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維吾爾語和田方言、于田土話中,存在的且現(xiàn)在仍在使用的十個詞進行了分析,用實例揭示了在于田土話中保留的回鶻語詞的詞匯意義方面的特點。
關(guān)鍵詞:于田土話;回鶻語詞
一、語言,回鶻語,于田土話
(一)語言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使用的工具。[1]但是,在使用一種語言的社會成員所占據(jù)的地域里,他們的語言往往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往往會導(dǎo)致方言或土語的形成。同樣,一個語言總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在發(fā)展當中不斷地變化并受到其他語言的影響。
(二)回鶻語
回鶻語是以回鶻為代表的北方一些少數(shù)民族所使用的一種語言。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回鶻語得到了不斷的發(fā)展,而且在其他文化的影響下大量的外來詞替代了回鶻語詞。[2]回鶻語有9個元音,它們是/a/、/?/、/?/、/i/、/e/、/o/、/u/、/?/、/ü/。回鶻語里常見的詞首中帶以上八個元音的詞有:[at](馬)、[a?](食)、[a?](打開)、[?t](肉)、[it](狗)、[oot](火)、[?z](自己)、[üz](斷)。
(三)于田土話
于田土話屬于維吾爾語和田方言,是和田方言五個土語(于田、洛浦、伊里奇、墨玉和皮山土語)之一。[3]就行政區(qū)域來看,于田土語是于田縣、策勒縣、民豐縣等地區(qū)的語言,本文討論的是以于田縣為主的土語。于田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田地區(qū),南抵昆侖山與西藏自治區(qū)交界;北部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阿克蘇地區(qū)相連;東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相連;西部與和田地區(qū)洛浦縣相連。于田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著名的烏侖塔特國所在地。
由于地理條件和其他原因,在語言發(fā)展當中此土語形成了特殊的詞匯特點,又保留了回鶻語的詞匯特點。因為于田土語中保留下來的或存在的回鶻語詞比其他方言和土語多,所以于田土話語音和詞匯方面,與其他方言與土語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近幾十年來,隨著通訊傳播工具的普遍性,交通工具的方便性,加速了方言和方言之間、語言和語言之間的影響。在這種影響的條件下,方言和方言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小了,但還是存在一些差別。在各方言、土話中保留和存在的回鶻語詞的詞量不一樣,有些方言、土語保留得多,有些方言、土語保留得少。在維吾爾語各地方話中,于田土話與文學語言的區(qū)別是比較大的。這些差別的形成同該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和居民同外界交往的歷史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歷史上,這些地方的交通非常不便,與外界交往的也非常少。
二、于田土話形成的地位優(yōu)點
于田這一東西交通要道上的歷史名地與內(nèi)地的交通早已斷絕,現(xiàn)在與內(nèi)地溝通,要沿“絲綢之路”南道,經(jīng)莎車、喀什、庫車、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幾成隔絕之勢。因與外界交往甚少,在語言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形成了區(qū)別于其他地方話的一些特點,同時也保存了回鶻語詞的一些成分,它包括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南的于田縣、策勒縣和民豐縣等地。于田土話中,古代詞語的成分比較穩(wěn)定地保存了下來,而保存最為完整的是于田縣范圍的達里雅布依鄉(xiāng)。其原因是,以前達里雅布依鄉(xiāng)跟外界的交流不是很密切,這個地區(qū)幾乎沒有受到外界的什么影響。所以古代詞語在這個地方較為穩(wěn)定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這四十年以來,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的越來越快,交通建設(shè)發(fā)展也是越來越好,廣播、電視等新型傳媒在各個地方迅速普及。達里雅布依鄉(xiāng)的人民也漸漸地與外界展開了多方面的交流。由于外界的影響,受到現(xiàn)代維吾爾語和維吾爾文化的熏陶,現(xiàn)代維吾爾語也在這個地方被廣泛使用了。即便是這樣,回鶻語的一些詞匯仍然在于田土話當中存在著。以下是我找出的一些于田土話中的回鶻語的例子。
三、于田土話中保留的回鶻語詞[4]
(1)[ar?γ]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干凈”“純”。比如,ar?γ nāng ——干凈的東西。這個詞在新疆吐魯番文本中表示的意思是“神圣”。本詞在于田土話中發(fā)音“er?γ”,在于田土話中只有保留了“干凈”的意思。按維吾爾語元音弱化的特點弱化 (2)[alang]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空地”“寬地”“沒被蓋的地方”等。比如:alang yaz? ——沒被覆蓋的場地。在于田土話中元音前面加了一個<>和輔音 (3)[altin]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底”“下面”。在回鶻語的劇本《彌勒會見記》中表示的意思也是“底”“下面”。在于田土話中意思是“下面”。比如: ozining altinda q?l?m bar.(在桌子下面有筆。) (4)[?n]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盆地”“下坡”。比如:?n j?r ——下坡的地。本詞在于田土話中的意思是跟回鶻語中的意思一樣。比如:bu j?rd? bir ?n j?r bar. (這里有一個盆地。) (5)[??itm?k]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聽”。本詞按維吾爾語的語音變化,第一元音>弱化而變成 (6)[k?rki]在回鶻語中指的是在砍木頭時用的工具。本詞在于田土話中的發(fā)音是“k?k?”,意思是:“砍砍”。比如:bu k?k? n?t t ? pul?(這個砍砍是多少錢?) (7)[mant u]在回鶻語中指的是給工人的工錢。這個詞在于田土話中的發(fā)音是“mon a”,一般給縫衣的人的錢叫作“mon a”。比如:m?n bu kijimning mon isi a 120 koj b?rdim.(為了這件衣服的縫好,我給縫衣的人120元。) (8)[taly] 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傻”“愚蠢”。本詞在于田土話中的發(fā)音是“tal?”,在回鶻語“talü”詞的第二音節(jié)的元音y,在于田土話中的“tal?”詞的第二音節(jié)換成“?”。在于田土話中的意思是“不干凈的”“傻”“愚蠢”等。不如:bu tal? y?n? keqikti.(這傻逼又遲到了。) (9)[song]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背面”“后面”。本詞在于田土話中的發(fā)音和意思跟古代的發(fā)音和意思一樣。比如:bu i ?kning songi yara bulaptu.(這毛驢的背部受傷了。) (10)[sypryndi]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垃圾”。本詞在于田土話中的發(fā)音是“sypryndi”,意思跟古代的意思一樣。比如:bu sypryndini pakiz al.(你把垃圾收干凈。) (11)[utru]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是“直”“直接”。比如:ol manga utru k?ldi.(他直接來了我這邊。)這個詞在于田土話中的發(fā)音是“uttu”,意思和回鶻語的意思一樣。比如:d?rstin t ü üp uttu mening ?jümg? k?l, sanga d?jdiγan gepim bar.(下課后直接來我家,我有話要給你說。) (12)[uz]在回鶻語中的意思“有能力的人”“手巧的人”“有天才的人”等。這個詞在于田土話中的發(fā)音是跟古代的發(fā)音是一樣的,這個詞在于田土話中的意思是“漂亮”“好看”“美麗”等。比如,bu y?r b?k uzk?n.(這里太漂亮了。)。 四、在現(xiàn)代維吾爾語中沒有的一些回鶻語詞在于田土話中存在 比如:[?r?n]古代形式為[?r?n],意思是“男人”,現(xiàn)在于田土話也是一樣的意思,但在中心方言里“男人”是[?r]。[m?zlum]古代形式是[m?zlum]意為“女人”,現(xiàn)在于田土話中也是[m?zlum]“女人”的意思,但是中心方言中“女人”是[ajal]。[s?g]在回鶻語中是“狗”的意思,于田土話中也一樣[s?g],但在中心方言里“狗”是[it]。[mu]在回鶻語里是“貓”的意思,于田土話也是[mu/mü ük]“狗”的意思,但在中心方言里“貓”用[mü ük]。[eri?]在回鶻語里是“干凈”的意思,于田土話也是“干凈”的意思,但在中心方言里“干凈”用[pakiz]。[k?nt]在回鶻語里是“城市”的意思,于田土話也是“城市”的意思,但在中心方言里“城市”用[??h?r]。[togat]在回鶻語里是“桃子”的意思,于田土話也是 “桃子”的意思,但在中心方言里“桃子”用[t?k?]。[5] 五、于田民歌 國際音標:? ? ? ? ? ? ? ? ? ? ? ? ? ? ? ? ? 譯文: keriy? yolliri ta?lik,? ? ? ? ? ? ? ? ? ? ? 于田的道路是不平, Jirim salarning orni yok.? ? ? ? ? ? ? ?也沒辦法旁邊種樹。 s?n k?lmis?ng jan yarim,? ? ? ? ? ? ? 如果你不來親愛的, m?n bararning orni yok.? ? ? ? ? ? ? ?卻我也擔心過不去。 altun tartqan toruzda,? ? ? ? ? ? ? ? ?稱金的那個大秤, m?nmu pahta tartim?n.? ? ? ? ? ? ? 我也想稱白棉花。 yvzsiz yarning oyig?,? ? ? ? ? ? ? ? ? 不要臉的對象家, h?rgiz kirip yatmaym?n.? ? ? ? ? ? ? ? 千萬不去住那里。 六、結(jié)語 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們兩者是緊密相連的。我舉的例子雖然不是很多,但是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夠說明問題。可以找出維吾爾語和田方言、于田土話跟中心方言的區(qū)別和差異。筆者認為,對維吾爾語方言詞匯進行認真的搜集、整理,對所收集的詞匯進行分析、歸納,總結(jié)出方言詞匯的特點,可以找出其與標準語詞匯之間的關(guān)系,對豐富和發(fā)展維吾爾語詞匯、規(guī)范標準語以及研究維吾爾語的發(fā)展歷程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過去對維吾爾語和田方言、于田土話的研究不夠深入和仔細,希望通過這次的研究,能夠填補這一塊的空缺,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人來研究和繼承維吾爾語和田方言中的于田土話回鶻語。因為它是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詞匯之源,利用這些資源可以擴大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規(guī)模。 作者簡介:肉孜托合提·吾布卡斯木(1997—),男,維吾爾族,新疆和田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回鶻語文獻與研究。 參考文獻: 〔1〕木哈拜提·哈斯木,賀燕.現(xiàn)代維吾爾語和田方言詞匯特點[J].語言與翻譯,2006(1):31-35. 〔2〕楊富學.回鶻文獻與回鶻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3. 〔3〕阿卜杜哈力克·買提吐爾遜.淺論于田的各歷史時代的名稱與〈于田〉名稱的出現(xiàn)[J].新疆社會科學(維吾爾文),2008(4):34. 〔4〕吐送江·依明.淺論在和田方言中保留的并〈突厥語大辭典〉中出現(xiàn)的古代詞[J].新疆社會科學研究(維吾爾文),2012(4):109;111. 〔5〕肉孜托合提·吾布卡斯木.維吾爾語和田方言于田土話的詞匯特點[J].短篇小說,2018(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