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的心理防疫,內地或其他地方有無可以借鑒的經驗?如果有,請具體説下。
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有關新冠疫情的心理防疫,我認爲澳門有好的經驗可以總結一下。一直以來,澳門政府和市民的防疫工作都做得不錯,澳門市民一直有戴口罩的習慣,疫苗接種率高,且可供選擇的疫苗種類多。此次疫情中,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點對點服務,做得較爲細緻,如我們明愛在政府的支持下,包括提供防護設備、乘車証等,因此仍然能夠繼續(xù)開展針對澳門弱勢群體的服務,支援在疫情下必須看病的市民等等。希望以後澳門和內地等多進行交流,加強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平衡好防疫和經濟發(fā)展的關係。
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研究院院長申荷永教授:我們策劃與參與的“心靈花園2020公益在線”可以作為例子之一:2020年1月26日啟動,持續(xù)工作至今,已是國內外此次抗疫心理援助的重要組成(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將此模式推廣,我們團隊也直接參與了意大利和巴西等抗疫心理援助);我們以網絡工作為主,啟動時在武漢有童?。ㄎ錆h精神衛(wèi)生中心業(yè)務院長,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研究院在讀博士)等一線工作;組織了千餘位具有專業(yè)資質的心理諮詢師,開展“一對一”的網絡諮詢,需要時有當地專家的介入,配合有關國際專家的公開講座,以及專業(yè)網站的心理防疫知識與方法傳播。我們的工作基礎,是基於汶川大地震中的“心靈花園心理援助模式”,根據新冠疫情的特殊情況而略有調整,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五層次扇型工作擴展,面對突發(fā)的大規(guī)模災難,心理援助可以從個體諮詢、小團體心理輔導、大團體心理活動、影視等形式的大規(guī)模介入,以及將“心理援助”融入生活,五個層面展開進行,猶如將扇子開打的普及效果。
二是三階段的五行心理技術,首先是建立關係,與工作和服務人群的關係,營建自由與保護的空間;其次,採用了核心心理學(Psychology of the Heart)“五行技術”:夢的工作、沙盤遊戲、太極舞動、音樂繪畫、心理劇場等;最後階段側重心理建設,被稱為“慈悲療法”,以心傳心,獲得心上之舟,獲得治癒與轉化。
三是心靈花園與文化復原力,根據心靈花園的基本理念,真正的治愈因素在來訪者的內心深處,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於是,好的心理防護或心理援助,需要將這種內在的治癒因素喚醒並使其發(fā)揮作用。而所有心理癥狀的背後,都與陰影和情結有關,就深度心理治療與治癒而言,則需要以我們自己的文化為基礎,將文化的復原力融入心理防護。
2020年3月我們團隊與武漢當地心理機構合作,參與組織了對新冠疫情“喪失哀悼”系列講座與輔導,也是具體的抗疫心理維護的例子。我的報告在2020年清明節(jié)當天,主題是“面對苦難:慈悲與轉化”,也已有國際學術論文的刊登。
2020年12月,我參與組織了國際藝術家對新冠疫情的表達,徵集了七個疫情嚴重國家藝術家的繪畫,並分別作了心理分析,論文刊登在《國際分析心理學雜誌》(2021年4月刊)。因為藝術家的象徵性表達,包含了一種文化和藝術的治癒力量,這也是我與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前任主席Luigi Zoja在光明國際論壇有關新冠疫情與心理維護的對話(《光明日報》2020年12月5日)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實際上,我們也可以將澳門本地藝術家的工作,融入我們面對疫情的心理防護??挂呤巧鐣轿坏墓ぷ鳎睦矸酪吆托睦斫】档木S護需要與社會各界好好合作,一起努力。
澳門心理學會李昇恆理事長:面對新冠疫情,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心理防疫做法,內地過去一些省份出現大規(guī)模疫情時,各省份的心理專業(yè)團體都會第一時間形成支援網絡,等於是以全國的力量去支援心理防疫的工作,這部份的工作確實值得我們參考及學習。未來在澳門如果出現疫情時,是否也透過粵港澳大灣區(qū)的緊密合作機制,實現相互支援的可能性。另外,內地在出現疫情時,也透過最新的人工智能科技手段,如人臉辨識技術,線上智能互動機械人等,協助市民判斷自己心理健康狀況,並即時給予適切的自助方法及求助資源等。此外,澳門要發(fā)展大健康產業(yè),我認為十分值得去關注和投資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產業(yè)。
街總社區(qū)心理輔導隊李海豐心理治療師:我認為目前澳門各社會服務機構所提供的心理防疫工作是能夠顧及各階層市民的需要,只是發(fā)佈的平臺較為分散而且不統一集中。以臺灣為例,政府會把各市各縣的合資格提供心理治療和精神??频馁Y料收集整理,並統一在政府專頁發(fā)放;也會收集來自不同機構的有趣有用的心理防疫文章和影片,供市民參考和運用,同時定期更新網頁的資訊。不論是疫情的發(fā)展,尋求協助的方法都能夠在同一個地方獲得,減低了市民不少的焦慮。就心理支援熱線方面,臺灣也設立統一的熱線號碼,使各懸市的市民可以更清晰,更方便接觸到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