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滿天
曾國藩家書有言:“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庇行┤丝此坡斆?,卻終是笨拙顯形,一事無成。而有些人,或許走的慢一些,或許看起來笨一些,卻往往能夠一鳴驚人,大放異彩。
可見,人生于世,若能守得大拙,定能得大巧之利。
那么,什么是大拙?又如何守得大巧之利呢?
守拙,謂之勤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蹦晟贂r期的曾國藩,天資并不聰穎,甚至可以說有些愚笨,他能成為一代理學(xué)大師,全靠一個字:勤。
在讀書上,曾國藩定了一個規(guī)矩:一本書,不理解上一句,不讀下一句;不悟透一本書,絕不讀下一本;不完成當(dāng)天的學(xué)習(xí)目標(biāo),絕不睡覺。
就是這種一條道走到黑的苦學(xué)精神,培養(yǎng)了他異于常人的勤奮、吃苦、踏實的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都謂之“守拙”。
守拙,讓曾國藩從小便認(rèn)識了挫折。從14歲起,他就開始考秀才,七年奮戰(zhàn),年年落榜,卻始終不屈不撓。
終于,在第八年,他考上了秀才;第二年,又中了舉人;又過了四年,又中了進(jìn)士。而曾經(jīng)的同窗,早早考中秀才的,卻連舉人都沒有考出來。
勤奮守拙的人,不會投機取巧。碰到困難時,都以“撞”南墻的方式硬闖過去。反之,那些有小聰明的人,卻懶于下苦功,總是尋思著如何繞過困難,看似走了捷徑,卻根基不牢,最后自食其果。
文學(xué)家韓愈曾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惫磐駚?,以守拙勤方式而成就自我的人比比皆是。
堅持練字,洗黑一池塘水的王羲之,成了東晉著名的書法家;少年時“三年不窺園”沉于讀書的董仲舒,成為一代儒學(xué)大師。
守拙勤,看似慢,實則是最快的方法。因為扎扎實實,不留遺弊。
守拙,謂之恒
古人有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笔篱g之事,無論難易,就怕“認(rèn)真”二字。
曾國藩曾立下誓言:不為圣賢,即為禽獸;而追隨圣賢的第一步就是修身。
他給自己定下日課12條,包括有讀書、寫字、靜坐、寫日記等。這里著重說一下寫日記。曾國藩的日記并不復(fù)雜,基本是一天的流水賬:做了什么,見了什么人,說了什么話。他會原原本本地將一切記錄下來進(jìn)行反思并批注;甚至于,還將日記拿給外人看,讓人評點其言行。
如此寫日記,更是鍛煉了曾國藩的“恒”。恒,即為守拙。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做好一件事。就寫日記一事,從29歲起,一直到他臨終前一天早晨,他依然在寫。
曾有人提出過“一萬小時定律”,即長時間專注于一個領(lǐng)域,持續(xù)付出一萬小時的學(xué)習(xí)和積累,就能成就一個領(lǐng)域的專家。
守拙恒,不需要天賦異稟,也不需要玲瓏剔透心。你只需要找準(zhǔn)方向,耐心將簡單的事情重復(fù)做,踏踏實實地將重復(fù)的事情用心做,就能登上讓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巔峰。
守拙,謂之慎
一個人不管是聰明還是愚笨,守拙而慎,本質(zhì)上是對心性與心志的要求。
任何事情,只有撲下身子,苦拼實干,一步一個腳印走,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去落實,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自知天分不高,守拙勤,勤于學(xué)問;自知修為不足,守拙恒,恒于修身;自知不懂兵法,守拙慎,慎于作戰(zhàn)。人人都是普通之人,人人都可做非凡之事。一個“拙”到極點之人,則為之“大巧”。
曾國藩的經(jīng)歷告訴了我們一條人生“捷徑”,那就是: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人若有大拙,必得之大巧。
編輯/宋凌燕F30796AB-21C8-4245-AE88-D3B07C2A2F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