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這個人,特立獨行,隨隨便便,不太像個大俠。他還總給人留下一個印象——浪子。
事實上“浪子”還是委婉點的說法,更壞的詞都有——
“天門道人怒道:令狐沖這狗崽子?!?/p>
“丐幫解風幫主嘆道:好好一個年輕人,可惜可惜?!?/p>
連令狐沖自己都認了“浪子”這個名號,經(jīng)常說自己:“我乃無行浪子”、“我行事狂妄,不知檢點”。
但是到最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大家卻都漸漸地喜歡上令狐沖,覺得他是個俠客,甚至是江湖上最能稱得上“大俠”的一個。
這是怎么回事?一個特立獨行、吊兒郎當?shù)摹袄俗印保趺从譂u漸被當作大俠了,這中間到底是有什么誤會?
做人有時候是做細節(jié),做大俠也是。這里就不提令狐沖做的那些轟轟烈烈的大事了,只來說幾個非常小的、許多讀者可能都完全沒注意的細節(jié)。
第一個細節(jié),可能很多讀者都沒印象,就是令狐沖吃過素。
一聽你就覺得不可思議,令狐沖最愛喝酒吃肉,在西湖底下囚居之時都念念不忘“美酒肥雞”,怎么會肯吃素?
事實上他卻真吃過。什么時候呢,就是在恒山見性峰上,令狐沖接任了恒山派掌門的時候。
他到了恒山的主庵白云庵里,堅決不肯在那里吃酒吃葷。
這事就有意思了。
是女弟子們反對嗎?不是的。相反,女弟子們怕他委屈,還特意連夜派人下山,買了幾十壇好酒。
還有一大幫江湖朋友,如桃谷六仙、老頭子、祖千秋等,都紛紛帶著好酒好肉上山,就準備和他大吃一頓。
氣氛明明都烘托到這兒了,令狐沖卻下了出人意料的禁令:酒肉統(tǒng)統(tǒng)抬下去,到山腰里去埋鍋造飯。
他對群豪們說:“你們要喝酒吃肉,也無不可,只是吃葷之人,過了今日,便不能再上見性峰來?!?/p>
然后自己“命人開了素齋”,款待其余賓客們吃飯。
這當然是個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但從中卻能看出令狐沖這人的一個原則:
此人的內(nèi)心里有敬畏。
注意,他并不是怕什么因果報應、神佛懲罰,令狐沖此人是百無禁忌的。他也不是愛惜羽毛,怕什么江湖名聲和評價。要說名聲,他的名聲早就壞了,哪差這一點?
他考慮的,是恒山一眾女弟子的感受;他敬重的,是別人的信仰和體面。
在白云庵和一幫朋友喝酒吃肉,恒山弟子們固然不能說什么,也不會說什么。但令狐沖認為,那仍然是一種漠視和傷害,會損傷別人的原則和體面,所以令狐沖決不為之。
你別看他平時口頭上吹得很兇,曾經(jīng)問定靜師太:“本將軍要喝幾碗酒,老師太,你也喝一碗?”但真到了關(guān)鍵節(jié)點上,他比誰都“慫”,都君子。
這就是令狐沖的原則,看似百無禁忌,但內(nèi)心里的原則卻不可逾越。
再說下一個細節(jié),叫做避嫌。
書中有這樣一個小情節(jié):定靜師太遇害,臨終前把女弟子都托付給了令狐沖,讓其保護她們?nèi)ジV荨?/p>
令狐沖慨然允諾,然而在出發(fā)之前卻故意演了一出戲:撂挑子。
他大叫大嚷:“和尚尼姑的事情,本將軍一竅不通!本將軍升官發(fā)財最是要緊,這就去也!”然后拔腿走了,把尼姑們驚得目瞪口呆。
事實上他卻沒走遠,而是在旁邊直等了兩個多時辰,待女弟子們出發(fā)上路了,他才遠遠跟著,暗中保護。
為什么要選擇暗中護送?就是令狐沖自己說的,假如自己一路同行,“古里古怪、不倫不類”。
說白了,就是在那個江湖上,道德大棒太多了,流言蜚語太容易了,所以他才避嫌。
回過頭來看,這種“避嫌”似乎很不令狐沖,這家伙在意過別人的評價嗎?對異性避過嫌嗎?
令狐沖一向異性緣不錯,平時也愛和女生開玩笑。
對藍鳳凰,人家明明比他年紀大好幾歲,他卻“好妹子、乖妹子”地亂叫,臉都不要了。
可這次是怎么了?突然開始在意自己的名聲了?不,他想的是:自己的名聲無所謂,卻不能辱了恒山派的名譽。
從這里你就看出這個“浪子”的內(nèi)心里還有一個原則: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他的“百無禁忌”,不是以踐踏別人的原則為本事;他的“瀟灑不羈”,也決不是以別人的令譽為代價;哪怕明明是做好事、保護別人,也盡量多為別人著想。
令狐沖平時對恒山女弟子說話時決不亂開玩笑,最多對儀琳、秦娟幾個說過一句:等本將軍發(fā)了財,要送一百兩銀子,給你們?nèi)齻€小妞兒買新衣服穿!
這就是最大尺度了,決不任何涉及男女兩性的猥瑣話題。
說到底,令狐沖的行事的準則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名聲,也不是去迎合那些所謂的江湖規(guī)矩。只懂表面上的條條框框那不叫俠,俠是能夠堅守內(nèi)心,能把握“正義”的實質(zhì)。
就說這樣的人你怎么能不喜歡。
再說最后一個細節(jié),那就是令狐沖這個人是不受威脅的。
作為“浪子”,他經(jīng)常給人一個印象就是隨隨便便、很好說話。
在綠竹巷里,他能跟老篾匠綠竹翁等一起喝酒。在江湖上他也能和桃谷六仙這樣的“杠精”相處愉快。
但好說話歸好說話,令狐沖這人有條線,就是決不接受脅迫。有事好好說可以,脅迫我不行。
有一次他居然對少林掌門方證大師說不。
當時令狐沖內(nèi)息紊亂,命在旦夕。少林方丈親自拋來橄欖枝,愿意傳他《易筋經(jīng)》救命。但是方丈大師卻提了條件:《易筋經(jīng)》不傳外人,你必須改換門庭,做少林弟子,還要改個名字,叫令狐國沖,好聽吧。
令狐沖不肯接受,當場婉拒,他覺得這有違他的原則。
后來類似的故事一再重演。魔教的任我行答應幫令狐沖療傷,卻又提了一個條件:必須加入魔教。
當時令狐沖明明已經(jīng)心動了,正在考慮了,任我行卻畫蛇添足地說了一句威脅之辭:你要是固執(zhí)己見,自己不但內(nèi)傷難愈,只怕華山派也要遭殃。然后還自作聰明地拿起酒來,要令狐沖馬上表態(tài)服軟,喝認慫酒。
令狐沖當即拒絕,酒也不喝了,離席而去。
這種拒絕,并不是什么年輕人愛沖動,也不是愣頭青不明局勢,而是因為他一貫的不能改變的原則。
他不肯卑縮、不愿諂媚乞憐,不接受個性被扭曲,精神上要活得自在舒展。
以上幾件事,都是小事,但是一個人稱不稱得上“俠”,其實就在這些細節(jié)里。
金庸可能就是要表達一個意思:“俠”不是只有一種類型的,蕭峰郭靖是俠,令狐沖這樣的也是俠。
俠其實沒有一個外在的標準,也沒有什么固定的套路。俠可以不茍言笑、很有威勢,也可以像令狐沖這樣自由自在很灑脫。
俠可以在熱鬧的襄陽城,也可以在僻靜的綠竹巷;可以是體制內(nèi)的一個辦事員,也可以是綠竹巷里的一個篾匠,或者是某條平凡街道上的一個“浪子”。
一個人有俠氣的關(guān)鍵,是內(nèi)心有自己的原則和正道,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不論面對什么處境都不可輕易更改。
用一句話說就是:原則不移。
六神磊磊,本名王曉磊。知名媒體人,作家。曾任新華社重慶分社記者,長期從事時政、政法報道。2013年開設(shè)專欄“六神磊磊讀金庸”,文章廣受歡迎。在金庸小說已然被眾多讀者反復解讀、詮釋的情況下,六神磊磊的金庸解讀仍然脫穎而出,以其犀利、獨到的視角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