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婷 戴海輝
摘要:《金匱要略》被譽為最早的《中醫(yī)內科學》和《中醫(yī)婦科學》,對于疾病的治療有著很好的借鑒意義。尤其是對于雜病而言《金匱要略》是基礎,且以傷寒為前提。但在疾病的治療中要重視經(jīng)方,但也不能拘泥于經(jīng)方,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金匱要略》;學習心得;傷寒
【中圖分類號】 R222.3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3--01
醫(yī)圣張仲景在東漢時期著成了《傷寒雜病論》,但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我們現(xiàn)在通用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秱摗繁缓笫雷u為外感熱病學鼻祖,《金匱要略》被譽為最早的《中醫(yī)內科學》和《中醫(yī)婦科學》。對于雜病來說《金匱》是基礎,《中醫(yī)內科學》是發(fā)展和補充;但是對于《金匱要略》的雜病而言是以傷寒為前提的。
在《金匱要略》卒(雜)病證治中,腹?jié)M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腹痛和急腹癥等等[1],治療方法可分為三種:1.寒下:大承氣湯(陽明熱結);厚樸三物湯(以脹滿為主)、厚樸七物湯(太陽陽明);大柴胡湯(少陽陽明)。2.溫補:附子粳米湯(太陰虛寒,以嘔為主);大建中湯(急腹癥、蛔蟲證,安蛔止痛)。3.溫下大黃附子湯(少陰陽明寒實)。在臨床上,大柴胡湯治療腹痛,以上腹痛為主,比如肝膽疾病、胰腺炎等;而大承氣湯治療以下腹部為主,我在臨床上,一般應用與不完全性腸梗阻的患者較多,而且效果不錯。
腸癰也屬于腹?jié)M的范疇,可分為膿已成與膿未成。膿已成,病程長,用薏苡附子敗醬散;膿未成,時間短(急性),用大黃牡丹湯?,F(xiàn)在臨床上這種病癥比較少見,而女性盆腔炎和卵巢囊腫的病人較多見,將以上兩個方子與桂枝茯苓丸合用,治療女性婦科急性效果甚好。
再來說一下《金匱要略》中的胸痹,其治療的基本方有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薤白半夏湯寬胸理氣,化痰,通達陽氣;擴展方有枳實薤白桂枝湯;輕癥者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湯、橘枳姜湯、桂枝生姜枳實湯;重癥者可用薏苡附子散、烏頭赤石脂丸;緩解期患者可用人參湯。張再良教授還延伸出來幾個相關方劑,張教授按照人體從上而下的順序可分為:半夏厚樸湯(胸咽);栝蔞薤白白酒湯(小陷胸湯)(胸、心下);半夏瀉心湯(上腹部、痞滿、胸悶)(枳術湯、外臺茯苓飲健脾化濕);枳實薤白桂枝湯(胸胃);大柴胡湯(旋覆花湯)(胸脅);承氣湯(繞臍腹部);再往下還有大黃牡丹湯和桂枝茯苓丸。上面提到了半夏厚樸湯,治梅核氣,咽喉異物感,在臨床上我用的比較多,一般用于痰疑氣滯、胸膈痞悶、咽喉不適,效果較好。還有一張方子就是半夏瀉心湯,適當加健脾消導的,治療慢性胃炎,胃部不適的,效果較好,至此我體會到辛開苦降的好處[2]。痰飲病中有個外臺茯苓飲,是積術湯的擴展,里面有四君子。張再良教授認為外臺茯苓飲就是中醫(yī)的嗎丁啉,原文也有一句話叫“令能食”,對胃口不好的人很有幫助,效果很好。后來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三黃枳術丸、黃連消痞丸都是這個方的延伸,經(jīng)方的擴展。
我覺得對經(jīng)方的理解是基礎,中醫(yī)的臨床是個整體,經(jīng)方是它的根。作為臨床醫(yī)生我們應該要發(fā)展、要重視經(jīng)方,但也不能拘泥于經(jīng)方,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需要自己在臨床中不斷地摸索和驗證,并加以自己創(chuàng)新見解,繼承與創(chuàng)新,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劉加新,李莉,徐甦.《金匱要略》腹?jié)M診治探要[J].浙江中醫(yī)雜志,2020,55(1):11-12.
[2]彭倩,鐘琴,馬武開,曹躍朋,孫貴炎,呂寧霽,田鐳,馮在亮.淺述《金匱要略》歷節(jié)病病因病機及其方藥的臨床應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08):79-80.
通訊作者:戴海輝(1981~),男,本科,副主任醫(yī)師,Email:daihaihui1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