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 要]“閱讀鏈接”板塊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創(chuàng)新之處,它是文本閱讀的重要補充,是有效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既要充分了解編者的意圖,理解“閱讀鏈接”的編排特點和教學價值,又要采取比較、遷移、拓展等有效策略,將“閱讀鏈接”自然地融入閱讀教學體系中,使它成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重要資源,引領閱讀教學走向深入,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閱讀鏈接;比較;遷移;拓展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2)19-0025-03
與傳統(tǒng)教材相比,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的定位更加明確、精準,對傳統(tǒng)教材進行了優(yōu)化與調整,表現出很多創(chuàng)新之處,如在一些精讀、略讀課文后安排了“閱讀鏈接”板塊。“閱讀鏈接”是拓展閱讀教學的內容,是對課文閱讀的有效補充。但是,一些語文教師忽視其潛在的價值,在教學中一帶而過。這樣,無法充分發(fā)揮教材文本的教學價值,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根據文本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需要,深入解讀教材,適時、適度地進行鏈接,提升“閱讀鏈接”教學的針對性,引領學生深度理解文本,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全面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一、“閱讀鏈接”的編排特點與教學價值
教材是語文教學的載體,“閱讀鏈接”作為教材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統(tǒng)編語文教材體系中承擔著與課文相同的責任。這就需要教師深入解讀語文教材“閱讀鏈接”的編排特點,從而發(fā)揮教材的應有價值。
(一)“閱讀鏈接”編排特點
從本質上說,“閱讀鏈接”具有專屬性,以鏈接的方式服務于閱讀,與單元教材體系表現出相同的質性。統(tǒng)編語文教材采用“雙線”組織單元,一條主線是人文主題,一條主線是語文要素?!伴喿x鏈接”的內容與單元主題、語文要素具有一致性??梢?,“閱讀鏈接”具有助讀價值,能夠引領閱讀教學走向深入。從數量安排上看,“閱讀鏈接”安排數量較多,而且表現出一定的規(guī)律性,即隨著學段升高而不斷增加數量,并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循序漸進地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最后,從分布位置看,“閱讀鏈接”分布呈現出多樣性與靈活性的特點?!伴喿x鏈接”形式不同,兼容篇章、片段等,靈活地分布在教材文本后、課后習題之處等,這樣賦予了它多方面的價值。
(二)“閱讀鏈接”助讀價值
根據“閱讀鏈接”的編排特點,我們將它定位為助讀功能。它是統(tǒng)編語文教材助讀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助讀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課文學習
“閱讀鏈接”從板塊定位來看,處在閱讀的核心層面,服務學生的閱讀。因此,它的首要價值體現在幫助學生閱讀課文,能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促進學生對文本的內化,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深度閱讀。
2.加強單元整合
統(tǒng)編語文教材采用單元整合的形式呈現,一個單元就是一個教學整體?!伴喿x鏈接”作為單元體系中的一個板塊,與單元教材保持高度的同質性。因此,“閱讀鏈接”具有顯著的單元整合作用,使一個單元形成一個系統(tǒng)。
3.拓展閱讀視野
統(tǒng)編語文教材體現出“讀”占鰲頭的教學思想,強調拓展學生的閱讀量,發(fā)展學生的結構化閱讀思維,改變碎片化的閱讀現狀?!伴喿x鏈接”是助讀體系的一部分,發(fā)揮著拓展閱讀的價值。它既是對文本閱讀的延展,也是對單元教學的延展,意在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
二、“閱讀鏈接”的運用實踐與策略
“閱讀鏈接”的特點和定位,賦予它引領深度閱讀的作用。教師應基于教材文本的價值,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單元、文本的特點,靈活而充分地利用“閱讀鏈接”,讓學生的閱讀走向更深處。
(一)在比較中發(fā)現
比較是深度學習的一種有效方法,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帶著鑒別的眼光閱讀文本,有利于語文閱讀走向深入。那么,如何進行比較閱讀呢?
1.人文主題比較,升華情感
統(tǒng)編語文教材的人文主題發(fā)揮著統(tǒng)攝作用,將文本有機地組合起來。單元的人文主題,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深入閱讀,還能有效促進學生人文情懷的發(fā)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抓住人文主題,引導學生展開比較學習,以實現學生情感升華、人文素養(yǎng)提高的目標。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安排了兩個“閱讀鏈接”,一個是汪曾祺《自報家門》中的選段,一個是德國作家烏納·雅各布《遷徙的季節(jié)》中的選段。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基于人文主題進行比較,讓學生深入體悟文本的思想情感。首先,引導學生梳理這一單元的四篇文本,提煉其人文主題,這樣學生發(fā)現這一單元是以“金秋美景”為主題編排的。其次,我引導學生圍繞兩個維度進行比較:主題比較,單元課文和“閱讀鏈接”的主題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分別是什么;情感比較,圍繞主題,單元課文和“閱讀鏈接”表達的情感是否相同,結合相關語句說一說。
比較閱讀不僅深化了學生對單元主題的認識,讓學生對文本主題的理解走向深入,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閱讀思維,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
2.語文要素比較,發(fā)展素養(yǎng)
語文要素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關鍵。教學時,教師可以抓住單元課文和“閱讀鏈接”的語文要素進行比較,分析它們在寫作特色、表達策略等方面的異同,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仍然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進行說明。在教學《秋天的雨》時,我將課文與“閱讀鏈接”中《遷徙的季節(jié)》的片段進行比較。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我要求學生探究《秋天的雨》和課后“閱讀鏈接”在行文結構上的相似點,引導學生展開比較閱讀活動。通過比較閱讀,學生很快發(fā)現兩篇文章(或選段)都是圍繞中心句組織文章結構的。
通過對語文要素的比較,學生對這一結構特點獲得了深刻的認知,明白了抓住中心句能理解文章結構的條理性。
(二)在遷移中運用
“閱讀鏈接”是對課文教學的有機延展。基于這一特點,教師應利用“閱讀鏈接”開展遷移式學習。遷移式學習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知識的機會,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成為活的知識,能為學生所運用。那么,如何進行有效遷移呢?
1.認知遷移
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因此,利用“閱讀鏈接”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從提升認知水平的這一目標引導學生進行遷移。認知遷移屬于基礎層級的遷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閱讀文本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和掌握的方法,開展遷移學習,使“閱讀鏈接”成為學生認知能力生長的土壤。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大自然的聲音》一課,后面安排了一個“閱讀鏈接”,是葉圣陶先生的《瀑布》。在教學完《大自然的聲音》一課后,圍繞本文的寫作方法,我引導學生總結歸納作者是如何將“大自然的聲音”寫得生動形象的,從而讓學生明白寫景應從多個角度寫,要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如聽覺、觸覺、視覺等。最后,我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瀑布》一詩,探究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表現瀑布的。
借助“閱讀鏈接”,學生認知能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認識到閱讀寫景文章時,應關注作者寫景的角度,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景物的特點,從而全面地理解詩歌。閱讀認知水平的發(fā)展也將促進其他能力,如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同時,“閱讀鏈接”也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多閱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學會自主建構,將閱讀認知進行內化。
2.技能遷移
認知遷移是基礎層級的遷移,而技能遷移是高層級的遷移。在利用“閱讀鏈接”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實現閱讀技能遷移,以促進學生語文技能的發(fā)展。如何進行閱讀技能遷移呢?重構閱讀場景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基于閱讀內容和學生的閱讀認知水平,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方法、策略運用到新的場景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獲得鍛煉,從而引領學生的技能遷移。
仍以《瀑布》這一“閱讀鏈接”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為促進學生的技能遷移,我設計了詩歌改寫活動:“學習完《大自然的聲音》一文后,同學們肯定被這篇文章所吸引吧!想不想自己也寫出這樣的文章呢?請以《瀑布》為素材,借鑒《大自然的聲音》一文的寫法,嘗試將《瀑布》改寫成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边@是以“閱讀鏈接”為支點,引導學生進行以寫促讀的活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發(fā)揮“閱讀鏈接”的價值,引導學生借鑒《大自然的聲音》的寫作手法,對《瀑布》進行改寫。在改寫過程中,學生要深入解讀《大自然的聲音》,掌握文本的寫作方法,對散文獲得較為清晰的認識。同時,學生還要深度解讀《瀑布》,精準把握詩歌的思想和藝術,從而獲得閱讀與表達能力的提高。
改寫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技能遷移,也促進了學生的深度學習。隨著課堂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生經歷了從知識輸入到知識輸出的過程,學會了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使自身的閱讀技能得到了有效發(fā)展。
(三)在拓展中延伸
語文教材是教學的載體,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這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不斷拓展語文閱讀時空,讓學生的閱讀更加深入。“閱讀鏈接”是一個較好的“跳板”。教師可以借助這個“跳板”,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拓展,從一篇文章的閱讀走向幾篇文章、走向整本書的閱讀。
1.群文閱讀
統(tǒng)編語文教材強調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教材提供的文本非常有限,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基于語文教材,利用“閱讀鏈接”以及整合單元閱讀教學,構建富有活力的群文閱讀體系。目前,一些教師比較注重單元文本的教學,即先通過精讀課文學習掌握方法,為學生搭建支架,然后讓學生運用支架自讀略讀課文,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內化。這種思路固然是合理的,但不能只局限于此。從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需求來看,一兩篇文本難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學生語感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因此,教師應利用“閱讀鏈接”,進行群文拓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以以精讀課文、略讀課文為第一層級閱讀體系,重在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以“閱讀鏈接”為紐帶,引入課外閱讀材料,形成第二層級的閱讀體系,重在學生的自讀領悟。例如,圍繞大自然的閱讀主題,結合“閱讀鏈接”的《瀑布》,我構建群文閱讀體系,引導學生進行跨文本、跨體裁閱讀,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
這樣的群文拓展閱讀,有利于學生將散文和詩歌兩種體裁進行比較,體會到不同體裁在表現“大自然”這一主題時的各自優(yōu)勢,也在不同文體之間建立起閱讀橋梁,促進了學生的深度閱讀。
2.整本書閱讀
當前,學生的閱讀存在碎片化的現象,這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中“閱讀鏈接”的內容,不少是選自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中,具有很強的延展性。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借助“閱讀鏈接”進行深度挖掘,呈現“閱讀鏈接”文本的其他部分內容,引導學生從片斷閱讀到整篇文章的閱讀、從單篇文章閱讀到整本書閱讀,實現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目標。
例如,統(tǒng)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桂花雨》一文,“閱讀鏈接”板塊安排了琦君《留予他年說夢痕》的片段,而《留予他年說夢痕》是作者的散文集《煙愁》的后記部分?;凇伴喿x鏈接”的出處,我引導學生從片段閱讀走向整本書閱讀,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散文集《煙愁》,并運用批注式的閱讀方法,將自己感悟深刻的句子、段落圈畫出來,將自己的閱讀感悟記錄下來。然后,圍繞整本書閱讀,我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交流活動中,先談談對“閱讀鏈接”的認識,要求學生從整本書的高度,說說自己對“閱讀鏈接”的新認識,再引導學生從作品主題、寫作特點等方面,說說自己讀《煙愁》后得到的啟發(fā),并結合精彩片段說說自己借鑒到什么寫作方法。
拓展閱讀整本書,使單元閱讀教學得以擴展、深化,同時使學生的閱讀面得到拓寬,閱讀興趣更加濃厚,閱讀習慣得以養(yǎng)成,閱讀能力得以有效發(fā)展。
總之,“閱讀鏈接”體現出教材的編排意圖。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引導者,應加強與教材之間的對話,精準把握“閱讀鏈接”的特點和價值。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基于“閱讀鏈接”的價值定位,適時、適度地將“閱讀鏈接”融入閱讀教學體系中,使它成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一種重要資源,引領閱讀教學不斷走向深入,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 參 考 文 獻 ]
[1] 鄭秀塵.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閱讀鏈接”與“資料袋”的教學開發(fā)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1):35-37.
[2] 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3] 張濟友.巧用閱讀鏈接 激活閱讀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5(3):27-28.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