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不同階段中,與童年期一樣同屬于前文所說的私人領域的是老年期。那么,老年期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正如前揭《禮記·曲禮上》所言:“七十曰老,傳(傳家事于子孫)?!逼呤畾q即老年期的開始。《禮記》在此之后又曰:“大夫七十而致事?!薄爸率隆敝阜颠€所任官職并引退,也稱“致仕”??梢娖呤畾q應為告老退任、從各種社會事務中引退之年。
進入老年,從社會事務中引退,特別是辭官的文人,將置身何處?他們大部分會回到妻兒及族人生活的家庭中。那么,他們安家于何所?多數的情況下,是他們懷著青云之志離開的故鄉(xiāng)。本文討論的焦點,是文人引退后,回歸鄉(xiāng)村社會和田園空間的生活,尤其是其筆下所表現的老年生活。
陶淵明
開拓歸隱文學主題的文人,是東晉詩人陶淵明(365—427),他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詩品·中品》)。義熙元年(405),四十一歲的陶淵明辭官歸鄉(xiāng)。這段時期的作品中,以《歸去來兮辭》最為有名,其開門見山道:“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此外,還有《歸園田居五首》,其一曰: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詩中將“俗”的官場世界,喻為“塵網”“樊籠”,網和籠都是束縛人身自由的器物。與此相對,故鄉(xiāng)的“園田”“丘山”則可以說是回歸自然、蕩滌靈魂的世界?!白匀弧奔磏aturalness之意,這是一個容許自我個性、能夠“守拙”的世界。這個“守拙”的說法最能體現陶淵明處世觀的獨特性和劃時代性。通常,“拙”應當是被舍棄、否定的,但他卻特別肯定這一天性,并決定積極地守護它。
陶淵明筆下自然的田園呈現出何種風景?詩歌從第十句開始描繪田園風光:簡樸整潔的家園,庭院里遍植綠樹,周圍雞鳴犬吠,一派平和的鄉(xiāng)村景象。在中國文學中,陶淵明最早將這樣的農村田園意象用語言加以表現,這種創(chuàng)作是前所未有的。而讀到這樣的詩句,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會心馳神往,倍感親切,因為他所描繪的是隨處可見的、每個人都曾置身其中的風景。在陶淵明以后,直到今日的文學、繪畫等藝術中,同樣的農村田園意象被反復表現著,并不知不覺地融入了這種令人如歸故里的感受。
陶淵明直至元嘉四年(427)六十三歲逝世為止,在故鄉(xiāng)生活了二十余年。此間,他一面享受作詩、讀書、飲酒之樂,一面親事農作活動,這些在他的詩中皆有體現。在中國,官僚即棄去農事而出仕之人,做官被稱作“代耕”(出自《禮記·王制》與《孟子·萬章下》),意為做官后可獲得俸祿,代替農耕?!按币徽Z形象地體現了陶淵明的經歷。陶淵明曾有短暫的出仕經歷,結果由于不適應官場生活,毅然回歸田園。正如他詩中所言的“代耕非本望,所業(yè)在田桑”(《雜詩十二首》其八),“代耕”歸根到底不過是“代”,并非自然的理想狀態(tài),只有“耕”才符合理想。歸鄉(xiāng)之后,陶淵明自視為農夫,在《歸田園居五首》其三中他寫道: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陶淵明在詩中塑造了自己不畏夕露沾衣、荷鋤行走于田間的形象。當然,在陶淵明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農民和他一起勞動不得而知,也存在實際上使用雇工而他自己只在一旁觀看的可能性。雖存在這種懷疑,但可以肯定的是陶淵明通過詩歌語言塑造了“親自從事農事的文人”這一自我形象。文人的這種農夫形象,也是最先由陶淵明明確賦形。
陶淵明自視為農民,且毫無隔閡地融入周圍的農村交際中。其歸鄉(xiāng)后的詩歌中有不少描寫了他與農民的交往。例如《歸園田居》其二:
時復墟里人,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像這樣與農民進行交流的文人,在陶淵明以前從未出現過。他在這方面的劃時代意義,無論如何強調也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