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覓
【導語】
朱光潛在《詩經》中說:“詩比別類文學較嚴謹,較純粹,較精致。如果對于詩沒有興趣,對于小說戲劇散文等等的佳妙處也終不免有些隔膜。”
現(xiàn)代詩歌與古典詩歌相比較,雖然都是有感而作,但現(xiàn)代詩歌不拘泥于格式和韻律。現(xiàn)代詩要求詩人以飽含激情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賦予典型化的意境,不講究格律,對詩的分段建行、每行的字數(shù)沒有固定要求,主要以詩意和語言的內在音樂動感取勝。那么,怎么才能寫好現(xiàn)代詠物詩呢?
一、掌握節(jié)奏,提升詩歌節(jié)律美?,F(xiàn)代詩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jié)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詩歌的旋律要有節(jié)奏地和諧流動。一首好的詩,譜上曲,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
【示例】
戴望舒在《雨巷》這首現(xiàn)代詩中,詩歌通篇押韻,讀來節(jié)律有致,韻味十足,內容和形式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契合,真正體現(xiàn)了詩歌的音樂之美。戴望舒的《尋夢者》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全詩共八個小節(jié),每小節(jié)都為三行,無論是句首還是句尾,大體在一定間隔重復一個韻,整體節(jié)奏明快,且每一小節(jié)中的內容或排比或重復,使讀者既感受到紛沓而至的節(jié)奏美,又感受到和諧悠揚的音樂美。
林徽因的《深夜里聽到樂聲》是一首音韻優(yōu)美的詩,詩行長短相間,詩句對稱,一節(jié)押一韻,一節(jié)換一韻,音韻和諧、自然。詩人善用語言的“音”來組成一首首樂曲,用聲音來表達感情。這首詩宛若一首隱去了曲譜的歌,悅耳動聽,給人以美的享受。
由此可見,凡詩詞必有節(jié)奏和音韻,這是詩歌脫離不開的兩大特點。
節(jié)奏是詩歌的基本力量所在。它是指一種有規(guī)律的連續(xù)進行的完整運動形式。風聲、鳥鳴、花開、水流,萬事萬物都是有規(guī)律地運動的。運動有快有慢,生命本身都是有節(jié)奏的。人說話有抑揚頓挫之分,就連布谷鳥的鳴叫聲也有輕重緩急之別。同樣,好的韻律,一方面可以加強詩的節(jié)奏感,收到和諧整齊的感官審美效果;另一方面則促進了情感的抒發(fā)。抒發(fā)內心憤懣憂傷情緒時,常選用短促而低沉的韻轍,形成短促而激越的韻調;表達舒暢歡快的情緒時,常選用開放而洪亮的韻轍。如郭沫若的《鳳凰涅槃》,全詩用了“ang”韻,“翔”“唱”“芳”這些韻調響亮昂揚、活潑健朗。
二、緊抓意象,營造詩意化情境。詩是無形的畫,即用繪畫意象構成的語言,意象豐富與否,是判定詩歌高下的一個基本標準。什么是詩的意象?意象就是詩人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融入了詩人感情和思想的主觀心理形象。
意象是現(xiàn)代詩的最小結構單位。意象有三個特點:第一,它是詩人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第二,它是飽含詩人感情的;第三,它是與詩人的思想相互交融的。
意象的產生要經過三個階段:
1.形象。形象就是外部事物的呈現(xiàn)方式,比如我們看到一朵花,花的形象就有了一個概念。事物的形狀被人感知到,就產生了形象。
2.印象。當我們第一次看到花的時候,對花會產生某種特有的印象:含苞待放、五顏六色、一叢一叢……這就是印象,是外部事物的呈現(xiàn)方式給我們留下的印象。
3.意象。我們對花有了印象,這時,如果你寫“花開了”,那不是意象;如果你寫“花很美”,那也不是意象;如果你寫“五顏六色的花”,那還不是意象——因為這不是你運用想象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丁香一樣的姑娘”,詩人賦予了姑娘丁香般的細弱、孤傲、美麗和憂愁,這便是詩人創(chuàng)造出的意象。
【示例】
以龐德為例,他翻譯的《詩經》,有一首詩里面有個“崧”字,他把這句詩“崧高維岳”,翻譯成“高高的蓋滿松林的山峰,充滿回音”。我們比照一下:“崧”字從結構上看,是“松林上面有一座山峰”,而不是“山峰上面有一片松林”。但在龐德眼里,“崧”字就是松林蓋滿山峰,這就是正確的意象創(chuàng)造!
我們借由“崧”字展開畫面,得知不是詞語創(chuàng)造意象,而是意象喚醒詞語——首先有了畫面,我們因為想要準確地描繪出這個畫面,就會在腦海里搜羅平時積累的詞匯,大量詞匯因此被喚醒。
三、錘煉語言,增強詩歌的張力。詩是語言的超常結構。別林斯基在《別涅季克托夫詩集》中所言:“樸素的語言不是詩歌的獨一無二的確實標志,但是精確的句法卻永遠是缺乏詩意的可靠標志。”仔細去看,很多詩歌語句都存在詞義搭配不當?shù)膯栴},但這正是詩味的妙處。通過詞序的顛倒以造成句子成分的錯位,也是現(xiàn)代詩人們常用的技法。它的主要作用是強調某種思想感情或情緒,以增強詩的節(jié)奏。
【示例】
如徐志摩在《蘇蘇》中寫道:“蘇蘇是一癡心的女子,像一朵野薔薇,她的豐姿”。
這首詩的語言具有新穎性和獨特性。這份新穎和獨特是通過破壞詞法和語法來實現(xiàn)的。憑借著詩歌中前后語言間的聯(lián)系和影響,那些被“破壞”的語言就披上了詩的色彩,蘊含了詩的韻味,變成了詩的語言。
詩歌本質上是一種抒情寫意的藝術,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語言不求科學、準確,求的是表情達意的傳神。同學們可以運用想象、比喻、通感等藝術手段,提高詩歌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審美感染力。
【示例】
如徐志摩的《沙揚娜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寫日本少女的溫柔,光寫“一低頭”這一具體動作,難以表達詩人心中的“溫柔”,他便用了比喻,將少女的情態(tài)具象化。這種具象是寫意性的,我們依然不知道少女的溫柔是什么樣子,水蓮花的嬌羞又是如何溫柔;但我們知道,它或者她,都很美!這就是寫意的妙處。
詩歌寫作向來被人們理解為一種靈感式寫作。其實不然,我們可以簡單把詩歌的基本寫作步驟分為三步:看、想、悟。
1.看,就是看到形象(也包括聽到、聞到、觸到、想到)——人皆可見,具有客觀性,所以也稱外觀。
2.想,就是借“此物”想到“他物”,所想形象來源于我們大腦中平時貯存的信息,所以也稱內視。
3.悟,就是進一步超越性地表現(xiàn)出自己的獨特感受。詩歌寫作,就是由事物引發(fā)想象,再由想象創(chuàng)造新世界。所以這個“悟”既不是肉眼可見的,也不是我們大腦中的知識儲備,而是心靈的直觀能力。
完成了以上三步,一首有血有肉、詩形豐滿、詩意圓融的詩歌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