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摘要】新中國初期,百廢待興卻遭遇嚴重災荒。在有限執(zhí)政資源條件下,實施災荒救濟要面臨綜合性執(zhí)政考驗,災民要吃飯,國家財政又主要依賴糧食,中共的應對措施及效果直接關乎政府信譽和國家形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共充分發(fā)揮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和領導優(yōu)勢,提出一系列貼切實際的災荒救濟口號,通過構建整套的政治話語,將其救災目標和方向、救災方針及其必要性,所依靠的力量以口號形式具體化,又將具體化的救災措施口號化。通過這樣的雙向建構,災荒救濟政治話語體系化并深入傳播、貫徹到災區(qū)乃至整個國家,取得顯著的工作成效。探析新中國災荒救濟政治話語生產、傳播軌跡以及貫徹執(zhí)行的內在邏輯,對于建構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話語體系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災荒救濟;口號;話語體系;貫徹
【中圖分類號】 K27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2096-6644-(2022)01-0051-11
口號是用來張貼或呼喊的帶有綱領性、鼓動性的特殊語言表達形式。 a 圍繞特定主題發(fā)布口號形式的政治話語以調動、整合社會資源,是中共應對革命和建設困境歷史活動的主要特征。 b 在革命時期,中共的政治口號通常發(fā)揮宣傳、鼓動的功能。全面執(zhí)政后,各類口號常常形成主題鮮明的政治話語體系,其政治功能亦大為拓展。新中國初期,百廢待興,全國各地卻接連遭遇自然災荒a,面對如此嚴峻的執(zhí)政考驗,中共提出一系列貼切實際的災荒救濟口號,僅《人民日報》刊出的就數(shù)以千計,它們構成一個具有確定工作目標和基本方針、具體舉措以及具有豐富意義承載能力的政治話語體系,其中各種類型、性質的災荒救濟口號彼此配合及聯(lián)動,煥發(fā)出強大的政治貫徹執(zhí)行力,確保了中共對災荒救濟乃至農業(yè)生產的有效管理和領導。
一、新中國初期的災荒及救濟形勢
早在局部執(zhí)政時期,中共就開始了災荒救濟實踐,“并取得了不少經驗”b。然而,新中國成立后中共業(yè)已形成的以“自力更生”“生產救災”為原則、以糧款賑濟、厲行節(jié)約、社會互助和水利建設等為內容的一整套災荒救濟方針和路線c,在全面執(zhí)政語境下卻遭遇巨大挑戰(zhàn)。
自1949年春開始,全國各地陸續(xù)發(fā)生水、旱、臺、雹、蟲、疫病等自然災害。由于全國戰(zhàn)亂經年、河道失修,各種災害中尤以水災危害最大、最廣。同年夏,長江、淮河、漢水及河北省各河干支流等都發(fā)生大范圍的決口和漫溢,被災范圍遍及華東、華北、中南、東北等區(qū)及陜西等省。 d 其中,僅華東地區(qū)受災面積5256萬畝,災民1642萬人。 e 進入1950年,災荒雖有所收斂,但救濟形勢仍十分嚴峻。據內務部統(tǒng)計:1949年全國受災面積約12787萬畝,受災人口約4550萬人,倒塌房屋234萬余間,減產糧食114億斤,災情分布在16個省、區(qū)的498個縣市。 f
嚴重的災荒加上社會歷史因素加劇了1949年的農村危機。其一,中國廣大農村生產效率不高,農民收入歷來沒有結余或結余有限;其二,數(shù)十年內戰(zhàn)和外來入侵,再加上國民黨和日寇的連年搜刮,小農破產普遍;其三,解放區(qū)的農民既要恢復生產,還要擔負解放戰(zhàn)爭、剿匪、反霸等所產生的經濟負擔。據估計,4000萬名災民中無需救濟的僅20%,60%~70%的災民需要經過組織和必要扶持方可度荒,而無吃缺吃的災民達到七八百萬人。 g 政務院撥出的34040萬斤救濟糧,按照每個災民每天半斤糧食計算,僅能使最困難的700萬災民維持三個多月。 h
此時的災荒救濟工作不僅關系到成百上千萬人的生死,也關系到中共執(zhí)政后能否維持社會穩(wěn)定、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災荒持續(xù)期間,包括山東、江蘇、安徽和江西等地陸續(xù)發(fā)生災民逃荒、餓死的情況。 a 一些災民即使有少量食物,也“是糠麩野菜”,且居無定所。災民“需要救濟,需要幫助。任何對救災工作的疏忽,都可能鬧出亂子”b。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生存難以保障,社會動蕩便在所難免。1950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春荒之際,華東各省區(qū)先后發(fā)生反革命暴動事件與群眾性騷動事件共40余起。 c
由此可見,新中國初期,解放戰(zhàn)爭的持續(xù)和現(xiàn)代國家治理使中共面臨空前的執(zhí)政壓力。其一,全面執(zhí)政后,黨所面臨的是全國經濟的總盤子,災荒救濟力度和范圍直接影響到國內民眾對新政權的信心。其二,此時的農村問題顯然不止于災荒賑濟,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確保國家對農村的財政汲取等都是題中之義,農業(yè)的歉收使收支矛盾空前放大。其三,政府財政支絀,無力全面承擔災荒救濟所需要的巨量社會資源,民生保障程度及社會的穩(wěn)定性易授人以柄,使中共面臨外部勢力的輿論壓力d。中共中央也深刻意識到問題的嚴峻性:災荒救濟工作做不好,“將使人民失望,感到我們無能”e。
事實亦是如此,“生產自救”這一方針性救災口號提出后,隨即遭遇干部和群眾的質疑。然而,1949年全國財政收支除東北之外,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和西南各區(qū)由于戰(zhàn)爭規(guī)模浩大,財政赤字均在60%以上。 f“生產自救”其實是中共基于國情和災情綜合考慮所提出的理性災荒救濟原則。但是,從社會實踐層面來看,災荒發(fā)生后,“悲觀失望、聽天由命或等待救濟的想法”是人之常情g,“生產自救”口號乍一出現(xiàn),群眾難免產生冰冷和失望之感,有人甚至認為“生產自救,就是政府不管”h。此類想法,群眾有之,少數(shù)黨員干部也不例外。因產生被政府拋棄之感,消極絕望、無所作為或盲目逃荒者大有人在。
面對上述棘手又刻不容緩的眾多問題,中共只能從多個維度加強對災荒救濟話語的建構和言說。如此一來,“生產自救”雖是災荒救濟總的行動指針,中共中央卻特別強調“不餓死人”這一總目標、總任務。原因是,后者作為一個基本口號,同時也是宣傳口號,“反映了人民政府的性質”,“這個口號能提高他們(群眾)對人民政府的認識,便于號召他們依據政府的方針,努力生產自救”。i在此基礎上,為了提高群眾對“生產自救”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圍繞如何“生產自救”又衍生不少口號,它們或為災荒救濟主要目標和基本方針的具體化,或為口號化的具體措施。
例如,秋耕期間有“一家不秋耕,千家受蟲害”“今年秋耕好,明年好收成”的口號。 j 秋種時有“一麥頂三季”“多種麥子早防荒”口號。 a 冬季生產運動期間則有“利用冬閑早下手,別等明春忙加忙”“一年莊稼兩年作務(作物)”等口號。 b 當然,圍繞災荒救濟所構建的政治話語不止體現(xiàn)節(jié)氣性變化,還涵蓋災荒救濟的方向、基本方針及其必要性,所依靠的力量、各項舉措及其成效等一系列重要命題。
1950年2月,董必武在中央救災委員會成立會上的報告中就曾提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先后發(fā)出生產救災指示,責成各受災地區(qū)以生產救災為目前的中心工作。提出‘不要餓死一個人的口號”,并將救災方針確立為“生產自救、節(jié)約渡荒、群眾互助、以工代賑,并輔之以必要的救濟”。 c 此時中共的災荒救濟政治話語框架初具成為一套由意義、符號和實踐性表達所構成的文化信念體系。
體系化的政治話語為災荒救濟宏觀敘事提供了廣闊的言說和實踐空間。問題在于,中共如何具體地通過災荒救濟口號將災荒救濟的總體目標和方向,各項舉措的必要性、合理性進行充分的解釋、宣傳,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民眾的價值認同,并在此基礎上整合社會資源,實現(xiàn)對災荒救濟以及農業(yè)生產的有效管理與領導。
二、災荒救濟話語內部的雙向建構
陳獨秀曾說過:“我們號召領導群眾斗爭,除在日常環(huán)境中找出些特別活潑的口號外,必須有一個總的政治口號即政治旗幟?!眃 后來毛澤東將“總的政治口號”和“特別活潑的口號”稱為“基本口號”和“行動口號”, e 前者承載的是那些長時段、大范圍的政治目標或方向,后者則是短期的、具體的任務。而劉少奇則將口號分為宣傳、鼓動、行動三種性質。 f 作為政治和理論權威,毛澤東和劉少奇的相關理論成果對中共的口號運用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新中國概莫能外。
1949年前三季度持續(xù)的災荒使人民政府甫一成立便投入災荒救濟,相應地以口號為主要形式的災荒救濟政治話語體系的建構亦隨之展開。這一體系除了豐富的話語,還具有完備的框架結構。在這其中,“不要餓死一個人”是災荒救濟的主要目標也是基本口號,它確保了災荒救濟工作的政治方向。而基本口號不僅需要逐級降解,還須針對具體任務進一步衍生出現(xiàn)實可行的口號。即“把中央救災工作的方針口號,變?yōu)闉膮^(qū)群眾自己的方針口號。把各級領導上的救災工作計劃,變?yōu)闉膮^(qū)群眾每戶每人的計劃”g。
從實踐層面而言,災荒救濟政治話語存在一個內部的雙向建構過程。一方面,中央的主要救災目標、基本方針不斷以口號形式具體化;另一方面,有益的地方性措施也會口號化,形成以生產自救、節(jié)約度荒和社會互濟的基本方針為主體框架的災荒救濟政治話語。在這種雙向建構中,災荒救濟話語不斷豐富并呈現(xiàn)出傳播、貫徹的內在邏輯,從理論邏輯和實踐選擇雙重維度詮釋“不要餓死一個人”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生產自救”的合理性、正當性。
1.生產自救
“克服災害的最中心和最有效的辦法是生產,即動員廣大被災同胞自己動手,生產自救”a,這是中共自抗戰(zhàn)以來從各根據地的救災經歷中總結出的有益經驗。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共的執(zhí)政資源大為拓展,但執(zhí)政負擔和壓力倍增。災荒救濟不得不秉持“生產自救為主”的理念。 b 因此,“生產自救”作為災荒救濟口號,既是達成救濟總目標的基本方針也是中心工作。而要破除災民對這一口號的抵觸心理和情緒,關鍵是口號的具體化。
各省區(qū)響應“生產自救”號召,相繼推出地方性政策方針。如華北地區(qū)推出的“節(jié)約防災,生產自救,群眾互助,以工代賑”;皖北的“主要依靠災民生產自救;結合社會互濟,政府救濟,以工代賑”;西北的“組織群眾,生產自救,互助互濟”c,而貫徹這些方針既是基本口號進一步具體化,又是具體措施口號化的過程,如多地提出“靠山吃山,靠海吃?!钡目谔枴?,1949年12月,政務院總結了半年來各地生產自救的經驗,形成了“關于生產救災的指示”并將其推廣。
“指示”進一步號召災區(qū)人民要“生產自救”,主要途徑便是因地制宜恢復與發(fā)展副業(yè)和手工業(yè)。具體而言,“在陸路交通要道開展運輸業(yè),變‘人養(yǎng)牲口為‘牲口養(yǎng)人。在沿海沿河地區(qū),組織災民捕魚,打撈水產。 d 山西省提出‘靠山吃山,靠道吃道,并將其作為各地具體執(zhí)行‘因地制宜原則的行動口號”e。東北則提出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口號,農民普遍進行山中采野味、海里打魚的副業(yè)生產。 f 皖南區(qū)施行“以工代賑”來進行生產自救,先后動員30萬民工參與水利工程,解決了60萬災民的生活困難。 g
總之,按照總的生產自救“指示”,各地陸續(xù)開展出紡織、編織、磨粉、運輸、打堤、采菜、拾柴、拾糞等幾十種副業(yè),貫徹了“村村無閑人,家家有副業(yè)”的口號h,使得“生產自救”這一方針落到實處,打破了部分災民發(fā)出的“我們要餓死了,政府不救濟”i的這類牢騷。
2.節(jié)約度荒
就災荒嚴重和財政緊張程度而言,“生產自救”顯然不能解決所有災荒救濟問題。于是,在前者基礎之上“節(jié)約”也被納入災荒救濟話語框架,并成為主要救災方針。1950年4月,董必武在總結救災經驗時也明確指出:“生產節(jié)約,勞動互助,才是最有保障最可信賴而又取之不竭的源泉。”j作為與“生產自救”配套的救濟方針,“節(jié)約”及其相關口號被大力倡導和廣泛實施?!安粌H直接受災的地區(qū)要節(jié)約,非災地區(qū)和城市也提倡節(jié)約,以充實支援災區(qū)的物資?!眹@這一基本方針,“發(fā)動節(jié)約,省吃儉用,長期打算”“機關干部,要帶頭節(jié)約救災”等口號被提了出來。 a
“節(jié)約度荒”作為救災的基本方針,在分解為具體動員口號時,不僅體現(xiàn)出節(jié)約與災荒、災區(qū)與非災區(qū)的利益休戚相關,還“根據各種不同的具體條件找出各自的重點”,在歉收的地區(qū),節(jié)約是“同生產備荒或緊急救災密切連系(聯(lián)系)起來”。 b 如此一來,動員口號能充分激發(fā)群眾的積極性,而“節(jié)約”這一行動口號也得以切實地貫徹執(zhí)行。
在“節(jié)約”口號引導下,全國各地厲行節(jié)約。北京市政府干部“把響應救災運動與節(jié)約結合起來,提出節(jié)電節(jié)水、節(jié)文具、節(jié)時間等口號”c。自1949年10月至1950年4月,中央各機關工作人員捐出賑款12億元,糧食39萬斤。 d 部隊也掀起“一兩米節(jié)約救災”的運動,其中,華北軍區(qū)在“大家少吃一碗飯,就可救活幾千人”的號召之下,全軍無一例外普遍開展節(jié)約一兩米活動,僅半年時間就節(jié)約米360萬斤。 e 通過廣泛宣傳,截至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代收各機關全體工作人員,連同前華北人民政府民政部和北京市各界人民救災委員會所收救災款物,共計人民幣2715632000余元,糧食4183114斤,衣物76435件。 f
3.社會互濟
在政府財政救濟力有不逮的情況下,社會互濟是災荒救濟的必要組成。然而,在國民普遍貧困的情況下,貫徹這一方針絕非易事,宣傳和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為此,各地普遍召開群眾大會進行宣講。北京一些積極分子甚至“挨門逐戶地講解華北災情”。圍繞于此,產生了一批宣傳、鼓動性口號,例如,“救人即自救”g“天下農民是一家”,以及“一個膀子力小,兩個膀子力大,災民與災民搞生產要互助,災民中有勞力和無勞力的要互助,有勞力與有資金的要互助,災民與非災民要互助,災區(qū)與非災區(qū)要互助”系列口號等。 h
一些地區(qū)還將社會互濟理念融于傳統(tǒng)道德風尚,產生了貼近群眾的口號,宣教效果顯著。例如,山東省農民在“親幫親、鄰幫鄰”的口號下發(fā)起捐獻,僅沂源縣農民即捐獻糧食、地瓜3萬余斤。i皖南提出“親幫親”“鄰幫鄰”“有借有還”的口號,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蕪湖市及蕪當專區(qū)即募集米240余萬斤。經過上述努力,全區(qū)75萬災民度過了嚴重的冬荒。 j
由此可見,在災荒救濟話語體系內部雙向建構過程中,一方面,地方干部對上級方針、政策進行釋讀并衍生出更為具體的口號;另一方面,鄉(xiāng)土社會中原有的一些救災理念被口號化。如此一來,基本口號即使被層層分解,其所承載的總的政治目標也不至于跑偏。與此同時,諸如“龍生龍,鳳生鳳,好種籽(子)才有好收成”a 這類鄉(xiāng)土氣息十足的行動口號,背后卻與救災總目標“不要餓死一個人”這一基本口號相銜接,使得災荒救濟話語不僅具有可行性,其有效性也大為提升。
新中國成立一周年之際,中共總結了一年來的救災工作。該總結申明人民政府的災荒救濟導向是積極領導群眾在生產上找出路,而不是單純的救濟;堅持群眾路線,使救災成為群眾性的社會運動;既照顧眼前利益,也著眼于長遠利益,標本兼顧。 b 由此可見,中央層面制定的災荒救濟目標及其基本方針,通過豐富的話語建構、傳播,并在實踐空間獲得貫徹及驗證,已為群眾所接納,樹立了政治話語體系的權威。
三、災荒救濟話語的過程化管理
如前文所述,無論基本口號還是主要行動口號都會經歷具體化和地方化,而各地具有普遍意義的措施最終又口號化,成為一個個具有可操作性的災荒救濟以及農業(yè)生產規(guī)范。那么,災荒救濟口號作為政治話語又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釋放其政治效能?其關鍵還在于中共運用強大的組織優(yōu)勢和領導能力,將災荒救濟話語體系覆蓋災荒救濟乃至農業(yè)生產的全過程。
1.災來搶救
1949年夏水患泛濫之時,被災嚴重的華北、華東、華南地區(qū)大部已解放,各省市貫徹中央“救災如救火”的口號,即刻投入救災領導工作。一方面,迅速建立防汛搶險組織,組織突擊防汛搶險。黨員、干部帶頭與沿堤居民日夜駐守堤防、搶修堤壩。皖北動員49100名民工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在洪水中搶修了沿江包括安慶等六個縣的堤岸。搶修中提出“一寸不牢,萬丈無用”的口號。 c 另一方面,調動各地駐軍大部開赴堤岸協(xié)助搶險。在華東水災搶險中,僅第三野戰(zhàn)軍駐寧滬杭部隊即前后出動10萬人工,協(xié)助居民堵堤近百華里,搶救水淹禾田10萬余畝。7月下旬,江蘇東部及膠東沿江沿海地區(qū)又遭臺風侵襲,各地黨政干部率領群眾在“人定勝天”“救圩如救命”口號下抗擊天災。 d
其他災難,諸如旱災、蟲災、霜凍等發(fā)生時也產生不少搶救口號。例如,太行蟲災發(fā)生時,被災地區(qū)干部動員群眾在“保苗如保命”的口號下展開防蟲運動。 e 作物防蟲、防凍以及抗旱時也有相應口號。例如,華北“各地在保苗、保命的口號下,先后展開了滅蟲運動”f。
2.災后補救
實現(xiàn)災后重建為社會穩(wěn)定的關鍵。災后補救有兩項重要工作:一是補種以確保農業(yè)收成。單以水災而論,災后即須排水補種。1949年各地防汛搶險之后,隨即提出“水退一分,補種一分,水退一畝,補種一畝”的口號,組織農民補種。 a 河北省在排水過程中還具體提出“小利服從大利”“下流服從上流”“洼地服從高地”等統(tǒng)籌補救的口號。在此引導下,全省排水種麥3400萬畝。 b 蘇北地區(qū)前后經過兩個月?lián)尵瘸?098萬畝田禾,占全部受災面積的80%以上。皖北宿縣則經歷三種三淹,全專區(qū)種麥終達到1948年水平。 c
二是補充口糧防止糧荒。為彌補糧食短缺、縮短災期,各地發(fā)動群眾搶種了大量早熟、多產作物和蔬菜。相關的口號有“多種早熟糧,準備渡災荒”“早種早收早接口”。據此,蘇北災區(qū)種寒菜約100萬畝,春菜約200萬畝,前后收菜約70億斤,一般地區(qū)約補足了災民缺糧的50%以上。 d 皖南災區(qū)提出“每人種二分地油菜”的口號。 e 山東災區(qū)組織群眾挖野菜、積干菜達6億斤,部分地區(qū)甚至補足了缺糧的70%以上。 f
3.災前防荒
災前防荒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社會的抗風險能力。圍繞于此所開展的工作多種多樣,相應地產生了大量口號。
其一,加強水利建設方面。早在1949年春開始,沿長江、淮河、黃河、運河及黃海沿岸各解放區(qū)政府就曾動員力量維修堤壩。執(zhí)政后,中共對人力、物力的統(tǒng)籌、調動更為順暢,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得以開展。
1949年11月下旬,蘇北導沂工程全面開工。蘇北區(qū)黨委、行署、軍區(qū)司令部聯(lián)合發(fā)出大治水運動總動員令。其間,推出了“一時麻煩,子孫亨?!笨谔?,不僅使得一萬余戶居民順利搬遷,還成功動員新安、沭陽、宿遷等九縣民工25萬人參與工程。 g 第二階段工程進行過程中,新安、睢寧兩縣48000余民工,在“扒河度災荒、扒河除水患、扒河為自己”的口號中走上山嶺開展建設。在具體作業(yè)中,又以“眼怕手不怕”“一層砂礓一層糧”口號來鼓舞士氣、規(guī)范作業(yè),以“歇人不歇工具”口號來克服工具少的問題。 h 經過廣泛深入的宣傳、動員,僅蘇北一地即組織了42萬民工修治運河、洪澤湖、長江、淮河、范公堤等主要大堤,計2000余華里(1000公里),疏通河流190余條。i
其二,推動農業(yè)生產方面。為切實提高農村抗風險能力,人民政府對包括防旱點種、排水種麥、組織副業(yè)、推銷成品,以及布置春耕等農業(yè)生產各環(huán)節(jié)進行組織、引導。
秋耕是人民政府正式介入農業(yè)生產的開端,是口號云集的生產環(huán)節(jié)。其中,僅“隨收隨耕”這一口號,各地就有多個版本。例如,華北的“一面收,一面耕”j,“收一塊,耕一塊”k;河北、平原及山西的“隨熟隨割,隨耕隨種”a。正是在諸如“群眾動手早,隨收隨耕”此類口號引導下,各地快速推進了秋耕。其中,察北分區(qū)在1949年10月底已耕地50%以上,雁北山地大部已耕完。 b 截至11月中旬,華北全區(qū)秋耕達80%。 c
再如圍繞積肥問題,河北各地提出“今年比糞堆,明年比麥堆”的口號。在此號召下,該省“各地農民都抓緊了送糞、犁地、備種”,如據邯鄲的雞澤、廣平、大名等縣18個區(qū)33個村統(tǒng)計,糞坑由40600個增到54000多個,積糞16308車。 d 山西打破群眾“正月送肥,現(xiàn)在還早”的守舊習慣,提出“春前早動手,春忙不慌張”“一步走在頭,步步在前頭”的口號e,普遍展開積肥、送肥、打柴、修邊壘堰等工作。據統(tǒng)計,該省晉城、高平、長治等26個縣一個半月就積肥到9540余萬擔。 f此外,選種、除蟲、防凍、澆水以及春夏兩季耕鋤等農業(yè)生產環(huán)節(jié)也有諸多口號引導。
由此可見,通過一系列多維覆蓋的救災口號,中共不僅將災荒救濟的基本口號、主要救災方針做到廣泛宣傳,更重要的是干部將災荒救濟口號實現(xiàn)了時空上的縱橫排布、無縫對接,各種類型和功能的口號互相作用、彼此依傍、層層聯(lián)動,使得中共在短時間里動員、整合全國的各種有形無形的資源,實現(xiàn)災荒救濟、恢復農業(yè)生產以及提高農村抗風險能力這一系列現(xiàn)代農村治理。
四、貫徹災荒救濟口號的效應分析
新中國初期災荒救濟口號的流變,具體包括災荒救濟話語的生成、宣傳與貫徹,也生動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干部和災民在災荒救濟和農業(yè)生產中的互動樣態(tài)及關系。1949年間,中共通過持續(xù)地建構災荒救濟話語體系,嫻熟地運用災荒救濟口號,使人民政府以生產自救、節(jié)約度荒、社會互濟為主要方針的救災措施被全面貫徹到災來搶救、災后補救、災前防荒這一整套災荒救濟路徑選擇之中。借此,中共得以最大可能地調動社會力量投入到災荒救濟始終,并產生一系列積極的綜合效應。
第一,災荒得以遏制,農村生活、生產逐漸恢復。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經歷了多年的戰(zhàn)爭正處于蕭條之中,新的災荒自是雪上添霜。面對全國數(shù)以千萬計的災民,政府的直接救濟無異于揚湯止沸。在這種情況下除進行必要的政府救濟之外,新政權主要是設法盡可能多地調動、整合社會資源投入救災??谔栃问降臑幕木葷捳Z應運而生,這些口號不僅將生產自救、節(jié)約度荒、社會互濟的救災基本方針傳播、灌輸給群眾,還將災來搶救、災后補救和災前防荒的救災路徑選擇全面覆蓋于災荒救濟和農業(yè)生產始終。同時,借助各種類型、性質口號所具備的宣傳、動員、引導,彼此配合及其聯(lián)動,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災荒救濟工作事半功倍。
一是災荒得到有效遏制。僅僅一年時間,通過貫徹生產自救,補種、發(fā)展農副業(yè)等方式,一般災區(qū)補足了50%以上的缺糧;同時,通過災區(qū)、非災區(qū)人民群眾的節(jié)約運動以及社會互濟,災區(qū)順利度過了困難。更重要的是,“中央人民政府剛剛成立的一年,面臨著如此嚴重的災荒,卻基本上保證了‘不餓死人的口號的實現(xiàn)。雖然有的地方也死了一些人”,“但與歷史上餓殍遍野死亡載道的景象,迥然不同”。 a
二是防汛工程短期內即取得進展。1949年山東防汛工程建設過程中,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就“宣傳動員了幾十萬人民參加防汛,使山東得免黃河水患”b。1950年,中共繼續(xù)動員民力開展河北潮白河以及蘇北導沂、湖南大通湖這些工程,使當?shù)氐乃疄拇蟠鬁p輕,洞庭湖濱甚至實現(xiàn)了大豐收。 c 一年時間里,全國總計新建和恢復的農田水利工程與擴大農田受益面積6861199畝,整修及歲修工程改善受益面積29532741畝。“農田水利的建設對各地農產的豐收起了巨大的作用。”d
三是農業(yè)社會生產獲得了初步恢復和發(fā)展。僅經過1949年下半年的努力,據140個典型村調查,1949年棉花的種植超過前一年50%,玉蜀黍超過20.3%,馬鈴薯超過19.1%,甘薯超過12.4%,小麥、谷子、高粱均超過5%。 e 到1950年秋收,“糧食生產,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恢復到戰(zhàn)前生產量的85.7%”,“主要的植棉區(qū)域華北五省,今年約產棉花600萬擔,已經恢復到戰(zhàn)前水平,其中河北省的植棉面積與棉花產量則都已經超過了戰(zhàn)前的水平”。 f 到1950年,全國總的受災面積比1949年減少三分之一以上,且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取得了豐收。 g
第二,生產納入政府組織、領導,農村社會抗風險能力提高。面對當時的嚴重災荒,中共通過災荒救濟政治話語,從觀念、行為上引導群眾走上防荒、備荒,科學、規(guī)范的生產和發(fā)展之路,農業(yè)生產被納入政府的全面組織和有效領導。
首先,在觀念上大力破除農業(yè)生產的陋習。從1949年發(fā)布的災荒救濟口號來看,有不少是針對農村落后生產觀念制定的。例如,“生產貫徹全年”這一抗戰(zhàn)以來就在太行山生產中出現(xiàn)的口號被普遍傳播和執(zhí)行,它打破了農民季節(jié)交替農閑的傳統(tǒng)習慣,使得生產和生產準備“一年四季生產互相銜接”h。再如,“早種早收”“早種早收早接口”等口號,則打破了農民“過正月十五(舊歷)再種也不晚”的農業(yè)生產慣例i。至于“苗鋤好比上糞”“稀谷銹大穗”則打破了農民“麥前只鋤一遍”“十穗頂一穗,凈賺九根柴”的舊生產理念。 j
其次,在生產上形成科學的農業(yè)生產規(guī)范。從秋收開始,組織力量就開始對農作物生產全面介入,引導農民播種前施肥并浸種、拌種,禾苗出土后防治病蟲害與及時鋤耪等,從而使得農業(yè)生產各環(huán)節(jié)具有計劃性、規(guī)范性。秋耕、春耕和夏鋤也出現(xiàn)組織化。為了確保新的生產規(guī)范得到貫徹落實,人民政府還派出督查團赴各地巡查。1950年春,華東的春耕檢查團對浙江、蘇北、安徽等地進行春耕監(jiān)察。 a 針對春耕執(zhí)行不得力情況,提出“不荒一畝地”口號。 b 在政府引導和督查之下,精耕細作深入人心。河北省谷子、高粱、玉米普遍鋤過三遍,平原省的棉田一般做到鋤三至四遍。
正是政府力量的組織領導,農村地區(qū)破舊立新,不僅清除了陳舊的生產、生活習慣,還將防荒備荒、科學種植等切實能提高農村社會抗風險能力的理念落實為災荒救濟的具體實踐。
第三,政府的政治中心工作得到積極響應和支持。新中國成立之初,以生產來推動災荒救濟、以政府引導群眾性參與的方式來開展標本兼治的災荒救濟,這樣的救災方針及路徑選擇不僅完成了救急、救困等艱巨的救災任務,更使得農村生產獲得恢復和發(fā)展,為贏得民眾的政治認同奠定了基礎,人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工作因此也得到農民的積極響應和支持。
即使如征糧這類頗費周章的工作也開展得較為順暢。據報告,截至1950年3月底,1949年度的全國征糧平均已完成征收總任務90%;1950年夏征工作更是水到渠成。至1950年8月,山西全省征小麥入庫量已占到夏征總數(shù)的76.47%。主要產麥地區(qū)晉南二十八縣平均完成任務95.8%,其中運城專區(qū)已近百分之百。臨汾專區(qū)之洪洞、趙城等四縣除已完成任務外,并收清了前一年秋征中的舊欠。 c
不僅如此,農民對征糧的態(tài)度也與以往大相徑庭。在老區(qū)東北,有70個縣市所交公糧超過國家原定數(shù)目。華北、山東等地農民在繳公糧時,不少農民都把糧食曬干簸凈,揀最好的送繳入庫。浙江省天臺縣鋪前村一位老大娘對該縣縣長說:“以前給國民黨送糧,都是流著淚來的,這次是給自己繳翻身糧、勝利糧,是扭著秧歌來的!”d北京市郊農民因政府照顧災情減少征繳,互相號召“交最好的糧食給公家”e。
綜上所述,新中國初期面對全國性災荒救濟和現(xiàn)代國家治理重任,中共發(fā)布了頗具規(guī)模的災荒救濟口號。在災荒救濟政治話語基本框架內,通過政治話語內部的雙向建構,中共將生產自救、節(jié)約度荒、社會互濟的基本方針做到普遍宣傳和落實。而各種類型的災荒救濟口號彼此作用、聯(lián)動的過程,也是政黨、干部和群眾三方關系構建與互動的外在表達。在此過程中,中共實現(xiàn)了災來搶救、災后補救、災前防荒這一災荒救濟甚至農業(yè)生產的過程性管理。最終達成了動員一切人力、物力共同抗災,引導農民走上備荒防荒以及科學規(guī)范生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的目標。在抗擊災荒的同時,恢復了農業(yè)生產,也提高了農村的社會抗風險能力。
[作者系歷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