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嗣立
書 名:《一嚼兩千年:從藥品到癮品,檳榔在中國的流行史》
作 者:曹雨
I S B N:978-7-5217-3962-6
裝 幀:平裝
頁 數(shù):320頁
定 價:68元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要從書名說起的。粗略一看,總會疑惑,到底是什么東西要一嚼兩千年呢?帶著這樣的求知欲,我翻開了這本書。
檳榔,又名賓門、仁榔、洗瘴丹等,一種為現(xiàn)代醫(yī)學所證實,有損于口腔健康的植物。作者為什么會選擇它作為“主角”呢?這是我翻開書后的又一疑惑。這樣一種危害不容小覷的“毒物”怎可登上大雅之堂呢?遍閱全書后,我明了了。原來這一嚼兩千年的檳榔確實帶著歷史的氣息,流轉(zhuǎn)于古人的唇齒之間。
該書開篇即點明了本書所要討論的幾個問題,例如:“為什么在短短的數(shù)十年間,這種原本只流行于湖南一隅的物產(chǎn)得以快速地傳播到全中國?是什么原因驅(qū)動了湘潭檳榔的傳播?”又如:“這種異域植物是怎樣進入中國人視野的?又是如何被中國人發(fā)現(xiàn)其藥用價值,并且被利用于征服和戰(zhàn)爭的?檳榔作為一種食物和藥品,它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階級屬性、文化屬性是怎樣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變化的?”等等。作者還特意強調(diào),寫作此書,目的在于提升大家對檳榔的認知,但并不希望大家去嘗試嚼食檳榔,也希望有嚼食檳榔習慣的人早日戒除這種損害健康的嗜好。
書中提到,從語言學的證據(jù)推導來看,最早嚼食檳榔的是南島語族的先民。而最早與南島語族的先民發(fā)生接觸,并沾染上嚼食檳榔習慣的,是印度文明和華夏文明。大約在3 500年前,南亞次大陸上就已有人接觸甚至嚼食檳榔了,而有史可查的漢字記載檳榔則最早可追溯于漢武帝時期,距今約有2 200年?!度o黃圖·卷之三》記載了漢武帝遣伏波將軍路德博攻滅南越國回師長安時所攜帶的大批熱帶植物:“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宮,宮以荔枝得名,以植所得奇草異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蔗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蜜香、指甲花百本;龍眼、荔枝、檳榔、千歲子、柑橘皆百余本。”
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目前最早的嚼食檳榔的確鑿證據(jù)是菲律賓巴拉望島的都楊洞人類遺跡,其中出土的人類骸骨牙齒上有明顯的檳榔染色痕跡,時間大約是公元前2 660年。該遺跡還出土了盛有蚌灰的蚶殼,據(jù)此推測,在4 700年前,人們已開始將檳榔同石灰一同嚼食。但遺憾的是,當前并沒有明確的考古證據(jù)證明,檳榔同蔞葉一同嚼食是從何時開始的,當嚼食檳榔出現(xiàn)在人類文字記載中時,就已經(jīng)伴隨著石灰與蔞葉了。
令人感到驚詫的是,日本曾經(jīng)一度盛行的染黑齒習俗也同檳榔有關。該習俗據(jù)推測可能傳自當時日本西面的百濟,處于朝鮮半島西南的百濟則可能是受到南島語族的影響而有了黑齒的習俗。南島文化普遍認為,黑齒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分別,白齒天然如此,而黑齒則是后天行為造就的,也因之有了人與動物有別的文化屬性。嚼食檳榔就是最普遍的染黑牙齒的方法,但日本并不產(chǎn)檳榔,因此退而求其次使用鐵漿水作為染齒的材料。
時至近現(xiàn)代,檳榔又因著戰(zhàn)爭與經(jīng)濟發(fā)展收獲了一大批受眾,但自從其有害口腔健康的消息為眾人所知后,它迎來了衰敗期。想了解更多檳榔的興與衰以及它背后的歷史,不妨讀一讀這本書吧。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編輯 汪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