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曲《松花江上》,是創(chuàng)作于抗日戰(zhàn)爭前期的抗戰(zhàn)歌曲。歌詞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歌曲分三段,每一段都有其獨特的感情色彩,豐富的情感在當時激勵和鼓舞人們奮起反抗。在曲調(diào)中,大膽地進行中西方融合。張寒輝老師在1936年創(chuàng)作的版本,非常適合美聲男高音演員獨唱。傳唱至今,形式也已豐富多樣,其經(jīng)久不衰更加證明了本首作品的經(jīng)典性。本文以歌曲《松花江上》的演唱作為主要分析對象,通過文獻梳理和實踐分析研究歌曲《松花江上》在演唱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松花江上》;張寒輝;抗戰(zhàn)歌曲;演唱分析
筆者通過查閱資料并結(jié)合自身實踐,從音樂結(jié)構(gòu)中的對立統(tǒng)一,歌曲的演唱技巧,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和歌曲不同的演唱形式,四個方面具體論述其研究成果。首先筆者從哲學的角度切入,試圖從哲學角度解釋此作品得以傳頌至今的原因。其次歌曲的演唱技巧主要從氣息和吐字咬字入手,選擇正確的胸腹式聯(lián)合的呼吸方法,以及選擇合理的換氣點,保證演唱時的歌曲連貫性與完整性。對于吐字咬字的研究從拼音入手咬準聲母并在咬字時進行歸韻。還有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的研究,從速度、力度和旋律中情感的表達這三方面入手,主要在不同段落選擇其合適的速度力度。由于此歌曲情感豐富,故在旋律中情感的表達這一研究尤為重要,筆者結(jié)合前人研究綜述及筆者實踐,試圖淺析歌曲《松花江上》的情感脈絡。最后,因為此歌的經(jīng)典性故衍生出合唱版本,所以筆者又從獨唱與合唱兩種演唱形式入手繼續(xù)深挖歌曲《松花江上》的內(nèi)在價值??傊?,歌曲《松花江上》作為一首極具時代意義的經(jīng)典抗戰(zhàn)歌曲,對其演唱分析的研究意義深遠。
毛主席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筆者通過長期的學習與藝術(shù)實踐加以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后,不斷反思,積累經(jīng)驗。就歌曲《松花江上》在音樂結(jié)構(gòu)中的對立統(tǒng)一、歌曲的演唱技巧、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歌曲的演唱形式等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一、音樂結(jié)構(gòu)中的對立統(tǒng)一
“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又稱矛盾規(guī)律,是揭示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動力和發(fā)展趨勢的最根本規(guī)律?!痹诠P者研究的歌曲《松花江上》的結(jié)構(gòu)中也同樣存在著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
首先在歌曲開頭的兩個樂句中就存在矛盾對立統(tǒng)一。第一樂句:“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迸c第二樂句:“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钡谝粯肪涫窃趯σ郧案蛔闵畹膽涯詈拖胂笏郧榫w要驕傲自信,而第二樂句確與之截然不同,第二樂句,那衰老的爹娘,暗示已經(jīng)遠離了衰老的爹娘,情緒應悲傷無助。一喜一悲截然相反的兩種情緒,在矛盾中達到統(tǒng)一,并為下面的歌曲進行做鋪墊。第三樂句“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候”接第二樂句的鋪墊這句情緒由悲痛轉(zhuǎn)為憤恨,旋侓向上進行。并與第四樂句在歌詞相同的基礎上,依然做到了矛盾對立。第四樂句由上一樂句的憤恨轉(zhuǎn)為無力哭訴,旋侓向下進行。音樂結(jié)構(gòu)中的對立統(tǒng)一,促使歌曲繼續(xù)向下發(fā)展?!懊撾x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了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nèi),流浪?!边@一句接上一句無力哭訴的情感繼續(xù)發(fā)展,描繪出了在逃亡途中的無奈和心酸。而下一句的“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家鄉(xiāng),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迸c上一句的無奈的感覺對立,描繪出急于改變這一悲慘現(xiàn)狀的情緒。并給接下來的歌曲最高潮打好基礎。最后,兩個“爹娘啊”第一個應大聲的呼嚎,將孩子在遇到危險時束手無策急于求救的感覺表現(xiàn)出來。但第二個“爹娘啊”,卻是要低聲啜泣,因為爹娘還生活在日寇的鐵蹄下,應將孩子的孤立無援表現(xiàn)出來。這兩句我認為是整首作品的畫龍點睛的地方,前后巨大的情緒反差,使歌曲的最后一句“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將全曲完美收官,達到了整體的對立統(tǒng)一。
歌曲整體所表達的音樂思想也與當時的執(zhí)政者發(fā)布的不抵抗政策相對立,故此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為推動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進程,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二、演唱技巧
人們常用“能工巧匠”來形容一些在某一領域中有所成就的人。掌握演唱技巧并能熟練的使用,一直是我們聲樂演唱者們向往的境界。下面筆者就本人研究的歌曲《松花江上》來具體說明在此作品中我們需要運用到的演唱技巧。
首先,作品里的中低聲區(qū)較多,演唱時要注意自然流暢,合理使用歌唱機能,沒必要一味追求大音量,如“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整日價在關內(nèi)”等中低音區(qū)需特別注意。其次在歌曲結(jié)尾的高音部分,演唱時要讓聲音充分展開體現(xiàn)出歌曲的戲劇性,表現(xiàn)出男高音結(jié)實明亮的英雄音色[1],在強有力的聲音中結(jié)束演唱,達到余音繞梁的效果,讓聽者意猶未盡。最后,本首歌最大的亮點應該在“爹娘啊”那個地方的兩次重復,有著完全不同的演繹。在第一個“爹娘啊”演唱時由于強烈的情感需要,要特別突出“爹”既漢語拼音聲母“d”的演唱,要突出強調(diào)字頭,演唱時要在字頭強出來的同時,保證聲音的質(zhì)量,這就要求我們在演唱之前將氣息吸到底。確保有足夠的力量在強調(diào)字頭的同時穩(wěn)定住喉頭。而第二個“爹娘啊”相較于前一個明顯的感情變化需要我們在正常的演唱中加入哭腔,用于抒發(fā)情感,并為后面的演唱做鋪墊??偟貋碚f,在這首歌的演唱過程中,中低音區(qū)要平穩(wěn)自然,過度音區(qū)和高音區(qū),在照顧歌唱情緒的同時一定要平衡地使用歌唱機能,注意技術(shù)運用。如深氣息,高位置穩(wěn)定喉頭,放松下巴等。
(一)氣息把控
呼吸是歌唱藝術(shù)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也是我們在初學專業(yè)的聲樂演唱時的第一課,可見正確的呼吸對于歌唱的重要性。
當前世界主流的呼吸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筆者所研究的歌曲《松花江上》由于是一首美聲歌曲,所以筆者認為應選用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也就是在吸氣的時候,需要保持兩肩放松,深吸氣,不要聳肩,當感覺到腰部周圍明顯向四周膨脹時,保持住這個姿勢,把小腹繃緊,堅持5到10秒鐘。呼氣時一點點往外撒氣,小腹逐漸放松。這種呼吸過程就被稱為胸腹聯(lián)合呼吸法[2],呼吸過程中主要是依靠胸腔、橫膈膜、腹部肌肉進行呼吸發(fā)力,對氣息進行控制,這種方法可以操縱聲音,保持氣息的均衡,十分適合這首男高音歌曲的演唱。換氣點多在小節(jié)線上,筆者認為全曲的換氣點應是如此分布。
第一樂段,我的家(換氣)在東北松花江上(換氣)那里有(換氣)森林煤礦(換氣)還有那(換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換氣),我的家(換氣)在東北松花江上,(換氣)那里有(換氣)我的同胞,(換氣)還有那衰老的爹娘(換氣)
第二樂段,(吸氣)九一八,九一八,(換氣)從那個悲慘的時候,(換氣)九一八九一八(換氣)從那個悲慘的時候(換氣)。
第三樂段,(吸氣)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換氣)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換氣)流浪(換氣)流浪(換氣)整日價在關內(nèi),(換氣)流浪。(換氣)哪年哪月(換氣)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換氣)哪年哪月(換氣)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換氣)
尾聲部分,(吸氣)爹娘啊,(換氣)爹娘?。。〒Q氣)什么時候?(換氣)才能歡聚在一(換氣)堂。
(二)吐字與咬字
吐字咬字,是中國傳統(tǒng)唱論對歌唱語言發(fā)聲技術(shù)的專門稱謂。吐字是指正確韻母發(fā)音,咬字是指正確的聲母發(fā)聲。吐字咬字結(jié)合起來,構(gòu)成歌唱語言的發(fā)音技巧,我們一直強調(diào)的字正腔圓其實也是這個問題。在進行歌曲《松花江上》的演唱時需要注意咬準字頭,也就是漢語拼音里的聲母部分,確保演唱過程中歌曲整體的連貫性。同時也需要注意歸韻。歸韻也被叫做收音屬于字尾。在歸韻時要做到長短得當、歸韻清晰,要讓每個字有力量且飽滿。例如,在演唱全曲最高潮的“爹娘啊”時就要著重注意“爹”的咬字,要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在歸韻時也要做到干凈利落不能影響歌曲后續(xù)的演唱,故在進行歌曲演唱時,歌詞的咬字吐字需要歌手特別注意。
三、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
人們經(jīng)常說是詞曲作家給了歌曲生命,而演唱者作為詞曲作者與聽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則賦予了歌曲真正的靈魂[3]。接下來筆者將從速度、力度、旋律中的情感表達這三方面,對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進行研究。
(一)速度變化
歌曲的第一樂段“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边@部分是作者在懷念以前主要敘事應速度平穩(wěn),舒緩。尤其在演唱衰老的爹娘時應適當放慢速度去匹配其悲傷的情緒。
歌曲第二樂段,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在進行第二樂段第一樂句的演唱時,應適當加快速度,用于承上啟下。而在第二樂段第二樂句的演唱中,應采用與第一樂段結(jié)尾相同的速度,便能突出其情緒。
第三樂段,“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nèi),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那年那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庇捎谶@一段的特殊性,在演唱時應回歸歌曲原速,為接下來的尾聲做鋪墊。
尾聲,“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惫P者個人認為,尾聲部分是全曲的情緒最高潮,應充分表達情感采用先快后慢的速度,渲染和烘托氣氛,配合結(jié)尾的長音達到余音繞梁的效果。
(二)力度變化
筆者認為,歌曲的力度變化,因隨著歌曲的情緒變化而變化,在第一樂段思鄉(xiāng)懷故的情緒下,力度應輕柔舒緩,方可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在第二樂段中,強烈的反差情緒,力度也同樣截然相反。在第二樂段第一樂句時,應鏗鏘有力,表達憤恨之情。在第二樂句時,要低吟淺唱,為歌曲接下來的歌曲進行埋下伏筆。第三樂段,共兩個樂句。第一樂句,生動形象的描繪出,當時社會背景下,流亡軍民的慘狀。故應更輕更柔,但在演唱,“整日價在關內(nèi)”時需要加一點力,以表達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第二樂句,連續(xù)的質(zhì)問,應逐漸加力,準備將歌曲推向高潮。尾聲,在第一個“爹娘??!”時要爆發(fā)出全曲中最強的力量就像平地一聲驚雷,用于喚醒人們的斗志。而第二個“爹娘??!”力度要迅速弱下來,唱出孤苦無依的感覺。最后“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力度由弱到強,體現(xiàn)出全曲的核心論點,那就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喜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旋律中情感的表達
法國著名歌唱家亨利·費爾迪南昌·曼什坦說過:“情感是歌唱的靈魂,只有當聲音和感情同樣完美時,歌唱才可以被稱之為藝術(shù)”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第一樂句作者采用欲抑先揚的寫作手法,生動形象的描繪出和平時期的東北人民的生活,是那樣的快樂和諧,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和肥沃的黑土地,使百姓的生活豐衣足食,怡然自得。所以在演唱此句時,懷著驕傲自信的情感演唱。第二樂句“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此句仍在懷故。可與第一樂有所不同,此句的情感應是沉痛悲傷的。第三樂句,“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候。”由于承接上句悲痛的情緒,這句情緒應慷慨激昂,唱出對日寇的憤恨之情。第四樂句,“九一八,九一八,在那個悲慘的時候”這句的旋律走向是向下的,故應唱出那種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無奈情緒。第五樂句,“脫離了我的家鄉(xiāng),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nèi),流浪。”這句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流亡軍民的生活現(xiàn)狀。故在歌曲演唱中應表現(xiàn)出那種膽小怯懦的情緒。第六樂句,“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xiāng)?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我那無盡的寶藏?”這句,與上一句情緒截然相反,一改膽小怯懦,應唱出那種義憤填膺,視死如歸的抗日抗戰(zhàn)精神,接下來,連續(xù)的兩個“爹娘啊”!將情緒推到最高潮第一個“爹娘啊”時,應該唱出那種呼號,嚎啕大哭的感覺,唱出那種迫切想要改變現(xiàn)狀,尋求父母庇護的感覺。而在第二個“爹娘啊”,時,卻應該是小聲啜泣,表達出委屈不甘的情感。最后,“什么時候才能歡聚在一堂?”是全曲的結(jié)束,更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
四、歌曲的演唱形式
在生活中我們常能見到的演唱形式大致有,獨唱、重唱、對唱或問答唱、輪唱、齊唱、合唱等,這一分類方式主要由歌曲作品的內(nèi)容所決定。這首歌曲張寒輝老師的版本是一首美聲男高音獨唱曲目,后經(jīng)瞿希賢老師改編成了一首混聲四聲部合唱。故筆者分別從獨唱與合唱兩種不同的演唱形式中,進行分析研究。
(一)獨唱
歌曲《松花江上》張寒輝老師的版本為男高音獨唱。鑒于男高音其獨特的嗓音,音色明亮,聲音柔和,嗓音柔美,富有歌唱性。歌曲《松花江上》那突變的旋律走向,以及歌曲表現(xiàn)情感的需要,尤其是將歌曲推向高潮時,就需要更有力而富有激情的演唱才能達到所要追求藝術(shù)效果,更好的表達歌曲的思想。
(二)合唱
合唱版的《松花江上》,是由瞿希賢老師改編成的混聲四聲部合唱。較于張寒輝老師的男高音獨唱版本,合唱在氣息的運用,豐富的和聲配器的支持下使歌曲更豐滿,更立體,舞臺表現(xiàn)效果也略優(yōu)于獨唱[4]。當然兩個版本都可以演繹出松花江上的精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結(jié)??語
《松花江上》誕生于民族危亡之際。它“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笨此剖且粋€個流亡人的內(nèi)心戲,實則說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整首歌曲只字未提熱愛祖國,卻字字都在訴說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人民的熱愛。歌曲中豐富的情感蘊含著國人的那種壓不垮、打不死的民族氣節(jié),以及迫切想要將侵略者趕出家園的急切心情和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端苫ń稀纷鳛橐皇捉?jīng)典的抗戰(zhàn)歌曲,在中國人民最危急的時刻為人民提供力量,喚醒民眾英勇抵抗并取得勝利,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松花江上》已流傳近百年,在今天仍舊警醒著我們要牢記歷史、居安思危。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結(jié)合自身演唱的心得體會,從演唱技巧、情感表達、演唱形式等方面入手,去研究作品本身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演唱時的重難點,希望能夠為演唱本歌曲的聲樂愛好者提供一些幫助。
注釋:
[1]刁??刻.從聲樂教學的角度談歌曲《松花江上》[J].北方音樂,2016(05):84.
[2]黨立敏.淺談歌唱中的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J].黃河之聲,2018(13):39.
[3]龐忠海,么大壯.淺談流行音樂的二度創(chuàng)作[J].藝術(shù)評鑒,2022(02):180—183.
[4]宗宇暉.瞿希賢改編合唱《松花江上》的作品分析[J].音樂時空,2015(16):65.
[收稿日期]2022-05-16
[作者簡介]尚天鴻(1999—??),男,湖南科技學院本科學生。(永州??425199)
(責任編輯:張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