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現代漢語動詞加名詞結構中一些常見的,但形式和邏輯存在悖論的表達(如“勝敗同義”“救火”“吃食堂”等)由于長期以來相關方面的論述零散、不統(tǒng)一,給漢語的研究和推廣帶來諸多不便。目前這些問題或是在相關論述中缺乏具體的論證材料作為支撐,又或是論述零散,觀點模糊。本文擬對前人研究中相近的觀點進行歸納總結,結合相關理論,對論證零散模糊之處進行補充說明,并提出自己的見解,以促進研究走向縱深,旨在結合文化學及語言學理論,對這些悖論現象進行闡釋,以期推動漢語研究工作向前發(fā)展。
二、現代漢語動詞加名詞結構中的悖論現象
2015年國際女籃對抗賽,中國女籃以80比42戰(zhàn)勝美國職業(yè)聯隊。同樣是中國隊贏,但各媒體的報道卻不盡一致,其中有兩條表達此次賽事結果的新聞,“中國隊大勝美國隊”和“中國隊大敗美國隊”更是讓外國友人一頭霧水:為何“大敗”和“大勝”都是說中國隊贏了,上述例子就是現代漢語動詞加名詞結構中的悖論現象之一。
(一)語言學中的悖論現象
“悖論”這一詞語源于希臘,本義是“多想一想”。它的含義廣泛,指一切與人的直覺和日常經驗相矛盾的觀點或者結論。比如在“請相信我,我現在真的是在說謊”這句話中,“請相信我”和“真的是在說謊”就是一對矛盾的事物,認同了前者,就間接地否認了后者,反之亦是如此。悖論的出現往往是因為人們受環(huán)境影響而形成了某些定式邏輯,或對某些概念的理解認識不夠正確深刻。外國友人的疑問正是源于他們認為這種漢語表達有誤,存在悖論。
(二)現代漢語動詞加名詞結構中的悖論
應用于現代漢語中,悖論則是指那些形式和意義不一致的表達,在本文中主要討論動詞加名詞結構中的悖論現象。動詞加名詞的結構在傳統(tǒng)意義上都被視作動賓結構,表示一種支配和被支配的意義,如喝水、賞月、聽歌等。然而,一些在表達中十分常見的結構,如吃食堂(食堂怎么能吃),救火(火災時應該撲滅火,為何還要去救),以這樣的邏輯分析又會顯得“于理不合”,這就是現代漢語動名詞結構中存在的悖論現象。
(三)這種悖論長期存在且不易被質疑的原因
胡裕樹曾寫道:“語言具有社會性,是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盵1]外國人不理解中國的文化,因而會有此一問。而中國人長期受社會交際文化熏陶,耳濡目染,這些悖論式的表達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融入了思維中,譬如一些未在學校接受過教育的人,通常情況下,也一樣能和他周圍的人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所以,這些悖論盡管在表達中長期存在,但一般人都習非成是,認為這些不僅不是悖論,反而還是一種成規(guī),是社會約定俗成,很少有人提出過質疑或做過研究。
三、現代漢語動詞加名詞結構中悖論形成的原因
(一)古今詞義的發(fā)展演變到現在的約定俗成
漢語從古代發(fā)展到現在,詞義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詞的古代常用意義逐漸消失,或者雖保留在現代漢語中,但已被人們所忽略。這是悖論形成的原因之一。
以“大勝美國隊”和“大敗美國隊”這兩個結構中勝敗同義為例。黃伯榮、廖序東的《現代漢語》將合成詞與詞組分為偏正、補充、聯合、動賓、主謂、連動、兼語和方位這八種結構類型。從形式上看,“大勝美國隊”與“大敗美國隊”都是動詞與名詞構成的動賓結構,表達的意義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處在于“勝”“敗”兩字。依據報道的內容,“勝”應是“勝出”之義,這符合人們的日常邏輯,那“敗”在此處又為何解作“勝利”之意呢?
查閱《現代漢語詞典》可知,“敗”有以下三種含義:“1.在戰(zhàn)爭或競賽中失?。毫⒂诓粩≈?2.在戰(zhàn)爭或競賽中獲勝,打敗對方:大敗侵略軍;3.事情失敗,跟“成”相對:不計成敗。”[2]
通過套用上述三種意義,可以發(fā)現解釋2雖與通常的理解(通?!皵 苯庾鳌笆 敝猓┯泻艽蟪鋈耄颂幋_實能對例句“大敗美國隊”中的“大敗”做出合理的解釋。然而,對比解釋1,能夠發(fā)現“敗”字存在兩種完全相對立的義項。那么,“敗”字為何會有兩種完全相反的意義,是否所有的“大敗”都應理解為解釋2呢?
在《古代漢語詞典》中,“敗”的解釋是這樣的:
1.失敗,戰(zhàn)敗,如:
齊師敗矣。——《左傳·成公二年》
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秾O子兵法·形篇》
成敗之機,在于今日!——《資治通鑒》
2.打敗,使……戰(zhàn)敗。如:
敗宋師于黃?!蹲髠鳌る[公元年》
秦數敗趙軍?!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3]
由此可以發(fā)現,在“大敗美國隊”中,如果用第2義,即用“打敗,使戰(zhàn)敗”解釋,也不會存在所謂的悖論。除此之外,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對“敗”也做了使動用法的解釋。他指出,“在古代漢語語法里,‘敗’字多理解為不及物動詞,含義為‘失敗,戰(zhàn)敗’”,[4]與《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1同義,“其后接名詞時含義為‘使……敗,打敗對方’,應理解為使動用法”,[5]與《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2同義,因而對“大敗”的理解應結合句式結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此處的“大敗”由于其后接了名詞“美國隊”,實際上是“使美國隊大敗”,所以在例句中的“大勝”與“大敗”表示了同樣的意義。如果去掉兩句之后的“美國隊”,那么兩句的意義才會完全相反。由此可以得出,“敗”字的確存在兩種不同意義,但必須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并非所有“大敗”都應解釋為“勝利”之意。外國人不明白這一點,肯定會犯糊涂。中國人不理解這點,所以即使知道含義,也大多不能做出合理解釋。
此外,在“救火”中也體現了古今詞義的演變。按照對“大敗美國隊”的劃分,“救火”也應該屬于動賓結構,“救”與“火”之間表示一種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那么,發(fā)生火災時,人們去撲滅火,為何不說滅火而要說救火呢?“救火”的語法意義和邏輯是否存在悖論?之所以會有此疑問,其實是因為人們只是單純地從現代漢語的角度理解“救”這個字的含義。在《現代漢語詞典》里,對“救”字做了如下解釋:“(動)援助使脫離災難或危險:救命,挽救,營救,搭救,搶救,一定要把他救出來。”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確定,“救”在現代漢語中是動詞,為“救助”之意,若按這種意義理解“救火”這一結構,它自然不符合邏輯,違背了語法規(guī)則。但是,《古代漢語詞典》對“救”是這樣解釋的:
1.制止;阻止。
“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論語·八佾》
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周禮·司救》
救,止也。——《說文》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雖被發(fā)纓冠而救之,可也?!睹献印るx婁下》
使之相救?!吨芏Y·地官·大司徒》注:“救,救兇災也。”
2.救援;救助。
救,助也?!稄V雅》
扶服救之。——《禮記·檀弓》
匍匐救之?!犊鬃娱e居》
民困而不知救?!鳌⒒顿u柑者言》
設法籌救?!濉ち簡⒊蹲T嗣同傳》
3.治療;醫(yī)治。
是救病而飲之以堇也?!秴问洗呵铩駥W》
4.糾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禮記》
5.求助于人。
求救于齊。——《戰(zhàn)國策·趙策》
請救于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奉命求救?!顿Y治通鑒》
而在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中也提到:“止也。論語。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馬曰。救猶止也。馬意救與止稍別?!?/p>
(二)動詞加名詞的結構中,一部分可以理解為動狀結構
在《現代漢語》(重訂本)中,胡裕樹從語法意義角度將動詞與名詞形成的結構稱為述賓式,它表達的關系主要有:
動賓關系:養(yǎng)花,喝茶,植樹,洗衣服,修改法律等;
動補關系:陳述一番,走一遭,休息兩天,工作一會兒等;
偏正關系:救兵,援兵,援手,吹鼓手,看客等;
以“曬太陽”“吃食堂”為例,通過與其他“曬”加名詞的結構和“吃”加名詞的結構相對比,就能發(fā)現“曬太陽”“吃食堂”與傳統(tǒng)動賓式結構的差異:
曬太陽 太陽被曬 把太陽曬了 吃食堂 把食堂吃了 食堂被吃了
曬書本 書本被曬 把書本曬了 吃晚飯 把晚飯吃了 晚飯被吃了
曬鞋子 鞋子被曬 把鞋子曬了 吃冰棍 把冰棍吃了 冰棍被吃了
曬糧食 糧食被曬 把糧食曬了 吃火鍋 把火鍋吃了 火鍋被吃了
曬藥材 藥材被曬 把藥材曬了 吃水果 把水果吃了 水果被吃了
通過對比,很明顯“曬太陽”和“吃食堂”不適用于其中的任何一種表達,也即是不能夠按照傳統(tǒng)意義上的動賓結構理解。只有把“太陽”和“食堂”理解為狀語,把這類結構看作動狀結構,意味著“在太陽下曬”“在食堂里吃飯”,相應的悖論就不存在了。此外,將這個結論推而廣之就會發(fā)現,在“養(yǎng)病”“養(yǎng)傷”“聊微信”“聊QQ”“吃館子”這類結構中,如果用這種動狀結構來說明:“因為生病而修養(yǎng)”“因為受傷而修養(yǎng)”“用微信或QQ聊天”“在館子里吃飯”等,也不會存在所謂的悖論了。
(三)動詞加名詞的結構中廣泛采用了比喻、借代、縮略、諧音等修辭手法
1.比喻造詞法,“任學良先生將這種造詞法界說為:一種事物像什么便用什么來命名,這就是比喻式造詞法。”比喻造詞法是著眼于事物之間相似性的關系,借彼喻此的一種創(chuàng)制新詞的方法。如:
貼金:給佛像貼上金箔,比喻美化和夸耀。
吃醋:醋有酸義,比喻男女在愛情上的情緒。
割肉:割肉剜心都很痛苦,比喻因賠錢痛苦。
斷奶:不給嬰兒或幼小的哺乳動物繼續(xù)吃母奶,比喻使脫離依賴。
打頭陣:在先頭作戰(zhàn),比喻臨事當先。
走后門:后門與前門(正門)相對,比喻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個人目的。
剃光頭:給犯人剃掉頭發(fā),比喻棄舊從新。
滾雪球:雪球越滾越大,比喻越活動越發(fā)展的事物。
留尾巴:尾巴位于尾端,比喻事情沒有干完,還有問題。
抬杠:原指通過拎環(huán)懸掛容器于其上,并由兩人抬著的棒;喻指爭辯。
掀老底:比喻向別人揭穿某人的真實情況。
下課:比喻被辭退。
戴高帽:比喻為了獻媚等而故意抬舉別人。
2.借代造詞法,即借用與本體事物有著現實聯系的事物的名稱來代替本體事物,只出現借體而不出現本體,借體對本體具有明確的指代性,如:
畫圓圈:領導在閱讀或批示文件時常畫圓圈表示已經過目,代指圈閱文件。
爬格子:因寫文章要用帶格子的稿紙,代指勤奮艱苦的寫作。
打卡:卡代指生活中的各種卡和證件,可理解“登記、考勤、出示證件”或“請買單、請結賬”等。
節(jié)省筆墨:筆和墨代指語言文字表達。
嚼舌頭:舌頭代指語言交流。
喝墨水:墨水代指文化知識。
吃小碗:小碗代指一小碗飯。
打擂臺:擂臺代指競爭或戰(zhàn)斗。
吃豆腐:豆腐代指女色。
吃喜糖:喜糖代替婚姻。
封刀:刀代指江湖俠客或某領域的宗師高手的實力。
掉線:代指上網時出現故障致使網絡中斷。
四、對待現代漢語動名詞結構中的悖論的正確態(tài)度
有人會問:既然是悖論,那是否應該改正,也即換掉這些特殊的表達呢?答案是否定的。張世祿在《怎樣在語言學界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中提出,“中國語言源遠流長,隨著時代變化,各種語言現象也層出不窮,語言學界應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允許這些現象的存在并做好研究工作?!闭Z言具有社會性,語言的發(fā)展也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性。這種悖論的存在是客觀必然的,它由古今詞義的演變和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構詞原則所決定,我們不能改變它,只能適應它。然而,為了很好地理解這些悖論,可以采用一些可行的方法,如將詞的古今意義相結合,從修辭的角度去理解詞義,熟悉語法規(guī)律等,這樣方能變悖論為“悖論”,真正掌握這些特殊的結構,學好現代漢語。
參考文獻:
[1]胡裕樹,主編.現代漢語(重訂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3]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4][漢]許漢,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張耀廷.現代漢語后置狀語初探[J].思想戰(zhàn)線,1988(04):58-64+53.
(作者簡介:侯煜琦,女,本科,四川省儀隴宏德中學,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語言學)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