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統(tǒng)編教材第一個習作單元的主題就是觀察,而且觀察幾乎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習作活動。學生在觀察時的熱情很高,但表達時往往寫不出觀察的感受,觀察的對象進不了表達的范圍。對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課文出發(fā),總結寫觀察感受的方法,指導學生在觀察時調動多種感官參與,使觀察對象留下鮮明的印象,進而寫出真切的感受。
觀察最基本的要求是有目的地去看。小學生觀察的主要目的是把握觀察對象的特點,可以是其形狀、顏色、大小等。
如《荷花》一課第二自然段,作者重點觀察的就是荷花開放的形狀:“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弊髡咴谟^察荷花的時候,看清了荷花池中的荷花有不同的形狀,并選擇花瓣來表達荷花開放的特點,讓讀者有如臨其境的感受。同時,作者還注意看清了荷葉是碧綠的,荷花是白色的,還有嫩黃色的是小蓮蓬。這種顏色與形狀的合理搭配,就把作者觀察荷花的感受寫得十分清楚。學生可以學習這種方法,去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聚焦觀察對象的形狀和顏色,就能寫出具體、真實的觀察感受。
以上述提到的荷花為例,荷花本身具有獨特的清香,與桂花濃郁的香氣很不一樣,這種區(qū)別就需要借助嗅覺來觀察。
如杜甫《絕句》中有詩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通常情況下,人們聞到花香是正常的,似乎不需要用心觀察就能感受到,與花的氣味相比,草的氣味就容易被忽略,本質上草不像花能夠散發(fā)香味吸引人,且一般人很少用嗅覺去觀察它。但是,詩人在美好的春光里,在花香的世界里,竟然聞到了草的香味。雖然詩人沒有具體寫自己捕捉到的草香是怎樣的,但是,可以肯定它與花香不同,這就需要詩人特別用心去體會和感受。因此,對于觀察對象細微的氣味特點,學生可以采用比較的策略,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用手去摸一摸,或者用皮膚去接觸觀察對象,這是觀察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在視覺和聽覺之外更真切地感知觀察對象的特點,尤其是質地方面的特征。以觀察對象的表面為例,從質地上看有光滑與粗糙的區(qū)別,從溫度上看有冰涼的與溫暖的區(qū)別,從硬度上看有堅硬的與柔軟的區(qū)別等。
如《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作者把觸覺的獨特感受寫出來——“摘一個放進嘴里,舌尖觸到楊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樣細膩而柔軟?!痹谌藗兛磥?,刺竟然是“細膩而柔軟”的,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學生在觀察中借助觸覺,能找到不一樣的感受。
觀察對象發(fā)出聲音,需要通過人們的聽覺去關注。同時,由于聲音是容易消失的對象,人們采用聽一聽的方式去觀察,需要用心才能把握觀察對象的特點。
以法布爾的《昆蟲備忘錄》為例,其中就有許多以聽覺捕捉到的觀察內容,如在《復眼》中有“噌——飛了”,寫的就是蜻蜓飛的時候那種輕盈的姿勢,發(fā)出的聲音本來細微到聽不見,作者通過細致觀察,將它的聲音寫得非常真實。在《獨角仙》中有“嗚——撲”,寫的是獨角仙摔在燈下發(fā)出很重的聲音,似乎它都難以爬起來了??梢姡诿鑼懧犛X結果時,我們可以采用擬聲詞加上一些表達動態(tài)的詞語,就能夠從動態(tài)上來體現觀察對象的特點。
總之,教師在指導學生清楚地寫出觀察感受時,需要針對不同的觀察方法,從課文的表達范例中提取表達圖式,通過揣摩方法、模仿訓練,形成屬于學生自己的寫觀察感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