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天狗》:從泛神、泛我到非我

2022-05-30 10:48:04孫紹振
語文建設 2022年10期
關(guān)鍵詞:天狗郭沫若崇拜

孫紹振

二十世紀末基礎(chǔ)教育改革以來,引進了一系列歐美教學理論。強調(diào)師生平等對話,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自主合作探究”成為重點,近來又有“學習共同體”“任務驅(qū)動”等的推廣。這在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成規(guī)方面取得的成效具有歷史意義。然而,這是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極端,把怎么教看得比教什么更重要了?教師把最多精力放在教學方式的設計上,是不是也產(chǎn)生了副作用?例如,教師本身學養(yǎng)不足,與文本深度理解不相稱。朱光潛先生十分推崇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的觀念:“要了解但丁,我們必須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準。”[1]但是恰恰相反,由于片面地強調(diào)“多元解讀”,當前流行的許多解讀遠遠沒有達到經(jīng)典作家的水準,而是代之以粗淺簡陋的信口開河。對此吾人往往見怪不怪,熟視無睹,不能不令人憂思。

郭沫若《女神》中的《鳳凰涅槃》寫于1920年1月3日,《天狗》寫于一個月之后,二者皆發(fā)表于1920年2月7日。從嚴格意義上說,《天狗》乃是《鳳凰涅槃》的壓縮篇。《鳳凰涅槃》太長了,雖然思想深邃,但是語言拖沓。郭沫若采取另一種形象,將《鳳凰涅槃》的宏大思想壓縮在二十多行詩句之中,卻給解讀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不要說學生,就是老師,甚至是大學教授,就我目前所涉獵,尚無相應的專業(yè)準備。

理解這首詩的關(guān)鍵是其核心意象“天狗”。那么,它究竟具有怎樣的內(nèi)涵呢?

天狗為什么要把日來吞了,把月來吞了,把全宇宙來吞了,這不是發(fā)瘋了嗎?網(wǎng)上有文作了回答:“郭沫若塑造的‘天狗更像是一種要吞吃掉舊社會所有落后思想的象征,它表達了對自由和解放的強烈象征,是五四運動之后一代有志青年心中的共同所愿?!钡牵还苁侵袊诺湓姼柽€是五四新詩所師承的歐美詩歌,太陽、月亮、星星都是光明的、美好的意象,怎么可能變成“舊社會所有落后思想的象征”?另一位意識到這個問題,改口說:“這‘天狗其實就是郭沫若本人,他在日本這塊土地上,飽餐世界優(yōu)秀的思想文化的珍饈,把歌德來‘吞了,把尼采來‘吞了,把哥白尼、達爾文來‘吞了,把斯賓諾莎也‘吞了,他形成了一個思想豐富、主體意識濃烈的現(xiàn)代人。這‘天狗又不止是郭沫若一個人,他包括了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所有尋求救國真理、追求現(xiàn)代知識與文化的中華兒女,他是梁啟超、王國維、魯迅、周作人、胡適、徐志摩、聞一多等。中國現(xiàn)代的思想與文化,就是由這一群‘天狗合力鑄就而成?!边@樣的解讀似乎“氣魄”很大,把西方著名學者、智者以及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的大學者都囊括了進去。殊不知,梁啟超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共和,與孫中山先生的護法運動抗衡失敗,出訪西歐,又入閣北洋軍閥政府。而王國維則在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淪亡后,為殉清自沉于昆明湖(按:此說有誤)。郭沫若在1920年2月初寫《天狗》時,魯迅的《吶喊》還沒有出版。胡適的《嘗試集》出版在這以后,郭沫若根本瞧不起,他在《西湖紀游·司春的女神歌》中公然說,“如今的詩人/可惜還在吃奶”。徐志摩還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兩年后才開始創(chuàng)作《志摩的詩》。聞一多有影響的詩集《紅燭》要到三年以后才出版。從嚴格意義上說,這樣的觀點完全不講學理,卻在片面的“多元解讀”旗號下風行無阻,不能不說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難得的是華中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黃曼君直接面對天狗的瘋狂,他說:“‘天狗突入宇宙,溶于萬物,與宇宙本體合一;到獲得光和熱,獲得無盡的能量,再到它‘飛奔‘狂叫‘燃燒,始而奔馳于外界,繼而自噬其身,幻想境界中形象的發(fā)展,層層深入,脈絡清晰?!保ā饵S曼君文集·第二卷》)黃教授說得很明白,天狗吞日月星辰,不是要消滅舊社會所有落后的思想,也不是汲取新文化精粹,而是為了獲得宇宙無盡的能量,可以自由地“飛奔”“狂叫”“燃燒”。難能可貴地接觸到問題的實質(zhì)。但是,黃教授接著說,天狗又“自噬其身”。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把自己吞了,個性的主體都沒有了,還解放個什么?黃教授沒有深入分析,國人對《天狗》的解讀亦未進一步。

“我”吞沒了日月星辰,不是一片黑暗了嗎?但是,“我”獲得了大自然中一切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光華,擁有了全宇宙一切能量的總和。有學者用20世紀90年代才被介紹到中國來的俄國巴赫金的“狂歡化”理論來解讀:“《天狗》開篇便是高潮,即興高漲,伴隨著歇斯底里的狂叫與蠻不講理的破壞,達到極致的狂歡化狀態(tài)。”說《天狗》是歇斯底里,蠻不講理,而說它是“狂歡化”,更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

“要了解但丁,我們必須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準。”要了解郭沫若,也應該把自己提升到郭沫若的水準,但是所有這些解讀,都遠沒有達到當年 28歲的郭沫若所擁有的哲學水準,根本看不出這種表面的“瘋狂”實質(zhì)上蘊含著深邃的哲理。

五四時期,打破偶像崇拜,實現(xiàn)個性解放,是時代的共同呼聲。胡適在《威權(quán)》中這樣寫道:

這個神一樣的威權(quán)其實很虛弱,奴隸們同心合力把山挖空了,“‘威權(quán)倒撞下來,活活的跌死”。在郭沫若看來,這太粗淺了,太形而下了。他從泛神論的哲學形而上的高度去批判“神”,對以偶像崇拜為中心的愚昧發(fā)起凌厲的攻勢。所謂泛神論,核心是“神”。本來,在基督教神學中,世界的本體是神,上帝是世界的本源,是超越于人和自然的人格化的偶像。神創(chuàng)造了人和自然。17世紀,荷蘭的斯賓諾莎從話語上繼承了“本體即神”的命題,但是,他所說的“神”并不是創(chuàng)造了大自然的偶像,而是大自然本身這一實體。這樣,他就提出了“神即自然”的反命題。憑借著泛神論的理念,郭沫若堅決否定了在現(xiàn)實世界以外存在偶像的可能,他在《地球,我的母親!》中說:“地球,我的母親,/我們都是空桑中生出的伊尹,/我不相信那縹緲的天上,/還有位什么父親?!边@形象地說明了大自然本身就是最高的第一性存在,神即自然,根本不存在什么創(chuàng)造了生活和現(xiàn)實的偶像。

意味深長的是,在《女神》中,郭沫若反對偶像崇拜的激情,卻往往采取了崇拜偶像的形式。在《我是個偶像崇拜者》中,他這樣寫道:

我崇拜太陽,我崇拜山岳,我崇拜海洋;

我崇拜水,崇拜火,崇拜火山,崇拜偉大的江河;

我崇拜生,崇拜死,崇拜光明,崇拜黑夜。

這里,郭沫若崇拜的是非人格的大自然本身。他的泛神論,不是為了反對天上的神,而是為了反對人間的神。那些在“壁龕之中”的“神像”,不過是為爭奪統(tǒng)治權(quán)力的死尸“殘骸”(《女神之再生》)。在《孤竹國君之二子》中,他借伯夷之口對“偶像創(chuàng)造”進行了歷史性的批判。他認為“人間的偶像”是私有制出現(xiàn)以后,由“專擅的魔王”捏造出來的“人形的上帝”,暴君自稱為“上帝的代身”“萬民的父母”。正是這些專制魔王把自己神化,才“制造出許多禮、許多條文”,要求人民“柔順”“忠誠”“尊崇名分”和“犧牲”。他宣告這種“偶像創(chuàng)造”的流毒“比那洪水的毒威還要劇甚”。這樣,郭沫若就把批判偶像崇拜的矛頭,在政治上指向封建專制,在意識形態(tài)上指向封建禮教。他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剝除的“虛偽的人皮”。他號召人類,只有“回到自然中來”[2],像原始人那樣作為大自然的一員,“沒有物我的區(qū)分,沒有國族的界限”[3],才能沒有爭奪,沒有私欲,實現(xiàn)真正的思想解放。這正是《地球,我的母親!》中描寫的那個理想的樂園,在那里,工人、農(nóng)民、草木、蚯蚓都成為擺脫了暴力、私欲的平等、自由的兄弟。

這樣的人,就獲得了“全宇宙的Energy的總量”,是偶像破壞者,狂飆突進,一往無前,享受著極度的自由。后來他在《我的作詩的經(jīng)過》中描寫了《地球,我的母親!》的寫作經(jīng)過,其中特別強調(diào),當靈感襲來時,他索性脫了“下馱”(日本木屐),“率性倒在路上”,想真切地和“地球母親”“親昵”“擁抱”的情景。他還說“自己覺得好像真是新生了的一樣”。郭沫若在這里不僅是陶醉于盧梭的思想,而且?guī)缀跏窃谀7卤R梭。盧梭在1749年應第戎科學院征文,構(gòu)思《科學和藝術(shù)的發(fā)展是敗壞了風俗還是凈化了風俗》時,也是躺在地上,有一種新生的感覺,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我飛奔,

我狂叫,

我燃燒。

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

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

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正是因為這樣,《天狗》中的“我”才顯得那么大無畏。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狂熱的喊叫、奔跑中,摧毀“一切的偶像”。在《梅花樹下醉歌》中,他樂觀地唱出了徹底摧毀偶像崇拜的勝利的戰(zhàn)歌:

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毀破,

破!破!破!

我要把我的聲帶唱破!

正是因為這樣,《天狗》中的“我”才顯得那么大無畏。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狂熱的喊叫、奔跑中,摧毀“一切的偶像”。在《梅花樹下醉歌》中,他樂觀地唱出了徹底摧毀偶像崇拜的勝利的戰(zhàn)歌:

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毀破,

破!破!破!

我要把我的聲帶唱破!

《女神》中的全部詩作都流注著這種對偶像統(tǒng)治的世界宣布“否定一切”的叛逆的激情。在《匪徒頌》中,他崇拜的偶像是“一切政治革命”“一切學說革命”“一切文藝革命”“一切教育革命”的“匪徒”。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個比魯迅《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更為自覺、勇猛的思想戰(zhàn)士,其反叛的無畏在“五四”新詩中是罕見的。

這個否定了天上和人間的一切偶像,沖破了一切精神羅網(wǎng)的自我,在郭沫若的思想和藝術(shù)境界中,居于很崇高的地位,是被當作偶像、當作神來贊美的。他在《我是個偶像崇拜者》中又這樣說:

我崇拜偶像破壞者,崇拜我!

我又是個偶像破壞者喲!

偶像破壞者變成了偶像崇拜者。徹底破壞偶像者,值得崇拜,崇拜什么呢?一方面是擺脫封建教條的偶像;另一方面,更深邃的是正面自我的創(chuàng)造。他在《梅花樹下醉歌》中這樣說:

梅花呀!梅花呀!

我贊美你!

我贊美我自己!

我贊美這自我表現(xiàn)的全宇宙的本體!

依泛神論,神即自然。按郭沫若當時的理解,自然之神賦予一切事物 Energy,獲得了大自然的總能量的“我”,才能說“我”便是“我”了。當人擺脫這種束縛,便也像梅花一樣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了。梅花是自然,是神;“我”是自然,“我”也便是神了。郭沫若在文章中自白:“泛神便是無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現(xiàn),自我也只是神的表現(xiàn)。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現(xiàn)?!盵5]“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現(xiàn)”,“我”便成了能夠以自我表現(xiàn)全宇宙的本體。這個自我被提高到神一般的地位。作為大自然的一員,不受任何人為的封建專制的教條束縛,當人擺脫這種束縛,便也像梅花一樣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這里所寫的與《地球,我的母親!》中人享受著大自然賦予的權(quán)利是一致的。本體即神,個性獲得了解放的自我,也就像神一樣居于最高權(quán)威地位。因此在《孤竹君之二子》中,郭沫若借伯夷之口說道:“假使是有上帝,我們只要能夠循著自己的本性生活,不為一切人為的桎梏的奴隸的時候,那便什么人都是上帝了?!盵6]

從這里可以看出,郭沫若的泛神論與斯賓諾莎的泛神論有了很大的區(qū)別。在斯賓諾莎那里,神是大自然;在郭沫若這里,神是不受人為的教條束縛的自我,泛神論成了泛我論、泛個性論,這是郭沫若的一大發(fā)明。《女神》正是披著泛神論的外衣,以天賦人權(quán)和個性解放為內(nèi)容,向封建專制和愚昧發(fā)出了徹底的不妥協(xié)的挑戰(zhàn)。

獲得了神一樣自我表現(xiàn)的偉大能量,個性獲得了極度的解放,自我轉(zhuǎn)化為神,成為偶像,應該是極度神圣的,但接著卻是:

我剝我的皮,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我嚙我的心肝,

甚至是:

我的我要爆了!

個性解放的根本原則是自我極端肯定,不管是精神的還是肉體的,一切追求都是自由的、天經(jīng)地義的,是任何外在力量都不可阻擋的,任何精神的枷鎖都是罪惡,都應該被粉碎。自我的一切追求,包括物質(zhì)的和精神的、靈魂的和肉體的,都是天賦的權(quán)利。但是,這里難道不是在自我摧殘、自我毀滅嗎?

解讀的最高難度,就在這里了。

光是憑著“平等對話”“多元解讀”“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共同體”“任務驅(qū)動”等,是無計可施的。拓展和豐富學養(yǎng),把自己提升到郭沫若當年的水準,才是正道。

從方法上說,僅僅停留在《天狗》個案上不可能真正將其讀懂。要真正讀懂,一要回到歷史語境中,二要適當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哲學背景。

追溯到四年以前,也就是1916年,郭沫若由于“民族的郁積,個人的郁積”(國家沒有出路,自己又陷入雙重婚姻的困境),不時有一種自殺的動機。直到五四運動發(fā)生了以后,他覺得舊的祖國和舊的自我一起被趙家樓上那場大火燒毀了,新的祖國和新的自我同時誕生了。1921年1月18日,在他給宗白華的信中,這種情緒涌現(xiàn)了出來:“我現(xiàn)在很想如phoenix一般,采集些香木來,把我現(xiàn)有的形骸燒毀了去,唱著哀哀切切的挽歌把它燒毀了去,從那冷凈了的灰里再生出個‘我來!可是我怕終竟是個幻想罷了。”[7]過了兩天,郭沫若就寫成了作為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象征的《鳳凰涅槃》,將古埃及的神話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鳳凰結(jié)合起來?,F(xiàn)實的、粗糙的“尋死”,原生的悲觀情緒,進入了一種想象的詩化境界。鳳凰點燃的烈火不但燒毀了舊世界,而且也毀滅了舊自我。烈火中翱翔的鳳凰,成為新的世界和新的自我永恒的不死的象征。這不但是想象的解放,而且是思想的解放,是情感的浪漫飛越,是浪漫藝術(shù)的勝利。

特別不能忽略的是,在《鳳凰涅槃》中,鳳凰所燒毀的不但有“身外的一切”,而且還有“身內(nèi)的一切”,亦即詩人自己。聞一多早在 1923 年就注意到這種雙重否定的特點。他在《〈女神〉之時代精神》中指出,“五四”時代的青年,“他們厭這舊世界,也厭他們自己”,“丹穴山上的香木不只燒毀了詩人的舊形體,而且連現(xiàn)時一切青年的形骸都毀掉了”。[8]

《天狗》中,詩人不但把現(xiàn)成的舊的“全宇宙”毀了,還把自我毀了:“我剝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的我要爆了”,就是不但與舊世界,而且與舊自我決戰(zhàn)的宣言。天狗和鳳凰一樣,用否定舊自我的肉體的形式來表現(xiàn)徹底砸爛精神枷鎖的英勇氣概,與舊世界、舊自我決戰(zhàn)的歡樂和痛苦的交響構(gòu)成了《女神》的主旋律?!短柖Y贊》一方面是針對客觀世界的:“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礙一概劃平”;另一方面是針對主觀世界的:“你不把我照得個通明,我不回去”。《浴?!穭t更加突出否定舊自我的重要,詩人宣告要“把有生以來的塵垢秕糠”“全盤洗掉”。他在《爐中煤》中強調(diào)思想得到解放的歡樂:“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倍凇堆┏分?,這種獲得精神解脫的歡樂則為“我全身心好像要化為了光明流去”。

只有把自己提升到郭沫若當年的水準,讀者才能看清楚郭沫若的泛神、泛我和非我交織的高度。

在《女神》中,動人心弦的不但是這種勝利的歡呼,同時還有不得解脫的苦悶以及對自我的厭棄。把對偶像批判與自我批判結(jié)合起來,折射出《女神》表現(xiàn)五四文化批判精神的光輝。而《天狗》則聚焦著詩人在《女神》中為否定舊自我、舊觀念而不安、苦悶、懷疑、絕望、掙扎、抗爭、探求,為迎接新自我、新觀念而坐臥不寧、興奮若狂的精神頻率。

要把自己提升到郭沫若當年寫《天狗》時的水準,我們在學養(yǎng)上是要下苦功夫的。沒有學養(yǎng)上的準備,不知道該教什么,光是在怎么教上設計各種花樣,耽于種種時髦的花樣,實在是緣木求魚。

猜你喜歡
天狗郭沫若崇拜
郭沫若書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學刊(2021年3期)2021-12-16 06:04:38
郭沫若書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學刊(2021年3期)2021-12-16 06:04:32
天狗送的紙牌
童話世界(2020年31期)2021-01-04 01:41:50
天狗吃月亮
天狗吃地球
學生天地(2019年34期)2019-08-25 08:57:18
我崇拜的那條“龍”
學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2
郭沫若佚詩一首
郭沫若學刊(2018年4期)2019-01-03 08:41:50
西夏天崇拜研究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18
我最崇拜的人
反七步詩
文苑(2016年2期)2016-12-08 11:51:19
枣强县| 长汀县| 怀集县| 黄冈市| 澎湖县| 临邑县| 星座| 北碚区| 施秉县| 仁寿县| 长垣县| 西昌市| 汕头市| 佛山市| 石棉县| 安龙县| 樟树市| 清流县| 舞钢市| 鹤峰县| 湖州市| 藁城市| 财经| 玛纳斯县| 类乌齐县| 衡阳市| 鹿泉市| 康定县| 福建省| 乌兰浩特市| 松滋市| 仪征市| 剑河县| 咸阳市| 霍林郭勒市| 新乐市| 西华县| 汶上县| 温泉县| 凤城市|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