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晨 孫浩然
摘 要:安史之亂后,張巡未有與其他一些地方太守、縣令那樣被嚇得手足無措、望風而降,而是統(tǒng)合兵馬,對抗叛軍。其流芳千古的戰(zhàn)役便是睢陽之戰(zhàn),在堅守城池的危難中,面臨著忠君殉國與殺妾饗軍的倫理困境。一方面,古代封建士大夫的殉國盡忠是普遍意識準則與倫理責任,是“義”之所在;另一方面,對于殺害同胞用來充饑是有悖于正統(tǒng)儒學上的“仁”。對此,張巡選擇了前者,這在當今又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倫理價值取向。
關鍵詞:忠君殉國;殺妾饗軍;倫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2 — 0060 — 03
在堅守睢陽城以抵抗叛軍期間,張巡憑借著高超的戰(zhàn)術手段以及視死如歸的忠君愛國精神,以數(shù)千士兵堅守睢陽城十月之久,多次重挫叛軍、斬殺敵將,大小身經(jīng)四百余戰(zhàn),叛軍無法破城,只得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意圖餓死守城士兵。士兵們只得捉鳥捕鼠,啃樹皮、煮皮甲、吃紙張,最后發(fā)展到為了不讓守城士兵餓死,從而殺妾食子、吃城中婦孺等令人發(fā)指的事件。而歷代后世封建王朝不乏對此忠君報國的行為大加贊賞,唐朝不必多說,宋朝尊張巡為“保儀大夫”,清朝張巡塑像還被請入太廟之中,與歷代先王共享皇家祭祀。那么這種精忠報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通過殺害同胞來抵御外敵的做法,在倫理上是否具有合理性,在現(xiàn)代的社會中又能給予我們什么樣的反思與啟示?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說到忠就不得不提孝?!爸摇钡母拍钍菑摹靶ⅰ倍鴣恚匪荨靶ⅰ笨芍^是源遠流長,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現(xiàn)了“孝”字,這也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jīng)有了孝的觀念。在遠古氏族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最為緊密的便是血緣關系,而也正是這種最為原始,最為自然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孝”文化埋下了堅實的文化根基。至春秋時期,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是第一位全面系統(tǒng)整理論述了“孝”文化的人。在其《孝經(jīng)》中,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親愛,莫善于孝”??鬃诱J為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因為不僅“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父母也是孩童來到世間第一個建立的社會性關系。而對于這種人力無法改變的關系,其實應該是抱著一顆“敬”的心,從而外在的表現(xiàn)便是“孝”。正如在《論語·為政》里,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此一個“敬”字,實為精辟。
“忠”從“孝”而來,自然也要秉持“敬”之精要。古代為了團結(jié)氏族成員,充分發(fā)揮血緣與親情在維持氏族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內(nèi)部凝聚力、認同感與歸屬感,便有了對祖先的祭祀,有了追念與崇拜祖先的活動。禮記曾有云:“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敝矣谧嫦缺阌纱宿D(zhuǎn)化而來。當后世隨著封建社會的逐漸興起,儒學逐漸被定位官學之后,孔子的忠孝思想逐漸趨向于教條,而不是情感所發(fā)?!爸摇卑闹艺\、忠君,忠誠在原始社會就已經(jīng)存在,但在原始社會沒有君王,而到了封建社會,君王是為天子,上天之子,是抽象化的生靈萬物在人間的具象化代表。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因為這種孝道的外延,封建統(tǒng)治階級從維護其統(tǒng)治和宗法秩序的需要出發(fā),大力提倡和宣傳忠君思想,其核心便是臣民要絕對服從君王。然而“忠”在一開始,是就臣民與君主關系而言,而并不是片面的絕對服從君主,“忠”本是指的“中心”是一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一種本著自己的內(nèi)心,去幫助別人,成就別人的仁愛之心,是一種相互的動態(tài)關系,而不是單方面的接受和順從。孔子曾說“君使臣之禮,臣事君以忠”,從此可以看出不是單方面的順從,忠應當是一種對事對人的應有品德和行為準則,因為它必然要通過人事才能表現(xiàn)出來。其對象較為廣泛。
那么回眼望去,張巡殉國,其內(nèi)心深處秉持的理想道德,便是忠君報國的倫理大義。在其心中,君王就代表了天下正統(tǒng)的大義所在,是真正具有合法性的正義的代表,是家國天下百姓生靈抽象的人格具象化的代表。“既食君祿,當盡君事”,這種封建倫理的思想觀點已經(jīng)深深地刻印在了諸多文武士大夫的內(nèi)心之中,張巡也正是懷著這么一顆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赤膽忠心,用自己和將士百姓的生命,守護了其內(nèi)心“忠”的大義。于今而言,“忠”不應當僅僅是目標聚焦在一人之身上,而應當廣泛的在待親、待師、待友、待君都應該忠(盡心),當然這種忠并非無原則的忠。忠作為眾多美德之一,受著人類社會活動和人際關系中不斷變化而變化的節(jié)制,這么來看張巡殉國所盡之“忠”,未免有墮向狹隘單一的忠君之“忠”的嫌疑。而真正忠的大義之所在,應當是既不拘于時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
“仁”本在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寫作成“上身下心”,很明顯仁是身與心關系的范疇問題。即身形與情感方面的問題,其實都可以歸結(jié)為“仁”的范疇。東漢《說文解字》中曾解釋“仁”:親也,從人從二。所以“仁”也可以是歸結(jié)為一種人與人之間諸多關系的范疇。而“仁”學所誕生的大時代,也正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崩壞,親親之家族血緣模式無法繼續(xù)維持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的時代。是孔子首先系統(tǒng)的歸納了“仁”學,他重周禮推出仁,推己及人,雖然是站在了“士”的階級立場,但他詮釋了“禮”的內(nèi)核,也就是人文主義的價值理想被真正的確立了起來。這才有了后來各個朝代,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的為國為民。這種“仁”不是某種神秘而狂熱的,而是冷靜的現(xiàn)實的。是用一種合乎理性的智慧來引導、滿足、節(jié)制人的情欲的“仁”,是一種理性上的踐履,在天道和人道之中能取得某一種均衡?!叭省痹谡撜Z中是由多維度,多層次的展開發(fā)揮的。但是孔子一般不直接說“仁”是什么,正如老子一般不直接說“道”是什么一樣。這個“仁”是具有開放性的,會隨著時空轉(zhuǎn)變而不斷的自我完善的范疇,任何只要是停留在片面文字上的理解,都會難免隨著時空的變化而出現(xiàn)瑕疵與漏洞。2329F934-5654-4024-A7BA-61648EF4EF7E
“仁”所具有的核心內(nèi)容,主要是由三個大的方面。首先便是以“愛人”為“仁”,孔子的意思很明顯,仁是一種由內(nèi)心而發(fā)的一種情感。樊遲問仁,子曰:“愛人”。正是這種愛人的情感,構(gòu)成了“仁”的文化內(nèi)核,以人的情感而發(fā)。這種愛人、同情人、關切人的一系列的感情都指向了“仁”的主旨。當然這里的仁愛是有差等的愛,而絕非平等普世的愛??鬃又鲝埛簮郾姡c基督教的博愛,墨子的兼愛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愛有差等是人之常情,也是人類的理性所決定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梢姂撓茸詯郏瑦圩约旱纳砼c心,愛和自己關系最親近的人,然后再根據(jù)客觀的情況推而廣之,所謂“愛親”—“愛人”—“愛萬事萬物”。然后是方法上,為仁由己,推己及人才是“仁”所能長久實行的一以貫之之道。簡而言之,便是忠恕二字。忠便是積極的愛人,而恕便是消極的愛人?!凹核挥?、勿施于人”便是恕的最好的詮釋。畢竟人和人在內(nèi)心感受上還是存在差異的。積極的愛別人,幫助別人固然是好的,但也要看對方是否贊同,條件能力是否允許。所以“忠”是較難做到的,而“恕”是可以終身行之的,即忠恕近于人。最后是克己復禮為“仁”,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也就是說仁愛的外在表達形式是禮。禮是一定社會的規(guī)范、秩序和制度,是用來節(jié)制人們的行為。調(diào)和個人與社會的各種沖突,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的手段。人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無論是哪個朝代,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秩序,都是人類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必要前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然,禮樂是要以“仁”作為核心,沒有仁的禮樂,只不過是形式上的教條,虛偽的儀節(jié)。孔子曾曰:“人不仁,如禮何?人不仁,如樂何?”,強調(diào)了禮樂是仁的外在表達,而不能是假仁假義的形式。它們應該是一種辯證相互影響的關系,從而建立起一種內(nèi)在的道德,再通過實踐禮樂而有所教養(yǎng),同時再反作用于“仁”的開放式完善。
因此,張巡的殺妾饗軍,在現(xiàn)在看起來是令人發(fā)指,無法理解的行為。而在當時的歷史觀念的制約下,就是可以被理解的。在封建的意識形態(tài)中,普天之下的所有一切都是上天之子所掌控的,而且封建社會中人與人非但在權(quán)力經(jīng)濟上處于不平等的狀態(tài),更是在人格上也處于不平等的狀態(tài),貴族血緣子女出生,天生就高人一等,更別說小妾、丫鬟,這樣的社會角色在封建社會意識形態(tài)中的地位,是接近任人宰殺的牲畜,是接近可以買賣的物品,也是接近權(quán)貴為達到目的的工具。睢陽被圍數(shù)月,糧草斷絕,形勢危急,張巡不得已殺了自己的妻妾,分給將士吃,張巡此舉是為了帶個頭,此后張巡軍吃了三萬人,先是女人,再是小孩,最后是老人。從這些舉動來看,張巡的所作所為似乎毫無儒家的仁愛所言,儼然就是一個喪盡天良、毫無人性的國家戰(zhàn)爭機器。但是把眼光放到一個更加具體的情景之中,其實就會發(fā)現(xiàn)“殺妾饗軍”之中是體現(xiàn)著“仁”的精神?!墩撜Z·衛(wèi)靈公篇》曾有言:“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因為人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生命的意義便在于應當踐行上天賦予內(nèi)心的道德使命。孔子曾言:“朝聞道,夕死可矣”?!胺簮郾姟彪m然沒有明確說明“眾”的范圍,但從儒家倡導的推己及人的思路來看應該是指的所有一切生靈百姓。這也說明了當大范圍的仁愛于小范圍的生死發(fā)生沖突的時候,應該是主張殺生以成仁,舍生而取義的。到城破之時,城中只剩下數(shù)百余人,是真正的人間地獄。不過如若像歷史《舊唐書》所說那般,“所食人口兩三萬,人心終不離”。這表明了城中之人都是真正的仁人志士,能夠明白國破家亡的死更勝于茍且偷生的活,都是自愿慷慨就義,殺身成仁的。這又是真正的萬眾一心、大“仁”所在。如果不然,那么未免張巡所作所為有愧于后世歷代嘉獎敬奉,商丘的張巡祠恐也難以長久安在。不過分開來說,就他個人而言,他的精忠愛國,可稱得上是中華民族永垂不朽的英魂。是擔得起“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英雄的名號,受之無愧!
對于張巡為了抵抗叛軍所做的“忠君殉國”與“殺妾饗軍”,當下社會中從中最能吸取到的倫理價值取向便是“忠恕之道”和“仁義之舉”。
一方面在全球化的當今世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傳,所以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的精髓自然也會隨著全球化的到來而融于世界文化之中?!爸宜≈馈弊鳛槿騻惱淼闹匾褓Y源,將會在獲得持續(xù)的國際社會的認同中將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觀普及開來,這種歷經(jīng)千年積淀的倫理價值觀念,將在當下重新被我們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認知。這種忠恕之道,對于建設和諧社會,促進共同發(fā)展,以及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遠大深刻的意義。從思維角度而言,“忠”強調(diào)了從自己本體的感受,進而推論出自己的言行對于他人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也會得到他人的正面反饋,這種雙向的互動便是當代的“盡忠”。當自己對別人盡忠之時,自己所欲的,多半他人也會共鳴?!叭送诵?,心同此理”,所以要忠于自己本心之所想,忠于共事賢人之所失,更忠于百姓之所得。而“恕”則從另外一個方向去印證了“忠”的道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八個字正是要求自尊、自愛,從而尊人、愛人。把自我于眾人同等看待的同理心,自己所不希望的,一定是在自己內(nèi)心里消融掉,而不是向外發(fā)泄給別人。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社會人際關系的氛圍,才可以促進社會的安定發(fā)展,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有序。不同于“忠”的多向互動,從而難以周全,“恕”是一種單向本心運動,是可以終生踐履的。
另一方面,對于“仁義之舉”也是在當代具有新倫理價值取向的?!叭蕫邸彼裱牡赖吕碚撌峭萍杭叭?,對于某些仁人志士舍棄自己的生命去踐行自己所堅守的價值取向的這種行為,可能光用“仁”的內(nèi)涵是沒有辦法充分概括容納的,只有“義”才具有了超越感性情感的道德評價,實現(xiàn)一種“生不為茍得”、“患有所不避”的舍生取義的境界。在對于愛國精神,烈士舍身保家衛(wèi)國,維護正義的當代新世界倫理價值取向具有重大的意義。正是因為心中滿懷仁愛之情,才可以由此誕生出舍生赴死之義,以犧牲小情小愛去保全大仁大德。才可能有所謂“殺身成仁”與“大義滅親”。這對于外在強制性保護世界秩序的穩(wěn)定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內(nèi)在作用,王師之義、仁者無敵!張巡的事跡,促使我們在當代領悟到,人與人相處能夠盡孝盡忠,推己及人、忠恕之道。人與社會相處,生能仁愛天下,死能安心取義、無愧于心!
〔參 考 文 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王夢圓.從《孝經(jīng)》的忠孝之道談文化建構(gòu)〔J〕.漢字文化,2020,(23):143-144.
〔3〕李文浩.傳統(tǒng)忠孝思想的演變及現(xiàn)實意義〔J〕.漢字文化,2020,(12):161-163.
〔4〕宋凌飛,夏愛民,王裕民.忠孝卷〔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5〕吳增禮,張坤.生與死:明遺民的倫理困境〔J〕.倫理學研究,2012,(03):15-18.
〔6〕屈永剛.從殺身成仁到舍生取義——孔孟生死觀發(fā)展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6,18(02):20-25.
〔7〕張渝.儒家忠恕之道及其當代倫理價值〔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6):48-50.
〔責任編輯:侯慶?!?329F934-5654-4024-A7BA-61648EF4EF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