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軍莉
高中文言虛詞教學長期處于機械化教學狀態(tài),教師和學生都認為掌握文言虛詞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近年來盡管有不少教師和學者提出新的教學方法,但依舊沒能完全改變文言虛詞教學的困境。要想文言虛詞的教學不落窠臼,還需探尋新的教學方法。
本文從文言虛詞及其在教材、高考題中的分布入手,探究常用文言虛詞的教學方法,希望借此活躍文言虛詞的課堂,落實文言虛詞的教學。
文言文與現代白話存在一定的隔閡,想要了解文言虛詞,就需要探尋它的本義,對其做深入的了解。筆者簡單梳理了??嫉?8個文言虛詞的本義,如表1。
表1 常用文言虛詞本義一覽表
雖然有的文言虛詞如“也”“者”“乃”的本義仍存在一定的爭議或是尚且無法準確知曉,但是可以借助它的字形演變來猜測本義。
許多學生覺得文言虛詞難學,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從字形入手,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字形演變,探尋該虛詞的本義與引申義,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文言虛詞的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高考激勵學生學習,讓學生懂得學習文言虛詞是考試所需。
教師在進行文言虛詞的教學時可以根據文言虛詞的特點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虛詞。文言虛詞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文言虛詞不能夠獨立成句,不能單獨在文中充當成分。教師如果單獨將文言虛詞拎出來講解,缺少科學性,應當將其放入句子中講解。例如講解“今者有小人之言”中的“之”,如果直接告訴學生此處“之”的作用是作助詞,學生可能難以理解。但是如果教師直接整體來講解這句話的大意“現在有些小人的流言”,學生就能夠清楚地知道“之”在這里作助詞。講解高考題中的文言虛詞也是如此,例如講解“上患吏多受賕,密使左右試賂之”(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翻譯,如果聯系整體“皇帝擔心史(這個人)受賄太多,秘密地派身邊人嘗試去賄賂他(史某)?!睂W生就會清楚“之”在這里是代詞,代指他(史某)。
第二,虛詞大多數以單音節(jié)為主。一個虛詞可以與不同的實詞或句子組合,形成另外的意思。例如“所”與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與動作行為相關的方面,如“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所”與介詞結合組成名詞性短語,表示跟動詞相關的原因等,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教師在講解時,需要分情況來講解。在高考試題中,大多考查單音節(jié)的文言虛詞。
第三,文言虛詞靈活多樣,用法復雜。表1中常見的18個文言虛詞都有著不同的詞性,每個詞性下還有許多不同的用法,較為繁復。比如常見的“而”連接詞組的時候可以表轉折,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也可以表順承,如“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所以教師應當分情況,講解分辨的方法。
第四,大多數文言虛詞的意思與用法古今差異較大,有的文言虛詞在現代漢語中并未使用。教師要聯系具體的語義環(huán)境來講解文言虛詞。如“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化為忠”,這里的“則”不能理解為現代漢語中的否則,而應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理解,此處的“則”作連詞,譯為“那么”。
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虛詞的特點循循善誘,幫助學生學習文言虛詞。教師可以參考虛詞在課本中出現的頻率來做教學計劃。初中虛詞簡單,高一需要過渡。因此,必修上冊的文言虛詞較少,教師在講解時,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必修下冊的文言虛詞出現頻次最高,教師應全面系統地分析歸納文言虛詞的用法。教師應根據不同學期教材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18個常見文言虛詞在教材中的使用情況來設計教學。此外,這18個常見文言虛詞在高考題中出現的頻次也不同;教師可參考高考語文題文言虛詞考查的高頻詞來教學。
不同學期重點教學的內容不同。表2對部編版語文教材不同分冊使用文言虛詞的頻次情況做了統計。
表2 部編版語文教材常見文言虛詞使用頻次統計表
注:以上18個文言虛詞在必修上冊使用的總頻次為328次,在必修下冊使用的總頻次為1542次,在選修上冊的使用總頻次為414次,在選修中冊的使用頻次為618次,在選修下冊的使用頻次為449次。
必修上冊使用上述18個文言虛詞的總頻次為328次,其中使用頻次較多的虛詞有“之”“而”“也”等,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重點講解這幾個文言虛詞。必修下冊使用文言虛詞的總頻次為1542次,是五冊教材中使用頻次最高的一冊,因此教師在執(zhí)教必修下冊時,應當系統講解文言虛詞的知識點。必修下冊使用頻次較多的文言虛詞有“之”“以”“而”等,在上冊中已經講過“之”“而”的一些用法,在這冊中應當聯系之前所講的內容補充新知識,讓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其用法。上述文言虛詞在選修教材中共出現1481次,其中選修上冊出現414次,出現頻次較多的文言虛詞有“之”“其”“者”等,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側重點應該放在這些出現頻次較多的文言虛詞上。上述文言虛詞在選修中冊出現了618次,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內容的時候,也要注意聯系之前所講的文言虛詞,新舊知識相結合。上述文言虛詞在選修下冊共出現了449次,出現的次數較其他冊少,教師除講解外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歸納整理,回顧所學內容。
高考語文主要是通過以下兩個題型考查文言虛詞:客觀題,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主觀題,通過翻譯的形式考查虛詞的意義及用法。筆者統計了2017年到2021年的全國卷(2021年包括了新高考Ⅰ、Ⅱ卷)和浙江卷共21套高考語文試卷中考查次數最多的10個文言虛詞,情況如表3。
表3 2017—2021年高考語文全國卷、浙江卷高頻文言虛詞的出現次數
從表3中可以看出近五年“之”字,無論是在全國卷還是浙江卷中考查的次數最多,且上文中也提到在教材中“之”的使用頻次最高,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講解“之”的用法??疾榇螖递^多的有“以”“而”“其”字,這與教材中高頻使用的文言虛詞一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著重講解這三個文言虛詞。對于浙江卷和全國卷近五年考查較多的文言虛詞,教師在教學中都應當將此作為教學重點。
教師可以根據常見文言虛詞在教材中出現的頻次以及近五年在高考題中出現的頻次,做好教學計劃,由點及線、由線到面有序教學,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文言虛詞。
教師應抓住高考試題,集中對試題進行研究,根據虛詞自身的特點以及演變過程來教學。教師在以考題講解文言虛詞時,需要注意以下的幾個方面:
第一,不離教材,扎實基礎。高考語文考題中的文言閱讀材料雖然是課外的,但所考查的知識點大多在教材中。因此梳理好、掌握好教材中文言虛詞的基礎知識是解題的前提。
第二,培養(yǎng)語感,以熟求通。文言虛詞的掌握不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的學習,同時還需要學生具備語感。在文言虛詞的教學中,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語感?一是多讀。多讀是讓知識在頭腦中形成記憶,在不自覺中運用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多讀有虛詞的文章,熟讀帶有虛詞的典型句子。二是多加練習,“無他,惟手熟爾”的道理誰都明白,但是能夠做的人少之又少。學生應加強文言虛詞的練習,久而久之,就能夠擁有一定的語感。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不可以操之過急。
第三,研究重點,針對性教學。在高三的復習階段,教師對所有考查的文言虛詞應做系統、針對性的教學。教師應對近五年高考題對文言虛詞的考查情況做統計(如表3),并加強對高頻詞的教學。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講解??嘉难蕴撛~的知識,讓學生掌握其用法和意義,還要給學生傳授辨別虛詞不同用法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
此外,教師還需及時向學生傳授做題的方法,將知識與技巧相結合。文言虛詞解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第一,看清標志。有一部分虛詞是構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標志性詞語。學生需要記住這些標志性詞語,有利于解題。如“句讀之不知”(2018年浙江卷15題A項)中的“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可以不譯。第二,運用邏輯推理法。有的虛詞可以表示一定的邏輯關系,因此可以通過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推斷虛詞的具體用法和意義。如“委乎天而特用者也”和“惜其用武而不終也”(2021年浙江卷15題B項)中的“而”字,前者“委乎天”和“特用者”是并列的關系,所以“而”在這里表示并列;后者中的“惜”和“不”表示可惜沒有怎樣,所以“而”在這里表示轉折。第三,運用語境推斷法。聯系語境來推斷文言虛詞的用法,做到“字不離句,句不離篇”。如“一歲斷獄,不過數十。威風猛于渙,而文理不及之”(2018年全國Ⅱ卷),在這句話中考查了“于”“之”“而”三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其中“而”跟“之”比較容易判斷,分別表示轉折和代詞?!坝凇陛^難翻譯,可先將整句的大意翻譯出來“一年間的斷案,不過幾十件,聲威超過王渙,而在條理方面比不上他”。翻譯出來我們發(fā)現“于”在這里是狀語后置的標志,正常語序應為“威風于渙猛”。第四,運用位置判斷法。有的虛詞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根據虛詞在句中不同的位置來辨析。如“夫以于鱗之材”與“夫人之相與”(2019年浙江卷15題B項),第一個“之”位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作助詞,譯為“的”,第二個“之”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
高中文言虛詞的教學雖是一個難啃的骨頭,但是只要肯下決心和做出行動,就一定能夠克服這個難關。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應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抓住文言虛詞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掌握文言虛詞。除此之外,文言虛詞的教學最根本的還是應該回歸教材本身,多讀、多記、多背,牢牢掌握常見虛詞的用法,才是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