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作家譚士珍老師的九十大壽。陽春三月,老人家打電話要我一定抽空去趟懷化,說自己有很多心里話要對我說說。我答應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定會參加他的九十歲壽宴,送上一份誠摯的祝福。
近兩年,對譚士珍老師來說,是人生中值得慶賀的年歲。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2019年,他與我省十位老作家一并榮獲了中國作家協(xié)會授予的“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70年”榮譽證書,這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為表彰對新中國文學事業(yè)作出特殊貢獻的老作家所頒發(fā)的獎項;2020年,他又因年輕時隨部隊“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而獲得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lián)合頒發(fā)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功勛作家。
在年齡上,我與譚士珍老師相差四十多歲??伤偸怯H切地稱我“馬珂小弟”。我與譚老師相識時,他以懷化地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的身份掛職沅陵縣委副書記。當年的我只是一個勁頭十足的鄉(xiāng)村文學愛好者,譚老師看過我?guī)灼曌骱?,鼓勵我多讀多寫,并將自己出版的書籍贈送給我,讓我得到極大的鼓勵。
20世紀80年代,我和二弟馬晶都是狂熱的文學迷,兩兄弟蝸居在父親所在的沅陵縣巖屋潭水電站職工宿舍廢寢忘食地寫作。一天我們接到縣文聯(lián)通知:將特邀懷化地區(qū)文聯(lián)副主席譚士珍為本縣文學青年講課。他創(chuàng)作的《朝陽花》與《迎春花》《苦菜花》被譽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三花”,“三花”之一的執(zhí)筆者為文學愛好者講課,這對初學寫作的我們來說是個難得的機會,我和馬晶欣然去縣文化館聆聽了講座,第一次把譚士珍老師的形象和他的名字聯(lián)系起來。
在交流的環(huán)節(jié),我向譚老師請教了一個創(chuàng)作中遇到的難題,并告知正和二弟學習寫作。譚老師感慨地說,兩兄弟都愛好文學是件很難得的事,關鍵在于持之以恒,然后深入淺出地回答了我的問題。
初學寫作的人,最需要前輩的激勵與支持?;氐诫娬?,我們篩選出幾篇習作寄給譚老師請他指正,回信中,他在肯定我們具有寫作潛能的前提下,把梁啟超“不問收獲,但問耕耘”的名言抄錄給我們,鼓勵我們在文學道路上努力登攀。尤其是地區(qū)文聯(lián)到巖屋潭水電站召開筆會期間,我們得到了譚老師手把手地教導。他從我們的習作中選出幾首小詩,分別刊發(fā)在《雪峰》文學月刊上,這給了我們極大的動力。當我們在創(chuàng)作上取得一點成績,父親給予我們獎勵時,譚老師還寫了篇《沅陵一職工設立家庭文學獎》的通訊刊登在《湖南文化報》上。省內外文學青年從通訊開頭的“沅陵縣巖屋潭電站職工馬紹發(fā)有三個兒子,長子馬珂、次子馬晶都熱愛文學創(chuàng)作”中獲知我們的通訊地址,要求交友和相互學習的信件紛至沓來。為此我們成立了“星湖文學社”,通過文友集資的方式出版鉛印文學報紙《詩苑》和《芨芨草》。譚老師既是顧問,又負責給報紙撰寫“刊首寄語”,給予我們及眾多文學青年莫大的鼓舞。
上大學時,懷化是我和馬晶乘坐火車往返學校的起點與終點。學生時代,我們掏不出多余的錢去外面吃飯住宿。遇到買不上車票的日子,就去譚老師家吃飯住宿,我們每次去他家時,他和師母都非常熱情,開口就問吃飯沒有,我們也毫不客氣地照實回答,譚老師就趕緊下廚,做上幾道菜端上飯桌,然后就給我們張羅住處,像對待自家人一樣無微不至。
我到海南從事報紙編輯工作后,每年回懷化兩次。譚老師只要知道消息,都會熱情邀請我去他家做客。1995年夏,我回沅陵采訪途經懷化,譚老師一定要我住在他家,并把鑰匙交給我以便隨時出入。后來我們還一起合作,同去衡陽采寫了紀實特稿《活著的“狼牙山壯士”葛振林》,在《人民政協(xié)報》發(fā)表后被《記者寫天下》雜志轉載。在譚老師因《朝陽花》版權糾紛上訴法院后,我也助了他一臂之力,約請青海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王立道老先生撰寫了一萬多字的紀實文稿《長篇小說〈朝陽花〉出版的臺前幕后》,刊發(fā)在當年發(fā)行量高達三十余萬份的《海南法制報·月末版》,為譚老師正名。
后因工作變動,我從海南應邀到北京擔任報紙執(zhí)行主編,然后又回湖南改行做起電視,其間與譚老師失去聯(lián)系。2019年春,我從文友顏昌海處知悉了譚老師的電話,當即撥打過去。譚老師知道是我后,高興與激動之情溢于言表,一如久別的親人終于重逢。
半個月后,我接到譚老師電話,說他到了長沙,下午要來我所在的湖南廣播電視臺看我。因我事先已約好要與分別從北京和海南趕回長沙的兩位弟弟回沅陵祭祖,只好向他致歉。不料譚老師卻問我?guī)滋觳拍芊祷?,并說這回一定要見上一面。我告知四天后才回長沙。時年87歲高齡的譚老師說他就在長沙等上四天!聽到此話,我的鼻子一陣酸楚。
回長沙后,失聯(lián)十多年的譚士珍老師終于與我們見面。他依舊像過去那樣談笑風生,直到酒店打烊都不忍和我分開。不久譚老師給我寄來幾本他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并附上一封和十多年前一樣以“馬珂小弟”開頭的書信。信中說他要為在不同省份從事電視工作的我們寫篇題為《馬氏三兄弟》的文章。六千多字的稿件寫成后,先是在《邊城晚報》分上、中、下三期整版連載,后又被《懷化文學》雜志轉發(fā)。上初中的女兒看到此文,說在她所學的語文課本上,有篇題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課文,作者也叫譚士珍。當我告訴她是同一個人時,女兒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露出驚奇的神情。
譚士珍老師既是我躋身文學小道的領路人,又是我生命中不論輩分和年齡的忘年交。
編輯/歐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