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尤明 廖宗文 毛小云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 廣州 510642
迄今對腐植酸的研究與應用,主要在植物營養(yǎng)及生理方面。例如:氣孔開閉,根系伸展,養(yǎng)分吸收等[1]。對于腐植酸與肥料配合使用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對磷肥的增效作用,也有較多報道[1,2]。我們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它還有一種新的功能——對礦物磷元素的活化,可用于新型磷肥——活化磷肥的研發(fā)?;罨追适菬o需硫酸,以低品位磷礦為原料生產(chǎn)的環(huán)境友好型磷肥。在常溫常壓下進行溫和反應即可生產(chǎn)?;罨瘎橛袡C、無機兩類,主要來源于工農(nóng)業(yè)廢物,經(jīng)物理、化學修飾等方法處理而制成[3,4]。其生產(chǎn)主要的工序是低品位磷礦粉與活化劑研磨,能耗低,設備及工藝簡捷,沒有廢氣、廢渣、廢液排放,可簡示如圖1。
圖1 活化磷肥生產(chǎn)流程Fig.1 Production process of activated phosphorus fertilizer
活化磷肥的技術關鍵是選擇適合的活化劑。有機活化劑效果較好。
本試驗把腐植酸、黃腐酸與一般的有機活化劑進行使用量和活化效果的對比,為腐植酸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提供科學依據(jù)。
PR:磷礦粉,全磷36%,斯里蘭卡。WZ1:食品廠廢渣,有機質62%,pH≈1.0;WZ2:食品廠廢渣,有機質62%,pH≈0.8;WZ1和WZ2為氨基酸廠的2個批次廢渣。礦源HA:礦源腐植酸,含量40%,pH≈8,四川某公司;FA:黃腐酸,含量35%,pH≈4,廣西某公司。SP:過磷酸鈣,有效P2O512%。
PR中添加少量活化劑與水,充分研磨后得到活化磷肥(AP)。
各AP處理分別為:
T1:PR+5% WZ1+5%水,機 磨(70 Hz,1.5 min);
T2:PR+5% WZ2+5%水,機 磨(70 Hz,1.5 min);T3:PR+2%礦源HA +5%水,手磨5 min;T4:PR+2% FA +5%水,機 磨(70 Hz,1.5 min)。
(注:研磨機,寧波新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CIENTZ- 48)
礦源腐植酸和黃腐酸,以用量2%進行試驗。因為之前預備試驗顯示礦源腐植酸和黃腐酸活化效果優(yōu)于WZ。所以本試驗降低其用量以驗證大幅減量的活化效果。
本研究的磷礦粉來自斯里蘭卡,含磷量高達36%,是當?shù)氐牧畠r磷礦。在國內(nèi)一般用含磷量20%左右的低品位磷礦,不是只有高品位的磷礦才能進行活化[4]。
試驗于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校內(nèi)大棚進行,試驗用土基本化學性質見表1。
表1 肥效試驗用土的基本化學性質Tab.1 Basic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for fertilizer efficiency test
試驗設5個處理,以常規(guī)磷肥SP為對照(CK)。每處理3次重復,每盆裝土4 kg、種植3株玉米。各處理氮、鉀基肥用量一致,N:120 mg/kg土,K2O:100 mg/kg土,分別由尿素、KCl供肥。磷肥中SP按P2O5:80 mg/kg土施入,各AP按等重量SP 2.67g/pot施入。具體處理設置及施肥量見表2。
表2 肥效試驗處理及施肥量設計Tab.2 Treatments and fertilization amount design in fertilizer efficiency test
試驗連作兩茬作物,分別為玉米(“華美甜8號”)與大豆(“中黃37”)。
基肥與土壤充分混勻后種植一茬玉米,一茬玉米于2021年5月17日浸種,5月19日育苗盤育苗,5月18日裝土混肥,5月24日移栽入盆,6月29日收割,玉米在盆中生長期為36天。
一茬玉米收割后,將表土鏟碎、疏松混勻后種植二茬大豆,不再施用肥料。二茬大豆于7月10日浸種,7月12日育苗盤育苗,7月21日移栽入盆,8月11日收割,大豆在盆中生長期為21天。
PR與AP的連續(xù)水溶磷含量:用純水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4,5]。
植株鮮重:收割后立即用天平稱重,稱取值即為鮮重。
植株干重:稱完鮮重的植株,立即用105 ℃殺青,再在60 ℃下烘至恒重后,記為干重。
植株吸磷量:將干植株充分粉碎后,取樣通過“硫酸——過氧化氫法濕式消解,鉬銻抗比色法測磷”測定出植株含磷濃度后,再乘以干重,即得植株吸磷量。
由表3可知,各活化磷肥浸提水溶磷含量均高于PR,增幅可達168%~475%(總量),其中T3(2%礦源HA手磨AP)處理增幅最高,明顯高于2個5%WZ處理(T1、T2)。T4(2% FA機磨AP)處理雖然水溶磷含量增幅不及其他處理,但用量僅為2%,不及2個5% WZ用量的一半,而且,3次連續(xù)浸提水溶磷含量較均勻,浸提第1次與浸提第2次之比為86.5%,浸提第3次與浸提第2次之比為76.2%,差異不超過20%。而另3個處理的浸提水溶磷含量均為“前高后低”波動幅度,幅度很大:浸提第1次溶出水溶磷含量最高,甚至遠超后兩次浸提水溶磷含量之和。T4處理的水溶磷含量平穩(wěn)釋放,更適宜作物生長需求,在后續(xù)相應的肥效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
表3 各活化磷肥的3次浸提水溶磷含量比較Tab.3 Comparison of water-soluble phosphorus of activated phosphorus fertilizer through three times extraction mg/kg
一茬玉米與二茬大豆的鮮重與植株吸磷量如表4所示。
表4顯示,在前期(一茬玉米),從植物鮮重看,2%礦源HA處理(T3)很接近SP(CK)水平、2% FA處理(T4)的肥效達到SP水平,較SP略優(yōu);而2個5%WZ活化處理(T1、T2)的肥效均低于SP水平,植物鮮重約比SP處理低10%。在后期的二茬大豆盆栽試驗中,各活化磷肥處理均有更好的肥效表現(xiàn)。2個5% WZ活化處理與2%礦源HA處理鮮重與SP相近,而2% FA處理的鮮重比SP高出約10%??梢姡瑥膶χ参秕r重的影響來看,活化磷肥對SP的肥效比較優(yōu)勢在后茬更為明顯,表明其肥效更持久。2% FA處理在一茬玉米中達到SP肥效水平,二茬大豆中略優(yōu)于SP的肥效;2個5% WZ活化處理(T1、T2)在一茬玉米時肥效雖然低于SP水平、但在二茬大豆中肥效接近或達到SP水平。
表4 一茬玉米與二茬大豆的鮮重與吸磷量Tab.4 Fresh weight and phosphorus uptake of first crop of corn and second crop of soybean
從植株吸磷量來看,一茬玉米中各處理植株吸磷量均不及SP,而在二茬大豆中則縮短了與SP的吸磷量差距,甚至T1和T3處理略高于SP。
以上均表明,活化磷肥肥效的相對優(yōu)勢在后期更為明顯。但植物鮮重與吸磷量沒有線性關系,如吸磷量最高的T3處理,其植物鮮重卻不是最高,甚至在二茬大豆時鮮重最低,究其原因可能與一定程度的磷奢侈吸收有關。
礦源HA和FA的活化效果要明顯高于WZ,且用量還少于WZ,更具綜合效益。2%礦源HA活化處理的水溶磷含量增幅明顯高于5% WZ處理,在肥效試驗中也驗證其前茬肥效優(yōu)于5% WZ處理、后茬肥效與5% WZ處理相近。2% FA處理的水溶磷含量增幅雖然不及5% WZ處理,但由于其連續(xù)釋磷較平穩(wěn),更適合作物生長需求[3]。所以肥效利用明顯更優(yōu)。與礦源HA相比,2% FA的水溶磷總量的增幅雖然較低,但是其高低波動不大,穩(wěn)定性更優(yōu),綜合肥效試驗結果,對植株鮮重表現(xiàn)最優(yōu)。這也表明,活化磷肥與常規(guī)磷肥相比,不僅取決于磷總量的多少,而且還與其供磷穩(wěn)定性有關、與作物各階段的生長需求的匹配程度有關。
在供試驗的各種有機活化劑中,礦源腐植酸和黃腐酸的效果比較好,用少量(2%)就可得到較好的活化效果,而且穩(wěn)定性也較好,以黃腐酸最優(yōu)。試驗還表明,腐植酸和黃腐酸理化性狀不同,其活化后的肥效有較大差別(表3)。
腐植酸和過磷酸鈣、磷銨混合堆漚使用對于提高磷的利用率已有很多研究[1,2]。本試驗證明,腐植酸的應用不限于作為磷肥的增效活化劑,而且還可以作為磷礦的增效活化劑,直接用于加工磷肥產(chǎn)品。腐植酸對磷礦的活化效果在于與磷礦研磨所產(chǎn)生的“機械力化學效應”,使磷礦的表面產(chǎn)生了大量斷鍵,與腐植酸的官能團發(fā)生了充分的理化變化[4,6,7],從而大大提高了有效性(表3),比簡單的混合或者堆漚增效活化效果更佳。本試驗顯示,同樣以礦源腐植酸和黃腐酸進行研磨處理,其活化效果仍有差別。這與礦源腐植酸與黃腐酸不同的官能團的數(shù)量和種類有關。今后深入研究這些官能團(羧基、羥基、羰基等)的活化機理,將使腐植酸的活化研究從經(jīng)驗層面上升到理論高度,可望為高效利用磷礦作出新貢獻。
以黃腐酸為活化劑的活化磷肥的水溶磷總量,實際上遠低于SP。但是肥效卻不低。原因就在于其釋肥比較平穩(wěn),波動不大,而過磷酸鈣前期高后期迅速的下降。這種前高后低的大波動供肥不適合作物的需肥規(guī)律。前期過高,超出了作物需求,作物吸收不了,反而被土壤固定轉化為無效磷[3,4],不僅造成浪費,而且還會導致過量的有效磷與土壤中的鈣、鎂、鐵、鋅發(fā)生沉淀,造成中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在后期,磷水平快速下降,供不應求而影響產(chǎn)量(圖2)。
圖2 活化磷肥及常規(guī)磷肥與作物的養(yǎng)分供求平衡關系Fig.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ated phosphorus fertilizer and conventional phosphorus fertilizer and the nutrient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of crops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肥效不僅和浸提出的水溶磷總量有關,而且跟各次水溶磷含量的穩(wěn)定性有關。3次浸提的水溶磷含量波動不大、前后均衡者的肥效較好。前高后低型,波動大者,則效果較差(表3和表4)。例如鮮重最高的T4處理的水溶磷總量是最低的,但是在肥效試驗中,它處理的兩茬作物鮮重卻是最高的。原因在于其每次浸提溶出的水溶磷含量較為穩(wěn)定。比較各處理的水溶磷含量可知,T4處理變化是最小的,第1次跟第3次浸提溶出的水溶磷含量的差別不超過20%。其他的處理第1次跟第3次差別超過1~2倍之多。雖然T1、T2、T3處理水溶磷總量均高于T4處理,但是他們肥效卻低于T4處理。可見,肥料供應的穩(wěn)定性對肥效的重要影響。對于活化效果的評價,不僅要看水溶磷總量,還要看其穩(wěn)定性,才能作出與肥效相符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