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為了寫好文章,引導學生要始終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將讀者放心中;教會學生評價一篇文章。
【教學流程】
(一)導入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
1.? What is the community?
(A community center brings us useful information and the volunteers in the community center would like to do anything to help us.)
2.? Where can we get the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noticeboard.)
設計意圖:本單元話題是“Neighbours”,本節(jié)課主要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知識,并在真實語境中與學生互動交流。用問題導入,引出公告欄和社區(qū)服務的關系,引發(fā)學生自主思考,激活學生與語篇之間知識和經(jīng)驗的關聯(lián),明確本節(jié)課的主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文章,分析結構。
1. Read the not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help the neighbours find out where they can get help.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Simons computer. (He can go to the Fix-it Club.)
Miss Li worries about what to wear for her birthday party.(She can turn to Art & Design Group for help.)
Amy has a toothache these days.(She can see a doctor in the Health Center.)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notice to find out when and where they can get help and why they need help.
3. The students are told to read the notes, and fill the blanks on the book.
4. Each note begins with questions. Do you know why? (The author wants to make readers feel warm.)
5. Are you willing to ask them for help? Why? Can you tell us the words impress you most?
6. The students are told to figure out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notices.
7. The teacher guides the students to design notes for the new neighbours on their own with the provided information.
Tip: Never forget about our readers or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e article.
設計意圖:以問題引導學生內(nèi)化結構和新知,聚焦體裁,分析語言特征,梳理、學習和內(nèi)化關鍵句型與重點語言,學生設計、制作公告內(nèi)容??偨Y有用句型,為進一步提煉文章做好鋪墊。
(三)分析文章結構,鑒賞語言特色。
1. Read and analyze Simons blog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s structure.
2. Lead th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its rich expressions and various ways to show content.
3. Tell students to keep the readers and the purpose of writing in mind.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Simon 的文章,讓學生對公告文體的結構有更清晰的認知,同時帶領他們欣賞語言特色;啟發(fā)他們用不同的語言結構表達文章內(nèi)容,推動遷移創(chuàng)新;增強學生在寫作中的讀者意識,為寫作提供明確的方向。
(四)明確評價要求,依照標準寫作。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 community services with the given information.
設計意圖:落實到筆頭是初稿階段教學活動的主要特征。寫作之前分析報告的結構,提醒學生為真正的讀者而寫,為真正的目的而寫。呈現(xiàn)本節(jié)課的寫作評價標準,教師重點解釋本節(jié)課寫作的訓練重點。學生描述三個社區(qū)服務,獨立完成寫作任務。本節(jié)課是寫作課的第一課時,只要求學生完成作品初稿。
(五)教師點評,生生互評相結合。
1. 教師點評。
The teacher presents one of their writings on the projector, and assesses the 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table.
2. 生生互評。
The teacher chooses some other writings and invites some students to assess these writings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assessment table.
設計意圖:教師引領學生依據(jù)本節(jié)課的評估量表評價一篇作品。學生結合習作評價要求,參與評價,給出評價,與教師課后批改的作文評價相比,更具有現(xiàn)實性,同伴也更容易接受?!敖虒W評一體化”的理念貫穿始終,確保學生的學習真正發(fā)生并取得成效。
(六)布置家庭作業(yè)。
Write an article on what they can do for their neighbours.
設計意圖:課后學生在自評和修改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延伸寫作,感受過程性寫作帶來的成就感。
【教學反思】
重視范文語篇的模仿和生成。本單元主題是“Neighbours”, 文本的主題聚焦人與自我、人與社會。本節(jié)課設計注重教學過程,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檢測目標和活動的達成度,確?!敖虒W評一體化”實施。本節(jié)課由單元主題語境下的A、B、C三個部分構成。A部分介紹了單元寫作任務的寫作背景并提供了必要的寫作素材以及寫作思路等。本節(jié)課以小區(qū)的公告欄為主要寫作素材,體現(xiàn)鄰里間互幫互助的和諧氛圍。公告范文向學生示范了如何把寫前思路轉換成文本信息,同時為學生完成下一個寫作任務搭建了寫作支架,樹立了具象的榜樣。B部分呈現(xiàn)了寫作范文,該范文是一個非完整的語篇,首先需要學生根據(jù)A部分的信息將其補充完整。C部分要求學生參照教材范文,首先完成公告,然后完成一篇鄰里間互助的文章。寫作任務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較強的交際性。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是將一篇公告生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本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讀透公告的特點,生成一篇公告的過程,也是分析教材范文如何生成的過程。
強化讀者意識。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寫作時要考慮到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本課在設計時強調(diào)了要根據(jù)讀者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內(nèi)容,運用恰當?shù)男问?,讓寫作服務于交際的需要,行文構思過程中與讀者形成良好的互動與溝通,從而吸引讀者。本節(jié)課在設計時,注意到了A部分的讀者是面向小區(qū)鄰居,并且提供針對性的幫助。語言簡潔明了,三篇公告都用問題開頭,表達了作者的關切,吸引讀者,并且讓讀者易于理解。在講述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深層引導,通過朗讀、討論等形式加強學生的讀者意識,確立寫作目標。在B部分,范文面向大眾,目的是向公眾介紹社區(qū)服務的全面性,所以語言相較于公告更復雜,有多種句子結構的表達,更有邏輯性。進行A部分和B部分的對比,讓學生的感受更為直觀。
細化評價標準。評價與教學目標緊密對接,促使學生思維品質得到循序漸進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對學生語言、文化和思維協(xié)同發(fā)展的關注,確保育人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培養(yǎng)學生在作品語言和內(nèi)容方面的寫作技巧。所以從結構、內(nèi)容到語言上細化評價標準,讓學生在寫作前有所依據(jù),也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相呼應。好的評價標準會讓學生理解好的文章的標準,幫助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主動反思和評價自我表現(xiàn),在互相評價中取長補短,總結經(jīng)驗,朝著正確的寫作方向行進。自評和互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批判評價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提升了他們對英語寫作的自信。
本課還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例如,對學生的自由寫作缺乏個性化的策略指導,對學生的作品評價也較為單一,不夠深入。教師應該做好條理清晰的語言示范,并鼓勵更多的同學展示作品。學習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會評價一篇作品,學會反思自己作品中的問題,學會對自己的初稿進行潤色和提升,也是一種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