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琴
摘 要:隨著新時代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完善,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發(fā)展也逐漸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由于各種理念的相互沖擊,一些不好的思想觀念層出不窮。要想使高中生形成獨立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語文教師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高中語文開展對高中生的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語文教師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間最長的人,應該主動承擔起對高中生德育教育的責任,使其成為對社會發(fā)展有益的人。
關鍵詞:新時代 高中語文 德育教育
作為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力量,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不僅僅要求高中生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學習的能力,同時還要注重高中生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高中生尚處于成長階段,身體和心智發(fā)展都不全面,這個階段的高中生是成長非常迅速的階段,具備很高的可塑性。新時代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課程授課模式改革,實現(xiàn)對高中生的道德素質(zhì)的培育發(fā)展。
1高中語文教育現(xiàn)狀
1.1教師教育方面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許多高中語文教師還不能把新課改的核心思想貫穿于課堂中。有些教師可能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成績并不是全部,如果學生成績出現(xiàn)了問題,老師只是一味的責備而忽視了學生內(nèi)心的主觀感受,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學生如果想要成為語文學習的真正主人,就必須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而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的引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語文教師在日常授課中可以注重自己的授課方式,切記存在責備和埋怨,使學生心理因為成績上下起伏再次受挫。
1.2學生學習方面
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并不是只體現(xiàn)在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考量,從小學到高中,學生的需要學習的語文文章越來越長,文章含義越來越深刻,很多學生在通讀后仍不解其中的含義。高中學生要面對的不僅是枯燥的文言文,還有現(xiàn)代漢語的使用也需要融會貫通。許多學生在面對繁雜的學業(yè),都會產(chǎn)生或大或小的抵抗情緒。抵抗情緒的產(chǎn)生會使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力下降,如果家人和老師沒有正確的教育學生如何面對這些反面情緒,學生很可能會產(chǎn)生過激行為。高中生仍處于青春期,有些事情不愿與父母敞開心扉交流,導致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如果提前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成長,這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會有很大幫助。
2語文教師開展德育教育的方式
2.1新媒體資源的利用
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語文教師們首先要響應國家政策,改革自己的授課模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 學生通過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得到更深刻的理解,也會在思想道德上進行反思。語文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現(xiàn)代的多媒體技術,做好語文教學的相關備課準備,使它成為語文情感導入的重要方式。比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語文教材中《我有一個夢想》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當時馬丁路德的視頻,讓學生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當時的情緒和氣氛。在看完視頻后教師再加以講解,學生能夠更深刻的感受到這篇課文中的含義。這有利于學生建立健康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以后對社會有序發(fā)展的維護。
2.2授課中滲入思想品德教育
當今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許多學生因為安逸的生活導致愛國及社會責任感淡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的講解,加強學生愛國熱情,讓學生明白。對祖國的熱愛并不只是口頭上的表達,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以后自身的發(fā)展,對社會的發(fā)展也具有很大的意義。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蘇武傳》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相關內(nèi)容。文中蘇武被匈奴扣留,匈奴的貴族人士曾多次對蘇武進行威逼利誘,想讓蘇武歸順匈奴,但蘇武并沒有屈服。在蘇武經(jīng)過19年的艱苦抗斗,最終回歸漢朝。這一歷史故事,表達了蘇武這一人物的堅韌不屈,心中無比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篇文章如果教師講解充分,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愛國主義情懷,讓學生自己建立起社會責任感。
2.3開展課外活動
教師也可以開展多樣的課外活動,從而加強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的喜愛。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如果自愿學習語文所包含的深刻內(nèi)容與含義,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規(guī)范日常行為,促進學生們素質(zhì)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們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看小說這一特點,指導學生去了解學習閱讀更多的書籍,國內(nèi)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中傳達的思想情感,學生們?nèi)绻梢灾鲃宇I略學習,這也是他們提升文化素養(yǎng)和建立爭取的道德意識重要途徑。
3結束語
如果語文教師,想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完成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就必須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高中語文教師要深挖教材中所要傳達的意思,在授課過程中完成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在生活過程中,教師也切勿忘記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視,要循序漸進的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使其成為更優(yōu)秀的青年,為社會發(fā)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建設。
參考文獻
[1] 畢志祥.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究[J].學周刊B版,2010.
[2] 李艷玲.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3] 李俊華.論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