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彬
“豁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是石述柱入黨時立下的誓言。半個多世紀,從風華正茂到年近古稀,“治沙英雄”石述柱始終堅守這一誓言,扎扎實實做了“一件事”。憑這“一件事”,他成了“全國防沙治沙十大標兵”“全國勞動模范”,榮獲首屆全國敬業(yè)奉獻道德模范提名獎,并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石述柱所在的宋和村地處甘肅省民勤縣西沙窩,東、西、南三面被沙漠環(huán)繞。在石述柱童年的記憶里,宋和村是最窮最苦的地方。從南到北的路上,十幾里不見幾棵樹,樹上也看不到幾只鳥。老人們常說,不是地不養(yǎng)人,是風沙刮走了好日子。
要想挖斷窮根,就得治住風沙。1955年,19歲的石述柱,聯(lián)絡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向村黨支部請戰(zhàn),組建起了一支30多人的青年治沙突擊隊,挺進村東頭的大沙河治沙。插風墻、埋沙障、挖樹坑、栽樹苗,可大風一起,不是被風卷走,就是被沙埋壓。村東頭受挫,石述柱又轉(zhuǎn)戰(zhàn)到村南邊的張家大灘,種紅柳,植沙棘,苦干6年,換來20畝郁郁蔥蔥的林地。
區(qū)區(qū)20畝林地,對石述柱來說卻是一片充滿綠色的希望。1963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石述柱,義無反顧地肩負起治沙的重任,繼續(xù)戰(zhàn)斗在治沙造林的陣地上。寒冬臘月,他帶著村干部,在流沙最嚴重的楊紅莊灘仔細察看風沙的流向,研究在哪里能種草栽樹。經(jīng)過觀察研究,他作出了一個改變宋和村命運的決定:在楊紅莊灘建一個林場,壓沙栽樹,步步為營,筑起綠色屏障,徹底治理風沙危害。從此,宋和人養(yǎng)成習慣,每年春秋兩季,雷打不動地治沙造林。
常年的治沙造林實踐,讓石述柱意識到,沙漠里種樹,不能全靠土辦法。要讓群眾有信心,就得讓他們見到成效。石述柱找到有關部門,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放棄了以往單線式黏土沙障壓沙的土法子,采用新式網(wǎng)格狀雙眉式沙障結(jié)構(gòu),使網(wǎng)格中的草木成活率達到80%以上。上世紀60年代初,甘肅省治沙試驗站在宋和村附近成立。石述柱得知后,三天兩頭往試驗站跑,請教技術人員,邀請他們進村調(diào)研,并從試驗站引進毛條、花棒、云杉等新品種,為治沙植樹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幾十年來,石述柱帶領宋和村村民在楊紅莊灘共栽植白楊、沙棗、梭梭、毛條、花棒等防風固沙林7500畝,壓設各類沙障80多萬米,固定流沙8000畝,新增耕地2400多畝,在茫茫風沙線上建起了一道長9公里、寬2.5公里的綠色屏障。
然而,石述柱對科技治沙模式的探索并沒有停止。他對傳統(tǒng)固身削頂?shù)闹紊撤椒ㄟM行了改進和補充,將黏土沙障與林木封育結(jié)合,使固定的沙丘反過來成為保護田地的屏障。這種新模式得到有關領導和專家的肯定,稱之為“宋和樣板”,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將其命名為“民勤模式”。德國、法國、以色列等10多個國家的專家也前來考察,他們由衷地稱贊宋和村的治沙是個奇跡。
如今,從村支書崗位上退下來的石述柱,依然光彩照人。他擔任了宋和村綜合治沙示范區(qū)管委會主任,帶領群眾繼續(xù)奮戰(zhàn)在風沙線上,他說:“只要活著一天,治沙隊伍中就不能少了我石述柱”。宋和村每年壓沙造林500多畝,全縣每年的義務壓沙造林石述柱也是一次不落的參加。
2005年春天開展做 “拯救民勤生態(tài)援助行動”,古稀之年的石述柱捐資1400元,購買梭梭樹苗28000棵,與數(shù)千名干部群眾和學生一起,將這些樹苗栽植在民勤城西的勤鋒灘上。
昌寧西沙窩是民勤西邊風沙口之一,2010年開始實施規(guī)?;卫?。在連綿起伏的沙丘上,石述柱和昌寧村原支書高成平進行了一次交談,從工程規(guī)劃到現(xiàn)場組織,使高成平心里一下子亮堂了,科學的方法加上組織發(fā)動起來的群眾就一定能治住風沙。8年過去了,昌寧西沙窩的梭梭林郁郁蔥蔥,沙害被徹底治理。
歲月不老公仆情,夕陽已紅赤子心。石述柱,半個世紀前的那個鋼筋鐵骨的壯漢子,如今已經(jīng)83歲高齡了。歲月深情地在他臉上刻下深深的溝壑,替他鬢邊染上薄霜,但他的雄心壯志卻絲毫未減。2018年春天,石述柱老人又和宋和村的群眾在楊紅莊灘栽下數(shù)十畝梭梭林,石述柱登上宋和治沙紀念塔望著還在向沙漠延伸的林網(wǎng)欣慰地說:“多少年了,總算把肆虐的風沙治理住了”。4904A077-FAFD-4BFC-B8AD-DAF5DF041D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