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潮珠
一、初中教育教學評價改革實踐研究存在的問題
首先,評價主體選擇不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靠的是與學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通過之前所做的調查發(fā)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對自己做出合理的評價,少部分學生能夠對自己的同學做出一定的評價。在教師方面來看,大部分教師認為對學生的評價單純依靠教師是不合理的,還需要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或者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但是仍有許多教師認為教師的評價就是對的,不需要學生自己以及其他學生的幫助。
其次,教師過于注重結果的評價。現階段,大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依舊是依靠成績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出一定的判斷,這對學生的評價是十分不合理的。在評價過程中,學生的成績是一方面,但是教師依舊需要看重學生平時的表現,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評價,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
最后,評價不具備差異性。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學生生活的背景以及所接觸到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因此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影響也是有巨大的差別的。但是現階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因此對學生的評價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生評價改革的策略
1.教學一體化,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初中生在理解能力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欠缺,語文老師首先應該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然后指導學生探究知識點的生成過程,并通過與教師的合理交流和協作,以達到教和學的有機統(tǒng)一。所以,在初中語文課上,老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和學的雙重功能,突出學習者的重要主體地位和作用,教師可選擇小組或協作教學的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從自己的分組當中尋找屬于自己的地方,以達到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在整個語文教育過程中,老師還可引導學生自己探索語文基礎知識,并指導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在關注學生的整體學習過程中,老師由此來進行對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引導,有助于學生從全方位提高語文能力。同時,在教學小組討論過程中,還可以協助學員進行自主思維的提升,從而真正做到教和學的有效融合,給學生提供開放式的教學空間環(huán)境,發(fā)展如今學生的學習效果。
2.教學反思環(huán)節(jié)
“教學評”合一的教學方法,可以給學校課程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有利條件。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設定了課堂教學目標,能發(fā)揮對學生合理指導的功能,課堂活動也圍繞著課堂教學目標而展開,在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由隨意性的教育引導進入了合理的探究分析,從而增強了課堂教學最終的開放性、針對性。采用“教學評”合一的理念,雖然有助于初中生進行知識整體化、結構化的復習,但教材也必須體現自身的連貫性、完整性。課堂教學過程根據各個板塊展開,學習者在實踐探究的過程中,采用了提問、評價、交流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從而擁有較多機會進行教學評價,并在過程中分析與課程信息、任務目標之間的聯系,厘清教學任務目標以后,透過教材本質,在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過程中,可發(fā)展自己的基礎意識,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學習者可以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展課堂教育的實效性。
3.豐富評價內容
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盡可能合理準確,這對教師也有一定的要求。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時候,應當考慮多方面的內容,綜合評價學生的情況。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當豐富自己的評價內容,促進學生的學習。首先老師可以結合線上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其次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課堂活動來了解學生的綜合情況。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提出討論話題,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進行分組討論,這既可以了解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表達水平。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