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日上午,3歲多的小黃與2歲的小張結伴來到家附近廢棄的池塘邊玩耍。過了一會兒,小黃發(fā)現(xiàn)小張不見了,一邊喊著“小弟弟”一邊尋找,隨后又來到小張家告知情況。小張的父親張某出門尋找未果后報警。一個多小時后,民警在廢棄池塘發(fā)現(xiàn)了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張。遺憾的是,孩子經搶救無效死亡。
事后,張某夫婦一紙訴狀將村委會、小黃及其監(jiān)護人告上法庭,索賠各項損失共計128萬余元。張某夫婦認為,小黃在小張落水后未及時呼救。同時,村內池塘屬于公共場所,村委會作為該池塘的管理人,對事發(fā)池塘疏于采取安全措施,致使小張溺水而亡。
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中,被告小黃雖與死者小張結伴至案涉池塘周邊玩耍,但沒有證據(jù)顯示小黃看見小張落水的過程。小黃發(fā)現(xiàn)小張不見后即呼叫“小弟弟”并尋找,尋找無果后告知了張某夫婦,回到家后又與母親再次外出尋找。小黃事發(fā)時還不滿4周歲,已盡到了與其年齡、智力、行為能力等相適應的救助義務,對小張的死亡不存在侵權行為和過錯,故其監(jiān)護人也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據(jù)調查,案涉池塘是天然的廢棄池塘,并非屬于侵權責任法中的公共場所,故被告村委會不承擔安全保障義務。而且案涉池塘封閉性較強,池塘中的水渾濁,不適宜戲水、游泳,一般人不會輕易靠近。被告村委會雖不負有侵權責任法意義上的安全保障義務,但也已對案涉池塘采取了安全措施進行防護,故村委會對小張的死亡不存在侵權行為和過錯。
張某夫婦失去幼子令人同情,但作為小張的監(jiān)護人,應對房屋附近的環(huán)境、潛在的危險等情況有一定的認識。然而,本案中,張某夫婦未能盡到對幼子的教育、監(jiān)護之責,任由小張在池塘邊玩耍,對小張的死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終,法院駁回了原告的上訴請求。
(《浙江法制報》202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