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琦
惠山位于江蘇省無錫市,過去出了城西門,便可看見?;萆礁?29 m,是天目山的支脈,從東南綿延而來,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所以也稱“九龍山”?;萆竭€有柯山、歷山、古華山、西神山等古稱。晉代時因有高僧慧照在此建寺,后人用慧照命名“慧山”,古時慧與惠兩字相通,“惠山”由此得名。清代乾隆皇帝多次到此,稱其為“江南第一山”。
惠山以泉水著名,有十余處泉眼,故俗稱惠泉山。民間就有“九龍十三泉”之說。龍頭是古人雕鑿的石螭首,昂頭無角,口吐泉水,栩栩有生氣?;萆饺垡远獮樽畲笄易钣忻拼腥~,該泉被“茶圣”陸羽定為“天下第二”后,名聞海內(nèi),當(dāng)年宰相李德裕竟要驛站將泉水送至長安。蘇東坡寫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之贊。
位于惠山腳下的惠山寺,也隨著天下第二泉的美名而譽滿天下?;萆脚c佛的因緣最早要追溯到晉朝,相傳西域僧人慧照來到無錫西神山麓傳道。該寺的前身是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創(chuàng)立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把歷山草堂改作僧舍“華山精舍”。梁大同三年(537年),把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寺僧陳大德建大同殿后取名“法云禪院”。唐代會昌年間寺毀,至唐大中年間又重建。北宋末靖康元年(1126年),賜給名相李綱作“功德院”。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把該院賜給信安郡王孟忠厚,祀昭慈圣憲孟太后,改額“旌忠薦福寺”。元末寺被毀,至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僧普真重修。明代多次重修重建,增加了禪堂和不二法門。清代康熙皇帝于1684年南巡時,在惠山寺漪瀾堂品泉。后來,乾隆六次到惠山,在秦園和竹爐山房休息,還特地寫下“惠山寺”題額。清咸豐至同治年間,清軍與太平軍在江南一帶激戰(zhàn),惠山寺毀于戰(zhàn)火,僅存寺門匾額。1863年李鴻章在惠山寺的廢墟上建了“昭忠祠”,辛亥革命后改為“忠烈祠”?;萆剿率嵌U宗道場,因佛而繁盛,香火旺盛,高僧眾多,唐宋鼎盛期僧舍達(dá)數(shù)千間,由于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而歷無錫十大叢林之首。今惠山寺保留較為完整的古跡和建筑有古華山門、唐宋經(jīng)幢、金剛殿、日月池、金蓮池、金蓮橋、御碑亭、聽松石床、古銀杏樹、大同殿、竹爐山房和云起樓等。
錫惠勝境的“江南第一山”入口門樓位于惠山直街西面端頭,門外廣場兩邊立有兩座古老斑駁的石經(jīng)幢,形體華麗且雕刻精美,是江南地區(qū)保存較為完整的千年舊物,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兩幢相距約10 m,相互呼應(yīng),對稱布局,顯示了原惠山寺佛教圣地的莊嚴(yán)。石經(jīng)幢的形制由印度的經(jīng)幢變化而來,創(chuàng)始于唐代,石幢上刻有經(jīng)咒和佛像,唐高宗永淳一年(682年)以后盛行于各地。南側(cè)為唐代“陀羅尼經(jīng)幢”,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高6.26 m,底部直徑1.48 m,由阿富汗僧人佛陀波利譯文、白鹿山人李端符書寫;北側(cè)為北宋“大白傘蓋神咒幢”,建于北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高6.22 m,底部直徑1.40 m。這兩座唐宋石經(jīng)幢,建造年代雖相隔近200年,但形制基本相同。經(jīng)幢由幢基、幢身、幢頂3部分組成,石經(jīng)幢的上部頂頭為寶珠,下面基座刻水波紋,中有寶蓋兩層,角隅分別刻有力士頭像、牛、羊和獅首,下有仰蓮瓣和蓮花托座,刻有瑞花的扁圓形石和八角形幢身相間,形成重疊的層次變化,顯得華美莊重。幢身棱石上的“陀羅尼經(jīng)”和“大白傘蓋咒”雕刻精良,文字依稀可辨。
入門后東折即為“寄暢園”,該園在元代時為二憎房,名“南隱”“謳寓”。明正德年間,兵部尚書秦金罷官回鄉(xiāng)后將此處開辟為園,先取名“風(fēng)谷行窩”,后又更名為“寄暢園”。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園內(nèi)疊石引水造園,園子更趨完美。寄暢園有西門可通二泉書院,二泉書院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別號“二泉”的無錫人邵寶,在此講學(xué)11年,邵寶病逝后改為祭祀他的祠堂,由于歷史上多次毀壞又進(jìn)行重建,已非原樣,現(xiàn)在的二泉書院是21世紀(jì)重新修建。
入門后直走,越過香花橋和天王殿,在御碑亭前有宋代的金蓮橋,惠山寺金蓮橋建于北宋靖康年間,是無錫最古老的石橋。橋下水池稱“千葉蓮花池”,又叫“浣沼”,當(dāng)年流寓無錫的唐代詩人皮日休寫有“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風(fēng)起,松子聲聲打石床?!本褪敲鑼懮徎ǔ鼐吧?。相傳當(dāng)時的千葉蓮花只有廬山、華山和惠山三地種植,“花似蓮而小,又如水仙,色黃,多幽香,無實,其蔓如荇。”千葉蓮花已絕跡,現(xiàn)在種的是開黃花的俗稱“金蓮花”的水生植物。金蓮橋為東西向的三孔石橋,長10.7 m,寬3.4 m,每孔有6塊石梁,兩端為石砌橋臺。橋臺兩端有8個橫帽石梁,雕有怪魚首和螭首(俗稱“龍頭”)各4個,中間筑石橋墩承接橋身,橋兩側(cè)為華版石,刻有“童子穿牡丹”圖案,為典型的宋代建筑風(fēng)格。石欄桿由蓮花狀望柱和透空欄板組成,雕有荷葉凈瓶和拐杖,橋欄兩端設(shè)有抱鼓石,整座橋身略呈弧形,造型優(yōu)美而勻稱。金蓮橋具體建于何時,未有確切記載,據(jù)橋身南側(cè)中孔的華版石上鐫有“懋德堂李府”五字推斷,應(yīng)該是南宋。北宋末年宋欽宗(趙桓)曾將惠山寺的前身普利禪寺賜給抗金名將李綱,作為他的家廟“功德院”,李綱在家廟中筑橋才有可能刻上“懋德堂李府”字樣。元代無錫地方史志始見該橋記載,明洪武版《無錫縣志》提到:“金蓮花池者,池中有金蓮花……池上有石梁通惠山寺”。清代乾隆皇帝在十六年(1751年)南巡時,惠山寺僧在此扎彩牌樓接駕,始見“金蓮橋”名稱。1977年浚治金蓮池同時整修金蓮橋。
御碑亭后有一棵樹齡600多年的古銀杏,旁側(cè)是江南奇石“聽松石床”,該石全長2 m,寬厚各近1 m,通體無刀斧痕跡,系天然斷裂而成,色似古銅,平坦光滑,一端鐫有“聽松”二字,可橫臥一人,故稱“石床”。聽松石床上面筑有六角亭予以保護。御碑亭軸線道路中間拾級而上是大同殿的院門,過院門后即是惠山寺的大同殿,即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北面是新建的大悲閣、藏經(jīng)閣等。大雄寶殿背后是李鴻章建的“昭忠祠”,祭拜與太平軍作戰(zhàn)陣亡的淮湘軍將士。昭忠祠入口前有“龍眼泉”,入大門后有碑亭,昭忠祠內(nèi)有前殿、配殿、寢殿、庭園等,是無錫清代規(guī)模最大的祠堂之一。
昭忠祠往南有爬山廊連著云起樓,山腳臺地建有竹爐山房,與天下第二泉景點相連。明洪武年間,惠山寺別院聽松庵僧人性海,邀湖州匠人編造了一只竹爐,制作精巧造型雅致,性海邀來文人墨客.用竹爐煮二泉水沏茶,誘發(fā)了大家的雅興,名畫家王紱作畫、學(xué)士王達(dá)撰文題詩,其他名流也都賦詩,然后裝幀成《竹爐圖詠》一卷。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聽松庵改為“竹爐山房”。今竹爐山房存有門廳和雨秋堂,均為清光緒末年所重建,南北向的兩進(jìn)院落,雨秋堂闊3間深4間,卷棚軒廊硬山屋頂。民國時期,在竹爐山房旁邊建景徽堂,現(xiàn)將景徽堂改成陸子祠,紀(jì)念茶圣陸羽。當(dāng)年陸羽來無錫訪友,在惠山經(jīng)過幾年詳細(xì)考察,寫下《惠山寺記》,對無錫的地理、歷史、古跡、傳說作有記載,品定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因陸羽對無錫的卓越貢獻(xiàn),專門建祠予以祭之。《無錫金匱縣志》就有“二泉亭之上,有陸子祠”的記載,清咸豐十年(1860年)因火災(zāi)而毀之。
從竹爐山房門廳往下走,就是惠山泉,又稱陸子泉。此泉為唐代大歷年間(766—779年),由無錫縣令敬澄開鑿,陸羽飲過惠山泉后,對清冽甘美的泉水甚是傾心,將其位列第二,天下第二泉之稱于是產(chǎn)生,從此馳名天下。唐代詩人李紳在一首詩中作序說:“惠山寺,松竹之下,有泉甘爽,乃人間靈液,清鑒肌骨,含漱開神慮。荼得此水,盡皆芳味也?!被萆饺獔@林布局呈東西向,依山就勢,入口向東,軸線上依次為下池、漪瀾堂、中池、上池和二泉亭。惠山泉開鑿時,原為一圓一方兩池,圓池在上,方池在下,后來圓池改鑿成八角形,邊長0.80 m,深l.94 m;方池即中池,與圓池相距0.65 m。北宋明道年間(1032—1033年),在方池之東又開鑿長方形的下池,長8.6 m,寬5.7 m,在池西邊(即靠近中池處)正中雕石龍頭(螭首)。明弘治年間,螭首重刻,保留到了現(xiàn)在,其造型古樸,泉從口出,叮咚有聲,頗具雅趣。清乾隆年間,三個池邊都砌了石欄板和蓮花石柱,還將原明代禮部尚書顧可久宅園中一組玲瓏剔透的太湖石移到下池東側(cè),世稱“觀音石”。
宋代在泉前建有漪瀾堂和二泉亭,高宗南渡時曾在此品茗,并題“源頭活水”。元代趙孟頫題寫的“天下第二泉”,刻碑嵌于二泉亭之西璧。清雍正五年(1727年),吏部員外郎王澍所書“天下第二泉”5字,嵌于下池的北墻上。到了夜晚,月亮倒映在池中。20世紀(jì),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華彥鈞),曾在此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曲調(diào)悠揚,如泣如訴,更使二泉美名遠(yuǎn)播天下。
出天下第二泉之觀音石景的東墻園門,便是華孝子祠。華孝子名華寶,他身歷三朝:生于晉,長于南北朝的宋,死于齊。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年),他的父親華豪戍守長安,臨行叮囑8歲的兒子:“等我回家,為你結(jié)發(fā)戴冠。”古代禮制20歲戴冠,不幸長安陷落,其父戰(zhàn)死,華寶從此不戴冠,不結(jié)婚,稱之孝子,南齊高帝蕭道成于建元三年(481年)賜“孝子”匾額。華孝子祠入口為一斗栱門樓,門樓之后有廳堂前庭,穿過廳堂為中庭,承澤池上架溯源橋,橋后為八角形的“雙龍泉”,俗稱“黿泉”,泉井內(nèi)有雙龍(螭首)吐水,水質(zhì)甘冽。泉后是享堂,三開間,楠木結(jié)構(gòu),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清乾隆期間有重修,現(xiàn)仍具有明代風(fēng)格。華孝子祠后邊還有成志樓,與遺蔭樹、池、橋等合為“四景”。
華孝子祠東面是“愚公谷”,跨門而進(jìn),草木蔥翠池水蕩漾,廊軒亭橋參差構(gòu)筑,令人心曠神怡。明代正德年間,無錫人馮夔以僧房建園,因園內(nèi)有龍縫泉,取名“龍泉精舍”。萬歷中葉,無錫人鄒迪光構(gòu)建私人園林,以自號“愚公”而定名“愚公谷”,也稱“鄒園”,苦心建園10多年,從繡嶂街到春申澗,總面積超過3.33 hm2。園內(nèi)建亭臺,種異花,植珍石,鑿池沼,規(guī)模宏大,有天鈞堂、玉荷浸、菩提場、塔照亭、絳雪撩、九蓮臺、石語齋、濾泉等60個景點,成為一時名園。但經(jīng)營不善,到清代初年,愚公谷只留下一些斑駁的建筑和荒涼的草木。建國以后,政府修整園林,將愚公谷一帶的景點或修復(fù),或改建,或增補,使風(fēng)景更加古樸、典雅、秀美。在東西兩側(cè),修建了連接荷軒和濾泉的臨水曲廊,以及從錫麓書堂到碧山吟社的“垂虹”爬山廊。1958年,郭沫若到無錫為之題“愚公谷”三字。愚公谷現(xiàn)已成為惠山景區(qū)中的“園中之園”。
惠山景區(qū)園林因泉而名,眾多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使其名聲在外,精湛的園林造園手法使其空間形態(tài)豐富多變,文化、品賞、游耍、休閑等要素有機融合。山麓挖池蓄水,渠池跨橋,建筑群布局依山就勢、因地制宜。寺廟與各祠堂、宅園相對獨立但又互有聯(lián)系,人們在不經(jīng)意中,已走出該祠廟庭院步入另一祠廟園林。佛門凈地禪院清幽的晨鐘喚醒啾啁鳥鳴,而運河邊喧嘩熙攘的古鎮(zhèn)送走暮日晚霞,雖日復(fù)一日,但四季景異,實為放松心情的好去處。
(參考文獻(xiàn):尤偉.話說無錫[M].無錫:江南晚報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