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可佳
近年來,從《大秦賦》到《清平樂》《大宋宮詞》等鴻篇巨制的歷史劇逐步回暖,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播出后的輿論爭議。近日,塵封四年、壓縮近半的歷史劇《山河月明》順利收官。該劇講述了明成祖朱棣的傳奇人生,其中不乏靖難之役、五征蒙古、出兵安南等讓人耳熟能詳的歷史情節(jié),此外還有陳寶國、張豐毅、王勁松、張光北、王姬等重磅實力派加持,卻沒有收獲預料中的好評。究竟緣何?爭議主要是圍繞劇中的歷史改編展開的。
歷史劇,既以“維持歷史的忠實”為創(chuàng)作原則,更意味著對典型戲劇性事件的虛構和想象。對于特定歷史時期的再現,大多數歷史劇往往選擇莊重的、嚴肅的、近于古人的表達方式,如《貞觀之治》《大秦帝國》等,也有作品選擇了風格化之路,如《大明宮詞》。
而《山河月明》則在嚴肅莊重的氛圍中,夾以輕松詼諧的生活氣息。比如,朱元璋和太子朱標聽見二皇子被先生罰打手板,便順嘴說了句“他又打老子兒子”;藍玉北征,直呼耿炳文“老耿”。朱元璋不吃御膳房準備的晚膳,跑到馬皇后宮里討粥喝,而馬皇后則是在一邊納鞋底,二人商量國事如閑話家常。如此情形,在劇中比比皆是。乍看不覺發(fā)笑,但其實這樣的處理并非個案——《大明風華》中朱家父子們的臺詞也是高度口語化、家?;?。
劇中這般處理有一定的歷史依據。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農民出身的皇帝,勤儉務實、夫妻相扶正是他的歷史形象。對于這位農民皇帝而言,太子朱標就是和他一起扛鋤頭下地的兒子,馬皇后就是在家烙餅的媳婦兒。這樣的處理方式,也給帝王將相冰冷刻板的形象增添了一點人情味兒。再現特定歷史時期風貌的方式有很多種,亦莊亦諧,不僅獨樹一幟,也不失準確。
本劇最為人所詬病的還是大量的虛構內容與混亂的歷史邏輯。朱棣與徐皇后本是少年夫妻恩愛一生,劇中偏偏為朱棣加了個“白月光”——初戀蒙古公主海別。海別擁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這讓馬皇后到太子朱標都對她禮讓三分,“黑衣宰相”姚廣孝、靖難名將李景隆也對她另眼相看。而由張豐毅飾演的名將徐達心直口快、霸氣豪爽,這與歷史記載的低調內斂、“恭謹如不能言”,故能死后追封、得以善終的形象完全不同。此外,劇中還對野史——徐達食御賜蒸鵝背疽發(fā)作而死——大做文章,一次又一次用燒鵝推動劇情,可以說是有意顛覆了。
當然,歷史劇從來就不是與歷史真實亦步亦趨的,何況歷史本身也是一個矛盾重重、證真證偽的戰(zhàn)場。當我們放眼中國長篇電視劇制作史,尋找一個“合格”的歷史證據,從八十年代的《唐明皇》,到世紀之交的《雍正王朝》,再到后來的《漢武大帝》《大秦帝國》等,其實都能找到許多爭議性的歷史描述。但無論是虛構的內容和人物,還是具有觀點性的描述,最終都呈現給我們一段鮮活、生動、真實、深刻的歷史。《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和喬引娣是虛構的,但表現出康雍時期激烈的政治斗爭背景;《大明王朝1566》中的蕓娘和沈一石是虛構的,卻揭示了明代封建社會末期的深刻制度性問題。
但是相比之下,海別公主這一人物的加入,像是故意為徐皇后與朱棣制造波折;鐵鉉和朱棣的感情,對靖難之役后的人物命運走向也并無助益……劇中的許多改編,造成了前后邏輯的混亂、人物形象的矛盾,反而折損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既然是一部歷史劇,還是應該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藝術演繹應當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歷史表達。雖不必完完全全地還原歷史,但也應遵守“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對基本的歷史事件、歷史邏輯應予以尊重,對歷史面貌和主要歷史人物予以生動再現。
一切歷史細節(jié)的處理最終是服務于人物塑造的。從皇子朱棣成長為永樂大帝,觀眾可以從他身上看到普通年輕人的影子,但他仍是朱棣,通過展現他的一生,從而描繪出永樂年間的歷史圖景,這才是一個歷史劇所應完成的人物表達和社會表達。
《山河月明》馬皇后片段
《山河月明》海別片段
《山河月明》在豆瓣獲得了5.5分,不甚理想的評分背后確也引人深思。但我們仍看到本劇在有溫度、有觀點、有特色的歷史表達上所作出的探索與嘗試。歷史劇曾帶給觀眾巨大的驚喜和震撼,貢獻出許多部代表中國電視劇最高制作水準的優(yōu)秀作品?!渡胶釉旅鳌返某蓴〉檬闅v史劇創(chuàng)作總結了許多寶貴經驗,我們有理由期待新的力作——直抵歷史,映照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