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
“屋漏偏逢連夜雨,破船又遇頂頭風?!濒斞赶壬倪@句詩最適合來形容近期世貿組織面臨的狀況了。
2月24日,世貿組織終于確定了第12屆部長級會議(MC12)的日期,可惜距離會議舉行只有3個月多一點的時間。正當總干事和很多成員想著卷起袖子大干一場,結果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爆發(fā),影響逐步擴大到世貿組織,給世貿組織工作帶來了新的更嚴峻的挑戰(zhàn)。
俄烏沖突發(fā)生后,烏克蘭宣布援引世貿組織安全例外條款不再與俄羅斯適用世貿組織有關協(xié)定,并呼吁各方抵制俄羅斯參與世貿組織活動。MC12籌備工作的重點議題包括漁業(yè)補貼、農業(yè)、疫苗知識產(chǎn)權豁免等,俄羅斯在這些議題上都是重要參與方。由于成員立場分歧較大,總理事會主席和談判組主席采取小范圍磋商、彌合立場分歧的方式。這種做法在貿易談判中屬于常見做法,但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成員公開表示拒絕參加有俄羅斯參與的小范圍磋商,相關機構主席只好臨時取消了有關磋商。
在全體會議上,美國、歐盟、日本等成員通常先發(fā)言譴責俄羅斯,再就會議討論議題表達關注。此外,這些成員還聯(lián)合黑山、摩爾多瓦、挪威等成員向總理事會提交了聯(lián)合聲明,表示將單方面取消給予俄羅斯產(chǎn)品和服務的最惠國待遇。對此,俄羅斯在會上強調美國等成員的觀點不適合在世貿組織內進行討論,并提交有關提案強調,美國等成員的做法損害了多邊貿易體制。其他成員對此問題基本上都是三緘其口,沒有表達觀點。伊維拉總干事則發(fā)表聲明,呼吁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對于目前的情況,日內瓦圈內人士持悲觀態(tài)度的比較多:有的擔心俄烏沖突短時間內沒有辦法停下來,最終MC12不得不被迫推遲;有的擔心美歐等對俄羅斯的抵制再繼續(xù)擴大,導致談判組會議沒有辦法進行,MC12召開前的成員分歧依然存在,會議不得不無果而終;有的擔心美歐在會議上提出取消俄羅斯世貿組織成員身份的提案,讓世貿組織就此分裂;有的擔心俄羅斯難以承受西方的重壓,進而阻撓世貿組織談判工作的開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俄烏沖突影響擴散到世貿組織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但如果影響繼續(xù)愈演愈烈,毫無疑問不符合所有成員的利益。破壞容易創(chuàng)造難,如果把超越世貿組織職責范圍的事情納入進來,導致多邊體制癱瘓,誰都落不到好處。是“勸和促談”還是“火上澆油”,是顯而易見的決定,然而最終怎么選擇,得看各成員的思維是否足夠理性,視野是否足夠長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