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偉 樸添勤
2021年12月初,溫州市全國首個“器官捐獻志愿與電子醫(yī)??ㄖ腔刍ヂ?lián)”系統(tǒng)上顯示,簽署人體器官捐獻意愿書的人數(shù)已有26179人,比兩年前增加了5倍多。這其中溫州醫(yī)科大學“生命之光器官捐獻志愿服務團”(簡稱“生命之光志愿團”)功不可沒。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負責人稱贊,這些大學生做的事,是我國器官捐獻事業(yè)進程中的重要事件。
黃君婷,1999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溫州醫(yī)科大學2022屆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現(xiàn)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攻讀婦產(chǎn)科學碩士學位。她和團隊致力于器官捐獻志愿服務,首創(chuàng)并促成了在溫州市“器官捐獻志愿與電子醫(yī)??ㄖ腔刍ヂ?lián)”試點,同時提議推動人體器官捐獻科普知識進入浙江省中學教材《人·自然·社會》。這兩個創(chuàng)新舉措被列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2020年)10件大事。她被評為2022年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2021年全國“最美大學生”。
2019年1月,作為生命之光志愿團團長,黃君婷帶領團隊開展了《生命的饋贈:器官捐獻家庭意愿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調(diào)研,他們了解到: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缺口巨大。當年有關部門統(tǒng)計,全國苦等器官移植的30萬患者中,僅有1萬人得到移植手術治療。
能不能讓更多的人,生時立下器官捐獻志愿,救助處于生命懸崖邊的患者?黃君婷和隊友們決定沿這個方向努力。
黃君婷和隊員們把調(diào)研對象分為捐獻家庭、潛在捐獻家庭和普通家庭三個群體。他們先是在溫州本地走訪調(diào)研,之后制作2100多份問卷在浙江省49個縣級行政區(qū)發(fā)放并回收,還有隊員分赴湖南、山東等地開展走訪和問卷調(diào)研。
他們發(fā)現(xiàn),“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人死如歸,入土為安”等傳統(tǒng)觀念,是器官捐獻的巨大“絆腳石”。溫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他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家庭在面臨器官捐獻決定時,哪怕是直系親屬都同意,只要祖父輩中有一位不同意,就沒有結果了。還有一個現(xiàn)象也令人心酸:90%的器官捐獻者,不敢對家族和朋友公開。
黃君婷和隊員們在問卷中,設計了影響器官捐獻意愿的五大因素:家人態(tài)度、器官分配、影響救治、個人觀念和激勵制度。收回的問卷表明,家人態(tài)度消極的占70%以上。
如何突破“家庭拒絕”這個瓶頸?
2019年1月放寒假時,黃君婷和隊員們把一份關于器官捐獻的家庭問卷,交給溫州醫(yī)科大學幾百位來自全國11個省區(qū)市的同學,請他們在家鄉(xiāng)和回鄉(xiāng)的車站發(fā)放并填寫收回。3月開學時,回收的1000多份問卷中,要求父母填寫的一個問答,讓黃君婷眼前一亮:“如果你的子女生前簽署器官捐獻志愿,你會同意嗎?”對這個問題,有65%的父母回答“會尊重子女的愿望”。
“爭取年輕人,帶動一個家庭!”黃君婷豁然開朗,她提出把普及器官捐獻的重點,放在年輕人身上,讓他們的意愿輻射整個家庭。
2019年1月,黃君婷和隊員來到湖南長沙調(diào)研,從湖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那里,聽到一個感人的故事。
2017年4月27日,一位年僅16歲,身高1.8米,酷愛籃球運動的湖南長沙少年葉沙,因突發(fā)腦溢血搶救無效離世。同一天,他的心、肺、肝、兩個腎和一對眼角膜,捐獻給了7位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在這些獲得新生的病人中,有5位組成一支名為“葉沙”的業(yè)余籃球隊,用葉沙去世那天的年月日20、1、7、4、27作為5個球衣號,并在球衣上寫著葉沙的漢語拼音,畫上自己接受的器官。他們每年4月27日相約打一場球,紀念這位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的16歲少年。后來,球迷們把這支由葉沙部分器官組成的球隊叫“一個人的球隊”。
何一平帶著這群來自溫州的醫(yī)學生,登門拜訪了葉沙父母??吹竭@些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的年輕人,頭發(fā)已顯花白的葉沙媽媽說:“葉沙生前的愿望,也是要報考醫(yī)學院。”葉爸爸正在準備一家電視臺慈善晚會上要演唱的歌曲《夜夜無眠》,他在眼前這群年輕人期盼的目光中,深情地唱了起來:“日日與你相伴,夜夜與你共眠……”同學們發(fā)現(xiàn),葉沙媽媽咬緊牙關強忍淚水,說了一句“中午在家吃飯,我給你們做包子去”,便轉身小跑進廚房。隔著廚房的玻璃窗,同學們看到葉媽媽抽泣的嘴角。
黃君婷對同學們說:“葉沙父母把我們當做自己的孩子,在一餐一飯間表達著自己的愛。我們就是葉沙父母的孩子,有責任把葉沙父母這份愛傳遞下去?!秉S君婷與何一平策劃了一個活動:在當年3月5日雷鋒紀念日那天,邀請葉沙父母和湖南紅十字會代表,到溫州醫(yī)科大學參加“雷鋒家鄉(xiāng)來親人”活動,宣傳器官捐獻公益事業(yè)和葉沙全家的貢獻。
“雷鋒家鄉(xiāng)來親人”活動得到溫州醫(yī)科大學的批準。2019年2月初還沒開學,黃君婷和隊員們早早地來到學校,準備一個月后將要舉辦的活動。
活動的重頭戲是創(chuàng)作和排演情景劇《一個人的球隊》。創(chuàng)作劇本時,黃君婷確定了“重獲新生的器官受捐者,延續(xù)葉沙的生命和他鐘愛的籃球事業(yè)”主旋律,并和隊員們一起,創(chuàng)作了劇本的初稿。黃君婷把劇本反復看了好幾遍,感到自己的文字不帶勁,便請來校學生會的筆桿子修改,終于一個近3000字的劇本誕生??梢慌叛菪枰?0分鐘。校藝術團和校團委的老師審查時,直呼“時間太長了,觀眾會有疲勞感”,拿過劇本左改右改,壓縮了一半多,成了一出12分鐘的劇。校藝術團的老師看完排練不滿意,指出5個扮演葉沙器官的演員“朗誦腔太重,缺乏真感情,沒把自己當做器官受捐者”。于是,這位老師親自做示范:扮演腎的演員,口渴時不要大口喝水,要小口喝并給人不敢使勁吞咽的感覺;扮演肺的演員,在病房里長年用呼吸機呼吸帶著消毒水味道的空氣,多么渴望大口呼吸太陽照射過的空氣啊……
活動舉辦那天,葉沙父母因病沒來,可800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黃君婷穩(wěn)穩(wěn)地走上講臺,打開自己制作的幻燈片,聲情并茂地講述葉沙一家人的故事?!兑粋€人的球隊》演出結束后,200多位帶著淚花的同學排著隊簽署器官捐獻志愿書,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溫州紅十字會的負責人看完《一個人的球隊》后,當場決定讓這出劇參加他們多場重大的公益活動,在溫州、寧波、杭州等地巡回演出。僅寧波一場演出,就收獲線上直播30多萬人的觀看。
情景劇《一個人的球隊》的嘗試,讓黃君婷感受到了藝術的巨大感染力,她和團隊一起開始探索器官捐獻宣傳的藝術化。黃君婷在2019年下半年,主編了《葉沙行星系》漫畫集,組織擅長繪畫的同學,把葉沙故事畫成卡通畫冊,送到小朋友手里,讓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討論器官捐獻和生命的意義。這本漫畫集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看中,制成卡通視頻,在網(wǎng)上和相關公益活動現(xiàn)場播放。
2019年10月13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全國人體器官捐獻進校園活動在溫州醫(yī)科大學舉行。這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浙江省紅十字會主辦,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溫州市紅十字會、溫州醫(yī)科大學共同承辦的盛會,主要由黃君婷和她帶領的團隊具體操辦。
會場人山人海,溫州市各高校師生代表來了3000多人。
黃君婷把葉沙父母也請來了。根據(jù)葉沙生前報考醫(yī)學院的愿望,黃君婷和隊員們設計了讓葉沙父母上臺,代替葉沙領取“溫州醫(yī)科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環(huán)節(jié),并為葉沙頒發(fā)天使獎學金,圓了葉沙當一個醫(yī)學生的夢。葉沙媽媽說:“感謝你們?yōu)槿~沙的心臟,提供一個能持續(xù)跳動的地方。”葉沙爸爸說:“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會一直記住溫州,記住溫州醫(yī)科大學,記住這個溫暖了我和葉沙媽媽心靈的地方?!?/p>
盛會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參會代表和來自溫州各大高校的師生代表參加的“為愛毅行”校園定向打卡宣傳器官捐獻長跑。他們從溫州醫(yī)科大學西門出發(fā),跑過溫州高教園區(qū)五個校區(qū)。在長跑活動沿途團隊還開展了器官衰竭體驗、行為秀表演、器官捐獻形象大使舞臺秀等活動,讓更多在校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器官捐獻事業(yè)。這次盛會上,600多名大學生簽署了器官捐獻志愿書。
黃君婷在查閱資料時了解到,一些國家在駕照發(fā)放時,同步進行器官捐獻意愿登記,并在同意者的駕照上印上標記,便于器官捐獻管理部門辨認。2011年,我國有關部門也打算借鑒這個做法,但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反對的呼聲占了70%多,很多人表示在駕照上印上器官捐獻標志不吉利,這事便作罷。
黃君婷想,是否可以嘗試別的類似的方式呢?她想到了自己平時看病用的醫(yī)???,能不能把器官捐獻標志,印在這張卡上?能不能在登記醫(yī)??ǖ木W(wǎng)站上,設計一個“有無器官捐獻的意愿”選擇按鈕,便于捐獻者直接登記?
黃君婷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一份建議書,附上8萬字的調(diào)研報告。2019年5月的一天,她帶著這些材料來到相關單位,敲開了多個科室的門,看完材料后,有人表示,建議挺好的!也有人提出,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實際問題需要解決。還有的提出疑問:“器官捐獻傳統(tǒng)觀念沒改變,增加這個按鈕會不會引起老百姓反感?”
黃君婷一時間束手無策了。7月,黃君婷看到一則關于溫州市醫(yī)保數(shù)字化改造的消息,她靈機一動,“這不就是個好機會嗎?借此數(shù)字化改造的機會,在系統(tǒng)中加入是否簽署志愿器官捐獻同意書這個選項,讀取醫(yī)??〞r不就可以同時顯示器官捐獻意向了嗎?”她立刻興奮地找指導老師。老師覺得這確實是個好機會,幫忙聯(lián)系了相關部門。
建議得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和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原衛(wèi)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等聽說后,也回信表示支持和鼓勵。2019年7月,溫州市借推動社保卡和電子健康醫(yī)??▋煽ê弦坏臇|風,把黃君婷提出的建議實現(xiàn)。從此,溫州市器官捐獻志愿者的醫(yī)??ㄉ希辛诵坌摹皩賵D標”,此舉在全國屬首創(chuàng)。
責任編輯:樸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