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文
隨著新鮮健康、綠色環(huán)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一些城市居民開始在家中的花瓶、水杯、瓷碗里用水培養(yǎng)起了蔬菜。這不僅讓人們能隨時吃到新鮮蔬菜,還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
實際上,人類水培農作物的歷史十分悠久,從有文字記載起,人類就不斷進行著水培農作物的實驗和嘗試。
中國古代,船戶有“葑田”
中國是農業(yè)大國,農作物的種植方法很多,水培農作物就是其中之一。在古代,許多南方的船戶會在船后拖帶一個木質的筏子,并在上面種菜,逐漸形成“水上菜園”。這種“水上菜園”也被稱為“葑田”或“浮田”,是一種漂浮在水上的農田。《周禮》中記載:“澤草所生,種之芒種”,其中“澤草所生”說的就是葑田。一些植物如各種水草和菱的藤蔓在水中時間長了,上面會附著大量淤泥和微生物,水干涸后,將這些藤蔓圍在一起固定,就能在上面種植蔬菜等農作物了,作物的養(yǎng)料主要靠河水供給。
中國對葑田的利用開始得很早。東晉時期,長江流域就已經有人利用這種漂在水上的土地種植農作物了。東晉著名學者郭璞曾寫過一篇《江賦》,其中“標之以翠蘙,泛之以游菰,播匪藝之芒種,挺自然之嘉蔬”描寫的就是葑田上水稻和蔬菜的生長。
唐朝的《玉堂閑話》中有一則故事,表明當時珠江流域已經出現(xiàn)了對葑田的利用:“廣州番禺,常有俚人牒訴云:前夜亡失蔬圃,今見在某處,請縣宰判狀往取之。詰之,則云,海之淺水中有荇藻之屬……墾為圃以植蔬,夜為人所盜,盜至百里外……”
但葑田的弊端也十分明顯:由于葑田漂浮在水上,難以固定,因此,一旦有暴雨或洪水發(fā)生,葑田就會被沖散。在有過多次葑田被沖走、沖壞的經歷后,古人對葑田進行了升級改造:人們模仿葑田的形成機制,在河水中用粗木搭建好穩(wěn)固的架子,使之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將葑田的藤蔓全部撈出來搭在架子上,這樣就避免了葑田隨波逐流?!掇r書》記載:“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由此葑田升級之后成了架田。架田突破了葑田的限制,成為水上的人造耕地,使得水上種植的生產方式更加穩(wěn)定。
盡管葑田或架田過度發(fā)展會造成河道堵塞、河水污染等問題,葑田和架田生產仍不失為古人基于農作物與水的關系創(chuàng)造的與當時生產環(huán)境相適應的一種生產方式。
從“空中花園”到廣泛應用
在西方,有人將水培農作物的歷史追溯到了古巴比倫時期的“空中花園”,但一般認為,最早對水培蔬菜進行科學研究的是比利時醫(yī)生海爾蒙特。
1642年,海爾蒙特做了一個實驗。他用200磅(1磅≈0.45千克)的干土種植了一株5磅重的柳樹,用雨水灌溉。5年后再稱,樹的重量已達160磅,而土壤僅減輕了2磅。由此,他得出了植物主要從水中獲取養(yǎng)分這一結論。到19世紀中葉,德國科學家薩切斯和克諾普據此制造出了植物營養(yǎng)液,并培養(yǎng)成功。
現(xiàn)代意義上的蔬菜水培則開始于20世紀初。1929年,美國科學家格雷克利用營養(yǎng)液成功地種植了番茄,單株結果達14千克。在這之后,水培技術逐漸走向生產應用。格雷克將植物水培進行了商業(yè)化,“水培法”這個名詞也是由他正式提出的。
當時,土壤污染問題已經比較嚴重,病蟲害相當頻繁。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土地也越來越匱乏。水培不僅可以實現(xiàn)集約化生產,節(jié)約土地,還能有效避免土壤污染,因此越來越受到歡迎。
但真正把這種技術較大規(guī)模地應用到農業(yè)生產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當時部分同盟國軍隊開始利用這種方法為部隊生產蔬菜。比如威克島屬于環(huán)礁島嶼,土壤不能滿足種植條件,軍方就在那里做了一個小型水培種植床,每周可以產出90磅新鮮果蔬供島上官兵食用。
1950年后,溫室生產出現(xiàn)病蟲害嚴重、土壤鹽漬化等問題,使水培技術再次得到迅速推廣,水培蔬菜逐漸在世界多地有了較大規(guī)模的分布。
(摘自《解放日報》2022年7月4日,千百度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