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芳
隨著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化和發(fā)展,現階段人們逐漸認識到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儲備,更需要立足實際,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困境,著眼于未來,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和終身成長奠定基礎,因此現階段的教育在實踐過程當中更加強調思維和能力的提升和塑造,而問題意識則是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培養(yǎng)方向。
問題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可以調動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更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在問題分析、研究、探討的過程當中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初中歷史教學實踐過程當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現階段教師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給予的關注和重視也越來越高,但是就目前的實踐情況來看仍舊存在著一些欠缺和不足,想要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需要明確現階段初中歷史教育的問題,結合實際問題對優(yōu)化路徑作出相應的分析和研究。
一、初中歷史教育現存問題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教師的教學理念會影響教學的走向以及教學在實踐開展過程當中所能達成的效益和影響,隨著素質教育、雙減政策等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的推廣和落實,現階段很多教師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想要真正解決教育困境就需要從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出發(fā)對教育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但是很多教師仍舊無法有效地擺脫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這就導致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更加關注學生能否將知識理論背誦下來,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這一方面導致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不斷降低,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并沒有有效了解歷史知識,死記硬背的方法雖然讓學生在選擇題上優(yōu)勢更加鮮明,但是在主觀題上學生往往無法有效解決,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仍舊較為欠缺,學習能力相對較弱。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枯燥
教師的教學方法會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的氛圍、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方向,但是就初中歷史教學的實踐情況來看,教師大多數采用的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漠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并沒有有效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另一方面大大消解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注意力也很難集中于課堂上,同時學生對于知識概念的消化理解能力相對偏弱,這就導致歷史知識學習在學生眼中是分散的,學生的知識并沒有形成體系,常常會出現知識點混淆的情況。
(三)成績對教師和學生產生了較大的束縛
在初中教學實踐過程當中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中考,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甚至學生家長、學校領導,都更加關注學生的中考成績,而這種成績方面的約束和影響導致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更加強調理論背誦,同時受分值影響,歷史學科在學生和教師眼中的地位遠遠落后于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并不會分給歷史學習太多的時間,歷史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相對偏弱,進而讓歷史教學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方法
(一)情境化教學發(fā)現問題
情境化是在初中教學開展過程當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從本質上講歷史學習趣味性是相對較高的,因為在學習歷史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跨越時間的洪流,打破空間的限制,接觸更多的偉人,了解更多的事件,但是從形式和需求上看學習歷史又較為枯燥,在很多學生眼中歷史只是一段又一段需要反復背誦且很容易混淆的知識點,為此很多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關注死記硬背,分析如何有效地區(qū)分知識點,學生并沒有深入探究歷史知識,對歷史的認知僅僅停留于表面的文字,這就導致歷史學習對于學生而言較為枯燥乏味、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通過情境化教學的方式避免這一問題,讓枯燥性、抽象性的文字概念知識轉變成具象化、形象化的視覺呈現,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在情境構建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有效地發(fā)現歷史問題,進而調動學生思考和分析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塑造學生的學科思維。
例如,在講述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盛唐氣象”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視頻資源、圖片資源和音頻資源的引入讓學生感受一下唐朝當時的社會,然后讓學生思考在唐朝時期我國國力鼎盛,一片欣欣向榮之景,為什么唐朝到最后會覆滅,唐朝又是因為什么覆滅的,讓學生內心產生問題,進而對唐朝這一時代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埋下問題的種子,學生會更加全面地分析視頻當中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哪些問題導致唐朝滅亡,這不僅有助于強化學生對本堂課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同時對于后續(xù)的“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這一節(jié)課的講解也有一定的幫助和影響,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思維和問題發(fā)現能力、問題分析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更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讓教學銜接更加緊湊,讓歷史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體系。
(二)氛圍營造讓學生提出問題
歸根結底,問題意識培養(yǎng)最終的作用主體還是學生,想要有效地塑造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思維,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讓學生主動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進而在問題思考、分析、解決的過程當中強化學生的思維和能力,但是就現階段實踐教學情況來看,可以發(fā)現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并沒有提出問題的勇氣,甚至很多學生都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因為在學生眼中教師是嚴肅的,這就導致教師無法有效地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更無法讓學生提出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而想要解決這一困境,教師就需要從課堂教學氛圍上著手,當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之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會進一步拉近,學生也更愿意提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困惑,進而在有效交互的過程當中既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思維,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幫助,教學氛圍的營造上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和小組合作探究式以及翻轉課堂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引入,讓教學氛圍得到有效提升。
以“動蕩的春秋時期”這一節(jié)課為例,教師可以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展開課前預習,為了提高學生課前預習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分發(fā)導學案,明確課前預習的任務,并且利用網絡渠道向學生發(fā)送微視頻教學資源,讓學生在預習過程當中有更多的感悟和借鑒,進而提高學生的預習效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分析會發(fā)現在導學案當中有一些任務自己是無法有效完成的,同時學生也會發(fā)現自己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知識點認知不夠清晰,學生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而這時教師則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問題,在共同交流溝通和分析的過程當中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碰撞、觀點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往往會發(fā)現新的問題,這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在實踐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也可以讓學生搭建學習伙伴,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探討能力等多項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科思維。同時在這種激烈的討論和分析過程當中學生學習具備一定的探索空間、分析空間和思考時間,課堂氛圍會得到相應的改善,學生的熱情被充分調動,之后學生也更愿意向教師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及自身的問題,結合教師的引導,讓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優(yōu)化教學評價解決學生的問題
教學評價在學生問題意識培養(yǎng)上有較大的影響,教師需要對教學評價做出相應的優(yōu)化和改良,主要可以從評價理念和評價形式兩個角度著手展開,首先從評價理念上講,教師需要以鼓勵式評價和引導式評價為重要的原則,在對學生進行點評的過程當中充分認可學生,幫助學生確立學科自信,同時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發(fā)現問題并且有效地解決問題,而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當中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嘗試著解決問題,通過評價理念的優(yōu)化讓評價所能達成的效益和影響進一步提高。
其次從評價形式的角度來分析,教師除了需要引入教師的評價外,還需要引入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形式的引入,讓學生學會發(fā)現自己的問題,也學會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勢和別人的問題,通過評價引導,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激活,讓學生在思考、探索、觀察的過程當中提高問題意識,塑造學生的問題思維。
歷史作為一門文學性相對較強的學科,在實踐過程當中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困境,為學生的終身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好基礎,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更多的動力和保障,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需要意識到問題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且對教學方法做出相應的調節(jié)和優(yōu)化,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