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勝楠 郭鑫 趙慧
1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精神科 252000;2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 252000;3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護理部 252000
腦梗死為臨床多發(fā)腦血管疾病,近年來隨著診療技術不斷提升,腦梗死病死率明顯降低,但70%~80%患者會遺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礙,其中30%~50%患者存在抑郁〔1-2〕。研究指出,腦卒中抑郁對神經功能康復及疾病良好轉歸產生了極大威脅,且對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了沉重負擔〔3〕。因此,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實施干預具有重要意義。正念減壓療法及結構式心理護理均為臨床重要干預模式,其中正念減壓療法是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干預措施,可加強情緒管理,減小患者身心壓力,可有效強化個體身心調節(jié)能力〔4〕。結構式心理護理則主要是采取不同心理干預措施,以心理支持作基礎,綜合健康教育、應激處理、應對技巧等,為患者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從而緩解抑郁情緒,調節(jié)身心狀態(tài)〔5〕。但當前臨床關于結構式心理護理及正念減壓療法在腦梗死后抑郁中應用價值的系統(tǒng)性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選取該院腦梗死后抑郁患者106例,分組探討上述方案干預價值,以期為腦梗死后抑郁的臨床干預提供新的思路及參考依據。
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腦梗死后抑郁患者106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卒中后抑郁障礙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6〕中腦梗死后抑郁診斷標準;②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53分;③意識清晰,生命體征平穩(wěn);④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言語溝通障礙、聽力障礙及理解能力障礙者;②腦梗死發(fā)病前存在抑郁者;③合并癲癇及其他神經系統(tǒng)疾病者;④依從性不良者。本次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應用簡單隨機化分組方法,將符合標準患者按照 1∶1分配,依據就診順序排序1~106,每位患者賦予1位隨機數,而后將隨機數依據大小依次排序,隨機數序號為1~53號者為研究組,54~106號者為對照組。研究組男29例,女24例;年齡56~77歲,平均(66.51±5.68)歲;受教育程度:初中與以下19例,高中18例,大專及以上16例;婚姻狀況:已婚49例,未婚/離異/喪偶4例;月收入:<2 000元11例,2 000~4 000元31例,>4 000元11例。對照組男31例,女22例;年齡54~79歲,平均(67.04±6.02)歲;受教育程度:初中與以下21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15例;婚姻狀況:已婚50例,未婚/離異/喪偶3例;月收入:<2 000元13例,2 000~4 000元 30例,>4 000元10例。兩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月收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實施疾病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詳細講解基本知識,為患者制定健康膳食計劃,在患者出現(xiàn)抑郁情緒時鼓勵其訴說主觀感受,耐心傾聽后給予針對性疏導及安慰。
1.2.2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結構式心理護理聯(lián)合正念減壓療法。挑選經驗豐富護理人員成立干預小組,認真學習腦梗死后抑郁、結構式心理護理及正念減壓療法等基本知識,培訓合格后制定相關干預措施,具體如下,結構式心理護理:①建立良好護患關系開展支持心理干預,耐心與患者交談,保證語言易懂、語速平和、態(tài)度和藹,少批評、多鼓勵、多傾聽,讓患者傾訴自身痛苦感及煩惱,采取轉移注意力形式減輕患者痛苦感及抑郁情緒,并表達自己的安慰、關心,以此獲取患者好感及信任感,采取積極暗示增強患者信心,協(xié)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和良好心態(tài),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及治療等操作;②采取認知療法進一步開展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及時詢問、掌握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明確其心理壓力源、應對能力、心理需求,指出其不良應對行為及認知方式,告知患者腦梗死后抑郁發(fā)病機制、自我保健知識、相關注意事項等,并講解規(guī)范治療及定期復查的重要性,還可講解既往經規(guī)范康復治療后取得良好效果的成功案例來增強患者康復信心,保證其能積極應對來自心理及疾病的雙重壓力;③通過家庭支持加強心理干預,患者家屬通常會因擔心患者病情、治療費用、預后等而在患者面前表露出焦慮、抑郁、緊張心理,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患者病情及心理負擔,故應首先和家屬交流溝通,通過對應心理支持獲取其配合,鼓勵家屬進一步支持、安慰患者,增強其安全感,并消除內心顧慮;④采取正念減壓療法進一步鞏固心理干預:包括觀察及描述、參與三個技術,該療法正式科目包括軀體掃描、正念行走、正念內省、靜坐冥想、正念瑜伽,非正式科目包括人際交往、行走、察覺呼吸、察覺愉悅事件和非愉悅事件、察覺吃飯等,每周于院內多功能教室中開展相關干預,共進行8個階段,具體見表1。
表1 正念減壓療法
①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心境狀態(tài)(抑郁、焦慮)評分,分別依據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輕度抑郁:SDS分值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輕度焦慮:SAS分值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重度焦慮:≥69分〔7〕。②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依據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估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職能,各維度分值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8〕。③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自我效能評分,依據GSES量表評估,包括日常生活行為管理、認知癥狀管理、疾病管理三個維度,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9〕。④統(tǒng)計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自擬評估量表,對護理態(tài)度、護理質量進行評估,共100分,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滿意,不足7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SAS及SDS評分干預前兩組SAS及SDS評分間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SAS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境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職能評分間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職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SF-36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日常生活行為管理、認知癥狀管理、疾病管理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日常生活行為管理、認知癥狀管理、疾病管理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GSES評分比較(分,
研究組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n(%)〕
腦梗死后抑郁在腦梗死中較常見,患者多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情緒低落、悲觀厭世、煩躁、缺乏主動性、全身疲勞等〔10-11〕。心理護理學認為,抑郁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情緒低落,主動康復愿望降低,進而造成康復周期延長,且長期久坐及臥床可引發(fā)壓力性損傷、肺炎等諸多并發(fā)癥〔12-13〕。因此,早期采取有效護理措施對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實施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結構式心理護理在多種疾病康復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建立在循證基礎上的綜合性心理干預措施,通過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綜合家庭支持、認知干預及心理支持等對患者進行對應干預,以此緩解其負性情緒〔14〕。正念減壓療法也是臨床常用心理干預措施,其目的在于引導患者運用自身內在身心力量,為自己身心健康做一些積極的、其他人無法代替的事(培育正念),該療法倡導患者采取正確態(tài)度練習正念修行,首先不做價值判斷的、純粹的觀察自己病痛、想法及情緒,其次對當前身心狀態(tài)維持平和、耐心心境,并再次信任自己,堅信自己的智慧及能力,最終接受現(xiàn)狀〔15〕。正念減壓療法可促使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帶來的危害,最大程度緩解心理困擾,并從根本上轉變對疾病態(tài)度與看法,以此減小心理壓力,緩解抑郁等不良情緒。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研究組SDS及SAS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結構式心理護理及正念減壓療法對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實施干預,可更有效緩解其負性情緒,對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①在結構式心理護理中,護理人員注重首先建立和諧、平等護患關系,在充分掌握患者應激源前提下為其建立個體化心理護理方案,如調動家屬、朋友等資源,并結合患者機體需求,參照患者實際狀況,為其提供信息支持、社會支持等,讓患者親身參與自身疾病的治療、護理措施的制定,利于進一步加深其對疾病正確認知等。同時,結構式心理護理具體方案均以患者及家屬需求為重心,以緩解不良情緒為目標,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并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使其意識到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的重要性,且施護期間患者和家屬可正確分析自身心理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促使其建立正確認知行為,減輕身心負擔。②正念減壓療法干預期間,可使患者逐步以正性情緒及正念思維代替負性情緒,以此轉變消極事件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部分研究還認為,正念減壓療法能改善腦區(qū)神經信號,以此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達到抗抑郁、焦慮目的,并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帶來的肢體功能障礙,形成正念思維,養(yǎng)成良好自我行為控制,從根本上緩解抑郁情緒〔16〕。同時,正念減壓療法可使個體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疾病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大程度協(xié)助其避免陷入盲目反應模式及心理困擾中。
此外,自我效能主要是個體對能否成功實施達成既定目標所需行動過程的能力的信念、信心、感知及預期,其能影響患者對正確行為的堅持程度及對不良行為的抵制性,而自我效能感較強則利于增強克服疾病信心〔17〕。同時,增強自我效能還會影響個體采取行動與新行為形成、習慣性行為的表現(xiàn),促使其及早克服不良行為習慣、養(yǎng)成利于疾病轉歸的良好新習慣,且利于塑造良好樂觀心態(tài),緩解疾病所致病態(tài)心理。而本研究中,干預后研究組GSES評分高于對照組,且護理工作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結構式心理護理聯(lián)合正念減壓療法還能增強腦梗死后抑郁患者自我效能,利于促使疾病良好轉歸,且患者對護理工作認可程度較高。
綜上所述,采取結構式心理護理聯(lián)合正念減壓療法對腦梗死后抑郁患者實施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改善心境狀態(tài)及自我效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且患者對護理工作具有較高滿意度。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