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帥
內(nèi)容摘要:《采薇》出自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是作家對作為道德標桿和人格精神象征的伯夷、叔齊這一經(jīng)典形象進行的一次全面徹底的解構(gòu)和顛覆。本文從伯夷、叔齊這兩個主要人物入手,圍繞一系列典型事件,來淺要分析作家創(chuàng)作《采薇》想要表達的主題:有對天道王命的歷史批判和現(xiàn)實諷喻,有在“看與被看”的情境里對國民劣根性問題的再審視,也有對以儒家(忠孝悌)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流弊的抨擊和希冀創(chuàng)建“新文化”的構(gòu)想。
關(guān)鍵詞:魯迅 《采薇》 《故事新編》 多重聲音 道德標桿 人格精神
伯夷、叔齊兩兄弟的故事發(fā)生在殷末周初,縱觀資料,無論是在先賢古典典籍、歷代文人的詩文小說筆記里,還是其他藝術(shù)形式之中,如繪畫、雕刻、瓷器等,都有伯夷、叔齊這一人物形象的記錄、加工、延展、顛覆和重塑,世代傳承下來,以至于這兩兄弟的形象早已內(nèi)成化為一種道德標桿和人格精神的象征,融入進了國人的文化血脈之中。伯夷被孔子尊為“古之賢人”,被孟子稱頌為“百世之師”。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七十列傳》把《伯夷列傳》放在第一位,最終使伯夷叔齊的“圣人形象”定型,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個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符號。
《采薇》是魯迅先生《故事新編》中的第四篇文章,《故事新編》整本集子均是以舊故事作為藍本,進行再次加工創(chuàng)造,整本書對歷史上的神話傳說和故事進行重構(gòu),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古今雜糅、人神鬼獸相交織的精妙幽深的藝術(shù)世界,故事背后是作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蔓延的陋習和糟粕展開的反思和批判?!恫赊薄穼懹?935年12月,小說的主要框架同《史記·伯夷列傳》的故事架構(gòu)基本相同,作家在故事細節(jié)和空白處下大力氣,通過大量的細節(jié)刻畫和充滿諷刺意味的語言“去神圣化”,對歷史人物“伯夷叔齊”的故事進行重塑,對已定型了的伯夷叔齊道德豐碑形象重新進行價值判斷、審視與思考,并吶喊出深刻犀利的多重聲音。
一.對天道王命的歷史批判和現(xiàn)實諷喻
先秦時期,“天”居于中心地位,兼具物質(zhì)和人格神雙重屬性,到后來衍生為統(tǒng)治者取得身份的合法性、占據(jù)道義制高點的“法寶”和鉗制人民思想的“緊箍咒”?!恫赊薄分?,周武王發(fā)“恭行天罰”,滅商興周;“首陽村的第一等高人”小丙君,看到紂王失勢、武王得勝,馬上以“天命有歸”棄舊投新;華山大王小窮奇攔路搶劫,要遵行先王遺教,并號稱“恭行天搜”等。通過精致細微的刻畫,作家在嘲諷,無論是朝代更迭還是一個攔路搶劫,當勢者、投機者都給自己冠以“天”的名號,來為自己謀得利益。而在封建文化的道德審判下,伯夷叔齊頂著“忠君桂冠”,在現(xiàn)實生活里掙扎而行,最后活活餓死,他們的操守和氣節(jié)在“母鹿流言”面前土崩瓦解,最后被輿論嘲弄,徒然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在歷史長河里,伯夷叔齊的不食周粟折射出了高尚的節(jié)操,餓死首陽凸顯了不屈的堅貞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非人性的道德楷模,其形象完全脫離了個體生命價值,變成了高高在上直沖九重天的道德典范,抽離成了倫理道德的標簽,當作工具以供統(tǒng)治者拿來使用。
作家征引“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穿插在武王“恭行天罰”和小窮奇“恭行天搜”事件之間,充滿了對故事人物和歷史的解構(gòu),伯夷、叔齊對于“天道”的虔敬與用“天”的名義實則竊國、竊鉤之徒的利用形成對比,虔敬者不得善終,不法之徒卻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讓讀者看到歷史的真相,不禁一陣顫栗,而當時的政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伯夷和叔齊是謹遵“先王之道”,談?wù)摃r事,必稱“合不合先王之道”,“為了樂器動兵,是不合先王之道的”、“以下犯上,究竟也不合先王之道”,他們先是反對紂王的“變亂舊章”,又反對武王的“以下犯上”“不仁不孝”“以暴抗暴”,不管談先王之道還是節(jié)義大事,而阿金姐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質(zhì)問,致使伯夷、叔齊二人無可立足,一死了之。王瑤在其《〈故事新編〉散論》中很透徹的指出,“真正懂得先王之道精髓的并不是伯夷和叔齊,而是他們的對立面:周武王,小丙君,乃至華山大王小窮奇?!雹僖簿褪窃跉v史和生活中,所謂的“天命”“王道”不過是假借大義來竊取名利而已,而普通的生命個體不過是這場征伐、劫掠、殺戮的犧牲品。作家借古喻今,來暗諷國民黨以“王道政治”來攫取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日本侵略者以“王道”來鼓吹“大東亞共榮”。同時通過對小丙君、阿金姐等形象的刻畫,也暗含著作家對當時的知識分子拜服于強權(quán)并為之搖旗吶喊的嘲諷和鞭撻。
二.直擊國民劣根性問題
“看客”在魯迅的創(chuàng)作中已經(jīng)成體系化,如《孔乙己》中咸亨酒店里一群看客以撕裂別人的傷口取樂,《藥》中革命者夏瑜就義前被看客圍觀批判并成為圍茶樓酒館笑料和治病的偏方,《示眾》中各色人等對所有場景事物圍觀品鑒而又麻木冷漠。一群群看客形象形成了如此畫面:在看與被看中,麻木不仁,不自覺中制造苦痛而不自知。《采薇》中無不充滿了看與被看的情境,各色人等各懷目的圍觀品評伯夷叔齊。通讀故事內(nèi)容,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怕冷愛曬太陽慢吞吞的毫無生機的老頭子,是為了吃薇菜而不懈忙碌的俗人,是喝鹿奶更想吃鹿肉的貪嘴之徒,更是面對強盜發(fā)起抖來面對華山大王小窮奇打劫讓他們“滾您的蛋”時連衣服也來不及穿好向前便跑的膽小怕事之人。在熟悉的故事框架內(nèi)魯迅先生用深刻犀利的筆墨顛覆解構(gòu)經(jīng)典,在看似荒誕滑稽之中重塑再構(gòu),暗含作家通過筆端冷峻審視揭露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陋習,以啟迪并喚醒民眾。
眾人眼中的這兩老兄弟,不過是迂腐可笑的衰朽老人,他們天天想著在哪里“吃”和“吃什么”的問題,而不再是頂著“仁義禮智信廉”的光環(huán)高高立于九霄之上受人頂禮膜拜的圣者賢人。伯夷叔齊就這樣被從圣壇上拉下來了,通過一群人的觀看和評說,象征道義氣節(jié)的道德典范此時變成了兩個衰老、平庸甚至略顯滑稽可笑苦苦尋覓食物的老頭,并成為看客們打發(fā)無趣日子的談資。
當武王借“恭行天罰”之名興兵伐紂,“大路兩旁的民眾,各個肅然起敬”,大軍過后,大家才想到叩馬而諫的伯夷叔齊,于是“便換了方向,把躺著的伯夷和坐著的叔齊圍起來”。當有人說出伯夷叔齊因讓位來養(yǎng)老堂后,“眾人連聲贊嘆,幾個人便蹲下身子,歪著頭去看叔齊的臉。”然而也沒什么意思,于是在叔齊“夸贊了姜湯的力量”后,才“解決了這一場大糾紛”。這些普通看客們的愚昧、自私、麻木的特性躍然紙上。當伯夷、叔齊上了首陽山費盡心思找薇菜變著花樣薇菜艱難度日,因伯夷多嘴,人們得知他們的身份后,各色“看客”再次粉墨登場。于是,村里的人、當?shù)氐娜?、連小姐太太都來把夷齊當作“名人”或“怪物”來看,得到心里滿足并連發(fā)一通自己的理論后,回家去都搖頭,而這只是讓伯夷叔齊二人無所適從,必須謙虛應(yīng)對而已。在伯夷叔齊死后,這群看客來來往往,好不熱鬧。這些觀者的冷漠、愛看熱鬧、滿足獵奇的劣根性心理被赤裸裸的展露出來。如果說上述這些“普通看客”只是滿足某些獵奇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殺害伯夷叔齊的兇手,那么像小丙君、阿金姐等這些“不普通的看客”卻給了伯夷叔齊身體和心理致命一擊。小丙君找伯夷叔齊談文學特別是詩歌回來后竟是氣憤,認為“那兩個家伙是談不來詩歌的”,并列舉出三點原因,特別是“有所為”“有所議論”失去了詩的“敦厚”“溫柔”。而闊人家的婢女阿金姐“冷笑了一下,于是大義凜然的斬釘截鐵的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此奚落伯夷、叔齊,來給自己立足、立威,并置對手以死地,而這像一個晴天霹靂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顆稻草,“人言可畏”哪里還有伯夷叔齊的容身之處,最終“伯夷和叔齊都縮做一團,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阿金姐拾人牙慧,
尤其可悲的是伯夷叔齊死后,“這消息一傳到村子里,又哄動了一大批來看的人,來來往往,一直鬧到夜”。最后,多事人埋了伯夷叔齊,而關(guān)于給二人立碑這件事,作家用極細致的筆墨寫了小丙君不給伯夷叔齊寫碑文并認為其是“昏蛋”的正當理由。認為夷齊“不肯超然”“還要做詩”“還要發(fā)感慨,不肯安分守己,‘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撇下祖業(yè),也不是什么孝子,到這里又嘰訕朝政,更不像一個良民……”②。阿金姐則自編自演了一個“母鹿”傳言,“老天爺?shù)男哪c是頂好的”,吩咐母鹿去喂養(yǎng)夷齊,給自己洗清了謀殺的罪責,并進一步制造伯夷叔齊死亡的原因,“那老三……得步進步,喝鹿奶還不夠”,還想著吃鹿肉,“老天爺也討厭他們的貪嘴”,最后因為貪心被老天爺懲罰,死有余辜,罪有應(yīng)得。這里的小丙君和阿金姐之輩,他們沒有指手畫腳,問東問西,也沒有湊熱鬧去看伯夷叔齊二人怎樣采薇、吃薇,卻用最陰險、刻毒的軟刀子謀殺了這兩個老兄弟,并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迷惑群眾,使得民眾“恍恍惚惚”,而更讓人絕望的是,村里的人完全相信這個“莫須有”的故事,“好像看見他們蹲在石壁下,正在張開白胡子的大口,拼命的吃鹿肉”③。伯夷、叔齊的高義和名節(jié)至此徹底被掩蓋和顛覆,并在死后也會一直背上這個惡毒的中傷道德枷鎖。這里作為看客的小丙君和阿金姐之流,把人性的黑暗血淋淋的呈現(xiàn)出來,這里伯夷叔齊的人生悲劇被描寫的直擊人心,為了所堅守的道義和捍衛(wèi)自己的人格尊嚴而叩馬而諫、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在制造的流言中,在別人眼里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這種荒誕消解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系統(tǒng)中賦予的伯夷叔齊這一形象所立起來的道德標桿。
魯迅用審視、懷疑、批判、否定的眼光剝落了伯夷叔齊神圣高大的外衣,還原了其精神的無價值無意義,同時通過對各色看客的描繪,直指國民性弱點,魯迅先生借歷史事件進行重構(gòu)并賦予新的文化內(nèi)涵,描摹出了他所在的那個時代人們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風貌,每個人都處在泥沼之中,每個人也都在制造泥沼。作為清醒的“人”,我們應(yīng)該反思、反省、懺悔,讓人“于無所希望之中得救”。
三.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性批判
伯夷、叔齊歷來備受儒家推崇,而文中二人性格的雙面性揭示出了儒家思想,特別是人倫道德和綱常禮教的內(nèi)在矛盾性。如最講禮讓的伯夷在研究薇菜吃法烤薇菜最好時,“多吃了兩撮,因為他是大哥”;最講究“悌”的叔齊也總是在心里不服氣伯夷,并覺得“父親不肯把位傳給他,可也不能不說很有些眼力”。如果上述只是伯夷叔齊生活事件里的小處,不足為證,那么在面對國別身份確認、個體死生時,他們的選擇和行動充滿了矛盾。他們講求忠君孝悌,卻跑到養(yǎng)老堂里“為養(yǎng)老而養(yǎng)老”;他們因武王興兵伐紂,寧死叩馬而諫,質(zhì)問周王“老子死了不葬,倒來動兵,說得上‘孝’嗎?臣子想要殺主子,說得上‘仁’嗎?”憤而隱居首陽山,“義不食周粟”,卻又真正忘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薇菜也是周王的??!性格的內(nèi)在沖突與矛盾,使得伯夷叔齊形象更加充滿張力,給讀者帶來的文化沖擊力更大。最后,伯夷叔齊死了,他們是活活餓死的,也是不應(yīng)食王土之上的薇菜奚落尷尬而死,而死后更是因食鹿肉傳言而另伯夷叔齊的名聲臭名昭著。關(guān)于死因的種種說法,看似荒誕不經(jīng),實則是進一步消解了伯夷叔齊在道德殿堂里的神性和崇高。所謂的“孝、悌、仁、義、禮”不過是假借的幌子,來束縛個體,在歷史的車輪中無聲無息被裹挾。
再看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無論奪取政權(quán)還是鞏固政權(quán),武王憑借的都是武力,正如夷齊二人的所聞所見,那些“老馬,瘦馬,跛腳馬,癩皮馬”被歸于華山之陽,那些勉強能走動的傷兵很起勁地“講述戰(zhàn)爭的故事”,縱然得權(quán)者冠以多么正當?shù)睦碛?,這些都是戰(zhàn)爭、殺戮留下的痕跡。儒家要求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但在獲取和鞏固政權(quán)時采取了完全“不仁”的手段,奪權(quán)者們卻都打著“天道”“王命”的旗號,這也進一步揭露出儒家所謂的“王道”“天命”的虛偽本質(zhì)和儒家為維護封建專制制度所構(gòu)建的倫理政治體制的矛盾??梢?,魯迅把以封建禮教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觀定義為“吃人”是多么的精確。1935年12月在上海租界寫作了《采薇》,雖沿用歷史故事事件,其內(nèi)容卻與當時中華民族內(nèi)憂外患的現(xiàn)實處境密切相關(guān),也是作家深切體察當時一部分國人為人處世哲學而進行的文化反思,這里我們也不應(yīng)該只把眼光局限于作家向舊文化發(fā)出進攻,還應(yīng)看到作家深遠的眼光,那就是希冀建立一種自由、平等的新文化,來提振民族精神。
魯迅先生生于一個政局動蕩的年代,這種時局,必定會引起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思考,中國的問題出在了哪里,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在否定了舊世界舊時代舊文化之后,新的時代來臨了嗎,國人的民族精神被喚醒了嗎?在《準風月談·重三感舊》作家談到了“舊瓶可以裝新酒,新瓶也可以裝舊酒”,在這里用這句話來評價故事《采薇》也是很貼切的。魯迅先生用帶著平民式的幽默和詼諧,細致刻畫并大膽顛覆了道德標桿人物伯夷、叔齊歷史形象,塑造出與傳統(tǒng)文化相悖的新形象,向那個腐朽的舊時代舊文化發(fā)出知識分子的聲音:對傳統(tǒng)的“天道”“王命”觀進行歷史批判,并借古諷今,關(guān)照當時社會現(xiàn)實;對“看客”們的大量著墨,對國民劣根性問題客觀冷靜的進行再審視,體察當時的世態(tài)人心;對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流弊猛烈抨擊和希冀創(chuàng)建新文化的構(gòu)想,無不顯示著魯迅先生作為哲人思想家對國人文化命運的深沉觀照。
注 釋
①王瑤.《〈故事新編〉散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版.第105頁
②③魯迅.魯迅小說全集.中國友誼出版社.2016年10月.第314、316頁
參考文獻
1.王瑤.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論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魯迅.魯迅小說全集[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3.王建華.伯夷叔齊形象的演變及其文化意蘊[D].陜西理工學院,2012.
4.祝宇紅.“王道”“天命”的歷史批判和現(xiàn)實諷喻——重讀魯迅《采薇》[J].文藝爭鳴,2016(05):40-49.
5.錢振綱.對儒、道、墨三家“顯學”的揚棄——從文化角度解讀魯迅后期五篇歷史小說[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04):54-59.
(作者單位:新疆應(yīng)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