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達科 李許娜 劉元獻 連純利 郭賽 葉美婷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指胃內(nèi)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約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的總稱,咽喉反流被視為胃食管反流的食管外表現(xiàn)之一。臨床表現(xiàn)為咽喉部異物感、持續(xù)清嗓、聲嘶、發(fā)音疲勞、咽喉疼痛、慢性咳嗽、呼吸困難、喉痙攣、哮喘等癥狀,以及聲帶后連合區(qū)域黏膜增生、肥厚,聲帶彌漫性充血、水腫,嚴重時出現(xiàn)肉芽腫、喉室消失、聲門下狹窄等喉部體征[1]。目前中醫(yī)對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病因病機認識還不夠全面,尚無中醫(yī)專屬病名,亦無統(tǒng)一的辨證分型。本研究通過對204份門診初診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患者中醫(yī)證型及癥狀分布規(guī)律進行分析研究,以期為咽喉反流性疾病中醫(yī)診治提供參考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深圳市中醫(yī)院耳鼻喉科門診以咽喉不適或咳嗽、聲嘶等為主要癥狀就診,參照2015年《咽喉反流性疾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經(jīng)RSI評分>13分和/或RFS評分>7分,初診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資料完整病歷204份。其中男性患者95人,女性患者109人。年齡17~77歲,平均年齡(39.4±12.2)歲。病程2周~8年,其中≥3月者110例。使用RSI評分124例,從14~34分,平均(18.85±4.03)分。使用RFS評分112例,從8~17分,平均(9.87±1.95)分。
1.2所有病例采集患者姓名、登記號、病程、主訴、伴隨癥狀及中醫(yī)證型。
1.3采集以下13項癥狀:咽部異物感、咳嗽、聲音嘶啞、清嗓、咳痰、咽干、咽癢、咽痛、咽部灼熱感、吞咽不利、胸悶氣緊、呃逆、反酸燒心。
1.4采集以下6個證型:濕熱蘊脾證、肝郁脾虛證、胃熱熾盛證、肝胃不和證、脾虛濕盛證、肺胃陰虛證。濕熱蘊脾證: 上述癥狀,或伴口咽黏膩感,納差,胃脘脹滿等,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肝郁脾虛證:上述癥狀,情緒抑郁焦慮時加重,脅肋脹滿,納眠差,夢多等,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胃熱熾盛證:上述癥狀,或伴胃痛,胃中灼熱,胸背部灼熱感易噯氣、干嘔,大便秘結(jié),脈弦數(shù)。肝胃不和證:上述癥狀,情緒抑郁焦慮時加重,可有呃逆、上腹脹悶疼痛等,舌淡紅苔薄白,脈弦。脾虛濕盛證:上述癥狀,或口淡,納差,便稀,進食易飽,食后易腹瀉,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或細滑。肺胃陰虛證:上述癥狀,或鼻干鼻衄,口渴夜重,盜汗,饑不欲食,舌體瘦小,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數(shù)。
1.5數(shù)據(jù)分析 使用EXCEL和SPSS 25.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證型及癥狀分布規(guī)律采用頻率分析。癥狀在證型的分布情況采用Pearson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證型分布情況 在對204例病人的辯證分型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如表1所示,6個證型中,肝郁脾虛證最多,為57例,占比27.9%,其次為濕熱蘊脾證51例,占比25.0%,胃熱熾盛證35例,占比17.2%,肺胃陰虛證26例、肝胃不和證20例、脾虛濕盛證15例,分別占比12.7%、9.8%、7.4%。
表1 各證型分布情況
2.2癥狀分布情況 本研究對咽部異物感、咳嗽、咽干等13項癥狀進行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2所示,癥狀發(fā)生頻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咽部異物感113(23.7%)次,咳嗽76(16.0%)次,咽干70(14.7%)次,咽癢69(14.5%)次,咽痛33(6.9%)次,聲嘶31(6.5%)次,清嗓23(4.8%)次,咳痰22(4.6%)次,反酸燒心16(3.4%)次,呃逆12(2.5%)次,咽部灼熱感9(1.9%)次,胸悶氣緊與吞咽不利均為1(0.2%)次。
各種癥狀在不同證型的分布情況,如表2所示,濕熱蘊脾證癥狀分布前五的是咽部異物感、咽干、咳嗽、咽癢、咽痛;胃熱熾盛證癥狀分布前五的是咽部異物感、咳嗽、咽癢、咽干、咳痰;肝郁脾虛證癥狀分布前五的是咽部異物感、咳嗽、咽癢、咽干、咽痛;肝胃不和證癥狀分布前五的是咽部異物感、咽癢、咳嗽、咽干、聲音嘶??;脾虛濕盛證癥狀分布前五的是咽部異物感、咽癢、咽干、聲音嘶啞、咳嗽;肺胃陰虛證癥狀分布前五的是咽癢、咽部異物感、咳嗽、咽干、咽痛。綜上所述,6個證型中癥狀分布前五均出現(xiàn)的是咽部異物感、咽癢、咳嗽、咽干4種癥狀,而胸悶氣緊、吞咽不利、呃逆、咽部灼熱感等癥狀均較少出現(xiàn)。癥狀在不同證型中的分布經(jīng)Pearson卡方檢驗,P=0.906>0.05,提示同一癥狀在不同證型中的分布無顯著差異。
表2 各種癥狀在不同證型的分布情況
咽喉反流性疾病6類證型中,肝郁脾虛證最多,其次為濕熱蘊脾證、胃熱熾盛證、肺胃陰虛證、肝胃不和證、脾虛濕盛證。13項癥狀中,以咽部異物感、咳嗽、咽干、咽癢最常見,其次為咽痛、聲嘶、清嗓、咳痰、反酸燒心、呃逆,咽部灼熱感、胸悶氣緊、吞咽不利則較少見。同一癥狀在不同證型中分布不具特異性。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醫(yī)證型研究較少。李云英[2]從肝郁氣滯、肝胃郁熱、氣郁痰阻、中虛氣逆、瘀血阻絡(luò)五種證型辯證治療反流性咽炎。鐘秀婷[3]等人對195例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進行調(diào)查,共得出7種常見的中醫(yī)證型,其中以肝胃不和證及肝郁脾虛證為多,其次為脾胃虛弱證、肝胃郁熱證、痰氣交阻證,胃陰虧虛證及氣滯血瘀證相對少見。李平[4]將咽喉反流性疾病中醫(yī)證型歸納以下五個證型:肝脾不和,氣郁痰阻、肝火犯胃、濕阻中焦、脾胃濕熱以及胃陰虧虛。蔡燕文[5]等人歸納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三個中醫(yī)證型,分別是氣滯痰凝、肺胃濕熱及肺胃陰虛。劉鐵陵[6]等人為三種證型:氣滯痰凝,肺胃濕熱,肺胃陰虛。我科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7],濕熱蘊脾、胃熱熾盛、肝郁脾虛、肝胃不和、脾虛濕盛、肺胃陰虛6個證型較為常見,與同行研究基本一致。在本研究中,6個證型中肝郁脾虛證、濕熱蘊脾證最多,其次為胃熱熾盛證、肺胃陰虛證、肝胃不和證、脾虛濕盛證。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咽部異物感、咽癢、咽干、咳嗽在各證型均為常見,說明各類癥狀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醫(yī)證型中無特異性,因此不能僅依靠癥狀對咽喉反流性疾病進行中醫(yī)分型。但因上述4個癥狀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較為高發(fā),故建議對以“咽部異物感、咽癢、咽干、咳嗽”等癥狀就診,且持續(xù)時間在3個月以上者,進行RSI、RFS評分,以明確是否存在咽喉反流,避免漏診、誤診。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RSI評分中,對咽喉部癥狀的描述不足,如缺乏咽干、咽癢、咽痛等癥狀的評分條目。臨床實踐中,上述癥狀較RSI原有條目中的反酸燒心、吞咽不利、胸悶氣緊常見,因此有必要完善RSI量表各條目設(shè)置,以更好發(fā)揮其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臨床診斷及療效評估中的應(yīng)用。呃逆、反酸燒心、胸悶氣緊等與胃食管反流病較緊密的癥狀則較少出現(xiàn),可能提示咽喉反流性疾病與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在發(fā)病機制的不同。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處,首先是由于目前咽喉反流性疾病中醫(yī)證型缺乏統(tǒng)一規(guī)范。在參考國內(nèi)學者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以及科室前期研究,本研究所選取6類證型可能無法全面涵蓋和代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醫(yī)證型特點。后期研究將嘗試在多個醫(yī)院或地區(qū)開展較廣泛的臨床試驗,最終形成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醫(yī)證型及證候。
目前中醫(yī)對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認識及研究處于初始階段,會存在諸多難點及爭議。本研究以中醫(yī)證型及證候研究作為切入點,開展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醫(yī)證型及證候特點研究,可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中醫(yī)辨證施治提供參考依據(jù),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