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問影
閱讀導引
一部成功的作品,離不開作品中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暴風驟雨》立足于東北土地改革的宏大歷史畫卷,再現(xiàn)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農(nóng)村土地改革暴風驟雨般的階級斗爭。作者在小說中塑造了眾多豐滿的人物形象,本篇就與同學們一起走進這場暴風驟雨般的土地革命,去探究不同的人在革命風暴中的不同個性、不同表現(xiàn)。
蕭祥:土改工作隊隊長
作品中,蕭祥作為土改工作隊隊長,既是一位出色的群眾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又是一個感情豐富的革命戰(zhàn)士;既具有一名優(yōu)秀的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zhì),多謀善斷,又有著關心他人的細膩的內(nèi)心世界。例如,小說在寫勸說李發(fā)一節(jié),蕭祥沒有和其他人一樣叫李發(fā)“李毛驢”,而是鄭重地叫了他的名字,表現(xiàn)出對李發(fā)人格的尊重。也正是這樣的尊重,讓李發(fā)“愣住了”。這“愣住了”,既是吃驚,又是感動。讓李發(fā)吃驚的是多少年來屯子里沒有人叫過他的本名,蕭隊長竟然知道他的名字;感動的是八路軍的領導把他當個普通人看待,表現(xiàn)出了對他的尊重。人都是有尊嚴的,李發(fā)也是一個有自尊心的人。蕭祥從尊重農(nóng)民開始,走近農(nóng)民,進而走進農(nóng)民的心里,傾聽農(nóng)民的心聲,當然能夠贏得農(nóng)民的擁護和愛戴。也正因為如此,多年來自輕自賤、破罐子破摔的李發(fā),最終在蕭祥的勸說下脫胎換骨,獲得了新生。
在小說中蕭祥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代表,他忠于革命、愛護群眾,時時處處以黨的事業(yè)為重,帶領群眾最終完成土地改革的艱巨任務。這樣的刻畫,不但讓人物可親可敬,而且讓人物具有了濃濃的人情味,既表現(xiàn)出革命者堅定的革命性,又凸顯了革命者與群眾之間的魚水之情。
趙玉林:先進的農(nóng)民形象
趙玉林三十多歲,綽號“趙光腚”,因家里太窮,一年到頭顧上了吃、顧不上穿,一家三口都沒衣服穿,故此人們給他起了這個外號。趙玉林從山東老家闖關東來到這兒,受盡了地主韓老六的剝削和迫害。但他是條硬漢子,從來沒掉過一滴眼淚,他覺得窮人要是遇到不痛快的事就哭鼻子,那真要淹死在淚水里了。正是憑著這種“窮要窮得有骨氣”的信念和精神,趙玉林最終成長為與地主階級斗爭的中堅力量。
趙玉林是在小說中的關鍵時刻出場的,當蕭祥帶領的工作隊進入解放了的元茂屯,準備開展土地改革時,瀕臨滅亡的地主階級、封建勢力并不甘心失敗,他們企圖負隅頑抗。尚未覺醒的農(nóng)民群眾雖然對地主老財恨之入骨,可仍然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害怕被地主反攻倒算,因而對韓老六的罪惡揭露并不積極。群眾的不配合,讓土改工作無法繼續(xù)進行。正是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赤貧農(nóng)民趙玉林挺身而出,打響了向地主老財清算的第一槍。
從農(nóng)民貧窮認命到走向主動革命,這是一個艱難的蛻變過程。趙玉林作為一名普通的農(nóng)民,他也有顧慮。小說里,趙玉林帶領群眾去追捕韓老六時,眾人在半道上就遇到了韓老六,此時趙玉林是占有優(yōu)勢的,因為他背后有人民群眾和工作隊的支持,但他卻突然有些不知所措,竟把帶來捆綁韓老六的繩索藏到了背后。這符合普通人的心理,畢竟趙玉林曾長期被韓老六壓迫。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面對韓老六的囂張?zhí)翎叄苄艿呐鸺ぐl(fā)了他的革命斗志,他又將繩索拿了出來。至此,一個敢于反抗、覺醒了的農(nóng)民形象站在了讀者面前。
小說還挖掘了趙玉林心靈美的一面。趙玉林身為農(nóng)會主任,又一貧如洗,在分配土改勝利果實時,被評為一等一級,可是他卻主動把自己降為三等三級,并且還勸慰想不通的妻子,樸素的品質(zhì)升華到了一心為窮苦百姓著想的崇高境界。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不斷的斗爭中,趙玉林逐步擺脫了小生產(chǎn)者的狹隘胸懷,更多從長遠利益考慮,著眼于未來的發(fā)展。當翻身的農(nóng)民準備把二十頭豬殺掉吃個痛快時,趙玉林及時說服了大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趙玉林雖然來自于農(nóng)民階級,但思想上卻有了質(zhì)的飛躍,顯示出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趙玉林為革命犧牲,是他性格發(fā)展的最高點,標志著他走完了由普通農(nóng)民向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轉(zhuǎn)變的光輝歷程,也因此成為小說中的典型形象。
郭全海:新型的農(nóng)民形象
與趙玉林一樣,作為農(nóng)民,郭全海在舊社會同樣受盡苦痛和磨難,是帶著深刻的階級仇恨參加到土改斗爭中來的。他精明能干、不怕吃苦、大公無私、機警沉著、膽大心細、高尚正派,這在小說“分馬”一章中表現(xiàn)得最為淋漓盡致。
郭全海用小煙袋鍋子敲著桌子給村民講述分馬的規(guī)則,還告訴人們,牲口牽回去不能忘本,更提醒群眾要時刻記著黨的恩情。他抓住時機搞好革命宣傳,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善于組織群眾、向群眾宣傳的先進分子的形象。分馬開始后,他全心全意做好組織工作,輪到自己家時卻隨便牽了一匹馬了事。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為群眾服務上面,對個人得失毫不掛在心上。當老王太太因為沒有挑到好牲口而失望的時候,又是郭全海敏銳地發(fā)現(xiàn)情況,并主動提出要和她換馬。郭全海并沒有因為老王太太的思想落后、不受待見而對其置之不理,在提出用自家的青騍馬進行交換被拒絕后,又發(fā)動、組織積極分子滿足老王太太的心意。通過“換馬”一事,既鍛煉了積極分子,又教育了后進群眾,顯示了郭全海善于正確處理矛盾的工作才能。后來,在眾人走后,他又獨自牽著自己懷著崽的青騍馬來做交換,及時化解了存在于積極分子家庭中的潛在矛盾,讓其一家人心悅誠服,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心細如發(fā)、有高度政治覺悟的黨的基層好干部的形象。可以說,在郭全海的身上,凝聚著那個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熱情與赤誠,這也正是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
老孫頭:老一代農(nóng)民形象
老孫頭是一個有突出特點的老一代農(nóng)民。他長期受剝削、受壓迫,趕了一輩子車,卻沒有掙下自己的車馬。半輩子的風雨飄零,使飽經(jīng)磨難的他養(yǎng)成了善于察言觀色、老于世故、見風使舵的性格。因為長期受地主階級的壓榨,所以他痛恨地主,渴求翻身,傾向土地改革,想追隨先進思想。但由于在舊社會長期處在社會底層,又使他身上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缺點:見風使舵、自私膽小,以及非常喜歡吹牛。
作為舊式農(nóng)民,老孫頭有著典型的兩面性,既有勤勞樸實積極斗爭的一面,又有深入骨髓的小農(nóng)意識,表現(xiàn)為狹隘、自私、保守的性格以及封閉落后的思想觀念等。小說對他的刻畫,最典型的當數(shù)在“分馬”的情節(jié)中,老孫頭明明看中了被自己譽為“玉石眼”的馬,卻欲擒故縱,待得手后才喜形于色,得意之際卻又被愛馬摔了,口口聲聲嚷嚷著要教訓小馬駒,卻終究不忍將棒子落在馬身上,疼愛之情溢于言表,強烈烘托出農(nóng)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悅心情。
小說中老王太太因為分到手的是俗稱的“熱毛子馬”而心情郁悶,郭全海號召大家,讓她換一匹心儀的牲口。老孫頭礙著自己“積極分子”的身份,明里不便拒絕,心里卻不情愿。當老王太太走向他心愛的“玉石眼”時,他連忙貶低自己的馬是個“破馬”“扔貨”,好在老王太太也沒有看中他的馬,最終挑了別人的牲口。老孫頭如釋重負,立刻騎上他的馬一溜煙兒絕塵而去。作者通過生動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把人物自私、落后的性格傳神地表現(xiàn)出來,使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隨著斗爭的不斷深入發(fā)展,老孫頭也在不斷克服著自身的弱點,最終成長為農(nóng)民中的積極分子,這也正是中國農(nóng)民從懦弱、狹隘走向堅定革命的一個縮影。
反面人物的描寫
小說中對反面人物的描寫也很多,如地主韓老六、杜善人、唐抓子;還塑造了壞分子的典型,如李振江。李振江是租種韓老六土地的富農(nóng),因其善于逢迎拍馬,被韓老六收買,幫著韓老六干壞事,并從中得利。他善于見風使舵,剛開始幫著地主,后來看到地主勢力削弱,就想投靠農(nóng)會,他是為獲取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的那一類人。
小說都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反映社會生活的。周立波在小說《暴風驟雨》中反映了土地改革運動等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以生活為基礎,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為藍本,創(chuàng)造性地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很好地反映了時代浪潮,也豐富了紅色文學經(jīng)典的畫廊。
責編: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