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曄旻
安徽省黃山市及其附近一帶,明清年間叫做“徽州府”?;罩莸胤讲淮?,奇怪的地名不少,比如歙縣、黟縣。其實,當?shù)氐姆窖砸哺孛粯悠嫣?,既不像江浙話(吳語),也不像江西話(贛語),同北面的江淮官話更是不同。人們只好將其單立為徽州方言。
徽州方言內(nèi)部分歧很大,不僅縣與縣之間發(fā)音不同,一縣之內(nèi)口音也有差異。明朝的《徽州府志》就說本地“六邑之語不能相通”,跟吳地方言的“大抵相類”比較起來,差別很大。但徽州各地方言也有共同點,比如“祖父”不叫“爺爺”,叫做“老朝”“朝朝”“奉”“老奉”。當然,讀音已經(jīng)演化得跟以前不同,比如績溪話里的“朝”,聽上去就跟普通話的“切”差不多。
其實,“老朝”跟“老奉”本來是一個詞,喚作“朝奉”?!俺睢北臼枪俾毭Q。宋朝就有“朝奉大夫正五(品)”以及“朝奉郎,正六上”,這些都是有名無實職,朝廷供給俸祿的文散官名。因而,朝廷財政緊張時,允許民間財主捐個“朝奉”,過過官癮?!抖古镩e話》如是記載:“彼處富家甚多,先朝有幾個財主,助餉十萬,朝廷封他為朝奉郎”。時間一長,捐官而來的“朝奉”越來愈多,無形間,這個詞兒成了富豪財主們的尊稱。比如家喻戶曉的《水滸傳》里,跟水泊梁山好漢們大打出手的祝家莊,“惟有祝家莊最豪杰,為頭家長喚做祝朝奉”。這顯然是個典型的鄉(xiāng)紳土豪形象。
到了明清時期,不光是富翁財主,生意人也可以被稱為“朝奉”了。做生意的人大都喜歡恭維,社交時,常常互相尊稱一聲“朝奉”,而且不光是店主,連打下手的伙計也逐漸被稱為“朝奉”了。
明清時期,徽州商業(yè)發(fā)達?!杜陌阁@奇》里就說,“卻是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第一等生業(yè),科第反在次著”。當時徽州的經(jīng)商人數(shù)眾多,“男子成童即服賈四方”。既然做生意的徽州人如此之多,徽州人里的“朝奉”數(shù)量當然也是水漲船高了。
當時經(jīng)商的徽州人多為男子,他們往往少年時便出外經(jīng)商,待到創(chuàng)立一番家業(yè)才衣錦還鄉(xiāng)。久而久之,“朝奉”就與這些頗有些年紀的男子畫上了等號,以致到最后在徽州方言里引申出了“祖父”的含義。再往后,在口語里又簡化成“朝”或“奉”,若是不了解這些前因后果,便會讓人覺得摸不著頭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