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
麥瓶草、麥藍(lán)菜、麥仙翁,這三種植物都帶一個“麥”字,毫無疑問,跟麥田有關(guān)。早些年,它們是生長在麥田的雜草,有的幼苗時是農(nóng)村人飯桌上的野菜。既然是雜草,就會影響糧食收成,最后都會被除掉。隨著現(xiàn)代化種植業(yè)的發(fā)展和除草劑的使用,麥田里的雜草“三劍客”已經(jīng)不多見了,但偶爾會在路邊、公園的某個角落見到它們的身影。
這三種麥田雜草都是石竹科植物,它們長相相似,分別屬于石竹科不同的屬。
麥瓶草 Silene conoidea
蠅子草屬。麥瓶草俗稱米瓦罐、面條菜、麥瓶子,這些土名其實就是對它最通俗的特征描述:米瓦罐是說它花后的蒴果里有很多白色的種子,就像一只裝著米的小瓦罐,農(nóng)村的孩子大多都吃過;而面條菜是說它可以當(dāng)野菜食用,幼苗期的麥瓶草葉子長圓形,像面條一樣細(xì)長,采后洗凈焯水,是美味的春季鄉(xiāng)土野菜。
麥瓶草全株有腺毛,手摸起來有澀澀的黏膩感,粉紅色的小花剛開時跟長長的花萼一起像個小嗩吶。
花落后花萼開始膨大,一個個小燈籠里包著綠色的果,果皮里面的種子慢慢成熟。
蒴果成熟后,裝著種子的小瓶子上部開裂6瓣,搖擺中種子灑落,等待明年的新生。
成熟的麥瓶草種子腎形,布滿麻點,像一塊塊微型巧克力餅干。
麥藍(lán)菜 Vaccaria hispanica
麥藍(lán)菜屬。麥藍(lán)菜俗稱王不留行,麥籃子。王不留行是中藥名字,我國古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這種植物具有行血通經(jīng),催生下乳,消腫斂瘡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此物性走而不住,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才有了“王不留行”這樣霸氣的名字。而麥籃子,跟上面的米瓦罐類似,也是說它的蒴果里包含著很多種子。
麥藍(lán)菜不像麥瓶草有腺毛,它全株無毛,微被白粉,呈灰綠色,看起來清清爽爽。麥藍(lán)菜在一些公園常能見到它的身影。
花萼像個精致的有綠棱的小壇子,壇口有缺刻。
花后小壇子微膨大呈球形,里面的果慢慢成熟。
摳開一個未成熟的果,露出里面球形的種子,成熟時紅褐色。
麥仙翁 Agrostemma githago
麥仙翁屬。麥仙翁俗名麥毒草,除了危害麥田,它的莖、葉和種子都有毒。在我國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內(nèi)蒙古、新疆,常作為觀賞綠化植物在花壇、花境中栽植。
麥仙翁跟上兩種又不一樣,全株密被白色長硬毛,萼筒的毛尤為明顯,同時長長的花萼裂片呈葉狀?;ǚ圩仙蚧ㄐ闹饾u變淡至白色。
種子呈不規(guī)則卵形或圓腎形,黑色,具棘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