呼喚一起去浴蠶選種,那庭院中間的梔子花獨自開放無人欣賞?!霸⌒Q”,指古時用鹽水選蠶種。在這淳樸的山村里,婆媳相喚而行,顯得多么親切,關(guān)系多么和睦,她們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跋鄦驹⌒Q”的時節(jié),也必有“相喚牛耕”之事,只舉一端,不難概見其余。那優(yōu)美的景中添一對“婦姑”,似比一雙兄弟更有詩意。雨中的山村,唯有梔子花悠然無事地獨自“閑”在庭院里。一個“閑”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靜氣氛。側(cè)面落筆,用“閑”襯忙,通過梔子花之“閑”襯托人們都十分忙碌的情景。詩句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使人百讀不厭。
李益“喚”——“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保ā洞阂孤劦选罚┻w客:指遭貶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貶謫,也屬“遷客”之列。在寒山吹著笛子呼喚春天歸來,被貶謫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寫聞笛。此時,春方至,山未青,夜猶寒,而軍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厲地呼喚春歸大地,風光恰似塞外。這笛聲,這情景,激動士卒的鄉(xiāng)愁,更摧折著遷客,不禁悲傷流淚,渴望立即飛回北方中原的家鄉(xiāng)。
杜荀鶴“喚”——“醉來睡著無人喚,流到前溪也不知。”(《溪興》)酒醉睡著后無人喚醒,待到酒醒,才知船兒已經(jīng)順著山溪漂流到前溪。讓小舟在山溪中任意漂流,看來瀟灑曠達,實在也太孤寂,有點看透世情、游戲人生的意味。因為醉了,睡著了,才不知不覺被船兒載到了前溪。此時詩人醒了,還有一點懵懂,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自己到前溪了。這里似乎透露出詩人一剎那的欣喜,隱逸的日子很清苦,難得有歡樂的時候,即便像睡一個好覺這樣微不足道的樂趣恐怕也少之又少吧,所以印象深刻,作詩述之。
韓偓“喚”——“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保ā蹲碇罚O翁喝醉睡著無人喚醒他,等到中午醒來只看見積雪滿船。作者重點在描寫山川寂寥,點出的景物更疏少,只有漁翁、小舟和大雪,這和雪后四望皎然、茫茫一片的景色是完全吻合的。作者用最精練的語言、最節(jié)省的筆墨,把詩情畫意準確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可謂為山水傳神寫照。
王安石“喚”——“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zhuǎn)愁。”(《午枕》)詩人夢醒后,委婉纏綿的愁情油然而生。此鳥靈性,正在“窺人”,因此它的鳴囀就不是與人無關(guān)的隨意的“喚”,而是表達了殷切、專注的情意。盡管這樣,詩人還是過了很長時間才從夢中回來。可見夢中一定是現(xiàn)實生活中所缺少的值得追求的情事。而當詩人清醒地意識到他所迷戀的那些夢中情事已經(jīng)煙云一般地消散了,又怎能不愁情宛轉(zhuǎn)呢?詩句在意義上,鳥喚而夢醒,夢醒而見山,見山而人愁,展示了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
王令“喚”——“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送春》)眷戀春光的杜鵑,卻半夜三更還在悲啼,不相信東風是喚不回來的。以擬人的手法來寫杜鵑鳥,塑造了一個執(zhí)著的形象,借此表現(xiàn)自己留戀春天的情懷,字里行間充滿凄涼的美感。表達竭盡全力留住美好時光的意思,既表達珍惜的心情,又顯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自己頑強進取、執(zhí)著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孫覿“喚”——“渡口喚船人獨立,一蓑煙雨濕黃昏?!保ā秴情T道中二首》)詩句描寫鄉(xiāng)里生活的瀟灑自得。渡口有人在喚渡。雖然時值黃昏,喚渡人卻仍不慌不忙,披蓑戴笠站在煙雨之中,不顧渾身濕透。景物中充滿了詩情畫意。煙雨蒙蒙中,空氣充滿了水分,黃昏似乎也被打濕了,視覺換成觸覺,充滿了奇妙的空靈之趣。
詩人聲聲“喚”,喚出一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