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青雄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變遷,社會各界也對小學英文教學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因為小學教育也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小學教育也同樣具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同時因為小學英文仍是普通小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學科,而且由于缺乏專門的語言環(huán)境,許多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易形成畏懼心態(tài)。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探究故事教學法的現(xiàn)實意義,并給出關于學校英語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分析。
關鍵詞:故事教學;小學英語;策略探析
引言:就小學學生來說,英語教學和語文課堂教學一樣,都具有相當的難度,由于教師所采取的單一語言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而無法參與課堂,以降低質量和效率。目前,英語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上入手,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哲學,讓學校能夠更加注重研究教育歷史與方法,并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改善教育過程,并推動學校教育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故事教學法的含義
1、有利于落實新課程標準以及素質教育的要求
在學校教育當中,故事教學法往往能夠成為一個方式,來對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行培育與指導,對英語教學者來講更是如此,在接受英語教學的學生中,多數學生都是一個浪漫并富有天真的孩子,因此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就是故事。在故事教學法當中,它通過運用大量真實和自然的語言來完成構建情境,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很好地接觸和理解。同時在課堂當中,把故事教學法當中的故事內容,以一種生動活潑的面貌來呈現(xiàn)在學習者面前,也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習者的興趣愛好和天性。
2、有利于學生共同合作的培養(yǎng)
通過運用故事教育的方式,教師需要教導學生懂得協(xié)作,重視學生的學習,所以學會與別人分享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此外,在教導學生時,教師們還可以注意在講述中增加一些其他元素,例如說明主人公通過協(xié)作就可以獲得什么,或是沒有協(xié)作也可以沒有什么等等,讓學生可以充分汲取并認識這些信息的意義,訓練孩子在教學過程中的協(xié)作能力。
3、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心理特點
對小學生們而言,學生的思考方法往往是借助直觀的圖畫來表現(xiàn)的。所以,在小學英語中引用童話是因為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情感充沛等。因此,他們在能夠閱讀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理解英語詞匯、語法和詞組,以便于他們可以無意識地掌握。另外,他們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旺盛的興趣以及旺盛的求知欲。因此,故事教學法不僅能讓學生理解故事內容,還能讓學生聽完故事后表演,鍛煉技能,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語言能力。
二、當前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現(xiàn)狀
1、故事顯得過于成人化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天性是活潑、好奇和渴望探索整個世界。從目前小學英語教學故事的選擇來看,很多故事過于成人化和功利化,這不符合學生對童年童真和童趣的認識。
2、篇幅不符合教學需求
從小學的詞匯出發(fā),長篇童話不適于教材。選擇短小的童話顯然最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就實際調查情況來說,部分故事的總詞匯量大約是二百,而且里面還含有一些一般學生不易記住的長詞條。而且講課時間過長,給英語教師的課堂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很多英語教師都必須花費一些時間總結和提煉故事的文本,以滿足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
三、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1、選擇趣味故事導入教學內容
教師要提升英語教學水平,最關鍵的就是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地掌握英語。但是,由于英文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種很罕見的學科,而且學生們往往并不具有使用英文的母語環(huán)境,所以學生往往對英文有某種抵觸感。所以,如果在學校英語課堂中采用童話故事教學方式的,教師就應當采用生動有趣的童話形式講述教學內容,讓學生們逐步認識并了解學英文的意義,從而增強學生們在英文教學中的興趣,從而推動英語教學的蓬勃發(fā)展。比如:在人教版《My family》的教學導入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講述一個學生熟知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童話故事,還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電視直播,將學生的視線代入到童話故事中,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在復習課文時也就會更易于融入情感。
2、創(chuàng)設故事場景,鼓勵學生參與
有時學生無法充分掌握教師講述的故事,因此學生缺乏個人參與的感受,無法親自感受故事的情境。這樣,教師就要在英語教學課程中,給學生提供匹配的故事情節(jié),使學生在故事情節(jié)中充當主體角色,扮演或者模仿并成為故事參與者,而并非是觀眾。讓學生更加了解英文單詞和語句中的含義,進而加深學生們對英文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的授課流程中,教師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虛擬一個不同的季節(jié),讓學生們在對應季節(jié)的場景中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季節(jié)是什么,同時給孩子們講述喜歡的原因,讓他們在這一模擬過程中用英文交流溝通,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詞匯水平和英文溝通能力,為他們英文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保證。
3、將故事教學法應用在句型教學中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掌握字母和單詞是幫助學生走向“英文國度的跳板”,學習句型是學生在“英語王國前進的大路”。所以,在句型教學中,教師們不但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實施,而且還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實際使用。通過故事把真實情況和英文短語聯(lián)系起來,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它能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認識和掌握語言,從而實現(xiàn)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We love animals”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Act like a duck. Quack,Quack,quack. Act like a panda.”等句型,編出不同的故事,或是以課文中提到的小動物們?yōu)橹行?,根據“What’s this?”、“It’s""Cool!I like It.”等重點語句,編織出不同的小童話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增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結束語:總之,在當前社會發(fā)展的背景下,課程改革不斷推進,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也必須根據課程改革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的句子英語學習效率。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真正實現(xiàn)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朝桃. 關于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文淵(高中版),2019(3):576.
[2] 蔡春雯.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魅力中國,2019(49):56.
[3] 蔡長娣.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新東方英語,2019(1):157.
DOI:10.3969/j.issn.1672-4186.2019.01.135.
[4] 宋麗娟.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 家長(上旬刊),2021(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