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芝蓉
(中國人民大學(xué) 歷史學(xué)院,北京 100872)
元代入華西域人,歷來備受學(xué)術(shù)界關(guān)注。哈剌魯(Qarluq),又譯葛邏祿,是東遷西域人中的重要一支。其代表人物,文學(xué)方面有著名詩人廼賢,政治方面則當(dāng)數(shù)哈剌。哈剌是元世祖、成宗時期非?;钴S的軍事將領(lǐng)、政治人物,至元年間參與攻宋,大德年間又是征八百媳婦的主帥之一。因他曾作為沿海萬戶府達魯花赤長期戍守浙東,哈剌魯人便以此為契機,定居慶元路(今寧波)。以往學(xué)者對哈剌的生平已經(jīng)做了較為詳細的研究。櫻井智美論述哈剌魯人的仕官與科舉時,對哈剌生平扼要梳理[1]178。馬曉娟對《哈剌神道碑銘》進行了注釋[2]91-98。劉曉研究“沿海萬戶府”,因哈剌是沿海萬戶府首任達魯花赤,對其生平、家世、后人進行了詳細考辨[3]105-115。以往學(xué)者幾乎窮盡了相關(guān)史料,但都未注意到浙東的兩通摩崖石刻。筆者經(jīng)實地勘察,初步判斷這兩通石刻皆為哈剌手書,是認識其人漢文化水平的珍貴實證。更重要的是,這兩通石刻內(nèi)容相互關(guān)聯(lián),能補史之缺,揭示了哈剌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關(guān)鍵轉(zhuǎn)折點。另外,結(jié)合相關(guān)波斯語史料,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元成宗熱衷珍寶對朝政造成的影響。
1989年,董村摩崖石刻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昌縣地方志辦公室進行了摩拓,1998年新昌縣報社的梁少膺在《文物》公布了拓片及錄文[6],并做了初步研究,發(fā)表于《書法研究》[7]。梁少膺更正了俞函三錄文的一些訛誤,但錄文仍有缺漏。他的考辨未出俞函三之范疇,于史學(xué)研究而言,無甚推進。而其所做的書法研究,非筆者所專,本文不予置評。
2005年9月,新昌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委托中國文物研究所(今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就董村摩崖題記編制了保護設(shè)計方案,經(jīng)過細致的勘察后,2008年進行了施工。2010年出版的《新昌董村水晶礦摩崖題記保護工程報告》[8]非史學(xué)研究著作,而是“工程報告”,收錄了局部照片,無準確錄文與考證。目前此處摩崖石刻有了保護性的護檐,還有排水溝攔截地表水,有效減緩了其自然損毀速度。保護工程還噴上了紅漆以顯字,通過這樣的措施讓觀賞與閱讀更為便捷,然而有些字跡已經(jīng)不甚清晰,噴漆時或漏噴,或噴錯,令人遺憾。
今據(jù)筆者2017年11月的實地考察,錄原文如下:
(小字四行)
中書左丞自元日至人日
親率左右於石廠山獲水
晶一藏計一萬一千三伯
七十四斤皆珎異奇絕者
(大字九行)
大德二年十一月奉
旨尋採水晶自寧海至樟
林至新昌之石廠發(fā)洩地藏貢登
天朝下闡坤珎上昭
乾德實
明 有道之所為
刻石以記其事
大德三年正月 日金吾衛(wèi)上將軍
這通摩崖石刻共13行,120余字。右側(cè)四行小字記述了這次采礦的人物、時間、地點與收獲:中書左丞行浙東道宣慰使(哈剌)親率左右,于大德三年(1299年)元日至人日(正月初一至初七),在石廠山采掘了 11 374 斤水晶。左側(cè)九行大字是哈剌親書的題記,講述了采水晶的緣由是大德二年(1298年)十一月奉旨;尋采水晶的路線是寧海至樟林至新昌;并稱頌此次采礦所得是“下闡坤珍,上昭乾德”,因此刻石記事。最后是年月、官銜與署名。
自至元十四年(1277年)至大德五年(1301年),前后共24年,除至元十八年(1281年)一度從征日本外,哈剌一直在浙東任職,且主要為海軍將領(lǐng),這可能是因為能夠統(tǒng)領(lǐng)水軍的蒙古人太少。因此,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哈剌入朝后,《元史·哈剌傳》記“令還戍海道,授浙東宣慰使”[9]卷132;危素《合魯公家傳》記“廿四年,加鎮(zhèn)國上將軍、浙東道宣慰使,仍兼長萬戶府”[11];《沿海上萬戶府達魯花赤哈剌德政碑》則記“丁亥(1287年)五月,宣授浙東道宣慰使,仍兼長萬戶府”[12]卷3,6470?!对贰す輦鳌分羞€說:“二十五年樞密以水軍乏帥,奏兼前職”,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他又拜金吾衛(wèi)上將軍、中書左丞,行浙東道宣慰使,領(lǐng)軍職如故[9]卷132,3216-3217。從傳世文獻來看,對朝廷而言,在“水軍乏帥”的情況下,哈剌沿海萬戶府達魯花赤的職責(zé)就相當(dāng)重要。為此至元二十四(1287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朝廷在授其浙東道宣慰使之職后,又遙授中書左丞,散官也從從二品的鎮(zhèn)國上將軍,提升至輔國上將軍,乃至正二品的金吾衛(wèi)上將軍。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至?xí)鴮懚迥ρ率痰拇蟮氯?1299年),十年間哈剌官職毫無變化,與此前他的連番升遷形成鮮明對比,個中原因值得深究。但因史料有限,前人對哈剌這十年間的行蹤并無考證。而董村摩崖石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根據(jù)鄧文原《故榮祿大夫平章政事鞏國武惠公神道碑銘》的記載,哈剌任浙東宣慰使后,“會盜發(fā)處、婺,連城驛騷,上塹溪嘯呼曹偶,椎埋剽掠,莫敢誰何。公獲其首殲之,民以安堵”[10]754。地方志也記載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哈剌到溫州的瑞安、平陽等地蕩寇的情況:“處州詹老鷂犯瑞安、平陽境,宣慰使哈剌元帥征之,不血刃而寇潰。”[15]卷17,13b但是,至元二十五(1288年)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此起彼伏的浙東民變,主要的平定者卻非駐守慶元路的哈剌,而是久在江南任職的史弼。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楊鎮(zhèn)龍在寧海、玉山起兵,前來鎮(zhèn)壓的是時為淮東宣慰使的史弼①,因此,該年閏十月史弼得以“為浙東道宣慰使,位合剌帶上”[9]卷15,327。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史弼又“平處州盜”[9]卷162,3801。與史弼等人南下平叛相比,哈剌的沿海萬戶府駐地雖然在慶元路,距臺州、處州不遠,但在戡亂過程中他似乎少有作為,這或許就是其在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以后官職一直無變化的一個理由。
大德三年(1299年)董村摩崖石刻,為我們揭示的很可能就是哈剌人生轉(zhuǎn)折的契機,即哈剌對于自己的累年不得升遷一事并不甘心,因而積極奉旨尋采水晶,以求給喜好珍寶的成宗留下好印象。大德五年(1301年),哈剌被“征入見。擢資德大夫、云南行省右丞,偕劉深征八百媳婦國”[9]卷132,或許正是因此次尋采上供水晶而得到了機會。而這次入見也成了哈剌人生的轉(zhuǎn)折點。當(dāng)時志得意滿的他一定想不到會因“喪師”而罷官。
(光緒)《寧海縣志》載,樟樹村后石屏山上有摩崖石刻,為“元浙東宣慰使哈剌罕賽詩”:
千巖石壁任蒼苔,今日石盤居士來。
洗刷浮云堪宴坐,不教獨秀在天臺[16]卷21,530。
縣志所錄的這首詩,實為南宋人所寫,最早收于南宋末林表民②輯錄的《天臺續(xù)集別編》中:
題樟林寺(有碑。高述題名在側(cè))
玉盤居士
千巖石壁任蒼苔,今日玉盤居士來。
洗刷云根堪宴坐,不教獨秀在天臺[17]卷2,11b-12a。
從“有碑。高述題名在側(cè)”這一題記可知,《天臺續(xù)集別編》收錄的這首詩顯然與(光緒)《寧??h志》來自同一處石刻。兩者所錄文字稍有歧異,應(yīng)該是因為700年的風(fēng)吹雨打,導(dǎo)致石刻年久漫漶。高述,字季明,丹陽人,元祐三年(1088年)等進士第,北宋紹圣三年(1096年)為臨??h令,擅長模仿蘇軾的書法[18]1387。“玉盤居士”是何人,雖然無從考證,但其詩既然收錄在南宋人所編詩集中,就可以肯定其為宋人。所以此詩絕對不可能是“元浙東宣慰使”所寫,且元代浙東宣慰使中也無人名為“哈剌罕賽”。
2019年5月,筆者前往寧海樟樹村考察,在當(dāng)?shù)卮迕窭顣赃_的引領(lǐng)下,找到了位于樟樹小學(xué)(即樟林寺舊址)后山上的石刻。這塊在山野地頭極為突兀的大石,因常有野雞棲息于上,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雉雞巖”。石頭朝南一面即為石刻,因風(fēng)雨侵蝕,文字多已漫滅,但仍可辨別出一些關(guān)鍵詞句?,F(xiàn)存文字共約九行。右側(cè)殘存三行大字:“……居士來?!把缱?,不教獨秀在天臺”,知即《寧海縣志》所錄之詩。左側(cè)小字約有五六行,大部分漫漶,但尚可辨識出“地靈”“奉”“入貢”,以及“宣慰使哈剌書”等字?!肮荨比州^其他字小,格式與董村石刻相同,筆法亦相似,可以認為也是哈剌親書。
這通摩崖石刻原來應(yīng)該包括北宋高述題名、南宋玉盤居士題詩、元代哈剌題記,自右至左排列。后來侵蝕嚴重,高述題名漫滅,(光緒)《寧??h志》將“哈剌書”誤讀為“哈剌罕賽”,又將南宋玉盤居士題詩和元人題記混為一談。
七月望日避地省阬存思庵留題
時章林出白石可為水晶,有旨差路縣官同金玉提舉差夫取鑿,又宿兵守之。吏卒旁午,指予為上戶,求雞羊酒米油鐵,無以應(yīng)其求,且不堪其屢也,來避于此。予念自丁丑之亂,至此凡三避矣。僧舊屋更新,悵然有感,因賦之。
去家無十里,過嶺即他鄉(xiāng)。
避地身三到,傷時淚數(shù)行。
高檐齊古樹,新屋背斜陽。
我欲相鄰住,青山志未償[19]卷3,4b-5a。
“章林”即董村摩崖石刻中提及的“樟林”,距舒岳祥居所閬風(fēng)(今寧??h西店鎮(zhèn)嶺口村、牌門舒村一帶)僅十余里地。因此地出水晶,路縣官同金玉提舉奉旨取鑿,又“宿兵守之”,便需要周邊鄉(xiāng)民為這些人提供食物與用具。舒岳祥因被指為上戶,屢次被要求提供“雞羊酒米油鐵”,不堪其擾,只能逃避。這是1277年(丁丑)兵亂之后,舒岳祥第三次躲到省阬存思庵了。
俞函三已利用了這篇詩序,但誤認為這是至元十六年(1279年)之事。根據(jù)同卷的另一篇詩序,可知此事應(yīng)發(fā)生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之前,但不知具體何年:
己丑正月二十四日,避地鹽□,入省坑存思庵和舊韻
到此于今四,情深即故鄉(xiāng)。
新松知改徑,舊竹不依行。
平施天猶病,周回日載陽。
鄰人饋雞黍,厚意未能償。
雪蕻羊羔白,菘芽栗肉黃。(舊京有黃芽菜。)
為誰端有此,正爾未能忘。
覺后心無慍,修來面有光。
道人參妙趣,一炷石爐香[19]卷3,4。
己丑即至元二十六年(1279年),一開年寧海就發(fā)生了楊鎮(zhèn)龍之亂,人口大量外流③,舒岳祥也不得不再次外出避難。根據(jù)《閬風(fēng)集》中幾篇詩序的記載可知,該年舒岳祥輾轉(zhuǎn)寧海周邊各地,曾至新昌雪溪(今浙江新昌縣巧英鄉(xiāng)雪溪村)、奉化棠溪(今浙江寧波市奉化區(qū)棠岙村)避難[20]89-90。
此處和的舊韻,前一首即為前引“七月望日”所作之詩,后一首則是《閬風(fēng)集》卷五所收《題存思庵壁》:
香飯炊魚白,新醅擘蟹黃。
秋風(fēng)元不惡,鄉(xiāng)思自難忘。
田水閑無用,山云薄有光。
篆畦消息好,一路木樨香[19]卷5,18a。
“到此于今四”一句與“七月望日”所作的“避地身三到”相呼應(yīng),可知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舒岳祥第四次避難存思庵,則第三次因樟林水晶之事避難當(dāng)在之前。
總之,至元年間寧海樟林確曾出水晶,但數(shù)量可能不多,所以哈剌不得不在治下其他地區(qū)尋找水晶礦。新昌與寧海相鄰,董村水晶礦也較大,直至今日尚有零星水晶出土。哈剌因此自樟林西行至新昌采掘水晶。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福建漳浦,還是浙東新昌,水晶礦的開采速度驚人。高興大德元年(1297年)閏十二月初二上書說漳浦有水晶可采,二十八日漳浦梁山水晶場立碑,應(yīng)該是開采已經(jīng)告一段落。哈剌也追求速度,因為在樟林浪費了一段時間,所以他于大德三年(1299年)正月初一到初七“親率左右”采礦。七天就采了 11 374 斤水晶,平均一天采掘 1 625 斤,以至于俞函三認為這是“勞擾逼迫”,非有道所為。但從摩崖題記的行文中,我們或可推測,此次采掘并未動用新昌當(dāng)?shù)厝嗣瘛R驗楣莸恼銝|宣慰使并非實職,可能無法真正調(diào)動宣慰司下轄官民,所以題記中也完全沒有提到新昌縣官吏。他所率的“左右”,很可能是他真正能夠提調(diào)的沿海萬戶府官兵,或許正是因為調(diào)動了有組織的軍隊,哈剌才能以如此速度進行采掘。
開采水晶的速度,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元成宗對珠寶的熱愛。蒙古人對高級奢侈品的追求,世所皆知[21]139-165,珠寶正是其中之一。元成宗對珠寶尤為熱衷,開啟了元朝“中賣寶物”的熱潮[22]42。泰定元年(1324年),中書平章政事張珪上書論當(dāng)世得失時,就特別提及了成宗常高價購買寶物:
中賣寶物,世祖時不聞其事,自成宗以來,始有此弊。分珠寸石,售直數(shù)萬,當(dāng)時民懷憤怨,臺察交言,且所酬之鈔,率皆天下生民膏血,錙銖取之,從以捶撻,何其用之不吝!夫以經(jīng)國有用之寶,而易此不濟饑寒之物,又非有司聘要和買,大抵皆時貴與斡脫中寶之人,妄稱呈獻,冒給回賜,高其直且十倍,蠶蠹國財,暗行分用。如沙不丁之徒,頃以增價中寶事敗,具存吏牘[9]卷175,4077。
張珪此處所云沙不丁之徒增價中寶之事,應(yīng)該是波斯文史書《史集》所載的一樁珍寶欺詐案。當(dāng)時有商人買通朝中大臣,將海外購得的珍寶,虛報價格,售于成宗。案件被一位名叫穆古必立(又譯木合比勒)的平章揭發(fā),波及朝中十余名宰相級別的高官。成宗立刻將他們?nèi)w罷免。膽巴國師以天象有變?yōu)橛汕笄?,成宗才赦免了他們的重罪。無論如何,這一案件是元成宗朝一次不小的政治風(fēng)波。漢文史料對此案多有諱飾避忌。陳得芝先生根據(jù)《元史》中的天文記載,考證此案發(fā)生于大德八年(1304年)[23]243-244。后高榮盛根據(jù)幾名涉案官員履歷上的共同空白,結(jié)合其他資料,考定其案發(fā)生于大德二年(1298年)[22]20-68。筆者贊同高氏之說。但陳、高二位學(xué)者所用《史集》版本均自波亦勒英譯本《史集》第二卷《成吉思汗的繼承者》翻譯而來,或為自己翻譯,或用周良霄所譯,以為沙不丁是被成宗下旨請來估價之人⑤。而在余大鈞自俄譯本翻譯而來的漢譯本中,此譯文與周良霄譯本迥異⑥。查《史集》伊斯坦布爾本、塔什干本波斯文原文可知,沙不丁確實不是估價之人,而是涉案人員:
被罷職的原行在城丞相沙不丁·渾都即,被召了來。[人們]估價為三十萬⑦。
由于膽巴國師的求情,涉案人員均得到了赦免。而成宗對珠寶的熱愛卻沒有隨著這次“增價中寶”案而停止,大德二年(1298年)他又設(shè)立了制用院,以“采取稀奇物貨”[9]卷94,2403[24]卷19419,7218。甚至涉案人員沙不丁還繼續(xù)負責(zé)這一機構(gòu),仍舊為成宗分揀稀罕物貨。在感慨沙不丁是官場不倒翁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不驚嘆成宗對稀罕物貨的熱衷。
近年來,石刻作為一種“新史料”日益受到重視。因元史史料相對匱乏,能夠補史之缺的石刻文獻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浙東這兩通元代哈剌手書摩崖石刻,雖然字數(shù)不多,且其中一通文字多漫漶不清,但結(jié)合傳世文獻,仍有獨特的史料價值。
結(jié)合史料與其他例證,可知元成宗對珍寶的熱衷,影響了當(dāng)時朝廷內(nèi)外政治。東南海商趁機牟利,引發(fā)了大德二年(1298年)增價中寶案,十余名中央高官一度被集體罷免。哈剌、高興等作為地方大員,也趁機投上所好,以尋求仕途轉(zhuǎn)機。開采水晶,對哈剌、高興二人而言,都是人生的轉(zhuǎn)折點。哈剌出征西南,功敗垂成,只得罷官回鄉(xiāng)閑居。而高興得到重用,從此官運亨通。元成宗對珍寶的熱衷,造成的影響當(dāng)不止于此,未來或許還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注 釋:
① 史弼至元十九年(1282年)任浙西宣慰使,此后一直為浙西宣慰使或淮東宣慰使。這個職位,隨著行省所在地的更改而改變。當(dāng)江淮行省(或江浙行省)治揚州時,則設(shè)浙西宣慰司;治杭州時,則設(shè)淮東宣慰司。這是因為元朝有“其立行省者,不立宣慰司”(《元史》卷九《世祖六》,第183頁)的規(guī)定,即行省治所在道不許設(shè)宣慰司(參見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第582頁)。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二月十二(癸亥),“徙江淮省治杭州。改浙西道宣慰司為淮東道宣慰司,治揚州”(《元史》卷一五《世祖十二》,第320頁)。所以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二月一日楊鎮(zhèn)龍在寧海起兵時,史弼尚為浙西宣慰使,在杭州,故能迅速率軍南下。
② 林表民,字逢吉,號玉溪,臺州臨海人,活動于宋寧宗嘉定至淳祐年間(1208—1252)。
③ 寧海周邊未被楊鎮(zhèn)龍之亂波及的地區(qū),流入了大量人口,因此根據(jù)地方志記載,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籍戶之時,新昌、金華等地的戶數(shù)與人口數(shù)極大,空前絕后。(參見萬歷《新昌縣志》卷六,第1頁b;萬歷《金華府志》卷五,第10頁a)
④ 王文徑編《漳浦歷代碑刻》,漳浦縣博物館,1994年,第66頁。
⑤ “已罷黜之行在城之丞相失哈不丁當(dāng)時在朝,估定其值為三十萬巴里失?!眳⒁奫波斯]剌失德丁原著,波義耳英譯,周良霄譯注《成吉思汗的繼承者》,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1—412頁。
⑥ “行在城的丞相失哈巴丁·渾都即被召了來罷了官?!眳⒁奫波斯]拉施特主編,余大鈞、周建奇譯《史集》第二卷,商務(wù)印書館1985年版,第387—388頁。
⑦ 拉施特主編《史集》抄本,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托普帕皇宮附屬圖書館藏,編號1518,第217頁b,筆者漢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