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煥玲,呂姍,馮雪,曹焱鑫
[1.中家院(北京)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2.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北京 100053]
測量不確定度表示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1],是評價測量結(jié)果可靠程度的重要參數(shù),也是CNAS 合格評定的一項基本要求。當測量結(jié)果出現(xiàn)臨界值或建立和確認非標準方法時[2],不確定度評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采用FOSS Soxtec 8000 型全自動索氏萃取儀進行前處理,氣相色譜–質(zhì)譜(GC–MS)法測定電子電氣產(chǎn)品中的十溴二苯醚,是一種非標準方法[3]。多溴聯(lián)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通常作為阻燃劑應用于電子電氣產(chǎn)品的塑料﹑印制電路板﹑涂層和電線電纜中[4],因其難以降解且焚燒處理可能生成致癌性的溴化二苯二噁英或呋喃,已被世界各國和地區(qū)列入管控范圍[5]。國際上關于電子電氣產(chǎn)品中PBBs﹑PBDEs 的提取方法最常用的是索氏萃取法[6],但傳統(tǒng)索氏萃取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較差,且溶劑用量大,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全自動索氏萃取儀可以提高萃取效率,溶劑能夠循環(huán)使用,有利于降低其排放量。目前,關于電子電氣產(chǎn)品中PBBs﹑PBDEs 的不確定度評定的報道較少[7–8],筆者以十溴二苯醚的測定為例,根據(jù)JJF 1059.1–2012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9]﹑CNAS–GL006:2019 《化學分析中不確定度的評定指南》[10]及其它不確定度評定方法[11–15]對測量結(jié)果進行不確定度評定,分析其主要來源,獲得影響測量結(jié)果準確性的關鍵因素,并在實驗過程中予以控制和關注。
電子電氣產(chǎn)品中的十溴二苯醚化合物使用全自動索氏萃取儀進行萃取,然后采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法分離并進行定性分析,用單離子(或選擇離子)監(jiān)測法(SIM)進行定量分析。
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Agilent 7890B/5977B型,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動索氏提取儀:FOSS Soxtec 8000 型,丹麥福斯分析儀器公司。
分析天平:ME104 型,感量為0.1 mg,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甲苯:分析純,北京化學試劑公司。
甲苯中十溴二苯醚溶液標準物質(zhì):500 mg/L,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1.3.1 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
(1)色譜條件。 色譜柱:TR–5MS 柱(15 m×0.25 mm,0.1 μm,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柱升溫程序:初始溫度為110 ℃,保持2 min,然后以40 ℃/min 的速率升至200 ℃,保持1 min,再以10 ℃/min 的速率升至260 ℃,保持1 min,最后以20 ℃/min 的速率升至340℃,保持4 min;載氣:氮氣,流量為1.0 mL/min;進樣方式:不分流進樣;進樣口溫度:280 ℃;進樣體積:1.0 μL。
(2)質(zhì)譜條件。質(zhì)譜接口溫度:300 ℃;離子源溫度:250 ℃;離子化方式:EI;離子化能量:70 eV;測定方式:選擇離子監(jiān)測模式;溶劑延遲:3 min。
1.3.2 全自動索氏提取儀
萃取溫度:240 ℃;萃取時間:60 min,其中沸騰時間為25 min,淋洗時間為35 min,回收時間約3 min。
1.4.1 樣品溶液制備
將樣品研磨或剪碎后通過500 μm 篩,準確稱?。?00±10)mg 樣品于萃取濾紙筒中,采用轉(zhuǎn)盤式的溶劑添加技術,向每個浸提杯中加入等量的60 mL 甲苯,設置全自動索氏萃取儀的萃取溫度(240℃)和萃取時間(沸騰時間為25 min,淋洗時間為35 min),當浸提杯中只有約2 mL 溶劑時停止回收步驟,冷卻后將萃取液轉(zhuǎn)移至10 mL 容量瓶中,用甲苯定容,過濾后進GC–MS 法測定,或稀釋后測定,外標法定量。
1.4.2 標準溶液配制
十溴二苯醚標準中間溶液:100 mg/L,移取2 mL 甲苯中十溴二苯醚標準儲備溶液于10 mL 容量瓶中,加入甲苯定容至標線,搖勻。
系列標準工作溶液:依次移取0.1﹑0.2﹑0.5﹑0.75﹑1.0 mL 十溴二苯醚標準中間溶液分別置于至5只個10 mL容量瓶中,并用甲苯稀釋,定容至標線,搖勻,配制成十溴二苯醚的濃度分別為1.0﹑2.0﹑5.0﹑7.5﹑10.0 mg/L 的系列標準工作溶液。
1.4.3 十溴二苯醚含量計算
依次測量標準品和樣品溶液,樣品溶液中的十溴二苯醚濃度通過線性方程計算得出,聚合物樣品中的十溴二苯醚含量(mg/kg)按式(1)計算。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分為A 類不確定度評定和B 類不確定度評定,其中標準曲線擬合和重復性測量采用A 類評定,其它采用B 類評定,根據(jù)數(shù)學模型分析不確定度的來源如下。
(1)樣品溶液測定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2)樣品溶液體積引入標準不確定度;(3)樣品稱量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4)重復性測量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樣品溶液測定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由三部分構(gòu)成:(1)標準儲備液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2)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3)標準工作曲線擬合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2.1.1 標準儲備液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根據(jù)標準物質(zhì)證書上的信息,十溴二苯醚標準儲備溶液定值濃度為500 μg/mL,相對擴展不確定度U=3%,k=2,屬于B 類不確定度,則標準儲備液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2.1.2 標準溶液配制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按照1.4.2 標準溶液配制方法,配制中用到10 mL 容量瓶﹑0.2﹑1﹑2 mL 移液管,對上述容量儀器分別進行標準不確定度分析,主要涉及到容量器皿體積校準和溫度等因素。
(1)10 mL 容量瓶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以0.2 mL 分度移液管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為例,說明計算過程。
根據(jù)JJG 196—2006 《常用玻璃量器檢定規(guī)程》[16],0.2 mL A 級分度移液管容量允差為±0.003 mL,屬于B 類不確定度,按三角分布考慮(k= 6),分度移液管容量允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0.003/ 6 =1.2×10–3mL;假設溫度波動為±3℃,
同理可計算得到1 mL 和2 mL 分度移液管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溶液配制過程中分度移液管和容量瓶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結(jié)果見表1。
表1 溶液配制過程中分度移液管和容量瓶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根據(jù)表1 數(shù)據(jù),合成得標準溶液配制過程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2.1.3 標準工作曲線擬合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
用GC–MS 氣相色譜質(zhì)譜法測定十溴二苯醚的含量,標準工作溶液的濃度分別為1.0﹑2.0﹑5.0﹑7.5﹑10.0 mg/L,每個濃度分別測定三次,峰面積列在表2中。
表2 系列標準工作溶液色譜峰面積測定值
以十溴二苯醚的質(zhì)量濃度(ρ)對應的峰面積(y)繪制標準曲線,線性擬合得直線方程y=272.05ρ–179.65,線性相關系數(shù)r=0.998 7。對某一樣品溶液進行2 次測量,得樣品溶液中十溴二苯醚的質(zhì)量濃度ρ=5.3 mg/L,按式(2)﹑式(3)﹑式(4)計算標準曲線擬合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ρ)。
樣品溶液體積的不確定度是由萃取溶液定容至10 mL 容量瓶引入的,計算方法同2.1.2 中10 mL容量瓶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即容量瓶體積的標準不確定度為8.16×10–3mL,溫度效應引起的標準不確定度為1.87×10–2mL,故萃取液定容至10 mL 容量瓶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2)重復測量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對某一樣品重復稱量10 次,測定值分別為0.104 3﹑0.104 5﹑0.104 2﹑0.104 6﹑0.104 7﹑0.104 4﹑0.104 5﹑0.104 3﹑0.104 5 和0.104 8 g,平均值m=0.104 5 g,得到重復性單次測量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6.00×10–5。
以上兩項合成得出稱量引入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平行試驗重復性引起的標準不確定度(包括了萃取時間﹑萃取溫度﹑萃取液轉(zhuǎn)移操作及儀器穩(wěn)定性帶來的不確定度)可通過對同一樣品進行6 次重復測定得到,樣品中十溴二苯醚的質(zhì)量濃度6 次測定值分別為5.5﹑5.3﹑5.0﹑5.5﹑5.2﹑5.4 mg/L,平均值為5.3 mg/L,標準偏差sr=0.194,樣品重復測定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r)=0.194/ 3 =0.079,計算可得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上述各個不確定度分量互不相關,合成可得電子電氣產(chǎn)品中十溴二苯醚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取包含因子k=2(置信水平為95%),則相對擴展不確定度:
Urel(w)=k×urel(w)=2×3.79×10–2=7.58%
根據(jù)公式(1) 計算得0.1 g 聚合物樣品中十溴二苯醚含量w=530 mg/kg,擴展不確定度U=w×Urel(w)=530×7.58%=40 mg/kg,故該樣品中十溴二苯醚的含量表示為(530±40)mg/kg(k=2)。
結(jié)合日常實驗對電子電氣產(chǎn)品中十溴二苯醚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當樣品中十溴二苯醚含量為530 mg/kg 時,測定結(jié)果在95%置信區(qū)間時的相對擴展不確定度為7.58%(k=2)。從評定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標準溶液配制﹑標準曲線擬合以及重復性測定對不確定度的影響較大。建議實驗中盡量選用規(guī)格合適的計量器具并減少使用次數(shù),使用經(jīng)檢定合格或校準的測量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