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政府和社會有關機構針對市民的“心理防疫”都做了不少工作,對此作何評價?有何建議?此外政府對前綫工作人員身心健康的關心和支持是否足夠?有何改進的空間?
澳門明愛潘志明總幹事:在此輪疫情中,特區(qū)政府開展了多次全民核酸檢測,還有在澳門處於“相對靜止”時期政府所實施的嚴格的管控措施,使市民在工作和生活上感受到了不少的困難和壓力,但市民還是一直在配合和支持政府的抗疫工作。政府在此次疫情中,對前綫工作人員亦給予了支持和關心。
我認爲此項工作還可以做得再細緻一些,如加強對前綫人員的心理輔導,使他們在抗疫前綫更能安心工作。據(jù)我所知,前綫人員的壓力有的是來自於家庭,所以做好家屬的工作,協(xié)助照顧前綫人員的家庭很有必要,這是對他們很好的一個支持。此外我認爲疫情下大家在語言表達上需要注意,不要因爲表達不當而造成誤會或傷害,政府或市民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表達是否妥當,例如當政府指出需要對某個特定群體進行核酸檢測,並解釋其原因時,應注意表達的方式。
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研究院院長申荷永教授:澳門政府各部門,在努力抗疫,盡力保障經(jīng)濟與市民生活的同時,也在重視“心理防疫”,衛(wèi)生局、教青局、社工局等都有諸多工作。我們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研究院的工作,包括華人心理分析聯(lián)合會等,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不管是針對疫情在2020年啟動的“心靈花園2020公益在線”,還是針對此輪疫情啟動的“牽?;ㄐ睦矸铡?,也包括所做的公益公開講座,邀請諸多國際資深專家對疫情做心理分析,提供有關的應對策略與方法。
我們澳門的心理防疫,或者面對疫情和突發(fā)事件的心理援助,仍然需要加強,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包括政府對一綫工作人員身心健康的關心和支持:比如,政府不僅需要進一步普及“心理自助”及有關疫情的心理維護知識和方法,舉辦有關專家講座等,而且需要加強和保障有關心理熱線的運作和相應的心理服務,加強“四級聯(lián)防”的落實;再者,便是將澳門心理文化建設納入戰(zhàn)略性計劃。
就目前來說,澳門政府可以動員與整合澳門高校與教育機構,諸多社團,尤其是與心理學和社工相關的社團,發(fā)揮當下所需要的“心理防疫”和抗疫,出臺相關的政策,給與鼓勵和支持。
澳門心理學會李昇恆理事長:疫情對全社會影響廣泛,因此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多方動員一起做好心理防疫的工作。政府在疫情之初,針對醫(yī)觀酒店或隔離人士提供心理支援服務,而社會上不同單位均投入力量開展心理防疫的宣傳教育,為便利市民搜尋相關心理防疫資訊,在2020年疫情初期時便建構了心理防疫專頁(澳門危機處理心理資源網(wǎng)),並持續(xù)更新相關自助資源。
另外,針對前線工作人員的心理支援,由於本輪疫情相對嚴重,前線工作人員可能會產(chǎn)生不少身心壓力,建議可參考鄰近地區(qū),提供專屬的免費心理輔導服務供前線工作人員預約,同時亦建議政府推動企業(yè)各界更好落實員工友善措施,關懷員工心理健康,建立完善的溝通渠道,避免前線工作人員出現(xiàn)職業(yè)倦感(burnout)的問題。
街總社區(qū)心理輔導隊李海豐心理治療師:據(jù)我所了解,衛(wèi)生局在疫情期間的精神??埔约靶l(wèi)生中心的心理門診服務仍然維持相關服務,如果市民懷疑自己因抗疫期間出現(xiàn)較嚴重的壓力反應、如焦慮、失眠,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接受醫(yī)療服務,也是可以致電到衛(wèi)生局的抗疫專線,讓醫(yī)護人協(xié)助評估情況和提供支援。另外,受衛(wèi)生局資助的社區(qū)心理專項服務也因疫情的關係提供線上的心理支援熱線服務,當中包括澳門街坊會聯(lián)合總會轄下的社區(qū)心理輔導隊,讓市民有渠道可以查詢和了解;政府教育及青年發(fā)展局則針對學生留家時的身心狀態(tài),建議機構(學生輔導服務中心、其它社區(qū)青年服務中心)提供心理熱線和製作不同抗壓小短片,主題包括不同的壓力/情緒自我檢測;在家親子相處的技巧和活動等。針對長者在抗疫時的心理健康,某些機構也會進行電話訪問,及時了解長者的需要和他們的心理健康。
我相信這些都是可以幫助到市民在抗疫時期遇到的心理困擾,在混亂和突然的情況下安定下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措施的覆蓋性。針對較少使用網(wǎng)絡的人,他們能否有效接收這些自助的資源,就目前看來,大多數(shù)的心理防疫措施多是在網(wǎng)絡平臺上發(fā)放,而透過傳統(tǒng)方式(如報章、電臺和電視)則明顯較少和力度也較弱;另一方面,就上述所提及因疫情引起心理困擾的成因,如因經(jīng)濟壓力出現(xiàn)的生活困難,如果社會政策上能在抗疫期間給予清晰的援助措施,或向市民解釋疫後能夠提供的協(xié)助,我認為這樣可以有助減少市民在生活的壓力,從而讓他們有更多空間處理禁足和社交距離帶來的心理影響。
對於前綫工作人員,因他們都是在高風險的環(huán)境工作,對被感染的焦慮必然比一般市民更高,也要承受市民的情緒狀況,而且抗疫期間的人手需要也較平常高,很多醫(yī)護人員既需要維持日常的醫(yī)療服務,也要協(xié)助抗疫工作,在這樣的一個高壓狀態(tài)下工作,身心必定會受到影響。即使不是醫(yī)護人員,很多民間的社會服務機構、教育機構和企業(yè)(酒店)也需要響應抗疫工作,我認為政府需要認清抗疫是整個社會的任務。
因此,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需要確保對於醫(yī)療和非醫(yī)療的前綫人員的生活保障,特別是對於人員健康管理保障、工作的時間和人手安排、疫後的生活補償?shù)?。前綫人員也是人,他們承擔起大量的社會責任,身心也是會受到影響的,建議政府管理人員建立雙向溝通的機會,聆聽前綫人員的心理狀態(tài),並適時給予支持和調(diào)整,這是對前綫人員最有力的關懷。在這次艱難的時期,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的情緒容器不會無限擴大,可以一直吸收令人難以接受的情緒,因此我們的心理需要有兩扇門,前門和後門,我願意打開前門迎接好的壞的狀況,因為我知道我有空間可以容納??臻g不夠時候,我可以用後門把自己釋放出去,不用一直被困在已經(jīng)擠滿的空間受壓,既可以釋放,又不會因軟弱而感到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