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之際,2022 年5月13 日,由中央團校、團廣東省委、團廣州市委聯(lián)合舉辦的“百年來中國共青團的歷史責任與使命擔當——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 周年理論研討會”在廣州市團校召開。本次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團史青運史、青年工作研究領域的六位專家郗杰英、陸士楨、曾慶榴、張良馴、胡獻忠、鄭長忠作主題演講。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倪邦文教授、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梁均達出席會議并致辭。來自全國的中共黨史、團史青運史、青年工作者、獲獎論文作者、部分高校師生共500 多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主任兼原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館長郗杰英研究員通過對百年來中國共青團奮斗歷程的梳理,揭示出跟黨奮斗的初心使命,黨創(chuàng)建團、領導團,團緊跟黨走,聽黨話、跟黨走始終是中國共青團堅守的政治生命。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原黨委書記陸士楨教授認為,100 年來,中國共青團以鮮明的組織價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成功持續(xù)地奠定、鞏固、擴大黨執(zhí)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實現(xiàn)了百年來中國青年的健康發(fā)展,造就了青年群體在中國人民百年奮斗史中的應有地位和貢獻。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曾慶榴教授對“團一大”召開前后的相關史料進行了梳理研究,認為“團一大”亮出建設共產主義社會的旗幟,實現(xiàn)了思想和組織上的統(tǒng)一,“團一大”綱領具有理論破冰意義,“團一大”之后的青年工作對隨后興起的大革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良馴研究員分析了中國共青年團結青年、組織青年、動員青年的內在邏輯,指出中國共青團要強化戰(zhàn)略思維,提高戰(zhàn)略眼光,闡述了筑牢共青團之魂、夯實共青團之本、光大共青團之長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路徑。
中央團校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館長胡獻忠研究員認為,隆重慶祝建團百年具有特殊的現(xiàn)實意義和未來價值,要深刻理解中國共青團100 年來做對了什么應該堅持什么,準確把握樹立中國共青團好形象的政治意義與社會意義,立足“兩個大局”,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運動之路。
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鄭長忠教授指出,中國共青團因民族而誕生,為民族復興而發(fā)展,在中華文明歷史邏輯、現(xiàn)代化發(fā)展邏輯和共產主義運動邏輯的共同推動之下,中國共青團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青年并使之成為民族復興先鋒力量的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