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貴華
我一直覺得讀書是需要一點兒儀式感的。
晚上入睡前,手香香,臉光光。輕靠床頭,把燈光調(diào)到最合適的角度,捧一本書在手,看上幾頁,是一天中最舒適、最愜意的享受,后來這種習慣逐漸演變?yōu)橐环N睡前儀式。梳洗完畢,手凈面潔,躺在床上,拿起柜邊的書籍,抽起書簽,翻到昨日的頁碼,繼續(xù)暢游在書海中,白天在煙火塵世中沾染的一身灰塵瞬間就被蕩滌得干干凈凈,那煩躁的、郁悶的、激動的心也會慢慢歸于平靜,就連夢里也是詩意環(huán)繞、鳥語花香了。若不聞著書香而眠,夜里總會覺得缺點兒什么,睡得也不安穩(wěn)。雖不及古人所說“一日不讀,便覺面目可憎”,但內(nèi)心不踏實是一定的。
最喜歡的是不受干擾的大塊閱讀時間。待一切家務都做好了,地面干凈整潔,晾曬的衣服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吃飽喝足的貓懶洋洋地臥在沙發(fā)的墊子上,從花盆里剪下的月季在洗凈的酸奶瓶里開得正艷,泡好的大麥茶放在躺椅旁邊兒的小圓幾上,再找?guī)资紫矚g的歌曲,設置成循環(huán)播放,然后取來兩三本書,窩進躺椅里,半天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我特別喜歡這種有儀式感的慢節(jié)奏的生活。有時為了獲得更好的享受,我還會準備一些水果甚至紙巾,既讓精神充盈,也滿足口腹之欲,還能在書中結識一個個有趣的人物。只要有時間,我很樂意為閱讀張羅這些儀式。當或輕柔或激越的音樂在房間彌漫開來,讀書的愉悅感與神圣感就會油然而生,同時內(nèi)心也變得潔凈無比,空靈許多。
我崇拜的一位老師,讀書也總是充滿儀式感。夏天的傍晚,夕陽的余暉灑滿院落,老師在結束一天繁雜的工作之后,來到院子里,給花澆澆水,剪剪枝,然后支起帳篷,鋪好坐墊,再把要看的書拿過來,躲進“帳篷”成一統(tǒng),不管春夏與秋冬。我想,老師能讀那么多的書,寫出那么有深意的文章,大約與這有儀式感的閱讀是分不開的吧!
在中學的課本里,我們曾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文中提到學生入學前要拜孔子、拜老師的儀式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魯迅剛到三味書屋讀書的時候,因為那里沒有孔子的畫像,他們便對著畫中的鹿行禮,這個禮數(shù)其實就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據(jù)說魯迅本人讀書也注重儀式感,他在讀書前總會把手洗得干干凈凈的,和古人常說的“凈手焚香”的雅趣是一致的。
《小王子》中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平凡的我在平凡的日子里過著極其平淡的生活,我希望這種有儀式感的閱讀能為生活帶來不一樣的色彩,使每一天變得更值得讓人期待。
(作者系湖北省襄陽市東津鎮(zhèn)中心學校教師)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