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麗 , 申 穎 , 姚冬芹 , 隋麗虹 , 祁根兄
(山東畜牧獸醫(yī)職業(yè)學院動物醫(yī)學院 , 山東 濰坊 261061)
2021年7月16日傍晚,1只博美犬在叼過1只蟾蜍后,出現(xiàn)唾液分泌增加、嘔吐、腹瀉、共濟失調、呼吸急促等一系列癥狀,來本院檢查確診為蟾蜍中毒,進行了對癥治療,3 d后恢復正常。報告如下。
博美犬,雄性,1歲7個月,體重2.3 kg。正常驅蟲、免疫。主訴晚飯后外出遛彎時,該犬進入草叢,出來時叼著1只蟾蜍,主人立即令其吐掉蟾蜍。但是數(shù)分鐘后該犬即出現(xiàn)大量流涎、嘔吐(嘔吐物開始是進食的食物,后來是白色黏液),頭部震顫,共濟失調,腹瀉(稀便)。隨后出現(xiàn)站立不穩(wěn),呼吸急促,精神狀態(tài)萎靡。主人立即帶患犬前來本校心儀動物醫(yī)院就診。
2.1 一般檢查 基礎檢查:體溫39.8 ℃、心率120次/min、 呼吸60次/min。視診:精神不振,大量流涎,可視結膜發(fā)紺,瞳孔斜視,不愿行走。口腔檢查:舌體有出血點,咽喉黏膜未見明顯異常。聽診:心跳加快、心律不齊。耳部檢查、腹部檢查、體表淋巴結檢查和骨骼肌肉檢查均正常。初步診斷為蟾蜍中毒。
圖6 脾腫塊組織病理圖片(H.E.染色,200×)
隨著寵物老齡化的到來,腫瘤性疾病逐漸增多,相比乳腺腫瘤和肝臟腫瘤,脾臟腫瘤報道相對較少,且以脾臟血管瘤為主[2-3]。因脾臟腫瘤臨床癥狀與生化指標均不具有特異性,容易被漏診或誤診,因此要引起寵物醫(yī)療工作人員重視。
雌性犬子宮蓄膿也是臨床常見疾病,早期容易忽視,幼年時期絕育對避免子宮蓄膿、卵巢子宮腫瘤的發(fā)生,及降低乳腺腫瘤發(fā)病率均具有重要意義。
超聲檢查對于發(fā)現(xiàn)脾臟內的腫塊具有重要意義,X線檢查有助于發(fā)現(xiàn)腹腔占位性病變,以及判斷是否出現(xiàn)肺內轉移。脾臟腫塊鑒別診斷包括脾臟腫瘤、血腫與結節(jié)增生[4],但不易通過超聲表現(xiàn)與臨床形態(tài)進行區(qū)分,需要進行組織病理檢查進行鑒別。
脾臟腫瘤可以從血管、淋巴組織、平滑肌或結締組織中生長出來,其中屬于惡性的為血管肉瘤、淋巴肉瘤、巨大細胞瘤、平滑肌肉瘤和結締組織瘤等,良性的為血管瘤[4]。對于脾臟腫瘤采取脾臟全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但手術時要保護好給胃底供血的胃短動脈分支以及給胰腺左葉供血的血管分支,否則會造成胃底缺血壞死以及缺血性胰腺炎[5],引起動物死亡。
3.1 沖洗 用大量水沖洗口腔。患犬用嘴巴叼過蟾蜍,如果毒素通過口腔皮膚吸收,用該方法可加速毒素脫離體表。
3.2 催吐 在本院用雙氧水進行了催吐。如果在家可用肥皂水進行催吐[1]。
3.3 注射 用硫酸阿托品進行肌內注射,緩解流涎。用地塞米松進行肌內注射,抗休克和過敏。用神奇康泰皮下注射,治療神經(jīng)損傷。用維生素B1、B12皮下注射,具有防止組織萎縮,維持神經(jīng)、心肌的正常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衰竭[2]。
3.4 補液 靜脈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200~500 mL、呋塞米首次8 mg/(kg·bw)、肌酐0.5 g、維生素C[1]。輸液完畢,患犬癥狀基本緩解,安置其入院護理。
經(jīng)過有效治療,該病例癥狀得到有效緩解,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第2天繼續(xù)給患犬靜脈輸液。患犬精神狀態(tài)較好,可起立行走。主人帶犬回家,第3天該犬來院復查,各項檢查指標恢復正常。
該病例成功治愈的關鍵在于及時。該犬發(fā)病地點距離本院較近,在犬出現(xiàn)中毒癥狀20 min內即到醫(yī)院,隨即展開搶救,對癥治療以抗毒素、抗休克為主。及時就醫(yī)為該犬的救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該犬蟾蜍中毒是因攝取了蟾蜍分泌的毒液而引起的,主要以神經(jīng)機能紊亂和心力衰竭為特征。蟾蜍毒素為其腮腺和皮膚腺分泌的白色黏稠毒液,通過對蟾蜍化學成分的分離和鑒定,已確定其主要的化學成分包括蟾蜍內酯類、吲哚類生物堿、甾醇類等化合物[3]。毒素作用于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心臟,作用類似洋地黃,可興奮迷走神經(jīng),直接影響心肌。
犬天生好奇心重,平時遛彎時喜歡到處聞聞。而夏季是蟾蜍活動頻繁的季節(jié),蟾蜍毒性很大,誤食的嚴重后果會導致死亡,寵物主人應在夏天加強對愛犬的看護,防止類似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