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記游彌蒙古道

2022-07-13 16:13:50字加華
大理文化 2022年7期
關(guān)鍵詞:環(huán)志古道蒙古

字加華

“雨過羊腸濕,云遮鳥道輕。盤旋千丈險,顧視兩川平”。此詩描述的是千年西南絲綢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彌蒙古道上的龍箐關(guān)?!皬浢伞奔磸浂珊兔苫瘍傻氐暮喎Q。彌蒙古道位于兩縣交界的群山里,彌渡西山彝族人常說的“四十五里山箐,三十五里坡”,指的是從彌渡壩子西邊的箐門口到龍箐關(guān),需要走45里的山箐,從巍山縣城東邊的五里坡腳到龍箐關(guān)需要爬35里的陡坡。坐落在彌渡西山里的大樹坪、石佛哨、大甲板、小甲板、金剛、格者、清水等彝族自然村,原隸屬蒙化縣(今巍山縣)潤澤鄉(xiāng)。1953年,彌渡、蒙化轄區(qū)調(diào)整,按照“以山嶺定界”的分界習(xí)慣,這些原屬蒙化的村落被劃入彌渡縣。因此,這彌蒙古道上的四十五里山箐,也稱作蒙化箐。

蒙化箐從彌渡縣城往西3里的王母閣旁的龍門邑村頭箐門口開始,一直順箐而上,直達彌渡、巍山兩縣交界點的山梁頂端——龍箐關(guān)口。被中外鳥類專家考證確認的“鳥道雄關(guān)”——云南省第一個鳥類環(huán)志站就建在彌蒙古道上。

古道上的那些來來往往的馬幫,如今已消逝在歷史的煙塵里,只有古道依舊,故事永傳,曾經(jīng)絡(luò)繹不絕的馬幫踩出的那些深深淺淺的馬蹄窩,以及古道邊殘留的那些斑駁的土墻,似乎還在訴說著什么。

在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通常會按照五里一塘、十里一哨、三十里一鋪的距離設(shè)置驛站。彌蒙古道上的塘、哨、鋪的設(shè)置也是這樣。彌蒙古道與祥云的云南驛相連。過去,遠來的馬幫進入彌渡地界后,穿過彌渡壩子,到羅摩衙鋪(即今天的龍門邑村),往西順著蒙化箐而行,途經(jīng)爛泥哨、安塘、桃園哨、石佛哨、興塘、龍箐關(guān)、沙塘哨、大俄塘等哨塘,然后進入蒙化古城,再往西至保山。

彌蒙古道依山而走,順箐而繞,一路高山峽谷,草深林茂,鳥鳴獸吼,清幽而兇險,直到抵達“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的龍箐關(guān)埡口,才可“顧視兩川平”。兩川”即彌渡壩子和巍山壩子。從彌渡當(dāng)?shù)氐男笳Z“龍箐關(guān)打失的毛驢——哪里找”,也足以說明龍箐關(guān)的奇險雄峻。

我以一個徒步古道的旅人身份,佇立于箐門口,凝眸彌川大地。我試圖通過這些文字敘述,讓外界了解彌蒙古道,讓更多的人到此探幽訪古。在箐門口,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到古道的更多遺跡了。如今,這里只剩下一座如一位顫顫巍巍的老人的水磨房,孤零零地立在河邊,一排碧綠青蔥的楊柳,仿佛一群威武的哨兵在守護著這條古道。

記得在我的孩提時代,這條箐邊,在這近兩千米長的河道上,有20多座水磨房。磨房里的那些石磨,整日整夜,咕咚咕咚地唱著古老的歌謠。當(dāng)年徐霞客從巍山過彌渡時,描述道:“其瓦俱白,乃磨室也,以水運機,磨麥為面,甚潔白?!爆F(xiàn)在,我目之所及,除了外雙磨、李周磨兩座磨房外,其余磨房早在20世紀(jì)80年代初就消失了。李周磨房的周邊,如今已經(jīng)栽種了大量的果木,已近似于一個小果園了。河邊的桃樹掛滿累累碩果,早熟的李子一串一串地躲藏在綠葉間,讓人垂涎欲滴。磨房下,長滿一叢叢青蔥勁直的翠竹。雖然河水還在河床上嘩嘩流淌,只是看上去已經(jīng)比我孩提時代看到的衰弱了許多。我看到頭發(fā)花白的磨主人李大爺,悠閑地斜躺在門口的石碾上,嘴里叼著一桿長煙鍋,斜瞇著雙眼在那里享受悠閑的時光。我走近李大爺?shù)臅r候,一條大黑狗從磨房里狂叫著躥了出來。大黑狗被主人一喚,頓時乖巧地趴在了樹下。我看到它的雙眼,依然警惕地瞅著我這個不速之客。

李大爺對我早已陌生,他已經(jīng)認不出我來了。當(dāng)我談到若干年前,我到鐵柱廟小學(xué)和彌渡一中讀書,我在來回中經(jīng)常到他這里歇息,他才“哦哦哦”嘆息幾聲。我不禁感嘆:真是時光易逝,歲月催人老啊。

小憩片刻,我開始順流而上。走了十幾分鐘,前面就是爛泥哨。過去的哨房,也早已變成了一座茶園?,F(xiàn)在,這里駐扎著一家養(yǎng)殖戶。這戶人家把茶園承包過來,在此飼養(yǎng)土雞、黑山羊。河邊依然是果木蔥蘢。散養(yǎng)的土雞游走在河邊、樹下、路旁,它們在開心地捉蟲吃。吃飽了,就跳到樹杈上歇息打盹。母雞也會隨意找一個暖窩,蹲在窩內(nèi)養(yǎng)神下蛋。在這里,它們不用為爭搶雞窩而鬧不團結(jié)。它們只需在那些茂密的枯草里,搗幾嘴,用身體搓挪幾下,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舒適的窩來。

我邊走邊看,邊聽邊想,一路鳥鳴聲聲,一路溪水潺潺,山道七拐八彎……不覺間就走到了安塘。一位退休老教師在河的南面山腳下建了一座小屋,坡上栽滿核桃樹。河的北岸,路旁的古哨遺址已被一戶農(nóng)戶開發(fā)利用,這戶人家在哨址上蓋起簡易平房,養(yǎng)起山羊和土雞,栽上了各種果樹。

山道向西南一拐,眼前突然出現(xiàn)一道高大的堤壩。一陣轟鳴聲從前頭傳過來。我順著聲響傳來的地方一看,原來是水庫的管理人員在開閘放水。眼前的這座水庫,名為“蒙化箐水庫”,始建時間大約在20世紀(jì)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庫塘里面的水明凈透徹,陽光一照,波光粼粼,真可謂是“水光瀲滟晴方好”。若是在初春,南飛的水鳥會棲息于此,在水面上追逐,嬉戲。水庫的源頭便是桃園哨。

曾經(jīng)居住于此的“數(shù)家”人早已遷走,如今只留下一塊塊肥沃的農(nóng)田,靜靜地橫臥在坡腳林邊。到這里,古道變得更加狹窄,很多路段早已雜草叢生。在這里,聽著林中小鳥歡歌,看著松鼠起舞。小動物們給我孤寂的旅途平添了幾分生趣。

我的腳步變得輕快起來了。我已經(jīng)看到,不遠處就是我家所在的村落——石佛哨村。石佛哨村是一個典型的、具有濃厚山地民族特色的彝族村寨。村子四周古木蒼蒼,房屋建筑古色古香,這里的居民衣著服飾特色鮮明,民風(fēng)民俗古樸淳厚。

村內(nèi)有一座古廟,名“起云庵”。此廟早已荒廢,如今只有幾處斷墻殘壁還依稀可以猜想它昔日的輝煌。我小時候就在這座小廟里讀小學(xué)。據(jù)說廟里原先立有佛像,我在里面上學(xué)的時候,佛像已不在,但是廟里的佛臺、香爐和院里的花臺還保存完好。記得那個時候,花臺左邊栽有一株燈籠花,右邊栽著一株白牡丹。院里有兩株高大挺拔的刺柏,后花園里有一株桂花樹。大殿的臺階下左邊角落,立有一塊紅砂石打制的近兩米高的石碑。碑上有碑文,題為《起云庵常住碑記》?!俺W”绷⒂谇蹇滴跛氖迥辏?706年),如今此碑已了無蹤跡。

村西北一公里處的河邊曾經(jīng)建有一座寺院,名為“石佛寺”。這座寺如今也只剩下兩塊有文化含義的石頭了:一塊長方形的紅砂石上,雕有“雙鳳朝陽”的圖案;另一塊上雕刻著幾個人物,有人認為是佛像,村中老人說那是族人的雕像。據(jù)說石佛寺的建筑,為臺坡式,前后共三院。此寺早年被毀。村中老人說,早年寺旁有一戶外來大戶,曾經(jīng)開過一個客馬店,據(jù)說這戶人家養(yǎng)過12匹高頭大馬,每天日出開門放馬,騾馬奔跑于北坡草場,日落時分下山歸圈。一天傍晚騾馬歸圈時,主人看見頭騾身上蹲著一只豺狼。此后,這戶人家逐日衰落,不久便舉家搬走,沒人知道遷往何方。我想,這個故事也許是真的,在村中,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把這個故事講得活靈活現(xiàn),一如他們親眼目睹。況且,現(xiàn)在房址的殘壁至今猶在。

由石佛寺開始,先是看到路中央臥著一些不規(guī)則的石頭,繼續(xù)往前走數(shù)百米,人工鋪砌的石板路逐漸多了起來。站在古道中間往前看,那種“一騎紅塵報長安”的古道飛馬,似乎很快就會出現(xiàn)在眼前。至此,先前狹窄的山勢也變得逐漸開闊起來。再前行不遠,一片掌狀地段出現(xiàn)在眼前,遠處山頂上的龍箐關(guān)埡口已經(jīng)清晰可見了。

據(jù)說,古代的興塘就設(shè)在這里,這里曾經(jīng)有莊戶駐守,古道直接穿過莊戶的大門。我看到門口的哨臺全部用石頭壘砌而成,一人多高,遺壘依然保存完好。人站在哨臺上,向東可見桃園哨,向西可見龍箐關(guān)埡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沿著這條古道,從蒙化壩子出發(fā),翻越“鳥道雄關(guān)”——龍箐關(guān)埡口后,順著彌蒙古道一路向下東走,他在《滇游日記》中記下了“東向下四里余,是為石佛哨,乃飯”這樣幾個簡單的文字。徐霞客“乃飯”的地點,就在這里。從這里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塊塊鋪在路上的石板,上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馬蹄印。至此,山箐開始變得密集起來。道旁的5條山箐如張開的五指,由西南往東北,依次是:梅子箐、沙里果箐、龍箐、張家箐、舞燈箐,箐中流水最后歸集到石佛寺旁的桂花箐。

自此而上,還可以聽到一路的鳥語,如果有石佛哨村的老人陪伴,也可以聆聽一路的傳說。譬如路旁的這個“借衣洞”,雖然看上去它并不氣派,可是與之有關(guān)的傳說卻很迷人。據(jù)說此洞有神靈庇護,人有事求之,可以百求百應(yīng),可惜某年,村中有一個貪財?shù)娜私枇艘黄グ遵R不還,之后再次求借,洞口只噴出一股清泉,不再有人們需要的物品出現(xiàn)。

繼續(xù)向上走,山路一轉(zhuǎn),見一棵歪脖子的云南松從北山坡腳往路中間倒垂而下,樹冠把整個路面遮擋得嚴嚴實實。對面的坡腳長出一蓬開滿小花的刺梨叢,藤兒牽到松枝上,如一道天然的山門,夾在山箐里。刺梨叢下有一眼泉。泉眼不大,四周用石板圍就,村里的人為之取名“一碗水”。村里人在泉旁放置了一個小碗,專供來往行人飲水方便。據(jù)說喝了此水,可保一路平安。

繼續(xù)往上走不遠就是享譽世界的“鳥道雄關(guān)”——龍箐關(guān)了。龍箐關(guān)口怪石林立,兩旁山勢簇擁,形成一個寬不足2米的隘口。一塊大青石臥在路中央。過往的騾馬經(jīng)過青石,必須在石面上踩一腳方可跨越。天長日久,青石上就留下了一個口徑0.26米、深0.18米的馬蹄窩。這個馬蹄窩,和云南眾多古道上的溜繩、索橋一樣,成為西南絲綢古道最有力的歷史見證。

龍箐關(guān)口旁的小石屋邊曾經(jīng)立有一塊上書“鳥道雄關(guān)”四字的古碑,碑長1.45米,高0.4米,厚0.2米,字徑0.3米。20世紀(jì)末,這塊古碑已被沙塘哨林場收藏,現(xiàn)今立在關(guān)口上的碑為一件仿制品。龍箐關(guān)所處位置地勢險要,康熙《蒙化府志》對此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龍箐關(guān),在府城東,高出云表,西有沙塘哨,望城廓好聚。東有石佛哨,兩山如峽,入郡咽喉。”志書中的“府城”,指的是蒙化府。龍箐關(guān)口以東,有一處略微平緩的坡地,這里便是前人的捕鳥場所,人們把此地稱為“百鳥朝鳳”之地。在這個“百鳥朝鳳”之地,打鳥、捕鳥這種惡習(xí)竟沿襲了多年。鳥類“百鳥朝鳳”“集香火自焚”的現(xiàn)象是因特殊的地理和氣候造成的。龍箐關(guān)埡口山勢呈西南走向,中間低,兩邊高,海拔2700多米。鳥類在正常的情況下能飛到200米的高度。秋冬季節(jié),從印度洋北部灣刮來的西南風(fēng)被高山阻擋,形成濃霧。受濃霧影響,鳥類不能高飛,高者離地兩三米,低者則貼地飛翔。每年秋季,捕鳥者在龍箐關(guān)口的山凹里燃起火堆,鳥類在濃霧籠罩下趨光而來,由此形成“百鳥朝鳳”“集火自焚”的壯烈景象。站在關(guān)口,西風(fēng)烈烈,“顧視兩川平”,我的腦海里不禁回旋起巍山青年歌手小石頭演唱的《鳥道雄關(guān)》。

1997年,來自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等國以及國內(nèi)的眾多鳥類專家齊聚龍箐關(guān),在此開展鳥類環(huán)志活動。十幾天里,鳥類專家在此環(huán)志88個品種2500多只鳥,連同因環(huán)套不夠而放飛的鳥,共計近萬只。面對如此景觀,日本山階鳥類研究中心主任尾奇清明、中國鳥類環(huán)志中心主任楚國忠等鳥類專家學(xué)者驚嘆地說,他們從事鳥類研究多年,到過許多國家,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奇觀。國內(nèi)外鳥類研究專家聲稱:西南絲綢古路與國際候鳥遷徙通道(鳥道)竟然在“鳥道雄關(guān)”完全交匯重合,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奇跡。

為了宣傳愛鳥護鳥,鳥類專家們還徒步下山,把夜間捕捉的鳥帶到石佛哨小學(xué),給學(xué)生講解鳥類知識,讓學(xué)生觀看鳥類環(huán)志過程,和學(xué)生一起放飛環(huán)志鳥。

站在關(guān)口,目睹那一塊塊被風(fēng)雨剝蝕,被馬蹄踩踏得坑坑洼洼的鋪路的石板,好像那些整日趕場的馬幫,又隨著清脆的馬鈴聲從山間走來,從遠古走來。同時,周圍生靈發(fā)出的聲響不?;厥幵诙叄苍S,人類在保護了大自然的純潔時,才能最終保護住生命與愛情的棲息之地。

編輯手記:

環(huán)境保護的思想和實踐隨著時代的需要愈加散發(fā)出璀璨的光輝?!跺忮松n山小生靈》這篇文章中洋溢著關(guān)愛生命的生態(tài)意識,從行走者的角度將蒼山動物的自然圖像展現(xiàn)在文字之中。作者身臨其境細致刻畫了和動物相遇的欣喜,還有那些擦肩而過的遺憾。為我們了解蒼山,關(guān)注大理這方水土上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積極的意義。彌蒙古道是馬幫回憶的遺存,也是無數(shù)候鳥的遷徙之地,在這條長長的古道上,人與人、人與動物共生交織,緊密聯(lián)系?!队浻螐浢晒诺馈吩跉v史和自然的穿梭中描寫了一個個生動豐富的古道細節(jié),文字親切可感,不妨一同走進這里,探尋古道沿途的精彩世界。

猜你喜歡
環(huán)志古道蒙古
走古道
東方少年(2022年25期)2022-10-18 06:52:46
環(huán)志知多少
環(huán)志知多少
茶馬古道的前世今生
云南畫報(2021年10期)2021-11-24 01:06:54
徐繼畬與《瀛環(huán)志略》
蒙古靴
《雲(yún)使》在蒙古
蒙古香
草原歌聲(2017年1期)2017-04-23 05:08:53
湖南培訓(xùn)環(huán)志技術(shù)促鳥類保護
近鄰蒙古
兰州市| 宜宾市| 察隅县| 马关县| 十堰市| 泰宁县| 朔州市| 玛多县| 商丘市| 海淀区| 泾阳县| 怀宁县| 镇巴县| 黄浦区| 靖州| 资溪县| 聂荣县| 花莲县| 浦江县| 南康市| 龙江县| 若羌县| 博湖县| 达尔| 巍山| 井陉县| 富川| 德庆县| 姜堰市| 象山县| 银川市| 金寨县| 长治县| 新营市| 自治县| 新余市| 城固县| 沁水县| 文安县| 政和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