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是秋季的主氣,燥邪多從口鼻而入,其病常從肺衛(wèi)開始。常見的秋燥癥狀有口干舌燥、干咳少痰、鼻子干癢、大便干結(jié)、皮膚干燥皸裂以及情緒煩躁等。因此,防秋燥是秋季的重中之重。對抗秋燥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注意飲食起居外,不妨試試簡單的按摩。
鼻炎、感冒
按揉迎香穴、鼻通穴
迎香穴與鼻通穴被用來治療各類鼻炎、感冒等疾病,前者在鼻翼外緣中點旁,后者位于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處。常按這兩個穴位可緩解或預防打噴嚏、流涕等不適,尤其通鼻效果相當明顯。
咽喉炎
按揉合谷穴、照海穴
合谷穴、照海穴都是主治咽喉的穴位。合谷穴是雙手虎口位置,可緩解咽喉腫痛。照海穴屬足少陰腎經(jīng)穴位,位于足內(nèi)側(cè)、內(nèi)踝尖下方凹陷處。同時可交替按揉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可提升增液潤喉的效果。
皮膚干燥
按揉外關(guān)穴、曲池穴
專門針對皮膚干燥的保健穴位雖然較少,但干癢的皮膚病多由風邪引起,根據(jù)“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理,常按摩手部的外關(guān)穴、曲池穴或足部的足三里、血海穴等,使經(jīng)絡氣血通暢,風邪自滅,能大大改善皮膚的干癢問題。
便秘
按揉天樞穴
肺和大腸相表里,肺有余熱可影響大腸,腸內(nèi)有熱耗損津液,便容易導致大便干結(jié)、便秘等。還可能誘發(fā)痔瘡。
經(jīng)常按摩位于肚臍旁兩寸、左右各一個的天樞穴,對治療便秘效果顯著。此穴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便秘者可通便,腹瀉者可止瀉。
(摘自《健康生活報》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